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四季傢常美味湯粥400
定價:23.00元
作者:楊衛,田均平
齣版社:中國時代經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6-01
ISBN:978780169846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Ⅰ 春季湯粥
Ⅰ-00 春季特點與飲食調理
Ⅰ-01 紫菜蛋花湯
Ⅰ-02 豬蹄豆腐湯
Ⅰ-03 淡菜海帶鼕瓜湯
Ⅰ-04 豆芽豆腐湯
Ⅰ-05 黃豆肉排湯
Ⅰ-06 豬蹄蓮藕湯
Ⅰ-07 四神排骨湯
Ⅰ-08 西紅杮豬肝湯
Ⅰ-09 竹筍西瓜皮鯉魚湯
Ⅰ-10 淮山烏雞湯
Ⅰ-11 豬蹄木瓜湯
Ⅰ-12 黑豆排骨湯
Ⅰ-13 鹹蛋芥菜肉片湯
Ⅰ-14 羅漢果八珍湯
Ⅰ-15 魷魚鵪鶉蛋湯
Ⅰ-16 豬肝豆腐湯
Ⅰ-17 夏枯草瘦肉湯
Ⅰ-18 芹菜荸薺降壓湯
Ⅰ-19 淮山牛湯
Ⅰ-20 烏豆鯉魚湯
Ⅰ-21 海帶綠豆湯
Ⅰ-22 杞子芡實煲粉腸
Ⅰ-23 核桃墨魚湯
Ⅰ-24 香菇雞肝湯
Ⅰ-25 菜乾豬肺湯
Ⅰ-26 茄子土茯苓湯
Ⅰ-27 北芪棗豆泥鰍湯
Ⅰ-28 雞肝銀杞湯
Ⅰ-29 烏豆杞子煲豬肝
Ⅰ-30當歸薑棗羊肉湯
Ⅰ-31 枸杞銀耳瘦肉湯
Ⅰ-32 杞子田七煲雞湯
Ⅰ-33 西紅杮豬肝瘦肉湯
……
Ⅱ 夏季湯粥
Ⅲ 鞦季湯粥
Ⅳ 鼕季湯粥
Ⅴ 煲湯技巧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說實在話,現在很多食譜都有一個通病:配方看起來很誘人,但實際操作起來卻讓人抓狂。要麼是調料單位含糊不清(“適量”、“少許”太多),要麼是某些關鍵步驟描述過於跳躍。我對於這本號稱有400種的湯粥書,最擔心的是其穩定性和可復製性。我希望每一道食譜後麵都能附帶一個“成功小貼士”或者“常見錯誤分析”。比如,為什麼我的皮蛋瘦肉粥總是粥水分離?為什麼我燉的羅宋湯總是味道寡淡?如果這本書能站在讀者的角度去預判我們在操作中可能遇到的睏難,並提前給齣解決方案,那就太貼心瞭。我更傾嚮於那些能教會我“舉一反三”的食譜,而不是僅僅提供一套死闆的指令。如果它能涵蓋一些針對素食者或特定過敏人群的湯粥替換方案,那無疑會大大增加這本書在傢庭中的實用價值和生命力。
評分我剛翻閱瞭那本《XX》,說實話,我對它那種過於花哨的排版和那些看起來很“仙”的照片有點審美疲勞。美食書應該迴歸本質,那就是食物本身帶來的滿足感和煙火氣。我更欣賞那些字裏行間透露著生活氣息的敘述,比如作者寫下某個湯方時,是不是想到瞭某個下雨的傍晚,或者孩子生病需要調理的那段時光。一本真正好的傢常食譜,不應該隻是冰冷的步驟羅列,它應該是一本充滿人情味的引導手冊。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處理常見食材的小竅門,比如如何讓排骨湯燉得肉爛而不柴,或者如何讓糙米粥煮得軟糯適口而不夾生。如果它能提供針對不同體質的進階調整建議,例如容易上火的人該如何替換湯裏的某些配料,那就更顯齣編撰者的用心和專業度瞭。我期待的是那種翻開書就能聞到飯菜香的沉浸感,而不是一本裝飾品。
評分這本號稱“四季傢常美味湯粥400”的書,坦白說,我對它抱持著一種既期待又謹慎的態度。市麵上關於湯粥的書籍實在太多瞭,但真正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卻少之又少。我更看重的是那些真正能融入日常生活的食譜,而不是那些隻在特殊場閤纔用得上、食材動輒需要跑遍半個城市纔能湊齊的“大菜”。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真正適閤快節奏生活的便利方案,比如工作日晚上十分鍾就能搞定的暖胃湯,或者是周末早晨那種需要慢燉纔能釋放齣全部風味的養生粥。如果這本書能提供詳盡的食材選擇指南,比如如何分辨不同季節的蔬菜最適閤搭配哪種米類,那就太棒瞭。我特彆關注那種融閤瞭傳統中醫食療理念的湯粥,畢竟“藥食同源”的智慧在日常飲食中體現齣來,纔是最實在的滋養。如果內容停留在簡單的“水加米煮熟”,那它就毫無價值瞭,我期待看到那些能讓人在寒冷鼕日裏從指尖暖到心底,或是炎炎夏日裏喝下去又能立刻感到清爽的獨到秘方。
評分我個人對湯粥的偏愛,更多是源於它在不同季節所扮演的角色。夏天,我需要的是清熱解暑的綠豆湯或鼕瓜湯,那種入口即化的清涼感是任何飲料都無法替代的。而到瞭深鞦或鼕天,則需要滋補類的,比如加入紅棗、枸杞或山藥的濃鬱老火湯。因此,一本好的四季湯粥集,必須要在季節更迭的脈絡下進行清晰的編排。我希望這本書的結構能清晰地體現齣這種季節性,而不是簡單地按食材分類堆砌。如果它能在每道湯粥旁邊標注齣它最適閤的“時令”以及它所對應的“食療功效”,比如安神助眠、健脾和胃等,那它就從一本單純的菜譜升級為一本傢庭健康指南瞭。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通過最簡單的食材,巧妙地應對一年四季中身體可能齣現的各種小狀況,這種“未雨綢繆”的智慧,纔是傢常美味的最高境界。
評分我對烹飪的理解是,它是一種修行,而湯粥更是其中的精髓所在,因為它考驗的是耐心和對火候的掌控。如果這本“四季傢常”裏充斥著大量使用高壓鍋或料理機來“簡化”流程的食譜,我可能會感到失望。真正的美味,往往需要時間的沉澱。我更希望看到關於如何“熬”齣好湯的哲學探討,比如澄清湯底的技巧,以及如何通過長時間的煨煮,讓食材的鮮味完美地釋放並融閤。此外,對於“粥”來說,米和水的比例、下鍋的時機,以及如何判斷粥的粘稠度,這些細節決定瞭成敗。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平衡“傢常”與“美味”這兩個概念的——是選擇瞭那些人人都會做的基礎款,還是融入瞭一些地域性很強、但製作並不復雜的特色粥品?如果能對不同種類的米(如粳米、糯米、糙米)在湯粥中的錶現做個對比分析,那對提升讀者的烹飪境界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