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食帖 下午茶时间到!
定价:52.00元
作者:林江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086773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英国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曾说过:“感恩平凡日子里的下午茶!”英国布鲁斯乐手朗·约翰·鲍德瑞在作品中唱道:“当钟敲四下,一切为下午茶而停。”
·下午茶不只对英国人来说意义非凡,也是全世界每个现代人必需的小仪式,因为它不只是忙里偷闲,更是一次自我重启。
·《下午茶时间到!》是超人气内容品牌「食帖WithEating」的9本书,也是一本下午茶享用方式灵感手册。书中盘点了英式 / 法式 / 日式 / 中式 / 意式 / 德式 / 印度式等各国下午茶文化,同时解读全球下午茶的新浪潮。
·茶 / 咖啡 / 鸡尾酒 / 甜点 / 咸点 / 冷盘 / 暖食,除了解读文化,书中也包含45种下午茶饮品冲调指南 40种下午茶轻食做法详解,如果想亲手制作一份理想的下午茶,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友人,都能从中找到灵感。
·这本书还附有全球100家下午茶店铺推荐清单,建议旅行打卡随身携带。
「食帖WithEating」是一个关于“食物与生活方式”的垂直内容平台品牌。他们并非等于社交媒体账号,所探讨的主题,也不局限在狭义的“食物”领域。他们擅长以“食物”为切入点,与人文、旅行、家居、设计、艺术和阅读等多种生活方式相连接,展现不同的生活样本,及其背后蕴含情感温度的生活美学。自2014年底创立至今,他们传达的信念从未改变:You are what you eat,你就是你所吃的食物。这句话有很深的哲学意味。
在一个变革的时代里,他们努力与志趣相投的人相连接,一起发现并构建心中的理想生活。「食帖WithEating」的读者,通常具有多元的价值观和开放的心态,善于捕察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对内容之美有敏锐的感受力。内容提要
《下午茶时间到!》是超人气内容品牌「食帖WithEating」的9本书,也是一本超实用下午茶享用方式指南书。书中盘点了英式 / 法式 / 日式 / 中式 / 意式 / 德式 / 印度式等各国下午茶文化,同时解读全球下午茶的新浪潮。另附45种下午茶饮品冲调指南、40种下午茶轻食做法详解,以及全球100家下午茶店铺推荐清单。
·食帖WithEating,超人气内容品牌,探索有关食物的生活方式,每月出版一本特集书。
·现已出版19本特集书,全国同期热售。
《食帖01:Brunch吧!没那么赶时间》
《食帖02:只为喝杯好咖啡》
《食帖03:食鲜*》
《食帖04:肉!肉!肉!》
《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
《食帖06:理想身材,吃即王道!》
《食帖07:大丈夫生于厨房》
《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
《食帖09:了不起的面包》
《食帖10:早餐,真的太重要了》
《食帖11:美食漫画万岁!》
《食帖12:厨房,治愈人生的避难所》
《食帖13:腐的品格!初心者的发酵料理书》
《食帖14:小聚会教科书》
《食帖15:便当灵感集》
《食帖16:大满足!就爱锅料理》
《食帖17:蔬菜多好吃啊!》
《食帖18:真的,烤箱什么都能做》
《食帖19:下午茶时间到!》目录
OPENING
休息一下,来喝下午茶
那些和下午茶有关的日子
C1 下午茶文化
英式下午茶溯源
一场正式的下午茶中,我们在吃什么
焙茶香中,重新认识日式下午茶
吴侬软语里的下午茶
三点三,融入港人日常的仪式感
平行世界里的下午茶
C2 一起来做下午茶
百搭下午茶点,迷你三明治做法集
冷热下午茶点,会搭配才独到
下午茶新方式,把食物装进罐子里
茶包知多少
微醺的下午酒
下午茶轻型鸡尾酒制作指南
好吃不胖又易做,才是打开下午茶的正确方式
C3 下午茶是一种生活方式
下午茶,一场流光溢彩的盛宴
忘记烦恼,吃下午茶就够了
木器中沾染着自然和生活的气息
器物是时间停住的样子
寻找英国棒的下午茶
我们要让年轻人也爱上饮茶
如何在家举办一场下午茶聚会
办公室下午茶,少不了的加分小贴士
全球100家下午茶店铺推荐
化完妆吃一点儿盐
抹茶红豆蒸包作者介绍
[受访人]
谷本干人 / 日本“东京茶寮”品牌旗舰店、日本茶品牌Green Brewing创始人,LUCY ALTER DESIGN董事兼创意总监。
今村明优美 / 日本“樱井焙茶研究所”职业茶师。
Laura & Caroline / 英国人气“The Afternoon Tea Club”(下午茶俱乐部)创始人。
Eric Lanlard / 法国知名烘焙师,著有《埃里克·兰拉德的下午茶》。
中岛裕基 / 日本木器职人,“cogu”工作室主理人。
沈忠辉 / 现居台北,下午茶爱好者,平面设计师。
[特约撰稿人]
张春 / “犀牛故事”App主编。已出版作品集《一生里的某一刻》
陈椿荣 / 新加坡华侨,美食“XLBCR”博主,食物摄影师、造型师、咖啡师
野孩子 / “甜牙齿”品牌主理人。
弥张 / 学习古典音乐出身的味觉记录者。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视觉上的享受,那种厚重又不失细腻的纸张触感,仿佛一打开就能闻到淡淡的墨香和……嗯,想象中的红茶香气。封面那种略带复古的排版,加上那几笔灵动的插画,透露出一种恰到好处的慵懒与精致。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不张扬的腔调,不像市面上很多美食书那样恨不得把食物拍得金光闪闪,它更注重氛围的营造。那种光影的运用,让人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本菜谱,而是在翻阅一本关于“慢生活”的美学图册。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一次心灵的SPA,尤其是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光是看着那些图片,就能让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下来。它成功地捕捉到了“下午茶”这个概念背后所蕴含的仪式感和舒适感,远超出了单纯的食物介绍,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倡导。这种整体的美学构建能力,在同类书籍中是相当罕见的,让人忍不住想把书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随时都能被它的气质所感染。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叙述风格,我个人觉得非常接地气,但又带着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那种娓娓道来的韵味。作者在介绍食材或者制作步骤时,从来不摆架子,不像有些专业烘焙师会用一堆晦涩的术语把你绕晕。相反,她会用非常生动的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技巧,比如她形容打发黄油时“要像对待一个害羞的恋人一样,温柔而坚定”,这种比喻一下子就让画面感出来了。而且,她似乎非常懂得“人情味”的重要性,会穿插一些自己与家人朋友共享下午茶的小故事,这些片段虽然简短,却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和亲切感。读起来丝毫没有阅读压力,仿佛是坐在一个阳光充足的窗边,听着一位会讲故事的朋友分享她的烘焙心得。这使得原本可能略显枯燥的食谱部分,也变得鲜活有趣,让人更有动力去尝试实践,而不是束之高阁当摆设。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评估,我必须给予高度肯定,这绝不是一本“花架子”的书。尽管它的美学呈现非常出色,但作为一本食谱,它的核心功能——提供可靠的、可操作的指南——做得非常到位。每一个配方旁都有详尽的“常见问题解答”或“失败排除指南”,这对于烘焙新手来说简直是救星。比如,关于如何判断戚风蛋糕是否烤熟的细微差别,或者如何防止黄油曲奇在烘烤时过度摊开,这些细节都被作者用近乎苛刻的严谨度记录了下来。这意味着,即便是第一次拿起打蛋器的人,也能通过这本书,减少试错成本,建立起对烘焙的信心。这种“手把手”的教学风格,再配上清晰的步骤图示(虽然我不会描述图片内容,但可以感受到其专业性),确保了读者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能够真正将书中的智慧转化为美味的成果,这才是真正优秀食谱的标志。
评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似乎非常关注“时间”这个主题。它不仅仅是关于“制作”食物,更是关于“如何度过”这段时光。许多食谱的步骤设计,都似乎考虑到了制作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并建议读者如何利用这段时间来放松、冥想,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准备,而不是焦躁地盯着烤箱。这种对“过程美学”的强调,与当下快节奏的社会氛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具有非常积极的疗愈作用。它提醒着我们,下午茶的精髓不在于最终端上桌的那一盘精致点心,而是在于从选材、准备、制作到享用的每一个环节中,我们如何有意识地放慢脚步,与自我、与当下环境建立起更深层次的连接。这种对“心流”的引导,是这本书价值升华的关键所在,它贩卖的不是卡路里,而是对“闲适”的渴望和实践。
评分作为一个对传统英式下午茶略有涉猎的爱好者,这本书在选材的广度和深度上,给我带来了不少惊喜。它并没有固步自封于司康饼和手指三明治这些经典组合,而是巧妙地融入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茶点元素,甚至还涉及到一些季节性的食材搭配建议。比如,她对于“茶”的选择和搭配,讲解得极为细致,不仅仅是红茶绿茶的区别,而是深入到不同产区、不同发酵程度的茶叶如何与特定的甜点风味达到完美的平衡。这种跨界的融合,让“下午茶”的定义被极大地拓宽了,它不再是某一个固定模板的复制,而是一个充满无限创意的开放性概念。这种打破常规,又处处体现出对基础知识尊重的态度,非常值得推崇。对于想要从基础进阶到“自成一派”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无限的灵感源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