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时尚的养生之道——爱健康,从“艾”自己开始
11种内科常见病+13种外科、骨科常见病+15种皮肤科、五官科常见病+19种男科、妇科常见病,家庭健康艾灸疗法全指导。
2、简单灸法,健康有道——灸出健康好气色
“美容灸”“湿寒灸”“补气灸”“祛病灸”,千年薪火相传的养生祛病大法。
3、专业医师示范,清晰的步骤图解——步步详解艾灸养生
专业医师出镜,高清视频演示,全彩图片模拟,科学详解艾灸健康养生法。
内容简介
艾灸疗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从“药之不到,针之不及,宜灸之”这句流传甚广的医学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到艾灸这种疗法在传统医学中的地位。且与针灸相比,由于艾灸操作简便,更易被普通读者所掌握和使用,所以在民间流传甚广。
肩颈麻木酸疼时,灸上一时半会就能让人如释重负;痛经闭经时候,一根点燃的艾条就会让疼痛烟消云散;手脚冰凉时,三不五时灸上一灸,就能暖从心生,温热全身……一根小小的艾条,如同万能钥匙一般,随时灸上一灸,就能开启健康的大门。
全书扼要介绍了艾灸疗法的基础知识、常用灸法的技巧以及常用穴位的定位、主治与灸法,系统地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眼耳鼻咽喉科等常见病症。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可操作性强,即便是没有任何中医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掌握。
作者简介
刘红,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专家组成员,北京电视台《健康生活》栏目特约主讲嘉宾。出身中医世家。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三十余年。幼年师从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刘冠军教授,家学渊源。国医大师贺普仁亲传弟子。临床辨证精准,用药灵活。擅用中医中药、针灸、火针等治疗临床疑难病症,出版学术著作二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
内页插图
精彩书摘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大力发展中医,大批针灸古籍得到整理,针灸在教育与临床上得到了长足发展。温灸疗法由于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并且减少了直接灸的灼烧痛苦,在现代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发展,出现了许多诸如《灸绳》这样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的灸疗专著;发明了许多新的现代灸疗方法,如无烟艾灸;各种新式的灸具和温灸治疗仪亦被发明和应用。温灸疗法除了用于治病防病,还逐渐走入了美容美体保健行业,深受广大爱美人士的喜爱。如同历史上最为繁盛的唐朝一样,现代中国对灸疗师的需求与日俱增,各大城市的艾灸养生馆如雨后春笋般开办起来,很多职业学校还就专业灸疗师开展资格培训。与此同时,由于灸法简便易行,随着灸疗知识的普及推广,很多人开始自己动手,在家进行灸疗保健。艾灸,这一天然绿色、无毒副作用的中医外治法,开始焕发出崭新的容颜和勃勃生机。
……
前言/序言
当人们腹痛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按揉腹部;腰酸背痛的时候,会寻出竹罐或玻璃杯,在疼痛的部位拔几个火罐;天气炎热中暑的时候,会拿只碗,用碗沿一遍一遍地刮背部,直到红痧布满背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土办法”,正是排解了千千万万患者病痛的中医外治法—中医不仅有祖传下来的中草药和泛黄的古书;不仅仅有阴阳五行之类高深玄妙的理论,还有见效迅速、人人能够掌握的如推拿按摩、拔罐刮痧、艾灸针灸等外治之法。中医的外治疗法历史非常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伤寒论》《千金方》等医学著作中就有记载,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资料中,也记载有药浴、外敷、导引、推拿等多种外治疗法,医圣张仲景更是外
治疗法的师,他创制的熏方、洗方、塞鼻方、阴道坐药等,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他甚至将葱管插入病人尿道,从葱管另一端吹气导尿,治愈了急性尿潴留病患,这种方法,较法国医生拿力敦在1860年发明橡皮管导尿要早1200多年。今天,有许多新疗法不断现,药物剂型不断改进,传统仪器不断创新,这些,虽不排斥因多学科渗
透和应用的结果,但有不少内容则从中医外治法中可以找到其源。如,中药直接鼻腔吸入代之为雾化器、喷雾器,葱管竹筒导尿或灌肠代之为导尿管和灌肠器等,就连现代外科的植皮,亦是由中医外治法中动物皮覆盖创面的原理受到启发的结果。正如俗语所说:“扎针拔罐,病好一大半。”由于中医外治法中拔罐、艾灸、刮痧、推拿等特色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因而受到了广大百姓喜爱和认同。为了让广大读者掌握好这些疗法,更好的使用这些方法,我们精心编撰了这套《零基础学会推拿按摩》、《零基础学会拔罐刮痧》、《零基础学会艾灸》系列丛书。该系列丛书全面而系统地讲解了推拿
按摩、刮痧、拔罐及艾灸的基本操作方法、步骤、禁
忌事项等基础知识,还将各种慢性与常见病症自成单
元,详细介绍适用的推拿按摩、刮痧、拔罐与艾灸手法,并分列主治穴位与配穴,让您能根据病症自行选
穴、对症治疗。在编写本套丛书时,编者们坚持内容深入浅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并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力求方便普通读者的理解和掌握。在学习过程中,家庭成员之间还可相互进行操作,不仅对被操作者来说,可防病治病;对操作者来说,更可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还能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实为现代家庭的良师益友。
《温灸养生:古法艾灸的现代实践指南》 一、 引言:在现代生活的需求中寻找古老的智慧 现代社会,人们普遍面临着来自工作、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压力。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长时间的案牍劳形、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都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亚健康人群数量不断攀升,各种慢性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医学的价值,并积极寻求更为自然、温和、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法。 艾灸,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疗法,以其独特的温通、活血、散寒、止痛等功效,在古代就被广泛应用于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它以艾草为主要施灸材料,通过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特定穴位,激发身体自身的潜能,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温灸养生:古法艾灸的现代实践指南》并非一本教授您“零基础学会艾灸”的工具书,它更侧重于引导您深入理解艾灸的内在机理,认识艾灸在现代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为希望通过艾灸改善身体状况、提升生活品质的您,提供一套系统、科学、可操作的实践框架。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建立对艾灸的全面认知,理解其背后的医学原理,并将其融入日常养生保健的实践中,成为自己健康的有力守护者。 二、 艾灸的哲学意蕴与医学渊源:理解“温”与“通”的智慧 艾灸并非单纯的物理疗法,它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精湛的医学智慧。本书将首先带领您探寻艾灸的哲学根源,从“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精气神”等传统中医核心理论出发,阐释艾灸“温”与“通”的根本内涵。 “温”的哲学: 艾叶性温,燃烧产生的热力具有温经散寒、温阳固脱的功效。在传统哲学中,“温”代表着生机、活力、温和与包容。艾灸的“温”不仅仅是温度,更是一种生命的能量,能够驱散体内的“寒邪”,如同春日暖阳融化冰雪,使身体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我们将探讨“温”在祛除体内湿寒、瘀滞,促进阳气生发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的哲学: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艾灸的“通”在于打通经络、疏通气血。身体的许多不适,源于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艾灸通过温热刺激,能够激发经络的活力,促进气血的畅通运行,使身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滋养,从而达到“通”的目的。本书将详细解析经络学说,说明艾灸如何与经络系统协同作用,实现身体的内外平衡。 医学渊源的梳理: 本书将简要回顾艾灸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发展脉络,从《黄帝内经》对艾灸的初步论述,到历代医家对艾灸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与发展。我们将了解艾灸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逐渐演变成一种成熟的、具有独特体系的疗法。这有助于读者理解艾灸的深厚底蕴,增强对其疗效的信任感。 三、 艾灸的科学机理:解读温热效应背后的奥秘 脱离了对艾灸的神秘化想象,本书将以现代科学的视角,为您解读艾灸温热效应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这有助于消除读者对艾灸的疑虑,使其成为一种可以被科学理解和接受的健康方式。 温热效应与神经-体液调节: 艾灸产生的温热刺激,能够被皮肤的感受器感知,并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这会引发一系列神经反射,激活体内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我们将探讨艾灸如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镇痛、消炎、改善微循环等效果。 艾叶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艾叶并非仅仅是燃烧产生热量的载体。它富含多种挥发油(如侧柏酮、樟脑、龙脑等)、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在燃烧过程中,可以通过皮肤被吸收,并发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本书将介绍艾叶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在艾灸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协同作用。 艾灸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近年的研究表明,艾灸能够显著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免疫因子的释放,艾灸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性疾病,甚至对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缓解也有积极作用。我们将引用相关的科学研究,为您呈现艾灸在免疫调节方面的潜力。 艾灸与循证医学: 尽管传统医学强调经验和理论,但本书也会适时引用现代循证医学的研究成果,展示艾灸在特定疾病或健康问题上的有效性证据。这并非是为了用现代医学的标准去“定义”或“取代”传统艾灸,而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基于科学的认知,去了解和实践艾灸。 四、 艾灸的现代应用领域:从亚健康调理到慢性病辅助 本书将聚焦艾灸在现代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您呈现艾灸能够解决哪些常见的健康困扰,以及它在不同人群中的适用性。 女性健康: 艾灸在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显著的效果。我们将深入探讨艾灸如何通过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调和女性的生殖系统,改善相关的症状。 消化系统调理: 胃肠不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是现代人常见的困扰。艾灸可以通过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 呼吸系统保健: 季节性咳嗽、鼻炎、哮喘等呼吸系统问题,在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环境下尤为突出。艾灸具有温肺止咳、散寒通窍的作用,能够帮助改善呼吸道的健康状况。 颈肩腰腿疼痛缓解: 长期伏案工作、姿势不良容易导致颈肩腰腿的僵硬、疼痛。艾灸的温通作用能够舒筋活络,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感,改善关节的灵活性。 助眠与情绪调节: 焦虑、失眠是许多现代人面临的挑战。艾灸能够通过镇静安神、舒缓情绪,帮助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精神压力。 免疫力提升与体质增强: 对于体质虚弱、容易感冒的人群,艾灸可以通过温补阳气、调和气血,整体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运动损伤的辅助康复: 对于运动爱好者或因劳损引起的肌肉酸痛、关节不适,艾灸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加速组织修复,缓解疼痛。 五、 艾灸的实践原则与安全须知:科学施灸,方能受益 尽管艾灸方法多样,但其核心在于“安全”与“有效”。本书并非鼓励您随意操作,而是强调科学施灸的重要性。 精准选穴: 艾灸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穴位的选择。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对于常见病症有效的穴位,并解释其选穴的依据,强调“对症取穴”的原则。 灸法的选择: 不同的艾灸方法,如艾炷灸、艾条灸、雷火灸、悬灸等,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我们将对这些常见的灸法进行介绍,并分析其优缺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灸法。 施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从灸前准备、灸中感受、到灸后护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本书将详细阐述施灸时应注意的事项,如火候的掌握、体位的选择、禁忌症的识别、以及可能出现的灸感(如酸、麻、胀、热、蚁行感等)的理解,确保施灸过程的安全与舒适。 辨证施灸的重要性: 艾灸并非“万能”,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本书将强调“辨证施灸”的原则,即在施灸前,需要对身体状况进行初步的了解和判断,避免在禁忌症时进行施灸,从而确保安全和效果。 艾灸的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某些人群、某些身体状况,并不适合进行艾灸。我们将明确列出艾灸的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以及在特定情况下的注意事项,例如:高热、皮肤过敏、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孕期特定部位等。 艾灸的日常保健与调理: 除了针对特定病症,艾灸更是一种优质的日常保健方式。本书将提供一些适合日常保健的艾灸组合和建议,帮助读者将艾灸融入生活,持之以恒,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六、 结语:拥抱温和的东方智慧,成为自己健康的掌舵人 《温灸养生:古法艾灸的现代实践指南》希望能够成为您探索艾灸世界的引路人。它不是一篇速成指南,而是一次深入的对话,一次对古老智慧的重新解读。通过本书,您将不仅仅是了解艾灸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理解艾灸的“为什么”,以及如何科学、有效地将这份温和而强大的东方智慧,融入您的现代生活,成为自己健康管理的主导者。 我们相信,当您真正理解并实践艾灸的精髓时,您将能够感受到身体的积极变化,体验到一种更为自然、和谐、充满活力的生活状态。艾灸,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是开启内在生命力的钥匙,是您守护健康、提升生活品质的有力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