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实用家庭粥谱
定价:23.80元
作者:张奔腾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3-01
ISBN:97875384409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明代的《煮粥诗》以“莫谈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来形容粥的清淡素雅。寒冷的季节里,喝一碗热乎乎的肉粥,可缓和我们的身心;炎热的夏日来一碗蔬果粥,可令您消食祛火;甚至在身体微恙时,只要煮碗药膳粥,马上就能滋补我们的体力。正所谓:“粥谱在手,美味天天有”。本书以营养健康为宗旨,向您介绍“蔬果粥”,“畜肉粥”、“禽蛋粥”、“水产粥”、“杂粮粥”、“药膳粥”共六大类700余款家常美味粥,图文并茂、简单易学。只要您掌握了煮粥的小秘诀,必能煮出一锅美味的好粥采。
内容提要
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明代的《煮粥诗》以“莫谈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来形容粥的清淡素雅。寒冷的季节里,喝一碗热乎乎的肉粥,可缓和我们的身心;炎热的夏日来一碗蔬果粥,可令您消食祛火;甚至在身体微恙时,只要煮碗药膳粥,马上就能滋补我们的体力。正所谓:“粥谱在手,美味天天有”。本书以营养健康为宗旨,向您介绍“蔬果粥”,“畜肉粥”、“禽蛋粥”、“水产粥”、“杂粮粥”、“药膳粥”共六大类700余款家常美味粥,图文并茂、简单易学。只要您掌握了煮粥的小秘诀,必能煮出一锅美味的好粥采。
目录
作者介绍
张奔腾,中国烹饪大师、饭店与餐恢业国家一级评委、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辽宁创新菜联盟主席。1987年起参与和主编图书150余部,并在杂志和报刊上发表论文及创新菜品200余篇。2002年11月分别被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和中国饭店协会授予“国际烹饪艺术大师”、“国际美食评委”荣誉称号;2003年成为“国际印证行政总厨”;2004年被评为“中国饭店职业经理人”;2005年7月被授予“博士学位”;2006年3月被选为中国餐饮业专家;2007年2月获中国饭店经理人网颁发的“特别荣誉奖”;2008年1月被评为“辽宁省十佳饭店职业经理人”。
文摘
序言
哇,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温暖的色调和精心挑选的字体,一看就知道里面汇集了多少用心。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那些看似家常的食材,通过文字的力量,转化为一碗碗充满治愈感的粥品的。我特别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挑选优质五谷杂粮的章节,毕竟粥的味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基础品质。而且,我很好奇,里面会不会有一些关于不同季节养生粥谱的介绍?比如,春季的清肝明目粥,或者冬季的温补驱寒粥,这些实用的季节性指导,对于像我这样喜欢根据时令来调整饮食的人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像是一位住在厨房里的老朋友,能在我需要温暖和滋养的时候,提供恰到好处的指引。那些看似简单的食材组合背后,一定蕴藏着许多传统智慧和烹饪的小窍门,我很期待能从中学习到一些能让我的日常粥品更上一层楼的秘籍,比如如何掌握熬煮的时间和火候的转换,这些细节往往决定了一碗粥的灵魂所在。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看起来也很棒,这会让阅读和实际操作的过程成为一种享受。
评分坦白说,市面上的粥谱多如牛毛,很多都停留在“米加水煮熟”的表层。我更期待的是那些能带来惊喜和创新的内容。我希望这本书能打破我对“粥”的刻板印象,展示出粥在餐桌上的无限可能性。比如,有没有一些结合了西式元素的粥品,用一些香草或者不同的乳制品来提升风味层次?或者,有没有一些低碳水化合物、高纤维的健康创新粥,以适应现代人对体重管理的关注?当然,创新不能以牺牲口感为代价。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平衡这些因素的。而且,对于厨房新手来说,如何处理粘锅、如何控制米水比例的“黄金法则”,这些基础但关键的技巧,是否被系统地整理出来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教科书一样,从最基础的“如何开粥”讲起,逐步引导读者进入更复杂的风味构建领域。如果书中能附带一些精美的成品图,那就更好了,毕竟“眼睛先吃饱”,才能激发下厨的欲望。
评分这本粥谱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似乎非常注重“时间管理”的概念。我猜想,里面一定收录了不少可以利用电饭煲的预约功能,或者用高压锅快速完成的“懒人”快手粥。对于我们这些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早晨能用最短的时间,为家人准备一份暖胃的早餐,是莫大的幸福。所以,我非常关注它在步骤描述上的清晰度和效率性。会不会有那种“十分钟出炉”的应急方案?或者,有没有一些“提前备料”的技巧,比如,周末将某些需要长时间浸泡或预处理的食材准备好,以便工作日能快速组合?这种对现代生活压力的理解和照顾,是判断一本食谱是否真正“实用”的关键。我希望作者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配合恰到好处的图示,让即便是第一次下厨的人也能毫无压力地跟着做。如果还能附带一些清洗和保养锅具的实用小贴士,那就更贴心了。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碗好的粥,承载的是家的味道和对亲人的关怀。因此,我非常看重这本书中蕴含的“情感温度”。我希望作者分享的不仅仅是配方,还有一些关于“为什么要做这碗粥”的故事或背景。比如,这道粥是作者在生病时母亲做的安慰餐,或是某个节日里必备的传统食品。这种人文色彩的注入,能极大地增强读者的代入感和亲切感。阅读美食书籍,有时读的不是吃法,而是那份用心。我期待看到一些能激发我动手尝试的“情感驱动”的食谱。比如,如何用一碗粥来表达对伴侣的爱意,或者在朋友心情低落时给予的无声支持。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超越了单纯的烹饪指南,成为一本关于“用食物滋养心灵”的读物,那它对我的价值将是无可估量的。这种深层次的情感共鸣,是我在选择任何一本家庭食谱时,都会重点考量的隐性标准。
评分拿到这本粥谱,首先吸引我的是它厚实的手感和清晰的纸质,这在如今很多轻薄的印刷品中算是难得了。我比较关注的是,这本书在“实用性”上到底做到了什么程度。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一堆食材和步骤,而是能深入到“为什么”的层面。比如,某种食材搭配另一种食材,究竟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营养互补效果?书里会不会有针对不同人群的定制化建议?像是给正在成长的孩子准备的健脑益智粥,或者给老年人设计的易消化高蛋白粥。我一直觉得,好的食谱书应该带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如果作者能在每道粥品的介绍中,穿插一些关于食材药用价值的小知识,那就太棒了。另外,关于食材的替代性问题也是我很关心的。如果我家里恰好没有某种特殊的干货,书里能否提供一些可行的替换方案,而不是让读者因为缺少一味配料就望而却步?这种灵活度和包容性,才是衡量一本“家庭实用”食谱的标准。我非常期待看到它如何在传统的框架内,融入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解决方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