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医学大体形态学实验
定价:28.0元
作者:刘学政,李德华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030316196
字数:292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提要
本教材主要核心内容包括:①实验理论基础知识:占总内容的10%。②基础实验:占总内容的30%。③综合性实验:占总内容的30%。④设计性实验:占总内容的10%。⑤医学物理实验;占总内容的20%。设计性实验的主要特点是:突出主体,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激疑引趣,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克服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概括整理,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性。本实验教材编写的创新之处在于使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终达到使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得以全面发展提高。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序言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了一次结构精密的思想漫步,它的叙事逻辑非常严谨,不是那种堆砌概念的教科书式写作,而是将复杂结构置于一个整体的功能框架下进行讲解。作者在阐述每一个器官或系统时,总是能巧妙地将形态学特征与其生理功能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形神合一”的讲解方式,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这些结构会呈现出特定的形态。我特别喜欢它对经典案例和变异情况的探讨,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远超出了基础认知,触及到了形态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讲解一些关键的解剖学分层时,作者会不厌其烦地使用多种描述角度,确保不同背景的学习者都能抓住核心要点,避免了因视角单一而产生的理解偏差。读完一个章节后,我感觉自己对人体的认识又被拓宽了一个维度,不再是孤立的器官集合,而是一个精密运作的、相互依存的生命机器。这种层层递进、逻辑自洽的叙述节奏,让阅读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质量确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厚重而又不失雅致的感觉,很符合一本专业教材应有的气质。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纸张的选择,不仅触感舒适,而且印刷的清晰度极高,即便是那些复杂的解剖图谱,线条和标注也纤毫毕现,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反复研读和对照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书中的排版布局也体现了编者对学习者体验的充分考量,文字与图像的穿插自然流畅,章节之间的逻辑衔接非常顺畅,翻阅起来毫无滞涩感,让人感觉知识的脉络是层层递进、清晰可循的。当我第一次捧起它时,那种沉甸甸的专业感就扑面而来,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耐心地为你铺陈开人体宏大而精妙的结构世界。这种视觉和触觉上的愉悦感,无疑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沉浸感,让人愿意花更多时间去探索其中蕴含的奥秘。可以说,从硬件上看,这部作品已经为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人对后续的内容充满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安排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和层次感,它似乎是按照人体从宏观到微观,从主要系统到细节分支的自然顺序进行构建的。比如,在介绍骨骼系统时,它不仅仅停留在骨骼的名称和位置,而是深入到骨密质和松质的结构差异,并巧妙地引入了组织学上的对应关系,这种跨学科的融合处理,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理解深度。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似乎深谙教学法中的“螺旋上升”原则,很多在前面章节只是略微提及的概念,在后续的复杂结构描述中又会被重新提炼和深化,使得知识点得以反复巩固和加深,避免了“学完即忘”的困境。我发现自己不需要频繁地翻回目录去确认结构间的关系,因为书本的内在结构已经为我搭建好了一张稳固的知识网络。这种精心设计的学习路径,极大地优化了自主学习的效率,让每一个章节的学习成果都能有效地累积和迁移。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那种沉稳而又不失精确的学术表达,它避免了过多的文学修饰,将重心完全放在了信息的准确传达上。然而,这种严谨的风格下,却蕴含着一种对生命体形态构造的深深敬畏之情。作者在描述那些精妙的微观结构时,常常会流露出一种对自然造物的赞叹,使得枯燥的解剖名词讲解变得生动起来,至少对我而言是如此。阅读时,我能感受到一种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持之以恒的研究精神,这种态度本身就是对读者最好的感染和引导。整本书读下来,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科学探究的态度和对形态学学科的尊重。它像一座结构宏伟的知识殿堂,引导着我们这些求知者,用最科学、最严谨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这个复杂的人体世界,其价值是无法简单用页数或图表数量来衡量的。
评分从内容的应用价值来看,这部作品无疑是一部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参考书。它所提供的详尽描述和精确的参照标准,对于任何需要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析的专业人士来说,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我尤其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在临床实践中容易混淆或容易出现病理变异的部位,都给予了额外的、着重强调的注释,这显示出作者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支撑。这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需求无缝对接的处理方式,让我感觉手中的这本书是“活的”,是真正能够指导我未来工作和研究的伙伴。它提供的细节深度,足以支撑起从基础教学到进阶研究的广泛需求,它不仅仅是在“教你知识”,更是在“教你如何观察和思考”这个领域里独有的问题。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专业性和可靠感,是衡量一本专业书籍是否优秀的黄金标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