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互聯網、金融行業從業者等 繼暢銷書《互聯網金融:框架與實踐》之後,零壹研究院、寶象金融研究院聯手打造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創新重磅著作。全麵闡述互聯網+時代供應鏈金融新場景,15萬億元藍海蘊發新機,供應鏈金融盤活場景式金融需求,服務實體經濟,助力“一帶一路”國傢戰略。宋華、柏亮、黃甜寫序力薦。
海報:
內容簡介
供應鏈金融是一種帶有模式創新的金融服務,它真正滲透到瞭産業運行的全過程。然而,如何探索這種模式的規律?特彆是在"互聯網+”時代,不同的産業主體如何更好地利用供應鏈金融促進産業的發展,成為瞭眾多企業關注的話題。零壹財經攥寫的《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創新》正是立足於這一點,全麵總結反映瞭中國各行各業,以及不同的經營主體如何在立足産業運營的基礎上,通過供應鏈金融來促進産業的發展具有很好的藉鑒意義,其豐富的案例和廣博的視角也為中國企業探索供應鏈金融的創新和再創新提供瞭很好的啓迪。
作者簡介
寶象金融集團,總部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傢嘴金茂大廈,旗下公司包括:上海寶象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寶象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寶象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等。
寶象金融實繳注冊資金5000萬,並在繼續增資。曆經5年時間蘊育33場戰略論證會議、180天係統開發,寶象金融迎來高速發展。寶象金融以創新金融産品為核心,打造互聯網金融産業鏈,實現“普惠金融”及“互聯網+”的戰略,已與中國農業銀行、太平保險、卡行天下等多傢企業達成戰略閤作。
寶象金融以金融創新為核心理念,無論是在運用雲計算技術和大數據控製的風控領域還是在金融服務領域,都以區彆於同業的創新模式來錶達對投融資雙方的誠意。並通過金融創新,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普惠金融與理財服務,旨在打造中國互聯網金融專業服務型平颱之一。
零壹財經,零壹公司是專業的新金融成長服務機構,旗下擁有零壹研究院、零壹財經及互聯網理財用戶服務平颱愛有財等闆塊。零壹公司是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發起單位並任宣傳專委會主任單位、中國融資租賃三十人論壇成員機構、湖北融資租賃協會副會長單位、微金融50人論壇特邀成員機構及跨界創新組織COIN執委機構。
零壹研究院以數據和案例為基礎,進行新金融前沿理論和實務研究,已齣版十餘種專業書籍,包括:《互聯網金融:框架與實踐》、《中國P2P藉貸服務行業白皮書》係列、《中國眾籌服務行業白皮書》係列、《中國融資租賃行業年度報告》係列、《互聯網理財資産供給》、《百變互聯網理財》係列及《互聯網金融+》等。
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已建成國內P2P藉貸、眾籌融資等互聯網金融細分領域較大的行業數據庫,形成瞭可動態量化分析的數據産品。零壹融資租賃研究中心是零壹研究院旗下新銳研究機構,專注於融資租賃前沿研究。
精彩書評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創新》,全麵總結反映瞭中國各行各業,以及不同經營主體如何在立足産業運營的基礎上,通過供應鏈金融來促進産業的發展,應當講,具有很好的藉鑒意義,其豐富的案例和廣博的視角也為中國企業探索供應鏈金融的創新和再創新提供瞭很好的啓迪。
——宋華(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創新》,以簡潔的篇幅梳理瞭國內外供應鏈金融的探索曆程、多樣的商業模式和典型案例。它是寶象金融在實踐中尋找的參考,也是一種市場普及和培育的努力。
——柏亮(零壹財經CEO)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創新》,對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進行瞭係統的描述,並對供應鏈金融的主要參與主體和業務模式等進行瞭詳細的論述。通過對國外供應鏈金融發展曆程和業務模式的研究,從而對我國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趨勢和未來發展前景做齣前瞻性的分析和預測,以期為中國供應鏈金融的持續和健康發展提供一些建設性的參考和建議。
——黃甜(寶象金融CEO、聯閤創始人)
目錄
第1章 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概述 1
1.1 供應鏈金融定義 2
1.2 供應鏈金融産生的背景 6
1.2.1 供應鏈金融産生的宏觀基礎 6
1.2.2 供應鏈金融産生的微觀基礎 8
1.3 中國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曆程 15
1.3.1 供應鏈金融1.0階段,綫下“1+N”模式 16
1.3.2 供應鏈金融2.0階段,初步實現“四流閤一” 17
1.3.3 供應鏈金融3.0階段,大平颱趨勢 19
1.4 供應鏈金融生態解析 20
1.5 中國供應鏈金融的市場空間 23
1.5.1 中國主要行業應收賬款規模 23
1.5.2 中國供應鏈金融發展空間預測 25
第2章 供應鏈金融需求主體分析 27
2.1 中小企業的定義 28
2.2 中小企業的規模及産值 29
2.3 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31
2.3.1 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分析 31
2.3.2 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分析 32
2.4 中小企業融資難原因分析 33
2.4.1 中小企業內部原因導緻融資難 33
2.4.2 銀行等金融機構方麵的原因 34
2.4.3 缺乏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配套建設支持 35
2.5 中小企業資金受到行業擠占 36
第3章 供應鏈金融主要業務種類分析 39
3.1 預付賬款融資模式 41
3.2 存貨融資模式 42
3.3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 43
3.3.1 保理業務基本流程 44
3.3.2 保理池融資業務 45
3.3.3 反嚮保理業務 46
3.3.4 融資租賃保理業務 47
3.3.5 商業保理業務極具爆發力 48
3.4 融資租賃業務 50
3.4.1 直接融資租賃業務 51
3.4.2 售後迴租融資租賃業務 52
3.4.3 杠杆融資租賃業務 53
3.4.4 融資租賃滲透三大業務模式之中 54
3.4.5 融資租賃業務快速擴張 55
第4章 供應鏈金融主要參與主體分析 59
4.1 商業銀行主導模式 62
4.1.1 模式簡析 62
4.1.2 案例分析 64
4.2 核心企業主導模式 69
4.2.1 模式簡析 69
4.2.2 案例分析 71
4.3 物流企業主導模式 78
4.3.1 模式簡析 78
4.3.2 案例分析 79
4.4 供應鏈協作服務商 84
4.4.1 模式簡析 84
4.4.2 案例分析 86
第5章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新模式 91
5.1 電商平颱發展模式 92
5.1.1 模式簡析 92
5.1.2 案例分析 93
5.2 P2P網貸平颱發展模式 96
5.2.1 模式簡析 99
5.2.2 案例分析 103
5.3 供應鏈金融六類參與主體的對比分析 115
第6章 供應鏈金融資金來源與風險管控 117
6.1 供應鏈金融資金來源分析 118
6.1.1 商業銀行 120
6.1.2 融資租賃公司 121
6.1.3 小貸公司 122
6.1.4 P2P網貸平颱 123
6.2 供應鏈金融的風險來源分析 124
6.2.1 市場風險 124
6.2.2 核心企業信用風險和道德風險 125
6.2.3 上下遊融資企業信用風險 126
6.2.4 貿易背景真實性風險 126
6.2.5 業務操作風險 127
6.2.6 物流監管風險 127
6.3 供應鏈金融風險管控 129
6.3.1 供應鏈金融具有天然的風控優勢 129
6.3.2 供應鏈金融風險管控的對策及建議 132
第7章 國外供應鏈金融發展經驗及啓示 137
7.1 國外供應鏈金融發展曆程 138
7.2 國外供應鏈金融案例分析 140
7.2.1 UPS:物流企業主導的供應鏈金融模式 140
7.2.2 GE:大型核心企業為主導的供應鏈金融模式 144
7.2.3 SCB:商業銀行主導的供應鏈金融模式 147
7.3 國內外供應鏈金融對比 150
7.3.1 供應鏈金融參與主體對比 150
7.3.2 供應鏈金融主要服務對象對比 151
7.3.3 供應鏈金融主要融資方法對比 152
7.4 國外供應鏈金融發展經驗啓示 153
第8章 供應鏈金融政策法規及未來發展展望 155
8.1 中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 156
8.2 中國商業保理相關政策 158
8.3 中國融資租賃相關政策 160
8.4 中國供應鏈金融未來發展方嚮及前景展望 163
免責聲明 168
精彩書摘
中國供應鏈金融未來發展方嚮及前景展望
現階段在中國利率市場化幾近完成,高收益資産即將消失,資産增量減緩,隻能挖掘存量提升資産效率的宏觀大背景下,有擔保、有相對高收益和穩定現金流的風險資産將吸引資金追逐,供應鏈金融正在成為中國企業拓展融資渠道的重要途徑之一。隨著互聯網的介入,供應鏈金融在升級換代的同時取得瞭快速的發展,有望迎來發展黃金時期。
展望未來,寶象金融研究院認為中國的供應鏈金融領域將呈現以下幾種發展趨勢。
(1)供應鏈金融發展的綫上化大趨勢
電商平颱的興起和供應鏈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使得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發展速度和受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從而誕生瞭在綫供應鏈金融新的錶現形式。目前,許多商業銀行正嘗試自建或者與電商平颱閤作開展綫上供應鏈金融。
各參與主體通過建立綫上供應鏈金融服務平颱實現資源整閤,優化物流鏈、資金鏈和信息鏈,為大型企業和上下遊中小企業提供專業化和定製化的金融服務。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掌握瞭供應鏈融資過程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從而具備瞭衡量藉款企業實際的還款能力,從而為解決金融業務中核心的風險定價提供瞭良好的支撐。
融資企業在綫上供應鏈金融服務平颱可以自助申請貸款,平颱係統進行實時審批,自動放款。企業每次藉款還款均通過綫上完成,手續簡便、隨藉隨還,極大地降低瞭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提高企業資金周轉率。
供應鏈金融發展的綫上化趨勢提升瞭資金使用效率,並打破瞭傳統商業銀行主導的供應鏈金融模式,進而大大拓寬瞭傳統供應鏈金融的範圍邊界。
(2)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垂直化和細分化大趨勢
供應鏈金融在不同行業的應用,必然衍生齣不同的行業特性,這將促使供應鏈金融嚮更垂直細分、更精準、更專業的方嚮發展,産業在綫金融的綜閤服務將逐漸走嚮成熟。目前,包括商業銀行、核心企業、電商平颱、P2P平颱等供應鏈金融參與方都已在各細分産業、細分領域布局瞭供應鏈金融融資業務。
我們看到,每個行業都有自身的行業屬性和特點,比如服裝行業的廠商門店特彆多,特點迥異,鋼貿企業又有鋼貿企業的特點,因此不同産業鏈上的企業具有迥異且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需求特徵。因此,各供應鏈金融參與主體需要根據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具體需求來為其量身定做金融服務,提供更加靈活和個性化的供應鏈融資産品。
那麼,可以預見,各供應鏈金融參與主體隻有不斷深耕各自所經營的一條或幾條産業鏈,在充分瞭解行業屬性和特徵的基礎上,結閤自身的專業分析與研判能力,纔能為各垂直細分供應鏈上的企業提供個性化的供應鏈金融産品服務。寶象金融研究院相信未來將會有更多的細分行業供應鏈金融模式或平颱提供者齣現。
(3)大數據應用將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得到充分體現
供應鏈金融最終是要實現“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四流閤一”。與傳統金融相比,供應鏈金融不再單純看中貸款企業的財務報錶等靜態數據,轉而對企業的動態經營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將貸款風險降到最低。
供應鏈金融參與主體在掌握瞭大量的動態客戶交易信息之後,如果不能夠及時、準確地對客戶信息進行分類整理並分析,那也是無法有效地開展供應鏈金融産品服務的。大數據的應用或者說是大數據平颱的建設是在“互聯網+”浪潮下的供應鏈金融未來發展的另外一大發展趨勢。
供應鏈金融參與主體通過自建或者與大數據機構閤作建立大數據平颱,為貸款企業客戶量身定製全方位、多維度的分析報告。可以依托大量的真實交易數據來源和大數據處理技術,計算齣各標準數據的區間範圍,通過上下遊企業數據的匹配,對貸款企業客戶的資信狀況進行全麵閤理判斷。該分析報告最大的亮點是數據實時變化,並提供瞭部分數據變化預測,對業務周期進行全程化、多維度的監控和測評,能夠做到及時通知和給齣建議,從而將參與主體的放貸風險降到最低。
大數據在供應鏈金融業務領域的應用可以快速地幫助各參與主體進行大量且非標準化的交易數據的整理和分析,並且可以幫助參與企業節省成本,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以及提供融資服務的實現效率。
當然,大數據離不開雲處理,雲處理為大數據提供瞭彈性可拓展的基礎設備,是産生大數據的平颱之一,除此之外,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計算形態,也將一起助力大數據革命,這些都將讓大數據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發揮齣更大的影響力。
(4)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平颱化和生態化大趨勢
展望未來,寶象金融研究院認為中國供應鏈金融未來的一個發展大趨勢是做成産融結閤的生態係統大平颱。中國供應鏈金融嚮平颱化趨勢發展和整閤將是必然趨勢,由平颱模式搭建成一個産融結閤的生態係統,不再是單嚮流動的價值鏈,而是能促使多方共贏的商業生態係統。
供應鏈金融平颱生態係統是以生態為基礎的新型商業模式,具有長遠的戰略價值。平颱企業是價值的整閤者,是多邊群體的連接者,更是生態圈的主導者。其終極目標,在於打造齣擁有成長活力和贏利潛能的生態圈,而供應鏈上各環節企業與機構要加入平颱生態圈來實現未來的發展。
中國供應鏈金融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將工業4.0、商業4.0、農業4.0有機結閤起來,實現産業之間的跨界與融閤。供應鏈金融4.0是在這一生態係統平颱建設上搭建瞭跨産業、跨區域的、跨部門,與政府、行業協會、産業資本等各方廣結聯盟,物聯網和互聯網相融閤的金融生態平颱。具體的運營方式是通過平颱鏈接的商業生態,基於雲計算和大數據創建金融生態係,使得金融能真正服務於整個供應鏈的各類主體並推動商業生態的發展。
未來,寶象金融研究院相信在國傢支持政策的放開和“互聯網+”浪潮的推動下,包括商業銀行、核心企業、物流企業、供應鏈協作企業、電商平颱和P2P平颱等在內的各方參與主體將利用自身的優勢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展開充分的閤作和競爭。未來,中國的供應鏈金融領域必將産生多樣化的發展模式和創新服務類型,從而成為中國産業結構調整和國民經濟發展轉型的重要抓手,未來中國的供應鏈金融有望迎來發展黃金時期,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
前言/序言
推薦序1
宋華(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
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一直是中小企業發展的桎梏,中小企業在生産運營當中,由於自身規模較小,現金流很容易齣現緊張甚至斷裂的情況,如何盤活資金成為瞭中小企業最為關注的問題。近年來,以供應鏈真實交易背景為基礎産生的供應鏈金融得到瞭高速發展,根據國外研究機構Demica統計的數據(2014),從2011年到2013年,國際銀行的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年增長率為30%~40%,在2020年之前,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年增長速度都將在10%以上。在我國,供應鏈金融發展也非常迅速,據前瞻産業研究院供應鏈金融行業報告數據顯示(2015),到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的市場規模可達14.98萬億元左右。由此可見,供應鏈金融業已成為目前企業變革發展的又一重要趨勢。
供應鏈金融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得以迅速發展,就在於其獨特的管理要素、流程和結構,使得供應鏈金融不同於以往的傳統銀行藉貸,較好地解決瞭中小企業,特彆是成長型中小企業因為經營不穩定、信用不足、資産欠缺等因素導緻的融資難問題。首先,在管理要素上看,傳統的銀行藉貸以“好的資産負債錶”為基礎,對企業以往的財務信息進行靜態分析,依據對授信主體的孤立評價做齣信貸決策,因此,從實質上講,作為藉貸方的傳統金融機構並沒有真正地把握小微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從而産生瞭如今較高的壞賬率,相反,供應鏈金融評估的是整個供應鏈的信用狀況,加強瞭債項本身的結構控製,其金融性行為既服務於實體經濟,同時又源於實體經濟的狀況控製金融活動中的風險,因而,它把結構性的信息作為瞭信用建立和評價的基礎。其次,在管理的流程上,傳統的藉貸是一種簡單的資金藉貸關係,以一個或幾個生硬、機械的産品“水平式”地覆蓋不同細分市場及交易鏈條上的各個節點、各個交易主體需求。而供應鏈金融是根據交易對手、行業規則、商品特點、市場價格、運輸安排等交易條件,為供應鏈上不同交易層次和交易地位的交易主體定製的專業金融解決方案。因此,供應鏈金融不僅僅是融資,更是流程優化方案和成本降低方案,是在幫助中小微企業在優化産業運行的同時,實現融資和其他金融性服務。再次,在管理的組織結構方麵,兩者也呈現齣較大的差異,傳統的藉貸一般參與主體隻有商業銀行等信貸機構和中小企業雙方,有些也需要第三方擔保人的參與,也就是說,其組織結構是兩方的,最多是三方關係。但是在供應鏈金融中,不僅僅有金融機構、融資企業,還包括供應鏈上的參與企業、其他服務型企業以及第三方與第四方物流企業,亦即供應鏈金融是一種網絡生態式的組織場域,參與各方在這個網絡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並且各得其所。
由此可以看齣,供應鏈金融是一種帶有模式創新的金融服務,它真正滲透到瞭産業運行的全過程。然而,如何探索這種模式的規律?特彆是在“互聯網+”時代,不同的産業主體如何更好地利用供應鏈金融促進産業的發展,成瞭眾多企業關注的話題。寶象金融撰寫的《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創新》正是立足於這一點,全麵總結反映瞭中國各行各業,以及不同的經營主體如何在立足産業運營的基礎上,通過供應鏈金融來促進産業的發展,應當講,具有很好的藉鑒意義,其豐富的案例和廣博的視角也為中國企業探索供應鏈金融的創新和再創新提供瞭很好的啓迪,因此,欣然作序!
《新零售時代:融閤、重塑與價值躍升》 一、 時代浪潮下的零售業變革:從“人貨場”到“全鏈路”的顛覆 我們正身處一個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數字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社會經濟的方方麵麵,深刻地重塑著各行各業的商業邏輯和運營模式。零售業,作為連接生産者與消費者的重要橋梁,更是首當其衝,經曆著一場深刻而持久的顛覆。 曾經,零售業的核心是“人”、“貨”、“場”的有效匹配。商傢努力理解消費者需求(人),精心挑選商品(貨),並將其陳列在適宜的銷售空間(場)。然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移動支付的成熟、大數據的爆發以及人工智能的崛起,這個傳統的“人貨場”三角關係正在被一個更為復雜、更為精密的“全鏈路”生態所取代。 “全鏈路”不僅僅是綫上綫下的簡單疊加,而是對整個零售價值鏈的深度整閤與再造。它涵蓋瞭從商品企劃、品牌營銷、生産製造、物流倉儲、銷售渠道、用戶服務,到售後反饋的每一個環節,並力求實現數據驅動、協同增效、用戶至上。這種變革的本質,是從單點突破走嚮係統性創新,是從分散運營走嚮生態化融閤。 《新零售時代:融閤、重塑與價值躍升》一書,正是對這場時代浪潮下零售業深刻變革的係統性梳理與前瞻性洞察。它並非一本關於具體技術工具的堆砌,而是聚焦於變革背後的核心邏輯、關鍵要素與成功路徑,旨在為讀者描繪一幅清晰的“新零售”時代圖景,並提供切實可行的行動指南。 二、 深度剖析:新零售的核心驅動力與關鍵特徵 本書將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麵,深入剖析驅動新零售變革的核心力量。 宏觀驅動力: 消費模式的根本性轉移: 80後、90後、00後成為消費主力,他們的消費理念、價值取嚮、獲取信息的方式都與前幾代人截然不同。他們追求個性化、體驗化、社交化、智能化、綠色環保的消費,對品牌的認知也更加多元和挑剔。 技術紅利的持續釋放: 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零售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瞭強大的技術支撐。這些技術不僅改變瞭消費者與商品互動的方式,也極大地提升瞭商傢運營效率,催生瞭新的商業模式。 市場競爭格局的重塑: 綫上綫下渠道的界限日益模糊,傳統零售商麵臨轉型壓力,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綫下,新興品牌藉助社交媒體和私域流量崛起,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對零售商的創新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提齣瞭更高要求。 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 全球化、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提升,以及日益關注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都對零售業提齣瞭新的課題。 關鍵特徵: 以用戶為中心: 從“以商品為中心”轉嚮“以用戶為中心”,深度理解用戶需求,圍繞用戶全生命周期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的産品和服務。 綫上綫下深度融閤(O2O/OMO): 打破綫上綫下的物理隔閡與信息壁壘,實現流量、數據、服務、體驗的互聯互通,構建全渠道的消費場景。 數據驅動的決策與運營: 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洞察消費者行為,優化商品管理、精準營銷、庫存控製、供應鏈協同,實現精細化運營。 場景化、體驗式消費: 強調為消費者創造獨特的消費場景和沉浸式的購物體驗,通過情感連接和價值共鳴贏得消費者。 全鏈路的效率提升與成本優化: 通過技術賦能,優化從商品研發、生産、流通到銷售、服務的每一個環節,提升整體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生態化發展與價值共創: 零售商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構建與供應商、物流商、技術服務商、內容創作者、消費者等形成的共贏生態圈,共同創造和分享價值。 三、 核心場景與實踐路徑:解構新零售的落地應用 本書將深入剖析新零售在不同場景下的具體實踐,並提供可供藉鑒的落地路徑。 數字化門店的重塑: 智能化導購與個性化推薦: 利用人臉識彆、行為分析等技術,為顧客提供個性化的商品推薦和導購服務。 無感支付與自助結算: 引入RFID、圖像識彆等技術,實現快速、便捷的支付體驗。 虛實結閤的沉浸式體驗: 通過AR/VR技術,打破實體店的局限,提供更豐富的商品展示和互動體驗。 數據采集與分析: 門店成為重要的用戶行為數據采集點,為精細化運營提供支撐。 智慧供應鏈的構建: 需求預測與智能補貨: 基於大數據分析,精準預測市場需求,實現動態、智能的補貨策略,降低庫存積壓和缺貨風險。 柔性生産與按需製造: 依托先進的製造技術和信息化係統,實現小批量、多品種的柔性生産,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 高效協同的物流網絡: 構建集約化、智能化、可視化的物流體係,提升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追溯與透明化: 利用區塊鏈等技術,實現商品從源頭到終端的全程可追溯,增強消費者信任。 用戶運營與私域流量的價值挖掘: 精細化用戶分層與畫像: 通過多維度數據分析,對用戶進行精細化分層,建立立體化的用戶畫像。 內容營銷與社交互動: 打造有價值的內容,通過社交平颱、社群等方式與用戶建立深度連接,增強用戶粘性。 會員體係的精細化運營: 設計差異化的會員權益與激勵機製,提升會員價值和忠誠度。 私域流量的轉化與復購: 圍繞私域流量進行精細化運營,通過社群、小程序、直播等方式,實現高轉化率和高復購率。 技術賦能的商業模式創新: 直播電商與內容電商: 探索直播帶貨、短視頻種草等新型銷售模式。 訂閱製與服務化零售: 從一次性銷售嚮提供持續性服務轉變,構建長期用戶價值。 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模式: 縮短中間環節,實現用戶直連製造,滿足個性化定製需求。 數據服務的增值: 將積纍的用戶數據和運營經驗轉化為數據服務,賦能閤作夥伴。 四、 挑戰與機遇:在變革中尋找增長點 新零售的浪潮帶來瞭前所未有的機遇,但也伴隨著巨大的挑戰。本書將深入探討這些挑戰,並為零售企業提供應對策略。 挑戰: 技術融閤的挑戰: 如何將新技術有效地融入現有業務流程,並實現係統兼容與數據互通。 人纔的瓶頸: 缺乏既懂零售業務又懂數字技術的復閤型人纔。 組織變革的阻力: 傳統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外部環境。 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 在數據應用的同時,如何保障用戶的隱私安全。 投入與迴報的權衡: 數字化轉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如何評估和控製ROI。 同質化競爭的加劇: 隨著新零售模式的普及,如何避免陷入同質化競爭的泥潭。 機遇: 用戶體驗的極緻化: 通過科技賦能,提供前所未有的用戶體驗,贏得用戶青睞。 效率與效益的雙重提升: 精細化運營和智能化管理帶來運營效率的大幅提升,從而實現效益增長。 新的增長麯綫的開闢: 擁抱數字化轉型,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增長點。 品牌價值的重塑與升華: 通過與消費者建立更深的情感連接,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價值。 構建行業生態係統的領導者: 憑藉強大的數據能力和生態整閤能力,成為行業標準的引領者。 五、 展望未來:新零售的下一個十年 本書的最後一章,將帶領讀者展望新零售的未來發展趨勢。我們將探討人工智能、元宇宙、Web3.0等前沿技術將如何進一步賦能零售業,以及可持續發展、普惠零售等理念將如何深刻影響零售業的未來格局。 《新零售時代:融閤、重塑與價值躍升》,是一本為所有渴望理解並引領零售業未來發展方嚮的創業者、經營者、管理者、政策製定者以及從業者量身打造的深度指南。它將幫助您撥開迷霧,認清趨勢,掌握方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抓住時代機遇,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增長和價值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