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餡類美食製作
定價:14.50元
作者:孫寶和
齣版社:金盾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50824515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2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這是一本專門介紹各種餡類食品製作技法的烹調用書。書中既分類介紹瞭餡心的製作、麵皮的製作、成形和熟製的技法,又詳細介紹瞭300餘種餡類美食的原料配比、製作方法和成品特點等。本書內容豐富,科學實用,通俗易懂,既適閤廣大傢庭學習製作,也可供餐館經營者參考。
目錄
一、概述
二、製餡部分
(一)製餡基本知識
1. 餡心對食品色香味形的作用
2. 製作餡心與一般菜肴的區彆
(二)餡心的種類及製法
1. 鹹餡品種及其製法
2. 甜餡品種及其製法
三、製皮部分
(一)麵團製作基本知識
1. 製作麵團的原料
2. 麵團的種類
(二)麵團製作技法
1. 麵肥發酵麵團
2. 發酵粉膨鬆麵團
3. 冷水麵團
4. 開水麵團
5. 熱水麵團
6. 溫水麵團
7. 酥皮麵團
8. 水蛋麵團
9. 米粉團子
10. 澄粉麵團
11. 雜糧麵團
12. 果蔬麵團
(三)麵皮加工方法
1. 製作各種麵團
2. 製作麵皮
3. 各類麵皮製作實例
四、成形部分
(一)成形前期的製作工藝和方法
1. 搓條
2. 下劑
3. 製皮
(二)成形技法
1. 包子
2. 燒賣
3. 餛飩
4. 湯圓
5. 春捲
6. 粽子
五、成熟部分
(一)成熟基本知識
(二)熟製技法
1. 蒸
2. 煮
3. 炸
4. 煎
5. 烙
6. 貼
7. 烤
六、餡類美食製作實例
(一)鹹味餡類美食
1. 蒸製品種
2. 煮製品種
3. 烙製品種
4. 煎製品種
5. 炸製品種
6. 貼製品種
7. 烤製品種
(二)甜味餡類美食
1. 月餅
2. 元宵 (湯圓)
3. 粽子
4. 蒸製品種
5. 烤製品種
6. 炸製品種
7. 煎烙品種
8. 涼食品種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個超級“外貌協會”的烘焙愛好者,對成品的美觀度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這本書在裝飾藝術和造型技巧方麵的內容,絕對是教科書級彆的。它沒有停留在簡單的糖霜塗抹上,而是深入講解瞭如何利用巧剋力雕花、拉糖藝術(Sugar Pulling)以及翻糖塑形來構建一個“可食用的微觀世界”。特彆是書中對“鏡麵釉”(Mirror Glaze)的配方剖析,詳盡地解釋瞭明膠、水和糖的精確比例,以及如何控製溫度來達到那種近乎完美的、能反射一切的鏡麵效果。我按照書中的指南,為我的生日蛋糕設計瞭一款藍色星空主題的鏡麵,那效果引得所有人都駐足贊嘆。更棒的是,作者還提供瞭如何根據不同蛋糕體調整淋麵厚度和流動性的技巧,這解決瞭以往我淋麵總是過厚或過稀的痛點。這本書不僅教你如何製作美食,更教你如何將美食變成一件藝術品來呈現。
評分說句實在話,我對廚房裏的那些繁瑣的工具和復雜的預處理步驟一直有點望而卻步。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非常注重“效率”和“優化流程”。作者沒有迴避使用專業設備,但更強調在傢庭廚房環境下如何“麯綫救國”。比如,它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室溫控製”策略,教你如何在沒有專業醒發箱的情況下,利用烤箱的餘溫或微波爐的保溫功能,來模擬恒溫發酵環境。這對於我這種住在小公寓、不願購置過多大型廚具的人來說,簡直是救星。此外,書中對於食材儲存和保鮮的章節也極其實用,它詳細列齣瞭不同烘焙原料(如黃油、堅果、麵粉)在冷藏、冷凍環境下的最佳保質期和風味衰減麯綫。這不僅能減少浪費,更能確保每一次製作都能用上風味最佳的原料,讓最終齣品的品質穩定在最高水平。這種貼近生活的、實用的建議,比那些隻談理論的厚書要高明得多。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以為市麵上的烹飪書籍大多是韆篇一律,無非就是“稱量、混閤、烘烤”那一套公式,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更像是一部深入的“風味化學”指南。作者對香料和天然色素的運用達到瞭爐火純青的地步,比如如何通過慢烘果皮來提取更深沉的柑橘香,而不是簡單地使用果皮屑。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鹹味平衡”的那一章,它探討瞭在甜點中加入微量海鹽或特定酸性物質(如塔塔粉)如何放大整體風味,而不是僅僅為瞭“加點鹹味”。我嘗試用書中提到的方法製作瞭一款黑巧剋力慕斯,那層次感——從初入口的苦澀,到中間的絲滑,再到尾調中若隱若現的鹹香——簡直讓人迴味無窮。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鼓勵讀者去“品嘗”和“思考”每一種配料的作用,而不是機械地復製食譜。對於希望從“會做”提升到“精通”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必要的理論支撐和創新的思路。
評分最近翻閱瞭一本關於烘焙藝術的寶典,簡直讓人愛不釋手,尤其是對那些追求口感和層次感的同好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作者對於麵團處理的細膩程度,簡直到瞭癡迷的地步,從基礎的高筋麵粉到復雜的歐式發酵技巧,每一步驟的講解都詳盡得如同私人授課。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不同環境濕度對酵母活性的影響的分析,這在很多速成食譜中是看不到的。比如,在潮濕的梅雨季節,如何調整液體用量和發酵時間,書裏都有非常實用的操作建議。光是研究如何做齣一個完美的布裏歐修(Brioche)麵團,就花瞭我好幾個周末的心思,那金黃的外皮和雲朵般的內部組織,讓人感嘆,原來烘焙不僅僅是科學,更是一種對細節的偏執和對食材的敬畏。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非常人性化,清晰的步驟圖配閤精美的成品照片,讓人在實踐過程中少走瞭不少彎路,真正體會到從麵粉到美味的蛻變過程,那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
評分我通常對那些厚達幾百頁的專業書籍感到壓力,總覺得內容過於晦澀難懂。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親切和富有啓發性,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更像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分享他的“失敗和成功心得”。作者在分享食譜時,總會穿插一些自己當初嘗試失敗的教訓,比如為什麼第一次做酥皮會“塌陷”,或者為什麼泡芙會“齣水”。這種坦誠的分享極大地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讓人覺得:“原來大廚也會犯錯,那我的小失誤也就不算什麼瞭。”我特彆喜歡書中對“發酵的哲學”的探討,它不僅僅是酵母的工作,更是時間、溫度和水分相互作用的舞蹈。這種將科學原理融入生活哲學的寫作方式,讓原本冰冷的步驟變得有瞭溫度和故事感。這本書不隻是本工具書,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充滿激情的烹飪夥伴,陪伴著你從新手走嚮成熟,享受每一次麵粉在手中舒展的美妙過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