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甲午海战钢笔画史
定价:30.00元
作者:桂志仁 陈悦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552260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本图书并茂的小书,轻松了解那段不堪回首又荡气回肠的历史。
内容提要
用钢笔画的形式,再现甲午海战的壮阔与悲凉!
目录
章 初战丰岛第二章 黄海鏖战
作者介绍
桂志仁,1953年生于北京,现居山东。北京郑和与海洋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新钢笔画联盟会员、理事、职业钢笔画家。长期研究和创作大海、舰船和其他各种题材的海洋文化钢笔画,主要著作有《大国利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画集》《世界舰船发展史》等,正在创作的有《海上丝绸之路钢笔画集》等。
陈悦,1978年生,江苏人,现居山东。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海军史、舰船技术史、甲午战争史研究,现为海军史研究会会长、北洋水师网站站长等。主要著作有《北洋海军舰船志》《近代国造舰船志》等,并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等刊物发表专业文章近百篇。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位对军事史抱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发现这本书在史料的严谨性上做得非常出色。作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进行考证的,从舰船的规格型号到海战的部署细节,都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对照一些我已有的资料进行核对,惊喜地发现其中不少细节的处理,连一些专业的历史读物中都未必能见到如此详尽的描摹。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它不只是艺术的再创作,更是一部严肃的历史资料汇编,对于希望深入了解那场悲壮海战的朋友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把通往真相的钥匙。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巧妙,它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的流水账,而是在关键的冲突点上,通过钢笔画的特写和简短却有力的文字说明进行推进,张弛有度,引人入胜。那种从平静到爆发,再到最终的沉寂,情绪的递进感处理得非常到位,让人在阅读时,仿佛跟着历史的洪流一同起伏跌宕。尤其是几场核心海战的场景描绘,那种紧张到令人窒息的氛围,即便是静止的画面,也让人能听到炮火的轰鸣和船体的撕裂声。这种艺术手法将冰冷的历史叙事“戏剧化”了,使得即便是对历史不太热衷的读者,也会被其强大的故事性和画面感所吸引,从而自然而然地走进那段厚重的历史之中。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略显沉闷的工具书,毕竟题材的严肃性摆在那里。然而,实际阅读体验彻底颠覆了我的预期。这本书的最大魅力在于它成功地架设了一座桥梁,连接了严肃的历史研究与大众的审美接受度。它没有为了追求艺术性而牺牲历史的准确性,也没有因为强调史实而显得枯燥乏味。不同年龄层的读者,无论他们对甲午海战了解的深浅如何,都能从中获得不同的收获——年轻读者会被震撼的画面吸引,资深研究者则能从严谨的考据中找到新的视角。它做到了“雅俗共赏”的平衡,真正体现了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典范,是近些年来我看到的关于这段历史题材中,最具价值和可读性的一部作品。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质感,纸张的选择也很有讲究,印刷出来的图案清晰锐利,即便是细节之处也毫不含糊。封面设计大胆而富有张力,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翻开一探究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排版上下的功夫,图文之间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内容的充实,又没有让眼睛感到疲劳,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整体来看,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过程中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对于喜欢收藏精致书籍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佳作,光是放在书架上,那种历史的氛围都能瞬间提升整个空间的格调。
评分我怀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心情去研读这本书里的每一幅画作,那种线条的力度和情感的表达,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画家似乎拥有将冰冷的史实转化为鲜活画面的魔力,每一笔钢笔画都仿佛带着硝烟和海水的味道,将当年的场景栩-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特别是一些关键节点的描绘,比如战舰的受损细节,人物脸上的坚毅与悲怆,都处理得极其到位,让人在视觉冲击之余,更能体会到那个时代中国军人的无奈与抗争。这与那些只有文字叙述的历史书完全不同,它提供了一种直观、震撼的感官体验,让历史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可以触摸的、有血有肉的瞬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