谘詢的奧秘(續):谘詢師的百寶箱 [More Secrets of Consulting:The Consultant's Toolkit]

谘詢的奧秘(續):谘詢師的百寶箱 [More Secrets of Consulting:The Consultant's Toolkit]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傑拉爾德·溫伯格 著,勞佳 譯
圖書標籤:
  • 谘詢
  • 管理谘詢
  • 顧問
  • 工具書
  • 技巧
  • 方法論
  • 職業發展
  • 商業
  • 效率
  • 問題解決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376725
版次:1
商品編碼:11612277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More Secrets of Consulting:The Consultant's Toolkit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8
字數:189000
正文語種:中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溫伯格的《谘詢的奧秘:尋求和提齣建議的智慧》齣版近30年以來,一直暢銷不衰,被全球眾多讀者奉為谘詢領域的經典著作,影響深遠。該書齣版16年後,他的《谘詢的奧秘(續):谘詢師的百寶箱》續寫經典,給我們帶來瞭新的感悟和啓發。在本書中,溫伯格以薩提爾的“自尊工具箱”作比喻,嚮讀者展示瞭智慧盒、金鑰匙、勇氣棒、祈願杖等16種工具,對應我們自身具備但卻常常被忽略的若乾纔能。溫伯格將嚮我們傳授喚醒這些纔能的技巧。

內容簡介

  《谘詢的奧秘(續):谘詢師的百寶箱》是全球谘詢領域暢銷不衰的經典著作《谘詢的奧秘:尋求和提齣建議的智慧》的續篇。從錶麵上看這是一本顧問手冊,幫助更好地解決客戶的問題,實則是一本有關於成長、能力和良好人際關係的故事。作者通過幽默生動的語言,快樂的自嘲,讓讀者在輕鬆的氛圍中與書中的人物産生共鳴,放下戒備心,不知不覺中備受啓發。作者以“自尊工具箱”中的16種工具做比喻,讓讀者發掘每個人都擁有但卻常常被忽視的能力,並且逐章介紹每種工具的使用方法。
  《谘詢的奧秘(續):谘詢師的百寶箱》不僅能為專業的谘詢人士指齣成功之道,也對普通讀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與人相處具有極大的藉鑒意義。

作者簡介

    Gerald M. Weinberg,軟件領域頗負盛名的專傢之一,國際很有名的演講傢和顧問,美國計算機名人堂代錶人物,也是Weinberg Weinberg顧問公司的負責人。他撰寫過30多本廣受歡迎的著作,在西方乃至全球都擁有龐大的讀者群,其中包括《你的燈亮著嗎?》《成為技術領導者》《係統化思維導論》《程序開發心理學》等。此外,作為活動創始人,他每年都在科羅拉多州舉辦谘詢師夏令營。個人網站:www.geraldmweinberg.com。

精彩書評

  ★“文字詼諧,悖論、兩難、矛盾,種種幽默情節穿插其中,溫伯格在本書中跟我們分享瞭如何與人和組織打交道的心得。”
    ——MarySakry,TheProcessGroup
  
  ★“這本書一口氣讀完……溫伯格的兩本《奧秘》應該擺在每位計算機從業人士的書架上。”
    ——ConradWeisert,Idinews.com
  
  ★“這麼多富有教益的故事……要瞭解作者和他的作品,就從本書入手。”
    ——RichardMateosian,IEEEMicroReview
  
  ★“搞笑又發人深省……我嚮所有顧問和渴望與他人高效閤作的人推薦這本書。”
  ——DonaldE.Riggs,諾瓦東南大學信息服務副主任、圖書館館長

目錄

第1章 我能打敗樹莓醬定律嗎
草莓醬定律
葡萄凍定律
團塊定律
薩提爾的自尊工具箱

第2章 智慧盒
雷丁讀書法則
加裏的垃圾警告
弗裏伯的直覺篩
智慧還是記憶
智慧盒也犯錯
適度理性
當心閤理化
避免錯誤推理
瞭解你的局限
定期檢查自己的智慧盒

第3章 金鑰匙
刨根問底也是好事
波蘭斯基指針
金鎖
鎖語
催眠語


盡快

固定陳述

第4章 勇氣棒
懦夫信條
如何使用勇氣棒
膽小鬼公式
討論不能討論的問題
不說彆人想聽的
盡信書不如書
麵對法滿足的要求
自省的勇氣

第5章 祈願杖
人們想要什麼
祈願杖能為你做什麼
閤同談判的悲慘定理
快樂定理
閤同應該簽多長

第6章 偵探帽與放大鏡
放大鏡的例子:1969年的暴風雪
避免數據偏嚮
鐵路悖論
鐵路逆悖論
傢庭主婦假設
觀察中的選擇偏嚮
三角偏嚮
錘子定律
幻想偏嚮
危機偏嚮
建立你的偵探網絡
偵探帽的例子:從糟糕的麵試中汲取營養
偵探第一法則
偵探第二法則
金黃法則
偵探第三法則
偵探第四法則
戴帽子的撫慰效應
偵探第五法則

第7章 是非符
地獄之章
薩提爾的軟釘子
戈登初次谘詢定律
簡單地說“是”或說“不”
是、否和生存規則
轉變“是”的規則
轉變“否”的規則
卡住的是非符——規則衝突

第8章 心
心的問題
好心辦壞事
智慧的心
盲目一緻與平行悖論
憐憫谘詢
崇高的承諾

第9章 鏡子
作為鏡子
斯威尼小簽名法則
幫助模式與卡爾的建設性推論
肯尼修車定律
薩提爾的三個普適問題
我是怎麼來到這裏的(過去)
我在這裏感覺如何(現在)
我希望發生什麼(將來)
利用你自己的“全局”

第10章 望遠鏡
彆人的“全局”是什麼
用望遠鏡看薩提爾的問題
他們是怎麼來到這裏的(過去)
他們在這裏感覺如何(現在)
他們希望發生什麼(將來)
迴應模式
望遠鏡聚焦清單

第11章 魚眼鏡頭
伊莎貝爾最初的暗示
可避免的紛繁特殊性定律
優秀谘詢第一定律
唐氏偏差推導
(不)分離變量法
背景障眼
前景幻想
五分鍾法則
薩提爾的三個普適問題
他們是怎麼來到這裏的(過去)
他們在這裏感覺如何(現在)
他們希望發生什麼(將來)
疑眼鏡頭
扭麯信道疏通器

第12章 陀螺儀
生活平衡與身心協調
過程,而非位置
完美姿態悖論
內心信息
恐懼議會
體腦指示
帕森怪異原理
做齣調整
接觸對方
等待對方迴應
協調對顧問意味著什麼
協調的睏難
輸、贏還是學習
越牛越沉默的睏境
斯塔爾代理綜閤徵
內歐米的知識印象

第13章 蛋、登山扣和羽毛

登山扣
創造力和免於恐懼
神奇的雙重枷鎖
打破枷鎖
有效利用失敗
羽毛
費莉西蒂的羽毛哲學

第14章 沙漏
高效沙漏的零件
傑裏的項目生活鐵律
又快又好
清醒經驗
正確起步
適時停止

第15章 氧氣麵罩
我們為什麼會倦怠
可怕的“應該”
能者多疲
與混亂為友
讓混亂發揮最大作用

結束語
定律、法則和原理
人名錶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谘詢的奧秘(續):谘詢師的百寶箱》:
  波蘭斯基指針
  好吧,不是每個人都愛寫作,但金鑰匙也有彆的用法。自從我對計算機編程略知一二開始,就經常有人讓我幫忙給程序找錯。一開始,我對於這項有時稱為“抓臭蟲”的活動並沒有什麼心得,在錯誤的綫索上浪費瞭很多時間。終於,在華盛頓陰雨連綿的12月的一個早上,我突然茅塞頓開。我們當時的期限是死的——火箭發射時間已經定好瞭,可偏偏有一個程序怎麼都不對勁。有一個叫沃利的程序員叫我去幫忙,說他們已經搞瞭一個通宵,還是查不齣問題在哪兒,我就問他們都查齣什麼瞭。
  “有一件事我百分之百肯定,”沃利說,“問題肯定不在紅程序裏。這程序我已經查瞭六遍,薩拉也查過瞭。”
  我相信瞭他的話,馬上埋頭開始搞藍程序、綠程序、黃程序,結果再也齣不來瞭。我的意思是說我沒齣來吃午飯,也沒齣來吃晚飯——這在我的一天裏可都是大事。最後,到瞭晚上九點半,我的肚皮告訴我隔壁的波蘭斯基熟食店再過半小時就要打烊瞭,於是我決定歇口氣。
  我到店裏的時候,波蘭斯基的員工已經打掃乾淨要關門瞭,於是我問服務員茱莉要一份醃牛肉外賣——要精瘦的。
  “我們的醃牛肉都是精瘦的。”茱莉一邊堆三明治一邊糾正道。之後她轉過身喊道:“嘿,波蘭斯基,給我拿個外賣袋過來?”
  “肯定是讓哈羅德給收起來瞭,”波蘭斯基在後廚喊道,“你知道他給擱哪兒瞭嗎?”
  “不知道,不過不在餅乾櫥裏,我已經找過瞭。”
  “謝啦!”波蘭斯基喊道,不一會兒就從廚房裏麵冒齣來,得意地揮著一個牛皮紙袋。
  “你在哪兒找著的?”茱莉問道,“哈羅德收拾的東西我從來都找不到。”
  “就在餅乾櫥裏呀。”
  我目瞪口呆。“為啥你往那兒找呢?她不是和你說肯定不在那兒嗎?”
  “說的正是,”波蘭斯基說,“茱莉那麼確定它不在那兒,這意味著她非常相信它不在那兒,所以很可能她壓根就沒看過。所以它很可能就在那裏呀。”
  “哦。”我嘟囔道。我抓起三明治,付過賬單就衝迴瞭辦公室。
  沃利還在那兒研究那些失常的代碼。“把紅代碼給我。”我堅持道。
  “為啥啊?”沃利質疑道,不過還是把清單遞給我瞭,“我們知道不是它的問題啊。”
  “正是。”我說道,沒過兩分鍾就把毛病找齣來瞭。
  我就是這樣學會金鑰匙的另一種用法的,我把這個方法叫作波蘭斯基指針:
  要是彆人非常肯定它不在那兒,那它很可能就在那兒。
  波蘭斯基的指針告訴我要開哪扇門,還有一個推論告訴我不用開哪扇:
  大傢都指著的地方就不用看瞭。
  畢竟,要是他們都知道該往哪兒看,也就用不著請顧問幫他們找瞭。
  波蘭斯基指針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在我發現自己在“遠離”某個話題的時候適用:
  要是你覺得什麼事跟你毫無關係,它很可能就對你有用。
  為什麼呢?你想,它能稱得上是一個話題,有人對它感興趣,那肯定有點什麼能夠激起人類興趣的東西。所以,要是我根本看不齣它有什麼有意思的地方,必然是因為我見識不夠,發現不瞭它為什麼有意思。這是一個確定的信號——我要是能打開這扇門,就一定能學到點什麼。
  金鎖
  使用波蘭斯基指針的這個版本的時候,我還有個竅門。我先找到對於這個話題非常著迷的人,然後問問他會推薦一無所知的新手看什麼東西。這招屢試不爽,除非我找到的那個人也不是真心熱愛,隻不過是藉此謀生而已。這還是有區彆的。
  齣現這個區彆的原因在於,大多數人並沒有充分利用自己的金鑰匙,於是太容易陷在一個讓自己感到無聊的領域不能自拔。我把這種現象叫作金鎖:
  我是想學新東西啊。但我已知的東西收益太好瞭。
  “金鎖”是“金手銬”的近親,後者是公司用來捆住最有價值的員工的。和金手銬不同,金鎖是自己設計、自己鎖上的。由於是自己設計的,這個陷阱比金手銬高明得太多瞭,也隻有金鑰匙能夠打開它。
  戴著金鎖的“收益”並不一定是錢,當然錢對於顧問來說是最常見的。很多時候,收益是聲望,或是同事的艷羨,或是客戶的感激。不管是什麼,都讓人戀戀不捨,於是也就成瞭鎖。
  這就是為什麼金鑰匙有兩麵——一麵開鎖,一麵再把鎖鎖上。我自以為我的金鑰匙也很善於鎖門,但比起我的愛人和搭檔丹妮來說,我還是太嫩瞭。丹妮尤其擅長鎖上門,去下一站。她已經接連掌握瞭幾個不同領域的人類知識,而且每個領域都能齣類拔萃——教鋼琴,搞人類學,為大型組織做谘詢,還能培訓專業馴狗師。
  多年來,我覺得我已經學會瞭丹妮的秘密法則,我把它叫作丹妮準則:
  要是你再學不到什麼新東西,就該換換瞭。
  丹妮準則是谘詢裏最厲害的秘訣之一。為什麼呢?顧問有飯吃是因為知道彆人不知道的東西,所以不學習的顧問很快就會貶值。另一方麵,你知道的越少,就越不可能讓客戶受到改變的威脅,也許你可以成為一個“安全”顧問——絕不會給客戶帶來改變現狀的危險。
  ……

前言/序言

  閱讀《谘詢的奧秘》是一場非常特彆的體驗。本書喚起瞭我的幽默感,讓我意識到瞭人性的弱點,瞭解瞭人體係統是如何運轉的。最特彆的是,本書拓展瞭我的視野,讓我知道變化是如何發生的,以及一名顧問怎樣纔能在所處的環境中做到卓有成效。
  本書思想深刻,錶述幽默而生動。傑拉爾德·溫伯格的風格就是在分享他的經驗和知識時,讓我感到備受啓發,而不會充滿戒備。閱讀本書的時候,我能和他筆下的人及問題産生共鳴,快樂地自嘲,並從適用於自己的情景中學到知識。
  本書遠不隻是一本顧問手冊,它實際上在告訴人們如何纔能掌控自己的成長。作為傢庭治療師,我發現,如果與由父親、母親和孩子構成的傢庭關係聯係起來,將有助於我們理解人的行為以及顧問和客戶之間的關係。父親和母親自然已經成年,孩子則完全依賴成人。我們從齣生到成年所學的東西都與此息息相關。雖然很多東西我們都是在無意中學到的,但這個過程還是讓我們認識瞭自己以及自己對於世界的重要性。它也培養瞭我們應對問題的能力,而這正是顧問所強調的。
  不管有沒有意識到,也無論我們是客戶還是顧問,童年時期學到的的基礎知識還在發揮著作用。這些在強大潛意識中的知識有時會阻礙我們獲得希望的結果,溫伯格經常為此善意地戲弄一下讀者或者自嘲。例如,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他人贊賞和公開認可我們的成功。兒子自豪地騎著自行車,說道:“快看,媽媽,我不用手扶也能騎車!”他希望媽媽會笑一笑。可如果媽媽沒有,孩子的需要就沒有得到滿足。直到成年,他可能仍然在尋找那份笑容,隻不過身邊早已物是人非。
  我們當中很多人既希望和需要求知,同時又害怕錶達需求後遭到拒絕。我們心想:“說到底,如果我夠聰明,應該已經無所不知,也能夠很好地處理每一個情況。如果我沒能做到,那就錶明我軟弱、愚蠢、荒謬或無能。我無法承認這樣的缺陷。”一旦作齣瞭這樣的自我解釋,大多數人就會開始躲閃,要麼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要麼把這種感受轉嫁到他人身上,比如心裏想:“我並不需要你。如果看似需要,那大概是你看走眼瞭。”
  給予幫助、提供新的應對辦法是顧問的工作,但顧問要想成功,工作時就要考慮到上述的客戶顧慮。客戶請顧問來幫忙,實際上就是在有聲或無聲地說:“我需要你,但我不能說得那麼直接,所以請找到一種方法來幫我,同時不要讓我否定自我價值。”睿智的顧問在迴答時,既能認可客戶的自我價值,也不會降低他自己的價值。否則,就不會有什麼真正或持久的變化發生。
  作為睿智的顧問,溫伯格在許多不同的環境下說明瞭這關鍵的一點。他指齣瞭應對客戶顧慮的有效又有趣的方式,並且經常稱贊那些知道何時應嚮誰求助的客戶,認為他們這樣做是智慧而非無能的錶現。在這種情況下,客戶和顧問都在學習中成長,大傢都感覺很好。
  說到底,谘詢的奧秘,講的不就是成長、能力和良好的人際關係嗎?換句話說,就是讓我們對自己和彆人都感覺很好,也讓我們感到希望和目標都得到瞭滿足。
  弗吉尼亞·薩提爾
  Avanta Network培訓部主任
谘詢的奧秘(續):谘詢師的百寶箱 目錄 第一章:洞察力的基石——問題的本質與深度挖掘 1.1 辨識錶象與本質:谘詢的核心起點 1.1.1 “是什麼”與“為什麼”的辯證統一 1.1.2 識彆僞問題與真問題 1.1.3 案例解析:從癥狀到根源的探索 1.2 深度挖掘的藝術:提問的智慧與技巧 1.2.1 開放式與封閉式提問的有效運用 1.2.2 引導性提問的邊界與倫理 1.2.3 “5W1H”模型在問題定義中的應用 1.2.4 傾聽的藝術:捕捉弦外之音與潛藏需求 1.3 利益相關者分析:理解多方視角下的復雜性 1.3.1 誰是關鍵人物?識彆核心與邊緣利益方 1.3.2 他們的需求、期望與顧慮是什麼? 1.3.3 利益衝突的識彆與管理 第二章:框架思維的構建——理解世界的多維視角 2.1 結構化思維的必要性:化繁為簡的邏輯路徑 2.1.1 從混亂到清晰:思維的梳理與組織 2.1.2 MECE原則:確保全麵性與獨立性 2.1.3 案例解析:運用MECE解決業務難題 2.2 經典谘詢框架的融會貫通 2.2.1 SWOT分析:戰略製定的基石 2.2.1.1 內部優勢與劣勢的客觀評估 2.2.1.2 外部機遇與威脅的精準捕捉 2.2.1.3 SWOT矩陣的應用:製定行動策略 2.2.2 波特五力模型:行業競爭格局的透視 2.2.2.1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2.2.2.2 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2.2.2.3 新進入者的威脅 2.2.2.4 替代品的威脅 2.2.2.5 行業內現有競爭者之間的競爭 2.2.2.6 五力模型的戰略啓示 2.2.3 價值鏈分析:理解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來源 2.2.3.1 主要活動與支持活動的區分 2.2.3.2 價值鏈中的成本與差異化分析 2.2.3.3 識彆增值點與改進空間 2.2.4 SCAMPER模型:創意産生的催化劑 2.2.4.1 替代(Substitute) 2.2.4.2 結閤(Combine) 2.2.4.3 調整(Adapt) 2.2.4.4 修改/放大(Modify/Magnify) 2.2.4.5 另一種用途(Put to another use) 2.2.4.6 消除(Eliminate) 2.2.4.7 重排/反轉(Reverse/Rearrange) 2.2.4.7 SCAMPER在産品創新與流程優化中的實踐 2.3 框架的靈活運用與定製化:超越模闆的智慧 2.3.1 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最閤適的框架 2.3.2 融閤不同框架的優勢 2.3.3 構建專屬的分析模型 第三章:數據驅動的決策——從信息到洞察的轉化 3.1 數據的重要性:客觀判斷的基石 3.1.1 “數據是事實的反映”:量化思維的價值 3.1.2 避免主觀臆斷,擁抱證據 3.1.3 案例解析:數據如何揭示隱藏的問題 3.2 數據收集與整理的藝術 3.2.1 明確數據需求:從問題齣發 3.2.2 數據來源的識彆與評估:一手與二手數據 3.2.3 數據清洗與預處理:確保數據的準確性與一緻性 3.2.4 數據標準化與格式統一 3.3 數據分析的工具箱:從描述到預測 3.3.1 描述性統計:理解數據的基本特徵 3.3.1.1 均值、中位數、眾數 3.3.1.2 方差、標準差 3.3.1.3 頻數分布與直方圖 3.3.2 推斷性統計:從樣本推斷總體 3.3.2.1 假設檢驗:驗證觀點的科學性 3.3.2.2 置信區間:估計參數的範圍 3.3.3 數據可視化:讓數據“說話” 3.3.3.1 圖錶類型的選擇:柱狀圖、摺綫圖、餅圖、散點圖等 3.3.3.2 避免誤導性的可視化呈現 3.3.3.3 案例分析:通過圖錶發現趨勢與異常 3.3.4 預測性分析的初步探索 3.3.4.1 迴歸分析:探究變量間的關係 3.3.4.2 時間序列分析:預測未來趨勢 3.4 從數據到洞察:故事化的呈現 3.4.1 提煉關鍵發現,而非羅列數據 3.4.2 結閤業務背景,賦予數據意義 3.4.3 建立因果聯係,提齣 actionable insights 第四章:溝通與影響力的藝術——推動變革的關鍵 4.1 理解溝通的本質:信息傳遞與關係建立 4.1.1 目標明確:溝通是為瞭什麼? 4.1.2 聽眾分析:誰是溝通對象?他們的立場與偏好? 4.1.3 建立信任:溝通的基石 4.2 清晰與精準的錶達:讓想法落地 4.2.1 邏輯嚴謹的陳述:層層遞進,條理清晰 4.2.2 簡潔有力的語言:避免專業術語的濫用 4.2.3 恰當的比喻與類比:增強理解力 4.2.4 案例解析:如何將復雜概念轉化為易懂的語言 4.3 傾聽的進階:主動傾聽與反饋 4.3.1 積極的肢體語言與眼神交流 4.3.2 適時的迴應與提問,確認理解 4.3.3 識彆溝通中的障礙與誤解 4.4 演示的魅力:讓信息生動起來 4.4.1 幻燈片設計:突齣重點,避免信息過載 4.4.2 講故事的能力:引發共鳴,激發思考 4.4.3 控場與互動:引導討論,處理質疑 4.5 影響力的策略:說服與共識的建立 4.5.1 依據邏輯與事實進行說服 4.5.2 強調共同利益,尋求共贏 4.5.3 識彆與處理反對意見 4.5.4 建立長期的閤作關係 第五章:解決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從分析到行動的飛躍 5.1 解決方案的原則:可行性、有效性與可持續性 5.1.1 緊密結閤問題診斷與分析結果 5.1.2 考慮現實約束與資源限製 5.1.3 目標明確,可衡量 5.2 方案構思的多樣性:創新與風險並存 5.2.1 頭腦風暴法的實踐:鼓勵自由聯想 5.2.2 方案的優劣勢分析:權衡取捨 5.2.3 風險評估與應對預案 5.3 方案的驗證與測試:降低不確定性 5.3.1 原型設計與最小可行性産品(MVP) 5.3.2 小範圍試點與用戶反饋 5.3.3 數據驅動的方案優化 5.4 實施計劃的製定:落地執行的關鍵 5.4.1 明確目標、裏程碑與關鍵路徑 5.4.2 資源分配與責任人明確 5.4.3 溝通機製與進度監控 5.5 變革管理的藝術:剋服阻力,推動采納 5.5.1 理解變革的挑戰與人性反應 5.5.2 建立變革的驅動力與支持體係 5.5.3 有效的溝通與培訓 5.5.4 持續的跟進與評估 第六章:谘詢師的自我修養——持續成長的智慧 6.1 學習的習慣:保持知識的更新與拓展 6.1.1 閱讀、研究與實踐的循環 6.1.2 關注行業動態與新興趨勢 6.1.3 跨學科學習的重要性 6.2 反思的價值:從經驗中汲取教訓 6.2.1 定期迴顧谘詢項目,總結得失 6.2.2 接受反饋,勇於自我批評 6.2.3 持續改進谘詢方法與工具 6.3 職業道德與操守:贏得信任的根本 6.3.1 保密原則的堅守 6.3.2 公正客觀的態度 6.3.3 避免利益衝突 6.3.4 尊重客戶及其文化 6.4 韌性與抗壓能力:應對挑戰的心理素質 6.4.1 積極的心態:將挑戰視為機遇 6.4.2 有效的情緒管理 6.4.3 尋求支持與建立支持網絡 6.5 持續的自我迭代:成為卓越谘詢師的必經之路 後記 《谘詢的奧秘(續):谘詢師的百寶箱》是一次關於谘詢藝術與科學的深度探索,它並非是簡單的理論堆砌,而是旨在為每一位踏入谘詢領域的從業者,或是渴望提升解決問題能力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套係統而實用的工具箱。本書從“洞察力”這一谘詢的起點齣發,強調瞭辨識問題本質、深度挖掘以及理解利益相關者的重要性,正如經驗豐富的醫生首先需要準確診斷病因,谘詢師的首要任務便是看透錶象,直擊問題的核心。 隨後,本書著重闡述瞭“框架思維”的構建。在復雜多變的世界麵前,清晰的邏輯框架是分析和決策的指南針。我們深入剖析瞭SWOT、波特五力模型、價值鏈分析、SCAMPER等一係列經典谘詢框架,並強調瞭這些工具並非僵化的教條,而是需要根據具體情境進行靈活運用和創新性組閤。理解並熟練運用這些框架,能夠幫助谘詢師以結構化的方式審視商業環境,發現潛在的機會和威脅,優化內部流程,並激發創新的解決方案。 “數據驅動的決策”是現代谘詢不可或缺的環節。本書將引導讀者認識到數據的重要性,掌握數據收集、整理、分析的基本方法,並學習如何將冰冷的數據轉化為具有洞察力的結論。通過描述性統計、推斷性統計以及數據可視化等手段,谘詢師能夠更客觀地理解業務現狀,預測未來趨勢,並為製定有效的行動方案提供堅實依據。從海量數據中提煉齣有價值的信息,並將其清晰地呈現齣來,是谘詢師的核心能力之一。 “溝通與影響力”則是將分析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的橋梁。本書不僅強調瞭清晰、精準錶達的重要性,更深入探討瞭主動傾聽、演示技巧以及說服策略。谘詢的成功往往取決於能否有效地將自己的見解傳達給客戶,並贏得他們的認同與支持。學會與不同層級、不同立場的人溝通,建立信任,並最終影響決策,是谘詢師必須掌握的藝術。 最終,本書將目光聚焦於“解決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從提齣可行、有效、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到製定周密的實施計劃,再到應對變革管理中的挑戰,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解決方案並非空中樓閣,它需要基於充分的分析,經過嚴謹的驗證,並能夠真正落地生根,産生預期的效果。 當然,成為一名齣色的谘詢師,離不開持續的“自我修養”。本書的最後部分,我們將探討學習習慣、反思能力、職業道德、抗壓能力以及持續自我迭代的重要性。谘詢之路是一段永無止境的學習與成長之旅,唯有不斷精進自我,方能應對日益復雜的商業挑戰,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谘詢的奧秘(續):谘詢師的百寶箱》,將成為您在谘詢道路上值得信賴的夥伴,為您開啓一扇通往卓越解決之道的大門。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對“谘詢”這個詞有著一種復雜的情感。一方麵,它代錶著專業、智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麵,又感覺它離我有些遙遠,似乎隻屬於那些在頂級學府畢業、經驗豐富的高管們。然而,當我無意中翻閱到《谘詢的奧秘(續):谘詢師的百寶箱》這本書時,我心中的那扇門仿佛被輕輕推開瞭一角。書名中的“百寶箱”讓我聯想到各種各樣的工具、框架、甚至是思維模式,這些都是谘詢師能夠遊刃有餘地應對各種復雜情況的秘密武器。我迫切地想要知道,那些看似簡單卻能直擊要害的提問技巧是如何練就的?在麵對客戶的睏惑和抵觸時,谘詢師是如何保持冷靜、贏得信任的?書中是否會分享一些經典的谘詢案例,讓我能夠“親身”體驗一次谘詢的過程,從中學習谘詢師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打破我對谘詢的刻闆印象,讓我看到它背後更人性化、更具創造性的一麵,並從中汲取一些可以在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藉鑒的思路和方法,讓我也能成為一個更善於解決問題的人。

評分

我一直覺得,“谘詢”這個詞代錶著一種超越性的思考和專業的洞察力。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建議,更是一種幫助他人看到更廣闊視野、找到更優解路徑的藝術。《谘詢的奧秘(續):谘詢師的百寶箱》這個書名,立刻在我心中激起瞭強烈的共鳴。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容器,裏麵裝滿瞭解決各種難題的“利器”。我特彆好奇,這個“百寶箱”裏是否會包含那些能夠幫助谘詢師快速建立信任、深入理解客戶需求的溝通技巧?是否有能夠幫助他們係統性地分析問題、找齣根本原因的框架和工具?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看到,谘詢師是如何將復雜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可行的行動方案,並最終幫助客戶實現價值的。我期待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獲得一種“授人以漁”的能力,不僅僅是學習谘詢師的方法,更是學習他們那種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從而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成為一個更具價值和影響力的人。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吸引瞭我,那種沉穩而富有深度的藍色調,配上金色的書名,仿佛預示著其中蘊含著非同尋常的智慧。我一直對谘詢這個行業充滿好奇,但總覺得它披著一層神秘的麵紗,難以窺探其核心。看到《谘詢的奧秘(續):谘詢師的百寶箱》這個書名,我立刻被它所吸引。“奧秘”二字激發瞭我想要揭開麵紗的衝動,“百寶箱”則暗示著裏麵藏著各種解決問題的工具和方法。作為一名對職業發展充滿期待的年輕人,我渴望瞭解谘詢師是如何思考、如何與客戶建立信任、如何層層剝繭地找齣問題的根源,並最終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的。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谘詢技巧的書,我更期待它能給我帶來一種思維方式的啓迪,讓我學會如何更清晰、更有條理地分析問題,並從中找到創新的突破點。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對谘詢這個職業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也許還能為我未來的職業選擇提供一些寶貴的參考。我對書中的案例分析和實踐經驗尤為期待,因為理論總是需要與實踐相結閤纔能發揮最大的價值。

評分

自從我開始接觸一些商業管理相關的書籍後,就越來越被谘詢師那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韆裏之外”的智慧所吸引。他們仿佛擁有某種神奇的能力,能夠快速理解復雜的局麵,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並提齣精闢的解決方案。《谘詢的奧秘(續):谘詢師的百寶箱》這個書名,恰好捕捉到瞭我心中對谘詢師能力的想象。我渴望瞭解,這個“百寶箱”裏到底藏著什麼秘密?是否包含瞭那些能夠幫助谘詢師迅速進入狀態、建立有效溝通的“敲門磚”?是否有能夠幫助他們梳理紛繁復雜信息、提煉核心要點的“指南針”?我特彆想知道,在那些看起來高深莫測的谘詢過程中,到底有哪些實用的模型、方法論,能夠被普通人所理解和學習?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看到谘詢師工作的“幕後故事”,瞭解他們是如何培養齣如此強大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希望從中能夠獲得一些啓發,提升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效率,讓我也能在麵對挑戰時,多一份從容和自信。

評分

“百寶箱”這個詞,讓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個琳琅滿目、充滿驚喜的畫麵。這本書《谘詢的奧秘(續):谘詢師的百寶箱》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絕對不是一本枯燥的理論堆砌之作,而更像是一份實用指南,一份精心準備的“秘密武器庫”。作為一名初入職場,對如何有效地與人溝通、如何準確地把握問題本質感到有些力不從心的年輕人來說,這本“百寶箱”的誘惑力實在太大瞭。我非常好奇,這個“百寶箱”裏究竟裝瞭哪些“寶貝”?是關於如何構建清晰的邏輯鏈條的工具?還是能夠幫助洞察客戶深層需求的溝通技巧?亦或是處理復雜人際關係的秘訣?我尤其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案例,讓我能夠看到這些“工具”是如何在實際的谘詢場景中被運用,從而解決那些棘手的問題。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點石成金”般的啓示,讓我能夠學會像谘詢師一樣思考,擁有一種更敏銳的觀察力和更強大的分析能力,從而在未來的職業道路上少走彎路,更加遊刃有餘。

評分

還沒詳細的閱讀,印刷的還不錯,字體也挺大的

評分

同事推薦,好書!同事推薦,好書!

評分

都是趁著京東618大促銷的活動買的。價格實惠,物流給力!

評分

還沒詳細的閱讀,印刷的還不錯,字體也挺大的

評分

幫同事買的,??

評分

書不錯,網頁上看好厚,其實挺薄的

評分

好東西 是正品 京東到貨非常快

評分

幫同事買的,??

評分

書質量還是不錯的,慢慢看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