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病防控技术问答

蜂病防控技术问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勤 著
图书标签:
  • 蜂病防治
  • 蜜蜂健康
  • 养蜂技术
  • 病虫害防治
  • 农业科技
  • 蜂产品质量安全
  • 蜜蜂疾病诊断
  • 防控技术
  • 养蜂管理
  • 实用问答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82510
版次:1
商品编码:11336591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1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蜂病防控技术问答》内容包括:主要蜂病概述、蜂病诊断技术、蜂病防控技术,以及蜂产品中农药、抗生素污染的危害与控制。内容实用先进,可操作性强,通俗易懂,适用于养蜂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养蜂专业户及从事养蜂生产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亦可作为农村科技培训教材和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 主要蜂病概述
1.蜂群为什么会患病?
2.蜜蜂的种类与蜜蜂病害有什么关系?
3.环境与蜜蜂病害的发生有什么关系?
4.营养与蜜蜂病害的发生有什么关系?
5.饲养管理技术与蜜蜂病害的发生有什么关系?
6.“劳动”负担与蜜蜂病害的发生有什么关系?
7.病原与蜜蜂病害的发生有什么关系?
8.引起蜜蜂常见病害的病原种类有哪些?
9.我国常见的蜜蜂细菌病有哪些?
10.什么是欧洲幼虫腐臭病?
11.什么是美洲幼虫腐臭病?
12.什么是蜜蜂败血病?
13.什么是蜜蜂副伤寒病?
14.什么是蜜蜂螺原体病?
15.我国常见的蜜蜂真菌病有哪些?
16.什么是蜜蜂白垩病?
17.什么是蜜蜂黄曲霉病?
18.我国常见的蜜蜂原虫病有哪些?
19.什么是蜜蜂微孢子虫病?
20.什么是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病?
21.什么是“爬蜂病”?“爬蜂病”是蜜蜂的一种病害吗?
22.蜜蜂爬蜂综合征的病原、流行特点和症状有哪些?
23.我国常见的蜜蜂病毒病有哪些?
24.什么是蜜蜂囊状幼虫病?
25.什么是中蜂囊状幼虫病?
26.什么是蜜蜂慢性麻痹病?
27.什么是蜂群崩溃失调病?
28.我国常见的蜜蜂非传染性病害有哪些?
29.高温和低温对蜜蜂有哪些伤害?
30.蜜蜂有哪些遗传病?
31.蜂王异常有哪些表现?
32.导致蜜蜂生理性痢疾的原因有哪些?
33.引起蜜蜂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34.引起蜜蜂螨害的病原有哪些?
35.大蜂螨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有哪些?蜂群感染大蜂螨后有哪些症状
36.小蜂螨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有哪些?蜂群感染小蜂螨后有哪些症状
37.武氏蜂盾螨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有哪些?蜂群感染武氏蜂盾螨后有哪些症状
38.常见的蜜蜂虫害有哪些?
39.大蜡螟是如何危害蜂群的?
40.小蜡螟是如何危害蜂群的?
41.蜂虱是如何危害蜂群的?
42.胡蜂是如何危害蜂群的?
43.中华绒茧蜂是如何危害蜂群的?
44.蜂箱小甲虫是如何危害蜂群的?
45.常见的蜜蜂敌害有哪些?
46.两栖类动物是如何危害蜂群的?
47.鸟类是如何危害蜂群的?
48.哺乳动物是如何危害蜂群的?

第二章 蜂病诊断技术
49.蜂群病害诊断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50.蜂群的观察诊断包括哪些内容?
51.蜂场的观察诊断包括哪些内容?
52.开箱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53.如何通过临床症状诊断蜜蜂细菌病?
54.如何通过临床症状诊断蜜蜂真菌病?
55.如何通过临床症状诊断蜜蜂原虫病?
56.如何通过临床症状诊断蜜蜂病毒病?
57.蜜蜂非传染性病害发生的特点是什么?
58.蜜蜂中毒后的症状是什么?
59.蜜蜂冻害的发生特点是什么?
60.导致蜂卵不孵化的原因是什么?
61.如何检查蜂群中的大蜂螨?
62.如何检查蜂群中的小蜂螨?
63.如何检查蜂群中的武氏蜂盾螨?
64.如何检查蜂群中的蜡螟?
65.如何检查蜂群中的蜂箱小甲虫?
66.如何检查蜂群中的中华绒茧蜂?
67.如何进行欧洲幼虫腐臭病的实验室诊断?
68.如何进行美洲幼虫腐臭病的实验室诊断?
69.如何进行蜜蜂白垩病的实验室诊断?
70.如何进行蜜蜂原虫病的实验室诊断?
71.如何进行蜜蜂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

第三章 蜂病防控技术
91.使用抗生素治疗蜂病对蜂产品生产有何影响?
92.如何防控蜜蜂白垩病?
93.如何防控蜜蜂黄曲霉病?
94.如何防控蜜蜂微孢子虫病和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病?
95.如何防控蜜蜂爬蜂综合征?
96.如何防控中蜂囊状幼虫病?
97.如何防控蜜蜂慢性麻痹病?
98.如何防控蜜蜂急性麻痹病?
99.如何防控蜡螟危害蜂群?
100.如何防控胡蜂危害蜂群?
101.如何防控其他昆虫危害蜂群?
102.如何防控两栖类动物危害蜂群?
103.如何防控鸟类危害蜂群?
104.如何防控哺乳类动物危害蜂群?
105.如何防控蜜蜂遗传病?
106.如何防控蜜蜂农药中毒?
107.防控蜜蜂病虫害可使用哪些中草药方剂?

第四章 蜂产品中农药、抗生素污染的危害与控制
108.蜂产品中的农药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109.农药污染蜂产品的途径有哪些?
110.蜂产品中的抗菌药物对人类身体健康与环境有何影响?
111.引起蜂产品中农药、抗生素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112.如何避免蜂产品被农药、抗生素污染?
113.在蜂群中使用抗生素药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14.如何避免蜂产品受农药污染?
115.世界主要蜂蜜进口国对蜂蜜中农药和抗生素残留有哪些要求?

前言/序言


《蜂病防控技术问答》 引言 蜜蜂,作为自然界辛勤的使者,不仅是重要的授粉者,对全球农作物产量和生物多样性维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产品如蜂蜜、蜂王浆、蜂胶等也为人类健康带来诸多益处。然而,蜜蜂种群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其生存繁衍和对生态系统的贡献。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蜜蜂种群数量的下降已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其中蜂病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蜂病种类繁多,病原体复杂,一旦爆发,不仅会导致蜜蜂大量死亡,严重影响养蜂业的经济效益,更会对生态平衡造成长远影响。 本书《蜂病防控技术问答》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旨在为广大养蜂生产者、蜂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以及对蜜蜂健康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本全面、实用、易于理解的蜂病防治指导。本书并非仅仅罗列蜂病名称,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各种常见蜂病的发生机制、症状表现、诊断方法,并重点提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技术和管理策略。通过问答的形式,本书能够精准地回应读者在实际生产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疑问,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操作的实践经验。 内容概述 本书内容紧密围绕蜂病展开,覆盖了从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到实际操作中的防治措施,力求做到科学性与实践性的完美结合。 第一部分:蜂病概述与基础知识 在深入探讨具体蜂病之前,本书首先会构建一个坚实的基础知识框架。 蜜蜂的生理与免疫系统: 了解蜜蜂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强大的免疫机制,是理解蜂病为何发生、如何发展以及如何抵抗病原体的关键。我们将简要介绍蜜蜂的解剖结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蜜蜂体内主要的免疫防御途径,如吞噬作用、抗菌肽的产生等。 蜂病的主要病原体类型: 蜂病并非单一病原体引起,而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原虫以及寄生虫等多种微生物和生物体共同或独立造成。本部分将对这些主要病原体的分类、传播途径以及对蜜蜂的致病原理进行初步介绍,使读者对蜂病的整体图谱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蜂病发生与流行的影响因素: 蜂病发生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将探讨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农药使用、栖息地破坏)、蜂群管理不当(如过度繁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蜜蜂品种差异、病原体抗药性等对蜂病发生流行造成的深远影响。 蜂病防控的基本原则: 在介绍具体防治方法之前,强调蜂病防控的整体策略至关重要。本书将阐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用药、因病施策等基本原则,为后续的详细讲解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部分:常见蜂病详析与防控 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将针对读者最关心、最常遇到的各种蜂病进行详细的解析。 一、细菌性蜂病 美洲幼虫腐烂病 (American Foulbrood, AFB): 病原体: Paenibacillus larvae 发生与流行: 详细阐述其高传染性和致命性,特别是在幼虫期的危害。 症状诊断: 详细描述幼虫期的病变,如呈“烂泥状”的爬行、颜色变化、特殊的异味、病灶的位置和形状等,以及如何与欧洲幼虫腐烂病区分。 防控措施: 重点介绍无药剂治疗的强制性措施,如焚毁病残蜂、蜂脾、蜂箱等,以及在某些情况下(根据地区法规)可以考虑的化学疗法(需强调慎用和规范使用)。 欧洲幼虫腐烂病 (European Foulbrood, EFB): 病原体: Melissococcus plutonius 发生与流行: 解释其主要危害幼虫,但比AFB破坏性稍弱。 症状诊断: 描述幼虫坏死、变黄、弯曲、失去光泽、脱水等症状,以及与AFB的区别。 防控措施: 强调加强蜂群管理,保证蜂群营养,及时清除病脾,以及在必要时采用抗生素治疗(需说明合法使用和规范性)。 岔路口病 (Stonebrood): 病原体: Aspergillus flavus (或其他种类的曲霉菌) 发生与流行: 介绍其主要危害幼虫,导致幼虫硬化死亡。 症状诊断: 描述幼虫变成石灰状或木乃伊状,颜色灰白或黑褐色,坚硬不易刮下。 防控措施: 强调改善蜂巢卫生,保持干燥通风,清除病残幼虫,以及在严重时考虑使用抗真菌药物。 蜂囊病 (Sacbrood): 病原体: 蜂囊病病毒 (Sacbrood virus, SBV) 发生与流行: 介绍其主要危害幼虫,导致幼虫形成充满液体的囊状物。 症状诊断: 描述幼虫死亡后形成一个细长的、充满淡黄色液体的囊,头部向上,易于从蜂脾上脱落。 防控措施: 强调加强蜂群管理,提高蜂群自身抵抗力,适当换脾,以及在部分地区考虑使用抗病毒措施。 二、病毒性蜂病 羽化不良病毒 (Deformed Wing Virus, DWV): 病原体: 病毒。 发生与流行: 详细阐述其与螨虫(如瓦螨)的协同作用,是导致蜂群衰弱和死亡的重要因素。 症状诊断: 描述成年蜜蜂羽化不全、翅膀变形、身体缩小、行动迟缓、寿命缩短等。 防控措施: 重点在于控制螨虫(见下文),以及通过加强蜂群管理,选择抗病性强的蜂王,保持蜂群健康强壮来提高抵抗力。 急性蜂巢病 (Israeli Acute Paralysis Virus, IAPV) 等其他病毒: 病原体: 各种病毒。 发生与流行: 简要介绍其他一些重要的病毒病,它们常与其他病原体并发,导致蜂群急剧衰弱。 症状诊断: 描述腹部膨胀、行动失调、瘫痪、死亡等。 防控措施: 强调预防性管理,控制传播媒介,加强蜂群监测。 三、真菌性蜂病 白垩病 (Chalkbrood): 病原体: Ascosphaera apis 发生与流行: 介绍其主要危害幼虫和蛹,导致其硬化死亡。 症状诊断: 描述病变的幼虫和蛹变成白色或灰白色的“小石灰块”,质地坚硬,外形完整。 防控措施: 强调保持蜂巢干燥通风,加强蜂群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以及在必要时考虑使用抗真菌药物。 孢子虫病 (Nosema): 病原体: Nosema apis (西方蜜蜂孢子虫) 和 Nosema ceranae (东方蜜蜂孢子虫)。 发生与流行: 详细阐述其对成年蜂和幼虫的危害,导致消化道损伤,蜂群衰弱,产蜜量下降。 症状诊断: 描述成年蜂腹部膨胀、腹泻、行动迟缓、飞行能力下降,以及在显微镜下检测孢子。 防控措施: 强调保持蜂巢卫生,清除病残蜂和粪便,加强蜂群营养,以及在必要时使用特异性药物进行治疗。 四、寄生虫病 瓦螨 (Varroa destructor): 病原体: 瓦螨(一种体外寄生螨虫)。 发生与流行: 详细阐述瓦螨对蜜蜂的直接危害(吸食血淋巴,削弱蜜蜂)以及其作为多种病毒传播媒介的致命作用。 症状诊断: 描述瓦螨在成蜂和幼虫身上的寄生,成蜂翅膀畸形(与DWV相关),幼虫发育不良。 防控措施: 这是本书重点强调的部分。 详细介绍各种防治策略,包括: 物理防治: 检查格、粉刷法、蒸汽法等。 生物防治: 使用蜂蜡、有机酸(如草酸、甲酸、乳酸)等。 化学防治: 介绍目前市场上认可的、合规的化学杀螨剂,并强调正确的使用方法、用量、施药时机以及轮换用药以防止产生抗药性。 抗螨蜂种选育: 介绍具有抗螨特性的蜜蜂品种。 综合防治方案: 强调不同防治方法的结合使用,以及根据季节、疫情发展制定的季度性防控计划。 蜡螟 (Wax Moth): 病原体: 大蜡螟 Galleria mellonella 和小蜡螟 Achroia grisella。 发生与流行: 介绍其对蜂脾、蜂蜡、蜂蜜的危害,特别是在弱群和蜂箱内。 症状诊断: 描述蜡螟的幼虫在蜂脾中钻蛀,形成隧道,消耗蜂蜡和蜂蜜,影响蜂群正常活动。 防控措施: 强调保持蜂箱的清洁卫生,及时收回和储存蜂脾,以及在必要时使用冷冻或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螨虫(如疥螨): 病原体: 蜂螨(如蜂疥螨 Acarapis woodi)。 发生与流行: 介绍其对气管的危害,影响蜜蜂呼吸。 症状诊断: 描述蜜蜂行动迟缓,翅膀展开,失去飞行能力。 防控措施: 强调保持蜂群健康,使用特定药物治疗。 五、非传染性蜂病与蜂群衰弱 营养不良: 原因: 介绍单糖源、花粉缺乏、饲料不当等。 症状: 蜂群瘦弱,繁殖力下降,易受病原体侵袭。 防控: 强调科学饲喂,提供多样化的花粉和糖源,保证蜂群在不同季节有充足的营养。 农药中毒: 原因: 介绍新烟碱类农药等对蜜蜂的神经毒性。 症状: 蜜蜂迷失方向、麻痹、死亡。 防控: 提倡使用对蜜蜂安全的农药,避开蜜蜂活动高峰期喷洒农药,与农民沟通协作。 环境污染与栖息地破坏: 影响: 介绍重金属、除草剂等对蜜蜂的潜在危害,以及缺乏蜜源和筑巢地对蜂群生存的影响。 防控: 倡导绿色农业,保护蜜蜂的自然栖息地。 第三部分:蜂病监测与预防体系 蜂群健康监测方法: 介绍如何定期检查蜂群,观察蜂群活力、幼虫发育情况、是否有异常死亡等。 蜂病早期诊断技术: 介绍目视检查、取样检测(如显微镜检查、病原体快速检测试剂盒)等方法。 蜂场消毒与卫生管理: 强调蜂箱、工具的定期消毒,蜂场环境的清洁,以及隔离病死蜂。 蜂王管理与蜂群更新: 介绍选择抗病性强的蜂王,及时淘汰衰弱蜂群,定期更换蜂王的重要性。 科学用药与抗药性管理: 详细阐述合理选择、规范使用、轮换用药的原则,避免产生抗药性。 蜂群繁殖与调运中的注意事项: 强调在蜂群增殖和异地调运过程中,如何防止病害的传播。 第四部分:常见问题解答 本部分将汇总养蜂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关于蜂病的疑问,并给出专业、简洁的解答。例如: 我的蜂群出现了幼虫死亡,是什么原因? 如何区分美洲幼虫腐烂病和欧洲幼虫腐烂病? 我的蜜蜂翅膀畸形,是得了什么病? 瓦螨防治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我该如何选择和使用杀螨剂? 我的蜂群突然衰弱,是什么原因? 如何提高蜂群的自身抵抗力? 我的蜂箱里出现了虫子,是什么? 我应该在什么时候对蜂群进行消毒? 结语 本书《蜂病防控技术问答》的内容设计,旨在系统性地梳理蜂病防治的各个环节,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操作,从常见病症到疑难解答,都力求做到详尽、准确、实用。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广大养蜂者手中的一本得力助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蜂病挑战,保障蜂群健康,实现养蜂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生态保护和人类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原本以为会看到一堆枯燥的图表和冗长的技术规范,但事实完全出乎意料。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生动活泼,仿佛在和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蜂农面对面交流。他用了很多引人入胜的案例,描述了在不同地域条件下,不同品种的蜜蜂所表现出的独特适应性差异。这种基于地域和品种的对比分析,对于我这种刚接触规模化养蜂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书中对于如何通过优化蜂箱布局和巢础材料来改善蜂群的微气候,那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我马上就想尝试。特别是关于如何利用自然通风原理来降低箱内湿度的章节,描述得极其细致,甚至连箱体开孔的具体尺寸和最佳朝向都有详细说明。这不是一本学院派的理论著作,它充满了泥土的芬芳和实际操作的智慧,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真知灼见”的味道。

评分

这本书在材料的选择和呈现上,体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它对各种潜在的环境污染物——不仅仅是农药,还包括重金属和新兴的内分泌干扰物——在蜂群中的生物累积效应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尤其是在讨论如何建立一个低风险的蜂场环境时,作者提供了一份详尽的“负面清单”和“优化清单”,这对于追求高端有机认证的养蜂人来说,是无可替代的参考资料。此外,书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政策差异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这对于有志于国际贸易或跨区域放蜂的读者来说,提供了宝贵的法规视野。它超越了单一技术的范畴,上升到了产业伦理和全球健康的高度,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跨学科背景和宏大的格局。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特别是关于那些看不见的威胁。它没有过多纠缠于传统的病虫害防治,而是深入探讨了环境变化对蜜蜂健康带来的深层影响。书中对蜜蜂行为生态学的阐述极为细致,让我对蜜蜂社会内部的微妙平衡有了全新的认识。比如,它如何分析气候波动如何打乱蜜蜂的授粉周期,进而影响蜂群的营养结构,这一点写得非常透彻。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复杂生物学机制时所展现出的清晰逻辑和严谨态度,没有故弄玄虚,都是基于科学观察和数据分析。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就像是戴上了显微镜,观察着蜂巢内部那些不为人知的工作细节。它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关于药物的使用,更是关于如何构建一个更加适应自然节律的养蜂系统。对于那些寻求从根本上提升蜂群抵抗力的养蜂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视角是革命性的。它真正做到了将生态学原理融入到日常的蜂群管理中,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症状处理上。

评分

坦率地说,这本书在论述蜜蜂行为心理学的部分,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我过去总是把蜜蜂视为一种相对机械的生物群落,但作者通过详实的实验记录,揭示了蜂群内部复杂的“信息交流网络”是如何运作的。关于信息素的传递效率、工蜂群体决策过程中的“意见分歧”以及蜂群如何集体记忆灾难性事件的机制,这些描述都极其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它不仅是关于“如何让蜜蜂活着”,更是关于“如何理解它们为什么那样做”。这种对蜜蜂“内在世界”的探索,极大地丰富了我对生命的理解。阅读后,我发现自己对蜜蜂的尊重和敬畏之心油然而生,管理蜂群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生产活动,而更像是一种与高度智慧生物的协作过程。

评分

这本书的资料组织结构非常巧妙,它没有采用那种线性的编排方式,而是采用了一种“问题导向型”的结构。每一次翻开,都像是打开一个特定的“知识包”。比如,当我对“蜂群突然衰退”这一现象感到困惑时,书中立刻提供了从营养缺乏、毒物残留到寄生虫感染等多个维度的排查路径,并且为每一个可能性都附上了对应的诊断方法和干预措施。这种多路径分析的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解决问题的效率。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各种检测技术的普及性做了很好的平衡。它既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感官判断,也积极介绍了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的原理和应用边界。这使得这本书不仅对专业技术人员有价值,对普通爱好者也能提供足够的支持,真正做到了知识的“可及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