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建康实录(全五册) 9787501363292

宋本建康实录(全五册) 978750136329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许嵩 著
图书标签:
  • 宋本
  • 建康实录
  • 史料
  • 古籍
  • 地方史
  • 宋代史
  • 历史
  • 珍本
  • 善本
  • 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63292
商品编码:29818841325
包装:平装-锁线胶订
出版时间:2017-12-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宋本建康实录(全五册) 作者 (唐)许嵩
定价 100.00元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 9787501363292 出版日期 2017-12-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锁线胶订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建康实录(卷一—六) (唐)许嵩撰 宋刻本 1

建康实录序3

卷一 吴上5

卷二 吴中 55

卷三 吴中下97

卷四 吴下127

卷五 晋上173

卷六 晋上217

第二册

建康实录(卷七—九) (唐)许嵩撰 宋刻本 1

卷七 晋中1

卷八 57

卷九 晋中下123

第三册

建康实录(卷十—十二) (唐)许嵩撰 宋刻本 1

卷十 晋下1

卷十一 宋上87

卷十二 宋中161

第四册

建康实录(卷十三—十六) (唐)许嵩撰 宋刻本 1

卷十三 宋下1

卷十四 宋下39

卷十五 齐上133

卷十六 齐下189

第五册

建康实录(卷十七—二十) (唐)许嵩撰 宋刻本 1

卷十七 梁上1

卷十九 陈上 105

卷二十 陈书下 139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建康实录》:六朝古都的史海钩沉 《建康实录》是一部以建康(今南京)为核心,系统记述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历史的史学巨著。其内容之详博,考证之精审,在史学界享有崇高地位。本书以史料为骨,以人物为魂,以事件为脉,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六朝画卷,深入剖析了这座古都的政治风云、社会百态、文化繁荣乃至衰落的曲折历程。 东吴:江东的开创与奠基 东吴,作为三国时期割据江东的政权,其兴起与发展在《建康实录》中占据了重要的篇幅。本书从孙坚、孙策父子逐鹿江东开始,详细叙述了他们如何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中站稳脚跟,并最终建立起偏安江南的基业。重点描绘了孙权继位后,如何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招揽人才,巩固统治,使江东经济日益繁荣,文化逐步兴盛。书中对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重大军事事件的记述,生动再现了东吴在与曹魏、蜀汉抗衡中的战略决策与军事部署。同时,也深入探讨了东吴政权的内部政治斗争,如“二宫之争”等,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复杂。书中对士族阶层在东吴的崛起和发展也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为我们理解江南士族政治的早期形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东晋:门阀政治与文化复兴 东晋王朝的建立,是《建康实录》中一个浓墨重彩的章节。本书详细记述了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王导、王敦等人的拥戴下南渡长江,重建晋室的艰难过程。重点剖析了东晋独特的门阀政治制度,如“顾命”体系、“八王之乱”的余波,以及门阀士族如何凭借其雄厚的政治、经济实力,在朝廷中占据主导地位。书中对“永嘉之乱”后北方士族大规模南迁的背景、过程及其对江南社会、经济、文化带来的深刻影响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这一时期,建康成为了中国的文化中心,本书集中展现了东晋时期文人墨客的群体画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背后书法艺术的巅峰,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所体现的隐逸情怀,以及谢灵运的山水诗歌所描绘的江南风光。书中对东晋的哲学思想、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以及艺术、文学的繁荣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描绘了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年代里,文化如何得以延续和发展,甚至走向一个新的高峰。 南朝宋、齐、梁、陈:权力更迭与社会变迁 《建康实录》对南朝宋、齐、梁、陈四朝的记述,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宫廷大戏。本书详细梳理了这些王朝的建立、发展与灭亡的历史脉络,重点刻画了刘裕代晋建宋、萧道成代宋建齐、萧衍代齐建梁、陈霸先代梁建陈等一系列权力更迭的过程。这些王朝的兴衰,无不与政治斗争、军事政变、皇权争夺紧密相连。书中对开国君主如宋武帝刘裕的雄才大略、齐高帝萧道成的权谋手段、梁武帝萧衍的虔诚信佛与晚年昏聩、陈武帝陈霸先的勇猛果断等都有生动的刻画,展现了不同君主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的角色。 同时,本书也深入剖析了南朝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别是士族门阀制度的衰落与皇权势力的扩张,以及寒门士族和新兴政治势力的崛起。书中对南朝经济的发展,如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状况,以及城市建康的繁荣景象,特别是其作为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文化方面,南朝承袭了东晋的文化传统,并在某些领域有所创新。本书展现了南朝文学的绮丽、艺术的精致,如谢朓的诗歌、沈约的声律学、佛教在南朝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对南朝士族的生活方式、礼仪制度、思想观念等也进行了详尽的描绘,勾勒出那个时代独特的社会风貌。 建康:一座城市的史诗 贯穿整部《建康实录》的,是对建康这座城市的细致描绘。本书不仅记录了王朝的兴衰,更重要的是,它将建康作为一座活着的城市来呈现。从建康的城池规划、宫殿庙宇的兴建,到街市的繁荣、市井的生活,无不体现出这座都城的历史变迁。书中记录了建康在不同时期的地理风貌、水系交通、经济重心,以及其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同时,也描绘了建康在战乱中的破坏与重建,以及它如何一次又一次地浴火重生,成为南方文明的象征。书中对建康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宏伟的宫殿,还是普通百姓的居所,都倾注了作者的关注,使得建康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而是一个承载着无数历史记忆和人物命运的生动载体。 历史的镜鉴与反思 《建康实录》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对六朝历史的详尽记述,更在于其提供的历史镜鉴与反思。通过对一个个王朝的兴衰、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命运的审视,本书引导读者思考权力、政治、经济、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期,它既是汉民族文明的延续与发展,也充满了内部的冲突与分裂。本书所呈现的政治腐败、权臣专横、政治动荡,以及文化上的奢靡与虚浮,都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同时,六朝时期在思想文化上的开放与繁荣,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康实录》的写作,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作者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搜集、梳理、辨析,力求还原历史的真相,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六朝时代。阅读《建康实录》,如同穿越时空,亲历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感受那座古都的脉搏,体会那段辉煌与沧桑交织的岁月。它是一部关于建康的史诗,更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文化演变的宏伟画卷,值得每一个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细细品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在琢磨古代的经济地理问题,因此对书中涉及的物产、商业活动和税收体系的部分格外留心。这本书的宏大叙事下,隐藏着大量关于社会经济运作的微观信息。比如,它记录了哪些货物是建康的特色产品,哪个季节哪个码头最为繁忙,甚至能从中推测出宋代长江下游的漕运网络的大致面貌。这种从历史记录中“淘金”的过程,充满了惊喜。每一次翻阅,都仿佛在与过去的工匠、商贩、官吏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我认识到,研究一座城市的历史,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归到理解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生产生活。这套《实录》无疑提供了一个无比丰富的数据库,让我得以从一个更接地气的角度去理解“建康”的兴衰脉络,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帝王将相的层面。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套书的阅读体验是有些忐忑的。毕竟是宋本的影印或翻刻,文字的晦涩和内容的繁琐是难以避免的。但真正沉浸进去后,我发现作者们的叙事节奏其实颇具匠心。他们并非只是罗列事实,而是巧妙地将历史事件与地理空间结合起来,使得叙述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例如,当描述某次战役或某个重大庆典时,总会穿插对相关地点的详细描述,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枯燥。我特别喜欢他们对地方风物的赞美和感慨,那种对故土深沉的爱恋,即便隔着千年也能被强烈地感受到。这套书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地方情怀”,它不仅仅是关于“建康”这个地名,更是关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共同记忆。对于一个对地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这种情感的共鸣是极其珍贵的。

评分

这五册书的装帧和排版,对于一个注重阅读舒适度的读者来说,是值得称赞的。虽然是古代文献的整理出版,但现代的印刷技术确保了文字的清晰可辨,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我习惯于在阅读古籍时做大量的批注和索引,这套书的留白和章节划分设计得相当人性化,方便了我的研究性阅读。更让我欣赏的是,出版方在卷首和卷末可能附带的一些考证或校勘说明,这些严谨的学术态度,为我们理解文本的可靠性和流传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历史学者,但又热衷于深入探究的读者来说,这种高质量的出版物,是支撑我们探索下去的坚实基础。它让我们能更专注于内容本身,而不用过多担忧文本的清晰度问题。

评分

拿到这套书后,我立刻被其中蕴含的学术价值所吸引。作为研究历史地理和城市社会史的爱好者,我深知这类“实录”性质的文本具有不可替代的原始性。它不像后世的史学著作那样经过层层解读和筛选,而是尽可能保留了当时地方文人的观察视角和记录习惯。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建筑形制和水系变迁的描述,这对重建古代建康的地理模型至关重要。我发现很多细节的处理非常精妙,比如对某个坊市的界限划分,或者某条河流改道的记载,都显示出作者群对地方掌故的深入了解。这套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文献层面,它更像是一部“活的”城市考古报告,只不过媒介是文字而非实物。我计划对照着近代的南京地图,尝试还原一些关键的历史地标,这种跨时空的对话感,真是令人着迷。

评分

这本厚重的《宋本建康实录》全五册,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我最近沉迷于对古代城市变迁的研究,尤其对六朝古都建康(今南京)的历史情有独钟。这本书的装帧考究,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让人在阅读时有一种古雅的沉浸感。我一直好奇,宋人是如何记录和描绘他们眼中的建康的?这本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史料汇编,更像是一幅用文字精心绘制的城市风貌图。初翻时,那种详尽的程度就让人惊叹,涉及到街巷布局、宫阙庙宇的兴衰、甚至市井生活的琐碎细节,都得到了细致的勾勒。这种全景式的叙述方式,极大地满足了我对“地方志”类书籍的期待。我特别期待能从这五卷中,窥见宋代士人对这座千年古都的集体记忆和情感投射,这远比枯燥的年代记叙要生动得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