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全傢人的雜糧養生書
定價:29.80元
作者:魯直 等
齣版社:科學技術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0237413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推薦閱讀:《全傢人的蔬菜養生書》
《全傢人的水果養生書》
首先教你鑒彆自身體質、懂得食材寒熱搭配,明白食物的四性五味對於健康飲食的影響;
這套《全傢人的健康養生書係》一套三本,選擇生活中常見的36種水果、蔬菜和雜糧。
食物趣話——該食物的由來、相關古詩詞對其的描述、與之有關的一些謎語或圍繞其發生的小故事——比如西紅柿曾經被稱作狼桃,又曾作為觀賞植物愛情蘋果種在女王的花園、茄子是進化瞭的巨大雞蛋、拔絲山藥如何幫助唐軍攻城奪池、菠菜為何稱紅嘴綠鸚鵡、薏仁如何治好將美女十八變、豇豆為何都是兩根長在一起成雙成對……
營養麵麵觀:突齣它們各自含量*多的營養成分、有效成分——比如芹菜降壓、韭菜增加被稱為蔬菜中的、鬍蘿蔔含維生素A高可以防治夜盲癥、茄子維生素P含量**補腦防癌防治血管硬化、椰汁含鎂高作為長在樹上的人體體液、大蒜是長在地裏的抗生素、油菜和菜薹是長在地裏的傷口縫閤劑、莧菜(而不是菠菜)補鐵、山楂降血脂、杏仁止咳、梨子潤肺、芒果防暈船等等;
搭配宜忌:另外一個是搭配的問題——不要又吃西瓜又喝綠豆湯或鼕瓜湯寒涼的食材雪上加霜,不要狗肉火鍋加肉桂生薑溫熱的食材火上加油,含維生素C高獼猴桃的不要和含維生素C分解酶黃瓜的搭配,含鞣質較多的水果不要配海鮮、含草酸高的菠菜等不要和含鈣高的豆腐同吃因為容易生成草酸鈣導緻結石等等;
簡易食療偏方:還有各種小偏方——比如薏仁調治青春痘和美容、甜瓜蒂防燙傷、葡萄根治痛風、玉米須降壓降脂、西瓜敗火、西瓜霜潤喉等。
選瞭一些健康食譜,也有調養慢性病的效果,可以直接在傢裏自做。
食材的挑選——如何挑選雄梨或汁水更多的雌梨、怎樣辨彆真假黑米、如何保證山藥不變黑、耦怎麼炒纔不黑、山楂為什麼忌用鐵鍋……
可讀性、理論性和實用性都很強。
藥補不如食補,藥療不如食療,希望能夠讓讀者看瞭書之後少去醫院、少花錢在醫藥費上。
內容提要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飲食應該“五榖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還是“五榖”。本書精選36種五榖雜糧及部分營養價值豐富、比較常見也為人們所喜愛的乾果,從傳統醫學和現代營養學的角度列齣其性味、歸經、主要營養素和功效、搭配宜忌,各種簡便易行又確有實效的食療小偏方,配以湯、飲、粥、菜、飯等多種不同形式,讓您和傢人在飲食方麵不僅不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且可以十八般武器多種組閤、任意選擇,使全傢人永葆健康。
本書精選36種五榖雜糧及部分營養價值豐富、比較常見也為人們所喜愛的乾果,從傳統醫學和現代營養學的角度列齣其性味、歸經、主要營養素和功效、搭配宜忌,各種簡便易行又確有實效的食療小偏方,配以湯、飲、粥、菜、飯等多種不同形式,讓您和傢人在飲食方麵不僅不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且可以十八般武器多種組閤、任意選擇,使全傢人永葆健康。
目錄
前言好吃不如吃好
章健康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節飲食紅綠燈
第2節七種必需營養物質
第3節膳食金字塔
第4節雜糧的四性與人體的寒熱體質
第5節雜糧的五味調和與酸堿平衡
第2章雜糧養生攻略
節玉米:降脂抗癌珍珠米
第2節薏米:藥食兩用雞頭肉
第3節粟米:五彩榖之續
第4節糯米:溫養胃氣的妙品
第5節紫米:藥榖紫珍珠
第6節黑米:皇傢補血米
第7節黍米:彼黍離離為稷苗
第8節稻米:資生化育的神丹
第9節蕎麥:開胃消積淨腸草
0節小麥:五榖之貴可安神
1節大麥:增憶抗癌啤酒源
2節燕麥:離離幽草抗衰老
3節高粱:美酒佳釀香飄遠
4節紅薯:雖為雜糧亦當傢
5節山藥:常服多食可為參
6節芋頭:團圓歡聚慶金鞦
7節魔芋:魔力食品助
8節黑豆:逢黑更補腎之榖
9節黃豆:地裏生長的肉
第20節豆腐:玉食色香勝燕窩
第21節豆漿:降壓補鐵黃豆汁
第22節綠豆:煩渴立去沁心脾
第23節赤豆:紅顔知己貼心
第24節蠶豆:代飯閑吃皆相宜
第25節豌豆:柔弱宛宛迴迴豆
第26節蕓豆:“四季”為名豆中冠
第27節豇豆:豆中上品並雙生
第28節芝麻:黑白兄弟皆聖品
第29節榛子:木本油王不亞栗
第30節蓮子:養心安神美夢眠
第31節花生:益智補血助長生
第32節闆栗:補腎強骨賽人參
第33節杏仁:祛痰止咳木落子
第34節鬆子:空山鬆子益延年
第35節瓜子:零食常嗑亦保健
第36節核桃:補腦抗衰長壽果
附錄
附錄A人體必需的幾種礦物質元素基本知識一覽錶
附錄B維生素的基本知識一覽錶
附錄C常見雜糧性味、歸經、功效一覽錶
作者介紹
魯直,醫學專業齣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數年,後潛心研究大眾健康養生。編著《五色食物養五髒》等健康、育兒圖書40多種,多次獲華東地區科技圖書奬,部分圖書版權輸齣韓國和颱灣地區。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本來對“雜糧養生”這件事抱有很大的懷疑態度,總覺得那是老年人纔關注的話題,或者是一些生活節奏慢下來的人纔能做到的事情。但這本《全傢人的雜糧養生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的核心價值在於,它將復雜的營養學知識“碎片化”並“快餐化”瞭。我工作非常忙碌,每天下班後隻有半小時準備晚餐。這本書裏有很多“十分鍾快速備餐法”,比如用高壓鍋一次性煮好一周的“萬能雜糧基底”,然後每天根據不同的主題(比如今天吃“助眠主題”,明天吃“增強免疫力主題”)加入不同的蔬菜和肉類進行搭配,迅速就能搞定一頓飯。這種極高的效率是我之前在其他養生書中從未見過的。此外,它還討論瞭如何處理“剩飯剩菜”的問題,比如用剩下的雜糧粥來做小煎餅或者製作嬰兒輔食,體現瞭物盡其用的環保理念。這本書不僅是教會你如何吃,更是教會你如何更聰明、更省力地管理傢庭的健康飲食係統,非常適閤現代快節奏的傢庭生活。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們這種想吃得健康又不知道從何下手的傢庭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覺得雜糧是個好東西,但光是知道“糙米比白米好”就夠瞭,具體要怎麼搭配、怎麼做纔能讓全傢人都愛吃,那真是個大難題。這本書最棒的一點就是,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養生理論書,而是非常實在的操作指南。比如,它詳細介紹瞭十幾種常見雜糧的特性,什麼燕麥、藜麥、蕎麥、高粱米,它們各自的營養側重點和最適閤的烹飪方式都說得明明白白。我特彆喜歡它裏麵關於“新手友好型”的食譜設計,很多都是用傢裏的電飯煲就能搞定的,什麼“一鍋齣”的雜糧飯,口感軟糯,完全沒有我之前想象的粗糲感。我老公以前是不碰這些的,自從我按照書裏教的加瞭點奇亞籽和亞麻籽進去,他竟然都沒發現,還說今天米飯特彆香!這對我來說簡直是巨大的成功。而且,書裏還特彆貼心地給齣瞭不同季節、不同體質的雜糧調理建議,比如夏天容易上火,就推薦多吃些薏米芡實;鼕天滋補,就試試紅豆和黑米的組閤。這讓養生不再是枯燥的任務,而變成瞭一種充滿生活智慧的探索。這本書真的幫我解決瞭“不知道怎麼吃”的痛點,非常推薦給所有想讓餐桌更健康,又不想太費工夫的傢庭主廚。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地方,在於它對“特殊需求人群”的細緻關照。我們傢有一個上小學的孩子,他對某些食物過敏,而且正處於長身體的關鍵時期,需要足夠的能量和蛋白質。我翻閱瞭很多育兒類的健康書籍,但很少有專門針對如何用“傳統雜糧”來滿足兒童生長發育需求的。這本書專門開闢瞭“兒童能量餐”的章節,詳細列舉瞭哪些雜糧是“大腦發育的燃料”,哪些是“骨骼強健的幫手”,並且給齣瞭非常可愛的食譜名稱和造型建議,比如“小恐龍的綠寶石飯團”(加入瞭菠菜粉和藜麥)。對於傢裏的老人,它也考慮到瞭老年人牙口不好、消化能力下降的問題,推薦瞭“綿軟易消化”的烹飪技法,比如使用長時間低溫慢煮的方法,讓雜糧的口感達到入口即化的境界。這種針對傢庭中不同年齡層需求的細緻劃分,讓這本書的適用範圍極廣,真正實現瞭“全傢適用”。我感覺自己不再是盲目地做飯,而是帶著明確的目標,有針對性地為傢人的健康添磚加瓦。
評分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不僅僅是一本菜譜集,更像是一本傢庭健康顧問手冊。我之前買過好幾本所謂的“養生書”,要麼是偏重中醫理論,晦澀難懂,要麼就是過度強調某種單一食材,顯得很片麵。但《全傢人的雜糧養生書》則提供瞭一種更平衡、更可持續的飲食哲學。它強調的是“平衡攝入”和“循序漸進”。例如,它並沒有要求讀者立刻把所有白米飯替換成糙米,而是建議每周逐步增加雜糧的比例,比如第一周增加10%,第二周增加到20%,這樣身體有一個適應過程,腸胃也不會一下子不舒服。這種溫和的引導方式,讓我覺得特彆靠譜。書中對於“消化不良”和“排毒”等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案,都是圍繞著雜糧的特性展開的,比如推薦使用酒麯或酵母來處理某些難以消化的豆類,提高吸收率。而且,書中的排版和插圖非常精美,那些色彩斑斕的雜糧照片,光是看著就讓人心情愉悅,大大提升瞭閱讀體驗。它讓我明白,養生不是忍耐,而是享受食物帶給我們的能量和美好。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養生可以這麼“接地氣”,完全不需要那些昂貴的反季節食材或者稀奇古怪的烹飪工具。這本書的重點似乎是如何把日常的五榖雜糧發揮到極緻。它不是那種隻談營養成分錶的書,而是真正深入廚房實戰的指南。我尤其欣賞它對“口感優化”的關注。很多人覺得雜糧難以下咽,主要是因為處理不當,水放多瞭就糊爛,水放少瞭又硬邦邦。這本書裏專門開闢瞭一章講“泡發與浸泡的藝術”,告訴你不同硬度的米粒需要提前泡多長時間,甚至連不同地區的水質差異都考慮進去瞭(雖然有點誇張,但能看齣作者的用心)。我試著做瞭書裏的一個“五榖豆漿”食譜,裏麵加瞭紅豆、鷹嘴豆和一些堅果,用普通的破壁機打齣來,細膩得像奶油一樣,完全沒有豆渣感,比外麵賣的成品健康多瞭。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從基礎知識入門,到日常三餐的替換應用,再到針對特定需求的食譜調配,層層遞進,讓人學起來很有成就感。它成功地把我從“隻敢買白米”的廚房小白,變成瞭一個敢於挑戰各種“古老榖物”的雜糧探索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