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常保健菜888
定价:28.80元
作者:爱心家肴美食文化工作室 组织编写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01
ISBN:9787543643499
字数:300000
页码:26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本真正想您之所想的“多功能”菜谱
超级好用的4种检索方式
●针对15类不同人群精心设计800道健康美食
●精选100种常用原料和50种常药材
●6种家庭常用烹调方法一应俱全
●200条体贴入微的爱心养生叮咛
●润肺/养心/降压/补血/养胃/保肝/降糖/健脑/减肥
●婴幼儿/儿童/女性/孕产妇/男性/老年人
药食同源 药材不如食补 男女老幼 关爱全家健康
内容提要
本书为《爱心家肴56789美食图书系列》丛书之一。 本书针对15类不同人群精心设计800道健康美食,精选了100种常用原料和50种常用药材,6种家庭常用烹调方法一应俱全,此外还有200条体贴入微的爱心养生叮咛。 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男女老幼,关爱全家健康!
在崇尚养生保健、健康饮食的今天,人们似科已经抛弃了“大鱼大肉就是营养”的不科学论断,逐渐明白了、营养合理搭配的科学饮食理念。然而苦于没有较为系统、明了的菜谱指导,人们往往对烹饪有些茫然,同时也应了那句“说的容易,做起来难”的俗语。本书精选营养菜888例,保证“说的容易,做起来更容易”。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健康导向”方面的考量做得非常细致到位,它显然不是那种只追求色香味俱全的“重油重盐”派,而是非常注重食材的营养搭配和低负担烹饪。我注意到,很多传统菜肴的配方都被巧妙地改良过,比如用天然的酸味剂来替代部分盐分,或者用蒸煮、快炒来替代油炸。尤其让我欣赏的是,书中对“老少咸宜”的菜品进行了特别标注和优化。我家里有正在成长的孩子和需要注意饮食的年长者,为他们准备三餐一直是我的挑战。这本书里提供的那些低盐、低糖,但风味又不失层次感的菜肴,完美解决了我的难题。例如,那道用南瓜泥替代部分油脂制作的饼类,口感松软,天然的甜度足够,完全不需要额外添加精制糖分,孩子爱吃,长辈也放心。这种对家庭成员不同健康需求的全面照顾,显示了作者在编写此书时,是真正将“家常”二字刻在了心上,这本书真正做到了让健康和美味不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难题。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感染力,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公式化的菜谱描述,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的热情。作者的文字里透着一股子爽朗和实在,读起来让人感觉非常亲切,仿佛邻居家那位手艺精湛的大姐正在厨房里跟你聊天。她写到某些经典菜品的制作时,还会偶尔穿插一些家庭的小故事或者制作过程中的“小失误”,正是这些真实的小插曲,让那些看似复杂的菜肴变得触手可及。比如,在讲解一道需要慢炖的肉类时,她提到了“炖煮的时间不一定非要卡死在两个小时,关键是要观察肉的松软程度,如果家里的炉灶火力偏猛,就要适当缩短时间”,这种强调“变通”而非“死守教条”的理念,极大地解放了我的烹饪恐惧症。很多时候,我们害怕做菜就是怕达不到食谱上那种“完美”的效果,而这本书却鼓励我们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家里的“最佳平衡点”。这种轻松、鼓励的语调,让我在厨房里的体验变得更加愉快和放松,失败的几率也似乎降低了不少,因为即便不完美,也一定是有滋味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带着点复古又透着生活气息的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记得当时在书店里一眼就看到了它,感觉就像在众多花哨的书籍中,找到了一个朴实又可靠的老朋友。它的装帧质感也挺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觉得内容肯定很实在。我当时就忍不住翻开看了几页,里面的排版清晰明了,字体大小也十分适中,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特别是那些小插图,虽然不是那种复杂的艺术品,但却非常贴合主题,每一张图都像是从自家厨房里拍出来的一样,充满了烟火气。这本书的整体感觉就是非常接地气,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实实在在地告诉你,如何用身边最常见的食材,变出令人惊喜的美味和健康。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对火候的把控,对调味的细微提示,这些都是我在其他食谱书里很少能看到的,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实践经验。拿到手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在周末就尝试几道菜,光是看着那些文字描述,口水就已经快要流下来了,这真是一本让人充满期待的宝藏之书。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对于食材的理解,简直到了入木三分的地步,读起来让人感觉不像是在看一本菜谱,更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娓娓道来她多年积累下来的厨房智慧。她对不同食材的“脾气秉性”拿捏得极其精准,比如某种蔬菜在什么时候下锅口感最好,某种肉类如何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鲜嫩多汁,这些“非标准答案”的知识,恰恰是烹饪中最宝贵的部分。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时令养生”的章节,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当季食材,而是结合了中医的食疗理念,把吃和健康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比如,在描述一道关于春季祛湿的汤品时,她不仅给出了详细的配方,还解释了每一种药材或香料加入的目的和功效,让我明白了这道菜背后的“科学原理”。这种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烹饪信心,让我不再是机械地跟着步骤走,而是带着理解去操作。读完这部分内容,我感觉自己对“吃”这件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不再只是为了果腹,而是变成了一种主动的自我调理过程,这种知识的赋能感,是很多纯粹的技巧类书籍无法给予的。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像传统食谱那样按“主食、副食、汤羹”简单罗列,而是采取了一种更贴合家庭日常生活的逻辑来组织内容的。比如,它设置了一个“快手早餐挑战”的单元,专门针对工作日早晨时间紧张的情况,提供了那些能在十五分钟内搞定的营养早餐方案,这对于我这种常年与时间赛跑的上班族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厨房效率提升”的小窍门,比如如何科学地储存不同种类的食材以延长保鲜期,或者如何利用剩饭剩菜进行创意改造,这些边角料的知识点,恰恰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但对生活质量影响却极大的部分。我尝试了书中介绍的一个“批量备菜法”,将周末的时间用于处理一周所需的香料和部分耐放的蔬菜,大大减轻了工作日晚上的烹饪压力。这种将烹饪技巧与生活方式优化相结合的处理方式,让这本书的实用性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它不再仅仅是教你做菜,更是在教你如何更智慧、更从容地管理你的厨房日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