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实体融合的时代终于到来
谁才是这个新时代的真正霸主?
移动帝国日本正在悄然上演一场商业革命,互联网企业、电商、移动运营商、银行、信用卡公司群雄并起。移动时代的O2O霸主究竟鹿死谁手?这场革命又会对中国市场有何启示?
智能手机与社交网络蓬勃发展,引发流通领域的激烈变革,带来了一场席卷线上与线下的商业革命。
《O2O时代的冲击:支付、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的全面革命》是一场支付业的革命:支付正在从传统的金融工具转为商业促销手段。
这是一场招揽顾客的革命:线上的用户正在通过网络平台转向实体店消费。
这是一场大数据的革命:客户的消费数据正在从线下源源不断地流向线上,为企业的商业变革提供了基础。
这是一场金融行业的革命:信用卡公司与银行开始寻找与网络平台联合的机会。
这是一场购物的革命:消费者的购物行为越来越离不开小小的智能手机。
这一切构成了O2O的时代图景,这是一个支付企业、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电商、信用卡公司争夺新兴行业霸主的时代。乐天、雅虎日本、软银各大巨头在这个时代粉墨登场。
《O2O时代的冲击:支付、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的全面革命》作者全面地向我们展现了日本O2O战国时代的商业格局,对于也在酝酿O2O变革的中国市场有着深刻的启示。
岩田昭男,智能货币、信用卡评论家,知名记者。
1952年生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获得硕士学位。在拥有媒体与记者经验后成为独立撰稿人。1988年,以参与信用卡公司的公关杂志制作为契机,开始了信用卡研究,并于1990年出版了《如何彻底运用信用卡功能》一书,后来出版了多本信用卡与消费金融方面的著作。
此后,在信用卡与消费金融领域累积了20多年的采访写作经验,逐渐成为消费信用领域的意见领袖。经常出现在杂志与电视媒体上,发表专业评论。
★本书介绍了日本O2O的全貌,尤其对市场主要玩家,如乐天、雅虎日本、DoCoMo等在O2O发展大潮时所做的探索和革新进行了系统梳理。O2O类的书籍也和之前很多互联网营销书籍大不相同,关心O2O的人不应再只是在大公司工作的白领或者互联网从业者,而应该是一个小门店的老板也要关心。因为O2O所改变的是一个一个的小餐馆、小理发店等小微企业。经历了互联网一次重“比特”的浪潮,今天我们正从比特回归原子,掀起互联网第二次浪潮,这场革命意义更加深远,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拥抱,希望本书为大家把握先机带来更多的启发。
——余晨
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
推荐序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部分成为O2O的霸主
——互联网公司激烈冲突揭开帷幕
第1章 对“移动终端营销”的建议
从信用卡大国韩国看智能手机服务的未来
智能手机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什么是“移动终端营销”
把积分分为“支付前”和“支付后”的流程
“支付前”能满足客户欲望的服务
用“支付后”的追踪服务培育回头客
第2章 乐天与亚马逊日趋激烈的巅峰之战
绝不错过积攒乐天超级积分的机会
每天投放海量邮件告知营销活动
乐天卡的优惠活动
在各个收入阶层持有率都是第一的乐天卡
远不及竞争对手亚马逊的乐天
志夺业界第一的O2O战略
第3章 跨越式发展的通用积分:T积分
连锁店的POS机旁日渐繁忙
以高效获得积分为目标
加入通用积分的CCC的勇气与困惑
因租赁业务与乐天关系变得微妙
家庭日常开支也能积攒T积分
雅虎积分全部转为T积分之日
采访1 过半日本人都在使用史上最强的通用积分
第4章 O2O浪潮——雅虎日本的挑战
加速向实体市场发展的互联网公司
O2O时代对网站的综合实力是一个挑战
网络信用卡能成为现实吗
与日本第一信用卡JCB的合作
与世尊合作的O2O实证实验
最强的合作伙伴CCC的作用
今后还有其他合作的可能性
采访2 O2O的内核是雅虎钱包
第二部分因O2O而改变的行业和营销模式
第5章 O2O可以改变的行业和无法改变的行业
“互联网女皇”所预言的支付领域变革
主导“再创造”的主要企业与服务
第6章 从支付的角度解读O2O时代:已成为促销手段之一的支付
支付方式从金融手段变为促销手段
iPhone 5的登场促使信用卡发挥促销优势的方向明确
苹果暂不搭载NFC的三个理由
“我们并不以成为支付企业为目标”
“霸主交替的时间将至”
信用卡行业领袖的历史
O2O时代成为行业霸主的七大必要条件
第7章 O2O时代引领者的实力
各团体在得分表中的“体检”结果
专注向O2O发展的亚马逊
综合能力超群的雅虎日本
用独特手法对抗的乐天
正式加入门户网站的DoCoMo
规模小而创意独特的网站
第8章 对智能手机读取功能设计的思索:新生代乔布斯所
描绘的未来
作为信用卡读卡器的智能手机
Twitter发明者的经营哲学
小型交易的福音: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刷卡支付从业者
Square的竞争对手PayPal
以300万家店铺和个人为目标
与软银集团合作参与O2O
乐天SmartPay与Coiney
眼花缭乱的智能手机支付
避免各种违法行为
第9章 O2O时代信用卡公司的形态
信用卡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的攻防战
信用卡公司是否会被互联网公司取而代之
第10章 O2O时代如何精明地选择信用卡:信用卡+电子货币+APP
O2O时代应选择有强大网站支撑的信用卡
后记
译者简介
只要追赶智能手机的潮流,我们就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一场“购物革命”的风暴中心,而这个风暴就是实体与网络相融合的新兴O2O市场。在这个时代,像乐天市场的三木谷浩史、软银与雅虎日本的孙正义、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谷歌的拉里·佩奇、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Square创始人杰克·多西,一长串闪亮的名字逐一粉墨登场,他们都以这个庞大市场的领袖地位为目标,展开相互角逐。对于有着25年信用卡研究经验的我来说,也是在不断采访取材,以追赶这一潮流,但依然感到望尘莫及。这股大潮奔流不息,终于O2O的战国时代揭开了帷幕。
智能手机近年来大受欢迎,在公交车上总能看到很多人忘我地玩着手机,给人感觉好像智能手机使用者已经远远多过传统手机使用者。确实,从出厂统计情况来看,在今后一两年中,智能手机大有远远超过传统手机之势。
智能手机在很多场合的作用都很突出,特别是在方便购物方面。不要说电子货币,就连积分卡、积点卡都能在智能手机上搭载,客户可以在家电商店、便利店中通过智能手机一边购买商品与服务,一边享受优惠活动。同时,通过下载APP软件也能实现免费通话,还能快速检索周边商店,从而使消费者可以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服务。备受瞩目的APP功能包括优惠券、积分、GPS定位、记账本、模拟游戏等。
这种新的移动工具显著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在这之前,支付就是支付,积分就是积分,两者是泾渭分明的。而现在支付与积分被捆绑在一起,完成支付就一定会获得某种积分,现如今这已经变成消费者的常识。消费券早已不用像以前那样,要从家用电脑上打印后再拿到店里使用,现在大家直接拿着智能手机下载的优惠券就能方便地前往店家消费了。而在店铺繁多,难以抉择的繁华商店街,只要使用定位功能就能找到最近的店铺,甚至还能根据优惠券的情况比较该去哪家店消费。
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我们以往的消费常识都在悄然改变。2011年,日本国内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为8.5万亿日元,与前年相比有近两位数的增幅,发展势头强劲。而像乐天(Rakuten)、亚马逊、雅虎日本这些互联网公司又都在积极地进入拥有138万亿日元规模的实体零售市场。
而今,企业的O2O战略(online to offline,从线上到线下,将网络客户引向实体店)已经成为热门话题,正是智能手机的登场为O2O战略的成功提供了可能。利用智能手机,促进实现从网络到现实的无缝连接,同时也为一直很难解决的与支付相关的服务问题,提供了各种各样可能的解决方案。具体而言有以下的例子:
对智能手机支付前及支付后的密集信息传送,实施最接近顾客的移动终端营销。
社会化网络与智能手机连接的全新市场营销。
优惠券、积分点的激烈竞争,积分点越来越集中。
Square、PayPal与SmartPay等众多以智能手机为平台的信用支付手段相继登场,这给信用卡行业的基础设施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在O2O发展势不可挡的现实下,在拥有支付功能的信用卡公司与重视销售的互联网公司之间,开启了一场争夺主导权的拉锯战。而另一方面,信用卡公司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对个人来说,在这种新的竞争框架下,无法再像以往那样单纯选择信用卡就好了,而是必须围绕智能手机来选择信用卡与电子货币,必须不断关注这个趋势发展的动向。
实际上,就在本书原稿付梓前,正值Twitter与Square公司(该公司通过移动读卡器为智能手机搭载了支付功能)创始人杰克·多西访问日本,他突如其来地通过与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的联合,成功地实现了Square登陆日本市场。这个行业就是这样,每天都有突如其来的惊喜。
本书梳理了智能手机与O2O的脉络,详细解释并说明了相关问题。我向因营销环境变化而感到困惑的商务人士以及渴望在新的商业时代抓住机会的管理者隆重推荐本书。
消费者行为的改变,是这本书最让我觉得“触目惊心”的部分。作者非常细致地描绘了O2O时代对消费者决策过程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过去“货比三家”的线下实体店比价,到现在“指尖一点”的线上多平台比对,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决策的路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中对“冲动消费”和“理性消费”在O2O场景下的界限模糊化,以及“场景化消费”的兴起,都给出了非常独到的见解。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社交裂变”和“口碑传播”在O2O营销中作用的论述,它揭示了消费者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成为信息传播和价值创造的重要一环。当我读到关于消费者在购买决策前,是如何通过各种线上评价、社交媒体互动来影响最终选择时,我深刻地体会到,O2O模式下,消费者已经成为了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他们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分享,都在悄无声息地重塑着市场格局。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其对未来趋势的洞察。虽然书中详尽地剖析了O2O时代的现状,但它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未来。作者在分析支付、营销和消费者行为的变革时,总是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将如何进一步渗透和重塑O2O模式。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无界零售”和“全渠道体验”的展望感到兴奋,它预示着未来消费者将享受到更加流畅、个性化、无缝的购物体验,线上线下的界限将进一步模糊。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当下,更是指引方向,它让我思考,作为个体,如何在这种快速的变革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作为企业,又该如何提前布局,抓住未来的机遇。这种前瞻性的思考,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对当前现象的描述。
评分我最欣赏本书在市场营销章节的切入点。作者打破了传统营销的框架,以一种极其贴近时代脉搏的方式,揭示了O2O模式下,商家如何通过线上渠道引流,再通过线下体验完成转化,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没有仅仅罗列各种线上营销手段,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营销策略在O2O场景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比如社群营销如何从虚拟走到现实,内容营销如何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更直接地触达消费者。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对数据驱动营销的强调,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来精准画像、个性化推荐,从而提高营销ROI。这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更是对当下许多成功的O2O企业的实践经验的提炼和总结。读到这一部分,我仿佛能看到一个个营销人员在数据的海洋中穿梭,寻找最优的触点和最有效的沟通方式。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营销”的定义,它不再是简单的广告投放,而是基于对消费者深刻理解的,全方位、多渠道的互动过程,而O2O正是这一过程的最佳载体。
评分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当下这个波涛汹涌的数字时代,尤其是 O2O 模式如何如同巨浪般席卷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刚翻开时,我便被作者对于支付方式变革的精彩论述所吸引。从早期的二维码扫码到如今更加无缝的生物识别支付,每一次技术迭代都精准地勾勒出了消费者习惯的转变轨迹。我尤其对其中对移动支付普及背后心理学因素的剖析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社会信任建立和用户习惯培养的综合体现。作者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将抽象的技术概念转化为生动的故事,让我这种对技术细节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清晰地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影响力。而且,他并没有止步于描述现象,而是深入探讨了支付方式的演进如何反过来重塑了商业模式,加速了传统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这一点尤其发人深省。这种深度和广度的结合,让我深刻意识到,支付不仅仅是交易的工具,更是连接线上线下、重塑消费体验的关键节点,而O2O时代的到来,更是将支付的战略意义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评分整本书读下来,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O2O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模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作者用层层递进的逻辑,将支付、营销和消费者行为这三个看似独立的维度,巧妙地编织成一张关于O2O时代变革的宏大图景。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分析问题时,始终坚持从消费者需求出发,然后再去探究技术和商业模式如何服务于这些需求。这种以人为本的视角,让本书的解读更加深入人心。比如,在谈到支付时,他不仅仅关注技术本身,更关注支付给消费者带来的便利性和信任感;在谈到营销时,他不仅仅关注触达的效率,更关注如何通过营销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这种多维度、深层次的剖析,让我对O2O时代的企业战略和消费者心理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理解和适应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逻辑,是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课题。
评分物流非常快,只买自营产品!
评分这是一场购物的革命:消费者的购物行为越来越离不开小小的智能手机。
评分Debug Debug Debug Debug Debug Debug
评分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
评分包装很好,书本没什么问题,给赞
评分书纸张质量非常好,内容简单易懂
评分书一般,内容比较平铺
评分Debug Debug Debug Debug Debug Debug
评分此书感觉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