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时蔬小话
定价:32.00元
作者:阿蒙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10010381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入选新浪中国好书榜-生活榜(2014年4月)
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大众好书榜”(2014年6月)
入选豆瓣*受关注图书榜(2014年7月非虚构类)
唯时蔬与爱不可辜负!
这是一本带有人文温情的博物读本,作者用严谨而广博的知识,对生活中熟悉到几乎忘却的蔬菜,进行了一次深刻而温暖的解读。文字细腻,叙述有条有理,将我们餐桌上的蔬菜的来源同历史、生活紧密结合,给我带来了一餐蔬菜博物学的盛宴。那些关于灶头吃食的记忆,以及那些关于野菜时蔬的故事:是我们现在依然可以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尝得出、想得明、记得住的笔记小话。
内容提要
《时蔬小话》是一本关于生活里时蔬记忆的小集子。在日常生活,每天三餐都离不开的蔬菜,是人们生活中*熟悉的食物之一。正因为我们对蔬菜们太熟悉了,却早已忽略了那些关于蔬菜的身世和趣闻。《时蔬小话》正是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风趣和温暖的故事,让大家对这些“*熟悉的陌生人”有新的了解。它不是深奥的教科书,而是一部淡雅清爽的开胃蔬菜,为大家献上来自植物的问候。书中除了介绍蔬菜的基本起源以及分化过程外,还就蔬菜对应的人文典故、烹饪方法和博物记忆等方面做了介绍,使得蔬菜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形象鲜明而清新。
目录
百菜之主
“百菜之主”大白菜 002
白菜家族 010
芸薹与油菜 013
甘蓝家族 020
芥菜家族 041
那些“萝卜”们 051
时间的美味 060
蔬菜之味
沙拉里的莴苣家族 068
沙拉里的菊苣家族 075
沙拉与蔬菜 088
篮子里的野菜 095
异域之实
让世界疯狂的辣椒 108
茄与番茄 119
故事里的马铃薯 127
山药蛋与山药 151
煤炉上的番薯 158
菊芋的田野 166
疆场有瓜
从甜瓜到苦瓜 174
冬西南北瓜 197
葫芦与瓠子 210
我有旨蓄 220
时园杂蔬
藜草之羹 228
田有“玉谷”247
山间青笋 252
水中茭白 258
百合与萱草 277
水中仙子——莲菱莼 286
慈姑与荸荠 302
芋与磨芋 308
葵与落葵 322
春天树的礼物 328
参考文献 334
作者介绍
阿蒙,山西太原人。生于城市,自幼热爱并且亲近自然,喜欢记录生活,自觉生灵可敬、万物可亲。爱博物,爱科普,他和一群立志于发扬博物学精神的朋友们一起利用自己的空闲来为大家传播科普知识,分享博物带来的快乐。植物是他的奇妙邻居,是他亲密的伙伴,他也乐于和每一个人分享他和植物之间故事。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精妙了,封面那种淡淡的、带着岁月痕迹的米白色调,配上那种略微泛黄的书页边缘,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回到了一个宁静的午后。我记得我是在一家老式书店的角落里发现它的,那种被遗忘的角落,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尘埃在光束里跳舞。我拿起它的时候,指尖能感受到纸张那种特有的、略带粗粝的质感,而不是现在很多书那种光滑得像塑料的纸张。内页的字体排版也十分讲究,留白恰到好处,让人读起来丝毫没有压迫感,仿佛每一个字都有它呼吸的空间。特别是那些插图,虽然我没有细看内容,但光是看那些线条的勾勒和墨色的深浅,就能体会到作者对于“美”的那种近乎偏执的追求。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被精心呵护过的艺术品,散发着一种低调而持久的魅力,让人爱不释手,甚至舍不得翻动太快,生怕破坏了它原有的那份完好和宁静。我常常把它放在茶几上,不一定马上读,只是看着它,就能让人心神安定下来。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在于它所传达出的一种“自洽”的生命态度。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总是被各种外界的喧嚣所裹挟,追求外在的成功和可见的价值。然而,这本书似乎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充实和圆满,来自于内心的秩序和对当下每一刻的珍视。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自我生活的深深的接纳和欣赏,不苛求完美,但追求精致的“恰到好处”。这种态度,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选择——选择关注那些真正滋养灵魂的东西。每次读完,我都会感觉自己的内心被温柔地梳理了一遍,那些因为外界压力而产生的焦虑和杂音似乎都沉淀下去了,留下的是一种平和、安宁的力量,让我更有勇气去面对接下来的生活挑战。
评分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语言功力确实令人钦佩。它没有刻意追求华丽辞藻的堆砌,但每一个用词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精准而有力。它懂得如何运用比喻和象征,去描绘那些抽象的情感和状态。比如,形容某种失落感时,作者可能会用“如同将要消散的晨雾中最后一片叶子的露珠”,那种画面感和情绪的关联性,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这种文字的质地,让人联想到古典文学中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更难得的是,尽管用词考究,但它丝毫没有故作高深,读起来反而非常自然流畅,好像作者就是在跟你耳语,分享他内心最真实、最细腻的观察。这种平衡掌握得极好,既有深度,又不失亲和力,是很多当代作品难以企及的高度。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那种讲述生活哲学和细微观察的文字,而这本书的笔触,给我的感觉就是极其细腻,仿佛作者是一位站在窗边,静静观察着窗外世界流转的智者。它不是那种宏大叙事,去探讨什么历史变迁或者人类命运,而是专注于那些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的瞬间。比如,描述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竹帘投射在地板上的光影变化,那种层次感,那种微妙的温度感,都被捕捉得活灵活现。读起来,你会不由自主地慢下来,重新审视自己对待世界的态度。我发现自己开始注意厨房里水壶烧开时发出的那种温柔的嘶嘶声,或者走路时脚下踩到不同材质地面的那种细微的声响差异。这本书的文字就像是某种神奇的催化剂,它没有直接告诉你“你要感受生活”,而是通过它自身的精确描绘,潜移默化地重塑了你的感知世界,让人不禁感叹,原来我们错过了这么多美好的“小事”。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节奏,简直就是一种温柔的引诱。它不像那些快节奏的小说,让你必须一口气读完,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情节转折。恰恰相反,它的节奏感是松弛的,是舒缓的,带着一种悠然自得的韵味。每一段的结束,都留有一段空白,不是物理上的空白,而是心灵上的回味空间。读完一个章节,我常常会放下书,走到阳台上,对着远处的景色发一会儿呆,脑子里还在回味着刚才那些文字所营造出的意境。这种阅读体验非常独特,它迫使你进入一种“慢阅读”的状态,让你不得不去思考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更适合在那种微雨天气,配上一杯热茶,慢慢地、一句一句地品味,去捕捉那些句子之间流动的气韵和节奏感,那种感觉,简直是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