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设计黄金法则:触动人心的100种用户界面

UI设计黄金法则:触动人心的100种用户界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拉杰·拉尔 著,王军锋,高弋涵,饶锦锋 译
图书标签:
  • UI设计
  • 用户界面
  • 交互设计
  • 用户体验
  • 设计原则
  • 移动端设计
  • 网页设计
  • 设计模式
  • 可用性
  • 人机交互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26658
版次:1
商品编码:1155725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2-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00
字数:30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UI设计师、平面设计师、用户体验专家、网页设计师以及富互联网应用程序或移动端数字产品开发者
  

  全方位、多角度解读UI设计
  详述不可或缺的UI专业技术知识
  指明影响用户体验的多种要素
  提出大量宝贵的UI设计黄金法则
  每一种产品类型均配有实际案例加以说明
  大量的交叉引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
  

内容简介

  作为一本以跨学科的视角、全面介绍用户界面(UI)设计的案头读物,本书囊括了各类数字产品的框架视图以及上佳的设计经验与准则,并结合大量实际设计案例,提出了诸多成就伟大产品的用户体验要素。从命令行界面、WIMP界面、MetroUI、拟物设计,到可缩放用户界面、信息图设计、自适应用户界面等等,全书以图文并茂且简单易懂的形式,为广大读者详细解读了百种数字产品用户界面的设计理念与方法。通过学习这些宝贵的设计经验与法则,读者同样可以营造出触动人心的用户体验。
  对于广大UI设计师、平面设计师、用户体验专家、网页设计师以及富互联网应用程序或移动端数字产品开发者等而言,本书必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拉杰·拉尔(Raj Lal),是位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的数字产品设计与开发的领导者,他设计和开发的产品被无数人所使用。他从事UI设计已有数十年时间,曾参与过五十多个桌面、网络和移动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还撰写过一些关于桌面和移动设备应用程序设计的书籍,在世界范围内做过关于网络技术的演讲。他曾是坐落在硅谷的诺基亚总部的技术人员,现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山景城。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数字产品设计之旅
桌面产品
1. 用户界面(人机界面)
2. 命令行界面(CLI)
3. WIMP界面
4. 图形用户界面(GUI)
5. 图片编辑器
6. 图像管理器
7. 桌面系统资源管理器
8. 帮助/软件向导
9. 集成开发环境(IDE)
10. 媒体播放器
11. 桌面小工具/小配件
12. 仪表盘/记分卡
13. 即时通信软件(IM)
14. 聊天室
15. 视频聊天
16. 交互式语音应答(IVR)系统
17. 直接交互用户界面
18. 三维界面
19. Metro UI/ Modern UI
20. 拟物设计/仿真UI
网页产品
网页用户界面(WUI)
22. 无障碍网页
23. 网站
24. 主页
25. 个人网站
26. 单页网站
27. 博客
28. 博客发布模板
29. WordPress主题
30. 商品
31. 产品页面
32. 购物车
33. 支付
34. 用户账户/注册
35. 登录
36. 用户个人资料
37. 在线论坛
38. 评论嵌套
39. 网站地图
40. 资源中心/帮助中心
41. 知识库(KB)
42. 维基
43. 在线调查
44. 评分程序
45. 富互联网应用程序(RIA)
46. 网络小工具
47. 书籍内容预览工具
48. 网页广告
49. 网页幻灯片演示
50. HTML5APP51. 可缩放用户界面(ZUI)
52. 任务跟踪系统
53. 内容管理系统(CMS)
54. 基于Ajax技术的网络应用程序
55. 社交网络设计
56. 搜索引擎优化(SEO)网页
57. WEB 2.0 用户界面设计
58.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设计
59. 信息图设计
60. 自适应用户界面
移动端产品
其他类型产品
贡献者/图片版权
致谢
作者简介

精彩书摘

  数字产品设计之旅
  数字产品设计始于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简称UI)——用户和数字产品的接触点。本书将带你展开一次设计之旅,介绍包括桌面系统、网络、移动终端乃至电视在内的100种数字产品的UI设计。
  在这个循序渐进的阅读之旅中,你将会体验到数字产品设计从命令行界面到图形用户界面(GUI),再到自然界面、多点触摸以及有机用户界面的发展过程。同时,你还将了解到如电容触摸屏、蓝牙技术、人工智能、文本语音转换等技术的进步,以及如何以创新的方式构建用户界面,从而把数字产品设计提升到全新的境界。在新形势之下,设计师必须理解用户,必须明白产品的使用情境,因为产品的成功最终取决于用户的选择。
  正如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所说:“设计并不是说明产品像什么,而是应该表明产品的工作原理。”本书将拨开数字应用程序的面纱,带你了解产品背后的秘密。其中包括桌面软件、小工具、自适应网页界面、创新的移动应用以及平板电脑与主机上的游戏等100例不同的数字产品的UI设计。
  此外,本书还从设计实践的角度提出了UI设计的诸多原则,并通过众多实际案例说明了这些设计原则是如何在最新的数字产品设计中体现的,以及如何通过严谨的思考来设计用户界面。同时,本书还通过一些实用而珍贵的图片及案例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一些实际的建议,告诉设计师如何为日常使用的应用程序设计丰富的用户界面,这对设计师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界面炼金术:打造卓越用户体验的100个设计秘诀》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尽,旨在深入探讨界面设计领域的核心原则与实践方法。 --- 《界面炼金术:打造卓越用户体验的100个设计秘诀》 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边界,从优秀到卓越的实用指南 在信息爆炸的数字时代,用户界面(UI)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而是品牌与用户情感连接的第一触点。一个优秀的用户界面,如同精密的仪器,能够引导、愉悦并最终赋能用户,使复杂的任务变得直观而高效。然而,要跨越“可用”与“卓越”之间的鸿沟,需要对人机交互的深层心理、视觉美学以及工程实现有着深刻的洞察。 本书《界面炼金术:打造卓越用户体验的100个设计秘诀》,正是为那些渴望在数字产品设计中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专家、资深设计师、产品经理以及技术开发者量身打造的实战手册。我们摒弃了空泛的理论说教,转而聚焦于经过时间检验的、可操作的“设计黄金准则”。 本书的结构与核心内容 全书共分为五大核心篇章,精炼出一百条经过实战验证的设计法则,每一条法则都配有详尽的原理阐述、经典案例分析以及即刻可用的实践步骤。 第一篇:认知负荷的解构与优化(法则 1-20) 此篇深入探究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目标是将界面的认知门槛降至最低。我们研究了格式塔心理学在界面布局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如何通过信息架构的优化,实现“所见即所得”的终极目标。 信息密度管理: 探讨如何平衡信息量与屏幕空间。涉及“米勒定律”在导航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渐进式披露(Progressive Disclosure)避免信息过载。 视觉层次的精确控制: 详细解析对比度、色彩饱和度与字重如何协同工作,构建清晰的视觉优先级。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费茨定律”指导按钮和可点击区域的尺寸设计,确保操作的精准性。 心智模型的匹配: 阐述如何利用用户已有的经验模型(如对“文件夹”、“购物车”的理解),减少学习成本。我们会剖析“一致性原则”的多个维度——跨平台、跨功能乃至跨产品线的一致性策略。 第二篇:交互流畅性与反馈的艺术(法则 21-40) 优秀的界面是能与用户“对话”的。本篇专注于交互的动态层面,确保每一次点击、滑动或输入都能得到及时、准确且富有意义的反馈。 即时响应与感知性能: 探讨“延迟感知”的心理学原理。如何通过骨架屏(Skeleton Screens)、微动效(Micro-interactions)和优化加载动画,让用户感觉系统运行速度更快。 错误处理的同理心设计: 错误信息不应是冰冷的提示,而应是友好的引导。本部分提供了从预防性输入校验到建设性错误恢复流程的完整蓝图,强调“无需用户思考”的恢复路径。 手势与触控的精细打磨: 针对移动端,深入分析了原生手势(如拖拽、捏合)的设计规范与自定义手势的引入时机,确保手势操作的直观性和记忆性。 第三篇:美学与情感化的驱动力(法则 41-60) 美学不仅仅是“看起来漂亮”,它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信任感和愉悦度。本篇将设计提升到情感体验的层面,探讨如何通过设计细节建立长期的用户忠诚度。 排版的力量: 超越字体选择,聚焦于行高、字距(Tracking & Kerning)对阅读舒适度的影响。我们将展示如何通过精密的文本处理,增强专业性和权威感。 色彩心理学的战略运用: 不仅仅是品牌色,更是如何利用辅助色和状态色(如成功、警告、中性色)来不动声色地引导用户情绪和行为。 细节中的惊喜: 探讨“魅力属性”(Delightful Attributes)的设计,包括加载过程中的小彩蛋、首次使用引导的创新方式,以及如何巧妙地融入品牌故事,使界面具有“人格”。 第四篇:高效的数据输入与表单优化(法则 61-80) 表单往往是用户流失率最高的环节。本篇聚焦于如何将数据收集过程转变为一种顺畅无阻的体验。 表单的结构化分解: 运用分步流程(Stepped Process)和智能分组技术,将复杂的填写任务拆解为易于管理的小块。 输入控件的智慧选择: 什么时候应该使用下拉菜单?何时应采用开关按钮?详细对比了不同输入组件的适用场景,并强调了输入掩码(Input Masking)和即时验证的重要性。 无缝的跨设备同步: 讨论如何在不同设备间维持输入进度的连续性,例如,用户在手机上开始填写,可以在桌面端继续,且所有已输入信息得到保留。 第五篇:构建可扩展的系统化设计(法则 81-100) 优秀的设计需要被规模化。最后一部分将视角从单个界面提升到整个设计体系(Design System)的层面,确保设计的一致性与迭代效率。 组件化思维的实践: 讲解原子设计(Atomic Design)方法论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如何建立可复用、自解释的UI组件库。 设计与开发的桥梁: 探讨如何使用清晰的命名规范、设计令牌(Design Tokens)以及设计说明文档,来消除设计团队与工程团队之间的沟通摩擦。 可访问性(Accessibility)的内建而非附加: 将WCAG标准融入日常设计流程,确保界面对所有用户群体都是友好的,并探讨色彩对比度、屏幕阅读器标签等关键技术实现细节。 本书的独特价值 《界面炼金术》不是一本概述性的入门书籍。它更像一本“暗黑模式”的设计工具箱,揭示了那些看似不经意却对用户体验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底层逻辑。每一条法则都辅以“为什么有效”(背后的认知科学依据)和“如何实践”(具体的代码或设计工具建议)。通过掌握这100个秘诀,读者将能够系统地诊断现有界面的痛点,并以一种更科学、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去创造那些真正能被用户喜爱、并能驱动业务增长的数字产品。 目标读者: 资深UI/UX设计师、交互设计师、产品负责人(PO)、技术主管、以及所有致力于提升产品数字体验的专业人士。 现在,停止猜测,开始用科学和艺术的力量,重塑你的用户界面。

用户评价

评分

与其他教条式的设计书籍相比,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显得异常“人性化”,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导师在与你进行一对一的私密交流。作者的文笔非常具有感染力,不带丝毫高高在上的架子,更多的是一种分享和探讨的姿态。在介绍复杂的用户旅程映射时,他没有使用生硬的术语,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小故事和虚拟人物的视角来展开,让人很容易产生代入感。这种讲故事的能力,使得那些冗长、枯燥的流程讲解变得引人入胜。特别是关于“情感化设计”的那几章,我感觉自己对“设计”这个职业的理解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哲学层面——设计不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是创造连接和引发共鸣。我常常在阅读时会心一笑,因为它精准地捕捉到了设计师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那些细微的挣扎与喜悦。

评分

如果说市面上大部分设计书是“教你怎么建房子”,那么这本书更像是在教你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心理学家”。它的价值并不在于提供现成的模板或者快速的速成秘籍,而是着重于培养一种长期的、批判性的观察能力。我发现自己走路看街边的广告牌、坐地铁时观察App的交互,都会不自觉地开始运用书中的分析模型。书中提出的“情境敏感度”和“时间感知优化”这两个概念对我启发最大。它强调界面要适应用户当前所处的环境和时间压力,而不是强迫用户去适应一个固定的设计。这是一种极其成熟的设计观,它要求设计师必须跳出自己的电脑屏幕,真正去理解真实世界中的用户是谁,他们在做什么。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教会了我一套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

评分

我原以为这本所谓的“黄金法则”会是一堆陈词滥调的理论堆砌,但读下来发现,作者的切入点非常新颖和务实。它没有停留在“对齐”或“一致性”这种基础概念上空谈,而是深入挖掘了隐藏在这些表象之下的用户心理活动。例如,书中对“认知负荷”的拆解分析,简直是醍醐灌顶。我过去总是在反复修改界面元素,却不知道症结出在哪里,这本书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思维框架,教你如何预判用户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和不耐烦的临界点。它不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解释了“为什么这样做会让人感到舒适或困惑”。这种深入到神经科学和行为经济学的探讨,让原本抽象的设计理论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说服力。我立刻尝试在手头的项目中应用了其中的几个小技巧,效果立竿见影,用户反馈中那些抱怨“用起来有点别扭”的问题明显减少了。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精心策划的艺术之旅。装帧精美,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露出一种专业和用心的态度。尤其是插图和案例的展示,色彩搭配既大胆又和谐,清晰地勾勒出了设计原则的应用场景。我特别喜欢它对“留白”的处理,那种恰到好处的呼吸感,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即便是对设计不太精通的初学者,也能通过这些精美的视觉引导,快速捕捉到设计的核心美学。作者在版式布局上的考量也十分周到,重要信息总能被巧妙地突出,阅读体验极其流畅,让人愿意一遍又一遍地去品味那些细节。这种对物理形态的极致追求,本身就是对“优秀用户界面”这一主题最好的诠释,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令人印象深刻,它横跨了从基础的可用性到前沿的人机交互哲学。我尤其欣赏它对“可访问性”和“包容性设计”的强调,并且将其置于核心地位,而非仅仅是作为一种合规性的补充。作者清晰地论证了,一个真正优秀的界面,必然是能被最大多数人无障碍使用的界面,优秀与包容之间并不存在取舍关系,而是相互成就的。此外,书中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用户对视觉线索的不同解读也有所涉及,这对于我们这些面向全球市场的开发者来说,提供了宝贵的跨文化设计指南。这本书的案例库极其丰富,但有趣的是,这些案例并非全部是那些光鲜亮丽的头部产品,很多来自于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却又不得不用的工具,这使得书中的建议更具普适性和实操价值,真正做到了“黄金法则”的永恒性。

评分

公司6点下班,我选的是6点以后送达,结果提前送到了,很尴尬。

评分

书还不错,还有优惠,买起来超级划算的

评分

翻了一下 感觉还不错 就是里面的案例有些老旧

评分

还好吧

评分

公司一直用,还不错,下次还买

评分

收到了,发货很快,不错不错!

评分

好书啊,准备自学成才,没办法生活不易啊!

评分

书很不错,值得一读,推荐购买

评分

好,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