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301道廣東靚湯一學就會
定價:29.8元
作者:甘智榮
齣版社:江蘇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53745619
字數:26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軟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 “以食為養”,喝湯有妙用
人吃五榖雜糧,難免被各種病痛摺磨,湯水中的營養更易於人體吸收,因此喝湯對養生大有裨益,隻要選擇正確,喝湯比吃保健品更有利於健康。
★廣東靚湯,濃香四溢,益口益心
本書按養心潤肺、補血養顔、保肝護腎、滋補養生、強身健體、提神醒腦六個方麵, 為讀者挑選瞭301 道具有養生保健作用的廣東靚湯。 材料、調料、做法麵麵俱到, 烹飪步驟清晰,詳略得當,讀者可以一目瞭然地瞭解靚湯的製作方法。
更多精彩好書請點擊這裏:
href='#' target='_blank'>*有媽媽味的傢常菜(充滿媽媽味道的精選傢常菜,好吃又有愛!)
href='#' target='_blank'>雞肉料理一本就夠(傢庭的雞肉料理大百科!)
href='#' target='_blank'>蒸煮燉傢常菜一本就夠(蒸煮燉,潮流飲食新概念,讓營養多樣化)
href='#' target='_blank'>菌類傢常菜一學就會(近300道鮮美嫩滑菌類菜,拌炒燒蒸,滋味百變,抗衰防老、防癌抗癌,補充微量元素,提高人體免疫力。)
href='#' target='_blank'>
內容提要
飯前一碗湯,長壽又健康。湯,是中國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角色,不僅好喝、養生,還能治病。人吃五榖雜糧,有喜怒哀樂,難免被各種病痛摺磨,湯水中的營養更易於人體吸收,因而多喝湯對治病養生大有裨益。
《301道廣東靚湯一學就會》根據不同功效編排分類,內容詳盡、全麵、實用。同時配以精美的圖片,讀者可以一目瞭然地瞭解靚湯的製作方法,易於操作。即使沒有任何經驗,也能按照書中的指導煲齣香濃、地道的廣東靚湯,使身體保持活力四射的健康狀態,大病小病一掃而光。
目錄
作者介紹
甘智榮
中國烹飪大師,菜品鑒高級顧問,多次參與電視颱美食類節目,《**廚師》第二季深圳賽區評委,榮獲國際食品餐飲博覽會大廚奬,榮獲環球廚神國際挑戰賽銀奬,深圳飲食協會名廚委員會專傢委員。
從事烹飪工作多年,專業造詣深厚,精通粵、魯、湘、贛、閩等諸多菜係美食的烹調,擅長冷熱菜製作、食品雕刻、麵點工藝,特彆是對新派菜品的研發天賦,能將當前盛行的刀工技法、調味工藝及烹飪技法組閤。被多傢大型酒店聘任為策劃師和技術顧問,擔任多所大院校專業技術主任及烹飪講師,創辦智榮廚藝網 ( .zhirongcook. )。多年來,培養專業人纔成果顯著,並長年開設傢常菜傢庭廚藝、食品雕刻、廚師進修等各類長短期培訓及遠程教學課程。
文摘
高湯的製作
高湯是烹飪中常用的一種輔助原料,可在烹製其他菜肴時,代替水加入到菜肴或湯羹中,可提鮮。高湯的製作沒有想象中的因難,本文將為你介紹幾款常用的高湯製作方法。
1.大骨高湯的製作
材料:豬大骨500剋,清水2000毫升
做法
1 將豬大骨用清水洗淨。
2 用沸水汆去血水後用清水洗淨,再和2000毫升的清水一起煮沸。
3 邊煮邊用濾網撈除湯麵浮沫,再轉小火熬煮至湯色變濃,約需1小時(若能熬煮3~4小時,可釋放更多營養素)。
4 取齣豬大骨,再用網篩過濾齣湯汁。
5 等湯汁涼後放入冰箱冷藏1~2小時,等錶麵凝結後,颳除油脂。
6 將湯汁倒入製冰盒中,放入冰箱,使之凝固成小塊狀,再放入夾鏈袋中保存即可。
2.雞骨高湯的製作
材料:雞胸骨400剋,清水1500毫升
做法
1 雞胸骨洗淨,用沸水汆去血水,再洗淨備用。
2 將雞胸骨和1500毫升清水一起煮沸,再轉小火熬煮至雞骨用湯匙即可壓碎的程度。
3 取齣雞胸骨,過濾齣湯汁,待涼後放入冰箱冷卻1~2小時後取齣,將上麵的油脂颳除後即可。
3.鮮魚高湯的製作
材料:魚頭1個(約200剋),薑片1小片,清水600毫升
做法
1 魚頭洗淨,加水和薑片一起煮沸後轉小火,再熬1小時煮至魚骨能輕易地用筷子剝開的程度。
2 等湯汁稍涼後, 用細網篩過濾2 次後即可。
4.蔬菜高湯的製作
材料:包菜葉2片,鬍蘿蔔1/4根,洋蔥1/2個,清水500毫升
做法
1 包菜葉洗淨,撕成小片,先用熱水汆燙備用。
2 鬍蘿蔔、洋蔥分彆洗淨後切小塊,和包菜葉一起放入水中,用中火熬煮至鬍蘿蔔變軟,再過濾齣蔬菜,高湯即完成。
5.蔬菜豬骨高湯的製作
材料:排骨300剋,乾香菇約6朵,洋蔥1/2個,清水1500毫升
做法
1 排骨洗淨, 用沸水汆去血汙, 洗淨備用。
2 香菇泡水至軟;洋蔥洗淨備用。
3 將所有材料一起放入清水鍋中以大火煮沸,轉小火,熬煮至湯汁呈琥珀色,再用濾網過濾齣湯汁即可。
6.牛肉高湯的製作
材料:牛肉400剋,蒜適量,老抽、料酒各15毫升,清水適量
做法
1 將牛肉洗淨;蒜去皮洗淨,拍碎。
2 將牛肉放入沸水鍋中汆去血水,撈齣洗淨切成小塊備用。
3鍋中注油燒熱,放入蒜炒香,倒入牛肉煸炒片刻,加入料酒和老抽翻炒均勻,注入適量的清水燒開,撈齣牛肉,高湯即製成。
7.西紅柿高湯的製作
材料:西紅柿500剋,洋蔥2個,清水適量
做法
1 將西紅柿洗淨,切大塊;洋蔥去皮洗淨,切大塊。
2 將西紅柿和洋蔥放入湯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
3 再轉小火煮1.5小時,撈齣西紅柿和洋蔥即可。
老湯的製作與保存
所謂老湯,是指使用多年的鹵煮禽、肉的湯汁,時間越長,內含營養成分、芳香物質越豐富,煮製齣的肉食風味愈佳。
1.老湯的製作
任何老湯都是日積月纍所得,而且都是從**鍋湯來的,傢庭製老湯也不例外。**鍋湯,即燉煮雞、排骨或豬肉的湯汁,除主料外,還應加入花椒、大料、鬍椒、肉桂、砂仁、丁香、陳皮、草果、小茴香、鮮薑、食鹽、白糖等調料。*好不要加蔥、蒜、老抽、紅糖等調料,以利於湯汁保存。上述調料的品種可依市場行情,並非缺一不可,但常用的調料應占一半以上。調料的數量依主料的多少而定,與一般燉肉時的用料一樣。不易揀齣的調料要用紗布包好。將主料切小、洗淨,放入鍋內,加入調料,加上清水(略多於正常量),煮熟主料後,將肉食撈齣食用,揀齣調料,濾淨雜質所得湯汁即為老湯之“始祖”。
將湯盛於搪瓷缸內,晾涼後放入電冰箱內保存。第二次燉雞、肉或排骨時,取齣倒在鍋中,放主料並加上述調料(用量減半),再添適量清水(水量依老湯的多少而定,但總量要略多於正常量)。燉熟主料後,依上述方法留取湯汁即可,如此反復,就可得到老湯瞭。這種老湯既可燉肉,亦可燉雞,如此反復使用多次後,燉齣的肉食味道極美,且燉雞有肉香、燉肉有雞味,妙不可言。
2.老湯的保存
傢庭保存老湯量依人口多少而定,每次得老湯500~1000毫升即可。保存老湯時,要清除湯中雜質,涼透後放入冰箱內。盛器*好用大搪瓷杯,保證湯汁不與容器發生化學反應。容器要有蓋,外麵再套上塑料袋,放在冷藏室,5天內不會變質。如每周吃一次燉雞或燉肉,則對老湯不必專門再煮沸。如較長時間不用老湯,放在冷凍室內可保存3周,否則應煮沸後再繼續保存。
序言
廣東人善於煲湯、喜歡喝湯,一年四季總有靚湯相隨,而一道道精心煲煮齣的特色鮮明、功效顯著的廣東靚湯,既符閤四季時令飲食特點,又能滿足不同類型、不同體質的人保健之需。
中華烹飪大師甘智榮精選301道營養靚湯,將傳統膳食養生的觀念融入煲湯過程之中,讓讀者真正體味*地道的廣式靚湯滋味,體會從食材、藥材中獲取營華的溫馨感覺。
全書按功效分為養心潤肺湯、補血養顔湯、保肝護腎湯、滋補養生湯、強身健體湯、提神健腦湯6大類,將各式好料、各種做法的滋補靚湯盡收其中。本書擁有*詳細的煲湯食材介紹、*完整的步驟提點、*科學的養生保健知識,讓你迅速成為煲湯高手。
評價五: 從一個非專業烹飪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的“陪伴感”。它不是那種隻在需要時翻閱一次的工具書,而是會讓你忍不住想經常拿齣來研究一下的讀物。我發現,即便是那些看似簡單的“滾湯”或“快手湯”,書裏也會給齣一些提升風味的秘訣,比如在最後淋入香油的時機、或者撒蔥花前先用勺子舀一勺熱湯來激活香味。它成功地將“煲湯”從一項任務變成瞭一種放鬆的儀式。每次我按照書上的指引,準備好所有材料,看著鍋裏的水慢慢沸騰、蒸汽彌漫,那種專注和期待感,是其他任何傢常菜都無法給予的。這本書,它不僅教會瞭我做湯,更教會瞭我如何慢下來,用愛和耐心去對待每一頓傢庭餐食,那種溫暖的感覺,是任何金錢都買不到的。
評分評價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略帶復古的印刷質感,配上那些色彩飽和度極高的菜肴圖片,簡直就像一幅幅精心烹製的藝術品擺在那裏。我原本以為這隻是一本普通的食譜,沒想到它在視覺呈現上如此下功夫。拿到手裏沉甸甸的,那種紙張的厚實感也讓人覺得內容一定非常紮實可靠。我特彆喜歡它在字體選擇上的用心,那種帶著一點手寫體感覺的宋體,讀起來特彆親切,不像很多現代食譜那樣冷冰冰的排版。而且,書裏的一些小插圖,比如那些傳統的中藥材的描繪,細緻入微,讓人在學習做菜的同時,還能順便瞭解一下食材背後的文化故事。可以說,這本書光是擺在廚房裏,都能提升整個空間的格調,光是翻閱的過程就是一種享受,絕對不是那種快餐式的烹飪指南。我甚至覺得,它的收藏價值都快趕上它的實用價值瞭,送給愛喝湯的朋友做禮物,絕對是倍有麵子的選擇。
評分評價三: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實在是太符閤現代快節奏生活讀者的需求瞭。它不是那種一本正經、從頭到尾按部就班的教科書,而是設計得非常靈活。我可以根據當天的心情或者冰箱裏現有的食材,直接翻到感興趣的那一章。最讓我驚喜的是,它為每一個湯品都設置瞭一個“疑難解答”的環節,專門針對新手常犯的錯誤進行預判和糾正。比如,它會提前指齣“如果肉類焯水不夠乾淨,湯會發酸”這類常見問題,這種前瞻性的指導非常實用,大大減少瞭我失敗的概率。而且,很多湯品的介紹裏,都穿插瞭一些曆史典故或者當地的飲食習慣,讓這些湯不再是孤立的食譜,而是有瞭地域的靈魂。我甚至發現,即便是同一種食材組閤,因為季節和搭配不同,風味也能産生天壤之彆,這本書記載得非常詳盡,讓我對“一湯一世界”有瞭更深的體會。
評分評價二: 說實話,我購買這本書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的,因為我對廣東湯品的瞭解僅限於“老火靚湯”這個概念,具體到怎麼配料、火候怎麼控製,完全是一頭霧水。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沒有把復雜的烹飪過程過度簡化,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每一個步驟都拆解得清清楚楚。我最欣賞的一點是,它非常注重“藥引”和“時令”的概念。比如,它會詳細解釋為什麼在濕熱的夏天要用什麼祛濕的材料,而不是簡單地給齣一個材料清單。作者的敘述口吻,像極瞭一個經驗豐富、耐心十足的廣東阿婆在廚房裏手把手地教你,那種語調裏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專業和對傢庭健康的重視。我按照其中一個介紹祛濕湯的方子做瞭,雖然第一次操作稍微有點手忙腳亂,但湯的味道齣來後,那種層次感和迴甘,是我之前在餐館裏喝到的任何湯都無法比擬的,這完全是傢庭慢燉的功力。
評分評價四: 我之前收藏過好幾本不同菜係的湯譜,但很多要麼是配圖過於模糊,要麼是材料難尋。這本在材料的選擇上考慮得相當周到。它不僅列齣瞭主要的藥材和食材,還貼心地標注瞭在哪裏可以買到,甚至提供瞭替代方案,比如某種不常見的菌類可以用什麼常見菇類代替,這對於生活在非廣東地區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再說說火候的把控,這是煲湯的精髓,也是最難掌握的部分。這本書沒有用過於專業的術語,而是用瞭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文火慢燉至水色泛白,如月光灑下”這種描述,雖然有點詩意,但配閤上精確到小時的燉煮時間,反而更容易讓人記住和把握。我尤其佩服作者對於食材“本味”的堅持,湯品大多不依賴過多的調味料,重點突齣食材本身的鮮甜和藥材的溫和滋補,喝完之後身體的感覺非常純淨和舒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