|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婦科炎癥(專傢 圖解百病) |
| 作者 | 許蘭芬 |
| 定價 | 15.00元 |
| 齣版社 | 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
| ISBN | 9787506765503 |
| 齣版日期 | 2014-03-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大32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專傢圖解百病》叢書是由專科醫生把關而可靠、科普作傢潤色而趣味橫生、專業繪畫插圖而易看易懂、網絡平颱互動而增值實惠的一套醫學科普圖書。 婦科炎癥是常見多發疾病,包括外陰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附件炎等多種疾病。許蘭芬主編的《婦科炎癥》從常見婦科炎癥的認識誤區、病因、臨床錶現、診斷、鑒彆診斷、各種治療方法以及預防康復等方麵,對其進行瞭全麵講述,要言不煩,通俗易懂。在眾多的同類書中,有著可讀性強、操作容易和緊跟診治進展的特點,《婦科炎癥》為一本難得的好書。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章 難做的“無炎”女人——婦科炎癥導讀 1 美麗的代價——睏擾絕大多數女人的婦科炎癥 2 女性外生殖器是如何構成的 3 女性內生殖器是如何構成的 4 天然屏障——女性生殖器官的自然防禦功能 5 女性因為身體構造的特殊原因而較男性易患炎癥 6 盲目自診延誤病情 7 炎癥不愈,“左鄰右捨”遭殃及 8 正確診斷、對癥關鍵 9 錯誤的認知比疾病本身更可怕——婦科炎癥的誤區 10 婦科炎癥反復發作的“真相” 11 婦科炎癥自測錶 12 婦科炎癥的晴雨錶:白帶異常 13 婦科炎癥是導緻的罪魁禍首 14 避孕套就可以拒敵門外嗎 15 幼女為什麼也會患婦科炎癥 第二章 煩惱知多少——婦科炎癥的種類和危害 1 什麼是婦科炎癥 2 婦科炎癥主要有四種 3 婦科炎癥帶來的尷尬 第三章 炎癥真的找上門瞭嗎——婦科炎癥檢查與自診 1 懷疑婦科炎癥要做哪些檢查 2 陰道炎的自診要點 3 宮頸炎的自診要點 4 附件炎的自診要點 5 盆腔炎的自診要點 6 宮頸糜爛的自診要點 第四章 藥到炎自消——婦科炎癥的藥物治療 1 炎癥成因復雜,需對癥 2 少量白帶不是病,手下留“勤” 3 用藥注意事項 4 婦科炎癥治療性應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則 5 常見婦科炎癥抗生素應用 6 妊娠期抗生素的應用 7 哺乳期抗生素的應用 8 婦科炎癥用藥,彆見好就停 第五章 保護好愛的“神器”——外陰及陰道炎癥的診治 1 非特異性外陰炎 2 前庭大腺炎 3 前庭大腺囊腫 4 滴蟲性陰道炎 5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6 細菌性陰道病 7 老年性陰道炎 8 少女易患的幾種陰道炎 9 加特納菌性陰道炎 10 淋菌性陰道炎 11 幼道炎 12 孕期陰道炎 第六章 嗬護好通往的“要道”——宮頸炎的診治 1 急性宮頸炎 2 慢性宮頸炎 3 慢性宮頸炎的中藥治療 4 警惕宮頸炎發病年輕化 5 宮頸炎為何導緻 6 孕期患淋菌性宮頸炎怎麼辦 7 宮頸糜爛不治療,小心癌變 第七章 養護好錯綜復雜的盆腔——盆腔炎的診治 1 什麼是盆腔炎 2 盆腔炎的病原體有兩個來源 3 盆腔炎的感染途徑 4 急性盆腔炎 5 慢性盆腔炎 6 盆腔炎的預防 第八章 看護好生兒育女的“大梁”——附件炎的診治 1 附件炎容易“盯上”十種人 2 附件炎會導緻嗎 3 中醫看附件炎 4 附件炎應該如何保健 第九章 警惕“老病新發”——生殖器結核的診治 1 生殖器結核從何而來 2 生殖器結核的種類 3 生殖器結核的臨床錶現 4 生殖器結核的診斷及鑒彆診斷 5 生殖器結核的治療 6 生殖器結核的預防 第十章 做“無毒”女人——生殖器病毒感染的診治 1 什麼是尖銳濕疣 2 HPV的易感因素有哪些 3 HPV感染的治療 4 HPV感染的預後 5 如何預防新生兒尖銳濕疣 第十一章 三分治七分養——婦科炎癥的預防與康復 1 婦科炎癥預防的“三早”與“三過” 2 春夏季如何預防婦科炎癥 3 細節決定健康 4 婦科炎癥用藥期間可以過性生活嗎 5 更年期婦女須防外陰感染病變 6 女性夏季應防尿道炎 7 外陰炎與陰道炎的預防 8 黴菌性陰道炎的預防 9 慢性宮頸炎的日常注意事項 10 盆腔炎的日常注意事項 11 婦科炎癥患者如何“性”福生活 12 婦科炎癥患者的飲食注意 13 附件炎患者吃什麼好 14 白帶異常的食療方法 15 婦科炎癥忌濫輸液 16 慢性盆腔炎可通過盆腔操來預防 17 外陰瘙癢的11個罪魁禍首 18 中醫良方巧治外陰瘙癢 19 長期便秘的女性要小心附件炎 20 衛生巾不宜“囤積” 21 用護墊看似衛生,其實不健康 |
| 編輯推薦 | |
| 許蘭芬主編的《婦科炎癥》從婦科炎癥的發病情況、如何發生、有什麼癥狀、需要做哪些檢查而確定診斷等進行瞭具體的介紹,並提齣瞭相應的治療原則、具體策略和預防調養措施,力求讀者能夠瞭解婦科炎癥,知道如何確定自己是否患有該種疾病、如何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怎樣調節飲食、閤理運動、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和心理調整,從而活齣健康、活齣精彩。本書的內容較為全麵、細緻,既有理論的闡述,又有具體方法的介紹,並引用新的、的觀點及數據;形式方麵,書中文、圖、錶並茂,方便讀者閱讀理解。具有科學性、實用性、通俗性和新穎性,是一本難得的保健科普圖書。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藉閱這本書的初衷是想係統地梳理一下關於女性生理健康的一些基礎知識,但讀完前幾章的導論後,我發現這本書的深度遠超我的預期。它沒有采用那種過於說教或者製造焦慮的語氣,而是采取瞭一種非常溫和、理性的科普方式,讓人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內心感到平靜和被賦權。作者在解釋某些生理過程時,那種嚴謹的邏輯鏈條構建得非常齣色,讓人完全能夠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特彆是對於一些常見的誤區和民間流傳的說法,書中似乎進行瞭非常耐心的辨析和澄清,引用瞭可靠的科學依據,這極大地增強瞭內容的可靠性。我感覺這本書的定位非常精準,既能滿足初次接觸相關知識的年輕讀者,也能為有一定醫學常識的中年讀者提供更深入的見解。它像是一個耐心的導師,引導著讀者逐步建立起正確的健康認知體係,而不是簡單地提供一個“病癥-療法”的速查錶。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在處理大量專業信息時,往往容易齣現信息過載的問題,讓人閱讀效率低下。然而,這本書通過精妙的留白、清晰的層級劃分以及不同字體和字號的靈活運用,成功地將復雜的內容模塊化、易消化。我特彆欣賞它對“術語解釋”的處理方式,通常會在正文旁邊或腳注處給齣簡潔明瞭的定義,避免瞭讀者為瞭理解一個詞匯而頻繁翻到書後附錄的麻煩,極大地優化瞭閱讀流暢性。此外,章節之間的過渡處理得非常自然,知識點銜接緊密,體現瞭作者在結構組織上的深厚功力。這種對閱讀體驗的極緻追求,使得即便是需要集中精力理解的醫學理論部分,讀起來也不會感到枯燥乏味。這本書的實體設計本身,就是對知識的一種尊重和美化,讓人願意把它放在床頭隨時翻閱,而不是束之高閣。
評分坦白說,我平時很少會主動去購買和閱讀這種類型的專業書籍,更多依賴於網絡碎片化信息。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的價值在於提供瞭一個結構完整、經得起推敲的知識體係,這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我注意到書中對“自我監測”和“何時尋求專業幫助”的界限劃分得非常清晰和負責任,這一點體現瞭作者強烈的職業道德感。他們深知,普及知識的同時,絕不能替代醫生的診斷。書中提供的建議都非常具有建設性,強調的是“賦能個體”,鼓勵讀者成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治療。這種積極、前瞻性的視角,讓這本書的閱讀體驗變得非常積極嚮上。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健康生活哲學的熏陶,我希望能將這種科學的認知方法傳遞給我的傢人和朋友。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質感摸起來相當不錯,紙張的厚度和光澤度都體現瞭齣版方對細節的把控。我注意到,書中似乎引用瞭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這一點對於一本麵嚮大眾的健康指南來說至關重要,畢竟醫學知識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我翻閱瞭一下其中關於生活習慣對健康影響的那一章節的標題,發現其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醫療乾預,還深入到瞭飲食結構、壓力管理甚至睡眠質量這些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這讓這本書的價值大大提升。它不僅僅是一本“治病”的書,更像是一本“養生”的百科全書。我比較關注的是書中對於預防措施的講解是否足夠細緻和具有可操作性。如果隻是泛泛而談,那對讀者幫助不大,我更希望看到具體到“某類人群應該如何調整飲食結構”或者“如何通過特定的放鬆技巧來緩解慢性壓力”這種詳盡的指導。如果能配上一些簡易的圖錶或清單,那就更完美瞭,能方便讀者隨時查閱和實踐。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太吸引人瞭,那種醫學圖譜式的插畫風格,給人的感覺既專業又易懂。我本來對一些生理健康方麵的知識有點抗拒,覺得可能晦澀難懂,但看到這個標題和裝幀,立馬就産生瞭想翻開看看的衝動。它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權威”和“實用”,就像是請瞭一位經驗豐富的醫生在傢隨時提供谘詢。我特彆喜歡那種直觀的視覺呈現方式,這對於理解復雜的身體機製來說簡直是福音。特彆是那些彩色的解剖圖示,標示得非常清晰,讓人能迅速定位到問題的核心區域。我還沒來得及細看具體內容,僅僅是目錄和前言部分,就讓我對作者的專業素養有瞭很高的期待。他們似乎非常注重將深奧的醫學術語轉化為普通人能夠理解的語言,這一點非常難得,很多同類書籍往往在這方麵做得不到位,讓人讀起來雲裏霧裏。總體而言,這本書的包裝和初步感覺,完全達到瞭我選擇一本健康讀物的最高標準,期待接下來的閱讀體驗能帶來更多驚喜,尤其是在那些復雜的病理變化解釋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