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日韓料理一本就夠
定價:39.80元
作者:甘智榮 鳳凰含章 齣品
齣版社:江蘇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5374634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0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日韓料理一本就夠》中的料理與西餐講究原汁原味,注重色、香、味的結閤,介紹的傢常做法一學就會,輕輕鬆鬆就能成為正宗的日韓料理達人,讓讀者足不齣戶,就能做齣具有異國風味的美食。
內容提要
大師精心挑選正宗、地道的日韓料理,涵蓋壽司、刺身、沙拉、燒烤、泡菜等多個品種。每款菜品都有詳細的步驟解說文字及高清菜品圖,部分菜品還附有營養功效與烹飪小常識,讓你操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此外,《日韓料理一本就夠》還以附錄的形式為你額外介紹瞭主料突齣、形色美觀、口味鮮美的49道西餐。西餐一般使用橄欖油、黃油、沙拉醬等調味料,不同的主食都搭配上一些相同的蔬菜,如西紅柿、西藍花等,美味又營養。
目錄
18日本料理的特色
21韓國的飲食文化
24韓國料理的材料
29韓國料理的計量
31韓式餛飩湯的做法
31做齣美味泡菜湯的秘訣
32做齣美味紫菜包飯的技巧
34如何煮齣香噴噴的拉麵
34煮意大利麵的秘訣
35如何做齣美味的大醬湯
368種常見日韓料理製作
章自然原味的日本料理
人氣主食
氣質主菜
爽口沙拉
美味壽司
第二章入口醇香的韓國料理
豐盛主食
營養主菜
滋補靚湯
開胃涼菜
飯後小點
附錄芳香濃鬱的西式料理
營養主食
美味菜品
美味小食
作者介紹
甘智榮
從事烹飪工作多年,精通諸多菜係的烹調,擅長冷熱菜製作、食品雕刻、麵點工藝,特彆是對新派菜品的研發天賦,能將當前盛行的刀工技法、調味工藝及烹飪技法組閤。創辦智榮廚藝網,長年開設傢常菜、傢庭廚藝、食品雕刻、廚師進修等各類長短期培訓及遠程教學。齣版專業熱菜、冷菜、圍邊、雕刻等書籍和教學光碟三十多套,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敘事風格簡直太接地氣瞭,完全不像那種高高在上的美食評論傢在跟你說話,更像是鄰居傢那個做菜超棒的阿姨,端著一碟剛齣爐的點心,笑眯眯地跟你分享她的獨傢秘訣。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每道菜譜開頭或結尾處加的那幾句“閑話”或者“小貼士”。比如,講到做壽喜燒時,她會提到小時候傢裏過節時,大傢圍著一口鍋吃得熱氣騰騰的溫馨場景,一下子就把一個簡單的菜肴賦予瞭情感的溫度。有一次我嘗試做那個“味噌湯的靈魂伴侶”——豆腐的完美處理法,書裏提到,豆腐要用廚房紙吸水,但一定要輕柔,不然會“委屈”瞭豆腐的口感。這種擬人化的描述,讓我對食材産生瞭莫名的敬畏感,也更認真地對待瞭每一步操作。這種不經意間流露齣的生活哲學,遠比那些乾巴巴的配料錶更有吸引力,它讓你覺得,烹飪不僅僅是填飽肚子,更是一種用心生活的體現。
評分從食材的廣度和深度來看,這本書的覆蓋麵真的超乎我的預期。我原本以為“日韓料理”可能會集中在壽司、泡菜這種常見菜式上,但它給我的驚喜在於那些深入到地方特色和季節限定的菜品。比如,它專門花瞭一章篇幅介紹瞭北海道的鼕季料理,那種用海膽和奶油製作的創意小食,聽起來就非常新穎。更難得的是,作者非常體貼地考慮到瞭我們在國內購買食材的難度。對於那些確實難以找到的日本或韓國特有調料,她不僅給齣瞭替代方案,還細緻地解釋瞭“為什麼可以替代”,以及替代後風味會發生哪些微妙的變化,比如用哪種國産醬油可以最大程度還原那股“旨味”。這讓這本書的適用範圍一下子擴大瞭,我不用跑遍全城去尋找小眾食材,就能在傢復刻齣地道的風味。這種對讀者實際情況的尊重和人性化的設計,非常值得稱贊,讓“異域風味”變得觸手可及。
評分這本書的“效率”設計做得極其齣色,完全抓住瞭現代人對時間管理的極緻追求。我最看重的是它將菜肴按照製作時間進行瞭明確的劃分,比如“十分鍾快手早餐”、“半小時工作日晚餐”以及“周末慢享係列”。這對我這種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來說太友好瞭,我不用一頭霧水地翻閱整本書來尋找適閤我下班後做的菜。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一鍋到底”係列,簡直是解放雙手的福音。它詳細介紹瞭如何利用一個鑄鐵鍋,先炒香基礎料,然後依次加入主料、配菜和湯汁,蓋上蓋子,然後就可以完全不用管它瞭。我試做瞭那個韓式部隊鍋,從準備到上桌,真正用在瞭廚房爐竈上的時間不超過二十分鍾,剩下的時間我還能去處理一下其他傢務。這種對“時間成本”的精算和優化,讓做飯這件事從“不得不做”變成瞭“願意花時間做”的選擇,因為它不再是時間的黑洞,而是高效的美味産齣地。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帶著微微磨砂質感的紙張,握在手裏很舒服,而且色彩搭配得特彆有品味,那種低飽和度的莫蘭迪色係,讓人看著就覺得心情平和,很符閤現在年輕人對“高顔值”傢居用品的追求。我特意把它放在客廳的書架上,它不僅僅是一本食譜,更像是一件裝飾品。不過,更讓我驚喜的是內頁的排版,那種留白的處理非常到位,清晰的步驟圖和成品圖穿插得恰到好處,完全沒有那種傳統食譜頁麵密密麻麻擠在一起的壓抑感。字體選擇也很講究,那種略帶手寫感的宋體,讓冰冷的菜譜瞬間有瞭人情味。我記得我翻開目錄的時候,光是看到那些章節標題的擬人化描述,就忍不住笑瞭齣來,比如“拉麵入門:與濃湯的初次邂逅”,這種有趣的文案,瞬間拉低瞭學習烹飪的門檻,讓我這個廚房新手都躍躍欲試。總的來說,光是作為一本“閱讀體驗”的書,它就已經值迴票價瞭。我甚至覺得,如果作者願意齣周邊産品,比如配套的食譜墊或者圍裙,我一定會買,因為它成功地將“做飯”這件事,從日常的瑣碎傢務,提升成瞭一種精緻的生活儀式感。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的實用性真的是我近期買到的烹飪書籍裏最高的,尤其對於我這種“半吊子”廚師來說,簡直是救星。我之前嘗試做過幾次日式炸豬排,每次都把油溫搞砸,要麼外麵焦瞭裏麵不熟,要麼就是吸瞭太多油膩得發慌。但這本書裏對“油炸的藝術”那一個章節的解析,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細緻。它不僅告訴你用什麼油、油溫要多少度,還用瞭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把油溫比作“熱情的擁抱”,一下子就記住瞭——太冷瞭食物不接受,太熱瞭會燙傷。而且,它對食材預處理的每一個細節都標注得清清楚楚,比如豬肉要怎麼逆著紋理劃幾刀斷筋,麵包糠要如何“輕柔地”拍打,而不是用力按壓。我按照它說的流程做瞭一次,外皮酥脆到用筷子輕輕一碰就碎裂,內裏的肉質卻保持瞭驚人的多汁,連我那個挑食的丈夫都贊不絕口。這種從理論到實操的無縫銜接,是我在其他食譜裏很少看到的,很多書光有理論,但實際操作起來就一團糟,而這本完全沒有這個問題,真正做到瞭“一看就會,一做就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