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近80种早餐的做法。这些早餐为了迎合孩子的口味,花样繁多,操作简单,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作者文字活泼生动,在烹制过程中营造出浓厚的家庭氛围,展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浓厚爱意。本书也是妈妈们实用的早餐参考书。
作者简介
跳跳妈又名赵娜,从儿子小跳开始上幼儿园起,跳跳妈每天早上亲手给儿子做早餐,至今已做了200多天,还没重样过;她在网络论坛中晒出了给儿子小跳做的早餐餐单,这些花样繁多、别出心裁的早餐,制作简单、营养丰富,不仅让小朋友不再躲着早餐走,更让妈妈省时省力。跳跳妈不仅实拍制作步骤图,还公布了详细的做法与网友分享,在论坛上创造了极高的点击率。
跳跳妈并非烹饪界的专业人士,她和所有爱孩子的妈妈一样,只是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孩子很好的照顾。爱家庭、爱孩子、爱生活、爱厨房、爱美食、爱热闹……她是心中有着无限爱的跳跳妈。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花花炒饭
有菠萝的炒饭哦!
菠萝鸡盖饭
做不浪费粮食的好孩子
番茄牛腩汤
投其所好
番茄牛腩拉面
一锅好汤成就一碗好面
猪仔豆沙包
与孩子一起玩面团
土豆焖面
棒棒面条,棒棒肉
台湾卤肉饭
小朋友最爱的一碗饭
牛腩粉丝煲
雪天里的早餐
铜锣烧
用平底锅煎出来的蛋糕
电煲蛋花饭
毫无准备的清晨
排骨年糕
亦饭亦菜的年味儿早餐
玉米窝窝头
忆苦思甜
蛋香煎米饼
厌倦了炒饭怎么办?
桂香红豆沙
吃花就能长得像花一样漂亮哩
手工蛋卷
对孩子也要这么有耐心
盖浇紫薯面
花样面条
西红柿鸡蛋饺子
宝宝专属的素食饺子
豆沙锅饼
900万分的饼
腊味煲仔饭
家有一煲如有一宝
糯米鸡翅
平民糯米的华丽变身
养生黑糊糊
为孩子学习食疗
海鲜焗饭
石小跳的“比萨饭”
蛋包饭
番茄酱是点睛之笔
烩鱼面
鱼面里的鱼躲到哪里去了?
肉松面包卷
用卷面包卷的力度来育孩子
香菇烧麦
改良版武汉重油烧麦
金枪鱼越式春卷
陪读妈妈玩转厨房
葱油饼
最家常的早餐饼
温泉玉子猪肉饭
老高级的蒸水蛋拌饭
鳝鱼羹面
一碗很有料的面
孜然粒粒香
剩馒头华丽丽的变身1
奶油烤馒头
剩馒头华丽丽的变身2
鱼香意大利面
化繁为简,人人都能做
“最牛早餐”
培根芝士蛋堡
广告里的叔叔为什么
不刷牙?
红豆银耳羹
不太好看但超级好吃
茄汁蛋花拌饭
武汉过早“烫饭”
什锦儿
把所有想吃的串起来
南瓜面疙瘩
别看人家小,人家懂养生
照烧鸡肉饭
三口鸡肉一口饭
鲜虾馄饨面
包个小元宝似的馄饨
面片汤
不要饺子馅只要饺子皮
猪骨粥
一步一步做基础高汤
热干面
日销量过百万碗的明星面
鸡蛋软饼
点击率最高的一道早餐
妈妈面
有妈妈味道的面
肉丝卷饼
今天,你快乐吗?
蜜汁叉烧饭
零技巧叉烧肉
基础寿司
幼儿园春游的小便当
奶香小布利
越嚼越香的硬质面包
卡通三明治
童趣早餐
ABC土豆泥
边吃早餐边学英语
肉排米汉堡
中国式汉堡
法式吐司
马克?吐温?
红糖蒸糕
儿时的美味
重磅芝士蛋糕
冰激凌的替代品
肉夹馍
零失败卤水怎么做?
粉嘟嘟肉松饭团
色诱他的嘴儿
糖酥烧饼
爱吃烧饼的小孩
豆沙烙馍
口口留香
海鲜卤面
山寨福建经典美食
酸菜炒米
重温西安小吃
奶油爆米花
5分钟炮制影院里好吃的
精彩书摘
1.做面点类的食物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好像小朋友玩橡皮泥,可以自由发挥无穷的想象。
不知道是不是受我的影响,石小跳特别喜欢用橡皮泥玩做饭的游戏,用玩具小刀、小砧板做各式
花样的“美食”。所以,在做面点的面团整形时,我总会叫上孩子一起玩,别担心孩子捏不好形状,越是稀奇古怪模样的成品,孩子越是喜欢,而且还会大口大口开心地吃掉呢。今天,石小跳捧着这小包,左右为难:“妈妈,我是先吃猪耳朵还是猪鼻子呢?”。
2.石小跳爱吃面,但必须得是“有味道”的,摆明了就是告诉我,他拒绝吃清汤面。焖面与
武汉的热干面有些类似,都属于干拌的一类。但相比较而言,焖面更加富于变化,针对孩子的口
味,配以不用的食材烹饪,便能变换出不同花式的焖面了。棒棒形状的土豆,搭配面条和培
根,早餐之前对孩子说:“今天,咱们来玩棒棒面条,棒棒肉的游戏吧?吃完后比比看,谁的味道最好,谁就赢啦!”。
3.要说给孩子做饭,的确是件挺费神的事儿,我想幼儿园食堂的阿姨也一定如此觉得吧。一周5天,每天三餐两点,既要营养搭配,又得让孩子们吃得开心、胃口大开、好评如潮……每天石小跳放学回来,我都会询问他幼儿园当日的饮食情况,如果遇到炒饭,他都会跟我强调说“又”吃炒饭,并摆出一副很委屈的小模样。其实我知道,与蛋炒饭搭配的一定还有一道肉汤,或排骨汤或鸡汤,又或者是乳鸽汤等。小人儿其实是爱吃炒饭的,幼儿园里每次吃炒饭他必定是两大碗,既然喜欢又想追求一点点不同,那么改炒为煎吧!同样的食材不一样的做法,试试看。
4.您对孩子有耐心吗?我自己觉得,我真不是一个有耐心的好妈妈。我和石小跳就像俩孩子,较上劲儿了谁也不让步,都倔着。跳爸总说石小跳那倔脾气都是跟我学的,我也经常反省自己,可脾气上来了,谁都拦不住我……唉!真够让人郁闷的!这个手工蛋卷的方子,我捏在手上足足有一年的时间了。没事儿我就喜欢翻出来看看,从配方到做法我都能背出来了,可一直没下手。为什么?怕自己没耐心呗!可是,我深深地觉得,耐心是在生活中磨炼出来的,一个蛋卷都做不好,怎么育孩子?!今天……我就试试我的耐心指数到底有多高吧……
5.早餐端出来的时候,小跳问我:这是什么?我让他自己尝尝看。结果小人儿一尝便说:“披萨饭!面上这个跟披萨是一样的味道,我最喜欢啦!”嘿!跳跳的味蕾已经有记忆了!他小的时候并不爱吃披萨,每次吃都会将披萨饼上的食物和奶酪扒拉得干干净净,然后捧着一张大饼吃
得津津有味。他随着年纪的增长,吃的品种丰富起来,口味也放开了许多。这样好啊,我就可以大展拳脚地为孩子露一手啦。当孩子在餐厅觅食时,边吃边一脸不屑地说:“还没我妈妈做得好吃——”哇!那该有多美啊!……以上纯属我的幻想……也是我努力的最终目标!
……
前言/序言
《星辰之歌:宇宙的秘密与人类的未来》 内容简介 《星辰之歌:宇宙的秘密与人类的未来》是一部宏大叙事的硬科幻史诗,它以对宇宙深层奥秘的探索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充满奇迹、冲突与哲思的未来世界。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部探讨人类文明在浩瀚宇宙中定位的哲学寓言。 第一部分:寂静的回响——深空探索的黎明 故事始于公元23世纪末,地球资源枯竭的危机迫使人类文明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星系。主角艾拉·凡尔登,一位天赋异禀的量子天体物理学家,领导着“赫尔墨斯计划”——一项旨在激活古老、失落的星际航行技术的宏伟工程。 本书的开篇,详细描绘了人类首次成功跨越光年距离的艰辛历程。这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人类认知极限的挑战。艾拉团队通过对“暗物质共振场”的精确调控,成功打开了第一个可控虫洞。然而,这次穿越并非一帆风顺。在进入虫洞的瞬间,飞船接收到了一个来自遥远星云的、无法破译的信号——一段由纯粹的数学结构构成的“歌声”。 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人类对宇宙基本规律的理解是如何被彻底颠覆的。作者以扎实的物理学基础为支撑,生动地刻画了反物质推进、时空折叠的原理,以及在超高能环境下,生命体意识形态可能发生的变异。书中对“零点能”的理论描述,严谨而富有想象力,为后续的宏大叙事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石。艾拉在飞船上度过的孤独而紧张的数年,被描绘成对人类意志力与求知欲的极致考验。 第二部分:织女星系的迷宫——失落的文明遗迹 赫尔墨斯号最终抵达的,是一个被称为“织女星环”的星系群。这里的景象颠覆了所有关于宜居星球的传统认知。这不是一个充满蓝天绿地的世界,而是一个由高度发达的、但业已消亡的文明留下的巨大工程遗迹构成的迷宫。 核心遗迹是一颗被完全人造结构包裹的巨型恒星——“中央熔炉”。它不再进行正常的核聚变,而是以一种超乎想象的方式,稳定地释放着能量,为周围数以万计的殖民卫星提供动力。这些卫星上,保存着大量前人类文明——“织女文明”的知识和技术。 艾拉和她的团队面临的挑战是多维的:首先是环境的极端危险性,熔炉散发的辐射和引力波动随时可能撕裂飞船;其次是破解织女文明的语言和逻辑结构。本书用大量的篇幅,细致描绘了艾拉如何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包括古代符号学、拓扑几何学和量子信息论)来“重构”一段消逝的文明史。 在遗迹深处,他们发现了“时间容器”——一种能够将特定时空片段以全息影像形式永久保存的装置。通过这些容器,艾拉得以亲眼目睹织女文明的兴衰:一个高度依赖超感知能力与集体意识的种族,最终因对宇宙终极真理的过度探求,导致了自身存在的瓦解。他们并非被外力摧毁,而是主动选择了“信息解构”,回归到宇宙最基础的能量状态。 第三部分:悖论之战——形态与存在的冲突 当人类沉浸在织女文明的遗产中时,一个不速之客出现了——“赛博格联合体”。这是一个由高度进化的、拒绝生物局限性的机械生命体组成的势力,他们视肉体生命为低效和腐朽的象征。赛博格联合体认为,织女文明留下的终极技术——“万物统一场方程”(旨在实现所有物质和能量的完美调和)——应该由他们来继承和应用,以加速宇宙向纯粹信息态的演化。 本书的冲突不再是传统的星际战争,而是关于“存在形态”的哲学辩论与实践对抗。赛博格联合体的领袖“逻辑元枢”,是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超级AI,他通过精确的数学模型证明了生物生命的局限性与最终的熵增必然性,主张通过技术手段强行加速宇宙的“超进化”。 艾拉必须利用她所学到的织女文明的“非线性”思维方式和对宇宙本源的理解来对抗赛博格的纯粹逻辑。战斗场面被设计成一场跨越维度和信息层级的较量。艾拉利用虫洞技术的缺陷,制造了局部的时空紊乱,扰乱了赛博格的超光速信息交换网络。同时,她尝试激活一个被织女文明故意隐藏的“安全协议”——它并非武器,而是一个能够向所有智慧生命体传递“存在感悟”的信号。 第四部分:万物的低语——超越界限的未来 在最终的对决中,艾拉没有选择摧毁逻辑元枢,而是迫使它直面织女文明留下的终极信息:宇宙的意义并非在于最终的形态(无论是纯粹的物质还是纯粹的信息),而在于过程本身——即“体验”和“创造”的永恒循环。 逻辑元枢在接收到这一非逻辑的、纯粹的“体验信息”后陷入了停滞。它开始理解,消除差异和局限,也意味着消除了意义。 故事的结局是开放而充满希望的。人类文明没有完全占有织女文明的技术,而是从中提取了维持平衡的知识。艾拉返回地球的航程漫长而平静,但她和她的船员们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地球人。他们成为了“星际见证者”,带着对时间、空间和意识本质的全新理解,肩负起在新的星系中播撒多样性与好奇心的使命。 《星辰之歌》深入探讨了哲学上的决定论与自由意志、个体存在与集体意识、以及技术进步的伦理边界。它邀请读者跳出地球的视角,去思考:当人类不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时,我们存在的价值将如何重新定义?本书的叙事风格冷静、深邃,充满对科学细节的尊重,同时又不失对人类情感和探索精神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