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散发着一种庄重的老派气息,这倒是符合其主题的严肃性,但阅读体验上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大量使用的专业术语,特别是对于声乐美声学派与民族唱法之间差异的界定和比较,几乎需要我每隔几段就要停下来查阅其他参考资料,这极大地打断了阅读的连贯性。我尝试着去理解作者是如何看待当代中国作曲家在吸收了西方现代音乐技法之后,如何巧妙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语境的,但书中对于这种“融合”过程的描述,往往是通过引用大量的音乐分析标记和理论框架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具体的案例赏析来引导我们。举个例子,当谈到某位作曲家如何创新性地处理“气口”或“气息运用”时,我更想看到的是作者引用该作品的某一句歌词,然后描述这种处理方式是如何服务于这句歌词的情感表达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音域和技术难度的罗列上。这本书更像是一份供研究人员使用的参考工具书,而不是一本面向广大音乐爱好者的普及读物。
评分说实在的,我买这本书是想深入了解一下,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声乐作品在题材和风格上究竟经历了哪些巨大的转变,特别是那些突破了传统主旋律叙事框架的作品,是如何在当时的艺术生态中找到生存空间的。书中关于时代背景的论述非常简略,更多的是直接切入音乐作品自身的结构分析。我希望能读到更多关于“台前幕后”的轶事,比如某个作品的剧本是如何几经修改才得以通过审查的,或者某位年轻作曲家在创作初期遭受到的质疑与鼓励。这些“人”的故事,往往比音符本身的排列组合更能打动人心。这本书的叙述视角太过“纯音乐化”了,几乎将作品从它所处的社会、历史和剧场环境中剥离了出来,成为一个孤立的艺术对象进行研究。因此,虽然它在专业性上无可挑剔,但在构建一个生动、立体、有血有肉的“中国当代声乐图景”方面,对我来说,信息量是缺失的,我更希望读到的是一部关于“声音变迁史”的纪实文学,而非一份冷峻的学术报告。
评分我费了好大劲才把这本书啃完了一小半,坦白说,我的理解能力可能跟不上作者的学术深度。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学术化,每一个论断都像是经过了无数次推敲和论证的教科书式陈述,这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智力上的拉锯战。我原本以为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钢琴艺术指导在实际排练中如何与歌唱家进行沟通协作的“秘笈”或者“内幕”,毕竟“艺术指导”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幕后的神秘感。结果,书中更多的是对钢琴伴奏在声乐作品中“功能性”的理论阐述,比如和声织体的分析,对人声线条的支撑作用等,这些内容对于一位专业的科班学生或许是宝贵的财富,但对于我这个想要了解“人情味”和“舞台化学反应”的读者来说,显得过于干燥和抽象。我甚至在想,那些被选入书中的作品,它们在录音棚里是如何一次次试唱、如何与钢琴家磨合出最终完美版本的细节,那些充满汗水和争执的瞬间,是不是更值得被记录下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结构图。
评分这本厚厚的书,光是翻开扉页,就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学院气息扑面而来。我特地挑了几个周末的时间,试图沉浸其中,但说实话,阅读体验颇有些挑战性。书里对于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中国声乐作品的梳理,结构严谨得像是一份详尽的档案汇编,每一个作曲家的名字、每一首代表作的创作背景,都被标注得一丝不苟。然而,对于我这种业余爱好者来说,那些晦涩的音乐学术语和繁复的结构分析,读起来就像是在啃一块没有调味的干粮,虽然营养丰富,但实在难以大快朵颐。我期待的是能读到一些关于这些作品如何被创作出来,作曲家们在艰难时代里如何寻找灵感的故事,或者至少是几段生动描述,描绘出一位歌唱家在舞台上完美演绎某段高音时的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书中虽然提到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民族性,但大部分篇幅都聚焦于技术性的探讨和文献的罗列,缺乏那种能让普通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叙事张力,读完后总觉得意犹未尽,仿佛只是看到了冰冷的乐谱框架,却未能真正“听见”那些声音的温度与灵魂的挣扎。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对时代脉搏的捕捉,而不是对音符的解剖。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博大精深,但难以亲近”。它似乎预设了一个读者群体:他们已经拥有深厚的音乐理论基础,并且熟悉绝大多数被提及的声乐作品。这种高门槛让我这个“半路出家”的听众感到有些挫败。我原本抱着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当代中国歌剧或艺术歌曲的“必听清单”以及每首曲目的“快速入门指南”的期望。例如,哪几首作品是表达特定历史时期情绪的最佳载体?哪几首是技巧难度最高、最能体现演唱者功力的?书中确实给出了作品目录,但对这些作品的“可听性”和“情感穿透力”的描述都比较克制和客观,缺少了那种带着强烈主观情感的推荐和导览。当我试图去寻找关于那些著名歌唱家们是如何诠释这些作品,他们的“声音印记”给作品带来了哪些不可替代的贡献时,这些内容也大多被含糊带过,仿佛“表演者”只是“作品”的附庸,而非共同的创造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