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膳正要》共分为三卷,收载食物、饮物、料物和禽类等。书中论述了蒙、汉、回、藏等各族群众常用的食物及其营养价值。 本次点校以卷帙完整,文字与插图清晰的上海涵芬楼影印明景泰刊本(即《四部丛刊》本)为底本,以《国学基本丛书》本、《万有文库》本和明经厂刊大字本为校本;原书中援引诸家之文,参以《素问》、《灵枢》、《难经》、《日华子本草》、《食医心镜》、《食疗本草》等书之佳善版本以为旁校;同时还参照了刘玉书的点校本等。
《饮膳正要》为元代营养学家兼医学家忽思慧所撰。全书共分为三卷 ,收载食物、饮物、料物和禽类等。书中论述了蒙、汉、回、藏等各族群 众常用的食物及其营养价值。卷一载有三皇圣纪、养生保健、饮食避忌、 聚珍异馔、妊娠食忌和乳母食忌。卷二主要记载了诸般汤煎、食物治病、 食物相反、食物中毒的救治等。卷三分门别类选录了丰富的食疗营养天然 食品,如米、谷、果、菜、鱼、禽、兽以及料物等,详细叙述了每种食品 的性味、功能、适应病症以及有无毒性的内容。《饮膳正要》集饮食学、 药物学、养生学、康复学以及心理学之大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有较 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卷一
三皇圣纪
养生避忌
妊娠食忌
乳母食忌
饮酒避忌
聚珍异馔
卷二
诸般汤煎
诸水
神仙服饵
四时所宜
五味偏走
食疗诸病
服药食忌
食物利害
食物相反
食物中毒
禽兽变异
卷三
米谷品
兽品
禽品
鱼品
果品
菜品
料物性味
跋
我对许多古代医籍的态度是“望而生畏”,觉得它们距离现实生活太遥远,但《饮膳正要/中医经典文库》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注重实用性,它不是孤芳自赏的学术研究,而是真正想服务于大众的民生之学。它对食材的选取标准,以及如何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来调整膳食,描述得极其有条理。我所在的地区最近天气变化无常,我立刻翻到书中关于“四时养生”的部分,找到了相应的食疗建议,效果出奇地好,解决了困扰我许久的小毛病。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教会了读者“主动性”,而不是被动接受单一的养生口号。它鼓励你去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去理解食物在你身体里发生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所倡导的饮食观是可持续的、环保的,完全符合现代人对自然和谐的追求。这是一部集历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杰作,值得每一位重视健康和传统文化的人珍藏。
评分我这次购买《饮膳正要/中医经典文库》完全是出于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追溯心理,毕竟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我们似乎忘记了如何好好吃饭。这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慢下来”的视角。它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简单的食谱汇编,但深入阅读后才发现,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食养体系”。从食材的采购、储存,到烹饪的方法,乃至不同人群(如老人、儿童、病后初愈者)的特殊食养需求,都有着极其严谨的论述。特别是关于“辨证施膳”的部分,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个能吃,那个不能吃”,而是教你如何根据自己身体的细微变化来调整饮食,这是一种高度个体化的智慧。书中的文字风格很有韵味,虽然是文言文的底子,但编者在翻译和解释上做得非常到位,既保留了古籍的权威性,又确保了现代读者能够理解其精髓。说实话,光是阅读那些关于五谷杂粮和山珍野味的描述,就已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了,仿佛能从字里行间嗅到古代厨房的烟火气。
评分这本《饮膳正要/中医经典文库》简直可以算是我书架上的“镇宅之宝”了。它的装帧设计非常典雅,那种沉稳的色调和清晰的字体,拿在手里就感觉很有分量。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成功地架起了古代膳食理论与现代生活实践之间的桥梁。比如,书中详细讲解了“五味调和”的原则,我以前总觉得这是很玄乎的概念,但这本书通过对具体食材的分析,把这个概念变得非常具体可操作。我尝试着按照书里的指导,调整了最近一周的晚餐结构,效果立竿见影,身体感觉明显轻盈了许多,不再有那种沉重的饱胀感。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平实,没有故作高深的术语堆砌,读起来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它更像是一部流传下来的家族食谱,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智慧,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古人的生活方式进行对话和共鸣。对于那些追求健康生活品质的现代人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翻开扉页,那浓郁的墨香和古朴的装帧,立刻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智慧与温情的古代世界。我通常对这类经典文献敬而远之,总觉得晦涩难懂,但《饮膳正要/中医经典文库》这本书却出乎意料地亲切。它不像是一本冰冷的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坐在你对面,娓娓道来那些关于“吃”和“养生”的智慧。比如,书中对不同季节如何调整饮食结构,描述得细致入微,让人读了就想立刻起身去厨房实践一番。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穿插了许多古代的食疗小偏方,那些看似简单的食材组合,背后蕴含的却是千百年来的生活哲学。我尤其喜欢它在描述食材特性时的那种文学性,没有用太多生硬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将食物的“性味归经”讲得明明白白。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对日常的膳食选择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框架,不再是盲目地追求“时髦”的养生品,而是回归到顺应自然、平衡阴阳的古老法则中去。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考究,注释详尽又不突兀,保证了阅读的流畅性,确实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宝典。
评分坦白讲,我最初是对这本书的“名气”有所耳闻,但真正上手翻阅后,才体会到其经久不衰的魅力。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极其合理,逻辑性很强,层层递进,让你不知不觉间就吸收了大量的养生知识。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病后调理”的章节,这对我家那位最近身体有些虚弱的亲人特别有帮助。它提供的食疗方案不是那种一味大补的猛药,而是强调温和、循序渐进的恢复过程,比如如何用粥品来调理脾胃,如何通过简单的汤饮来恢复元气。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是现代快餐文化中完全缺失的。而且,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也令人信服,它引用了大量的古代医籍作为佐证,使得书中的观点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即便我只是一个对中医理论一知半解的普通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专业感和历史沉淀感。这本书不仅是指导我如何吃,更是在教我如何“活”得更顺畅、更健康。
评分好书
评分好书
评分好书
评分好书
评分好书
评分好书
评分好书
评分好书
评分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