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走向世界丛书(续编):游馀仅志
定价:28.00元
作者:凤凌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538052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1894年,作为海军衙门派往欧洲的游历章京之一的蒙古族官员凤凌,随同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使龚照瑗前往欧洲,考察欧洲的海军事务。《游馀仅志》就是他自己从其记载的日记中选录重要内容而成。职责所在,书中对于欧洲的军事尤其是海军建设的关注为多。他参观了很多枪炮厂、船厂以及各色炮台要塞,较为详细地记载了他看到的各种武器装备、船舰制造、炮台设置等内容。与此同时,他对西方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制度也做了深入了解,并有不少的中西对比和思考。作为“走向世界丛书”之一,具有的史料价值。
目录
作者介绍
凤凌,字瑞臣,蒙古族人。考中“游历”时,任兵部笔帖式。1897年游历差满后,又于1899—1902年(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被派充驻法使馆三等参赞,经保奏加二品衔。次年,由吏部派往湖北任道员一职。1894年,作为海军衙门派往欧洲的游历章京,随同出使英法意比,并写下《游馀仅志》一书。
文摘
序言
这本《走向世界丛书(续编):游馀仅志》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沉下心来读这样一本带着历史温度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实属难得。书中的文字功底扎实,叙事又不失灵动,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枯燥的学术气息。作者仿佛是一位老友,娓娓道来他游历四方、见闻广博的心得与感悟。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细腻入微的观察力,即便是描绘一个寻常的街景,也能从中挖掘出深藏的文化底蕴和时代变迁的痕迹。比如他对某个小镇市井生活的刻画,那种市井的喧嚣、人情的冷暖,都跃然纸上,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食物香气和尘土的味道。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记录了“游”,更在于“志”,它承载了作者对世界、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和理解,这种思考是跨越时空的,能引发当代读者对自己所处环境的重新审视。装帧设计也相当典雅,拿到手上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质感,扉页上的插图更是点睛之笔,古朴又不失雅致,与书中的内容相得益彰,让人在阅读之余也能享受到视觉上的愉悦。对于喜欢深度阅读、热衷于人文地理探索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评分初捧此书,我本以为会是一部标准的游记类作品,充满了对异国风光的简单罗列和走马观花的描述,但事实证明我的预判完全错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超出了我对“游记”的传统认知。作者的笔触是如此老辣而精准,他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巧妙地融入到个人的行脚之中,使之不再是冰冷的年代数字,而是有血有肉的故事。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探讨印象深刻。他并非采取批判或赞美的单一视角,而是以一种近乎人类学家的冷静与同理心,去剖析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理解与误解。这种多维度的审视,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让我意识到“世界”并非是我们通过新闻媒体碎片化接收到的那个样子,而是一个由无数复杂脉络交织而成的有机体。更难能可贵的是,尽管主题宏大,作者的叙述语言却保持着一种近乎散文诗般的优美,节奏把握得极好,时而激昂澎湃,时而低回婉转,读来让人欲罢不能,常常读到夜深人静,也舍不得放下。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游记,不如说是一部关于“如何观察世界”的哲学入门书。
评分对于那些习惯了快节奏生活和碎片化阅读的现代人来说,要静下心来啃读这样一本需要投入精力的书,确实是个挑战。但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各位,这本书的“回报率”绝对值得你付出这份专注。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作品,它更像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我发现自己读完几章后,看世界的眼光都变得不一样了。以前看到一栋老建筑,可能只会觉得它“旧”;现在,我会好奇它背后的建造者是谁,它经历了怎样的历史风雨,它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这种由表及里的探究欲,正是本书赋予读者的最宝贵的礼物。文字的张力在于它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作者用词凝练,却又极具画面感,他很少用大段的形容词去堆砌美景,而是通过精确的动词和细节的描摹,让读者自己去构建出那幅壮阔或幽微的图景。这种“留白”的艺术处理,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主动的、充满创造性的体验,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评分坦白讲,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类书籍抱有审慎态度的读者,因为太多这类作品在追求“雅”的过程中,难免落入故作高深的窠臼。然而,这本《游馀仅志》却成功地避开了这个陷阱。它的“雅”是自然流淌出来的,源自于作者对生活本真的体察和对文化传承的敬畏,而非刻意堆砌的辞藻。书中对一些鲜为人知的地方风俗和民间智慧的记录,尤其让我感到惊喜。这些内容不是从教科书上能轻易获取的,而是通过亲身体验、细心观察才得以捕捉到的“活的知识”。例如,作者描述的某地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那种古老仪式的神秘感和当地人对其的虔诚,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能听到远古的钟声在耳边回响。这种对“非主流”文化遗产的珍视和记录,体现了丛书编纂者和作者强烈的文化担当。在如今全球化浪潮中,我们越来越容易失去对自身文化根源的清晰认知,而这类作品,就像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回望过去,汲取力量,理解“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从哪里来”。
评分整套“走向世界丛书(续编)”系列,我都有所涉猎,但单就这一册《游馀仅志》而言,它在保持丛书一贯的高水准基础上,又展现出了独有的个人魅力和叙事风格。如果说丛书的整体目标是带领读者“走向世界”,那么这一本更像是带我们“深入生活”。它很少涉及政治风云或宏大历史事件,而是将目光聚焦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地方性的手工艺、失传的民间技艺,以及那些隐藏在名胜古迹背后的生活气息。这种“向下扎根”的写作态度,使得全书充满了泥土的芬芳和人间的烟火气。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历史文献的严谨性有一定要求的人来说,我也观察到作者在引述史料和考证风俗时,是下足了功夫的,保证了其内容的可靠度,而非仅凭个人好恶臆造。它成功地在学术的严谨与文学的趣味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让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了阅读的纯粹乐趣。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放在书架上,时不时翻阅,总能带来慰藉和启迪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