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圈一画画的、漫画圈一挖墓的,一位爱漫画的考古女生用她狐狸“阿三”的漫画形象,将你从满是诱惑、浪漫、神秘的想象中带到一个科学、真实但非常有趣的考古世界里。
李子一,笔名“阿三”,90后考古硕士,本科就读于郑州大学考古系,硕士就读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考古系,是一个地地道道在考古工地摸爬滚打过的“女汉子”。
2014年,她开始在郑州大学官庄考古队微博上用漫画记录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以独特的方式带领人们走进了一个妙趣横生的考古世界,并因其漫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获得第四届“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公众组一等奖和第二届中国公共考古“仰韶论坛”公众类一等奖。
考古“好汉”阿三有话说~
考古不是你想象
究竟是神马
对考古的幻想 23
考古干神马 25
七 宗 罪 31
寻找遗址 34
打 石 器 39
碳氮稳定同位素 43
田野考古姿势规范 47
坑 友 48
能 人 51
节 假 日 52
放假回家 55
双十一吃土 57
工地那点事儿
奔赴工地 69
东虢遗址 72
回 忆 杀 74
民 工80
冻 成 汪82
雾 霾 天85
停 电86
灰头土脸90
洗 头 发92
洗 澡93
大 食 堂97
偷 鸡 蛋101
抓 老 鼠102
暴 躁 狗104
乡村CBD 107
正确打开方式
调 查113
钻 探116
开 方118
清理遗迹119
探方日记125
收集遗物127
考古人剪影
打开考古的一扇窗
有一位叫李子一的女生,在大学攻读考古学时,因为热爱考古,自称为女汉子。又因为喜欢漫画,她开始让漫画也喜欢上考古。于是一个品牌在不知不觉中诞生,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考古入坑指南》。
阿三画的考古漫画,近年来在考古圈出了风头。现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将这些漫画结集出版,风势不减,愈刮愈猛了。
自称是“考古圈一画画的、漫画圈一挖墓的”,一位爱漫画的女学生,又那么热爱考古,也许在当下她是唯一,李子一的出现显出特有的珍贵。当漫画喜欢上考古,又当你喜欢上这考古漫画,你会觉着这考古不再陌生,不再枯燥,不再清冷,也不再神秘,相反却是色彩缤纷,妙趣横生。
用漫画描述考古,阿三不能算是第一,但在学考古做考古时画考古漫画,而且画得这样出色,那就再没有第二位了。
我不大懂得漫画,但略知漫画有一个明确的功用,那就是讽喻。这样的漫画,画意在画外。阿三的漫画,是属于专业漫画,是知识类型的漫画,觉得画意是要将无趣变得有趣,将有趣变得更有趣。而且是将小众冷僻的知识提升起温度,让它变得温暖、平实又贴近大众。
的确,考古这行当,虽然行内有人可以爱它爱得苦苦切切,可过去却不大为大众理解,现在也仍然有许多人不那么理解。熟知专业的人希望更多的人理解这专业,也是责无旁贷。阿三一面研习考古,一面将所学得的知识用漫画知会同学,也惠及公众,功莫大焉。
阿三的漫画,内涵与情趣,都超出一般的同类专业性漫画。画面既有充实的情节,也有真实的细节。既有写实的风格,也有浪漫的情怀。在内容上表达准确,文与画都在专业范畴内流转。有情有趣有滋有味,却并无哗众取宠的念想。画得也是非常认真,虽然是漫画,却并不是随意走笔,让人感觉漫画也可以这样一丝不苟。
考古与大众之间,距离不小,这行当不大容易为大众了解和理解。虽然这距离一直在缩小,但沟通还大有潜力,有了阿三的漫画,就又多了一种沟通的方式,也许这是个不错的方式,觉得应有相当多的人愿意通过这些漫画认知考古。阿三说:“考古专业涉及文、理、工、医,就像是法医和侦探的结合体,即便仅仅挖掘出散落在泥土里的碎片、古人吃剩的骨头,无论它们多么小、多么不起眼,根据这些知识,我们也能推断出它们在历史中的价值。”考古正是如此,在考古人眼里,这些都是有研究价值的,它们包含的许多故事,都等待着考古人去解释。
考古是什么,怎样去考古,考古能研究什么问题,考古在研究什么前沿课题,考古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在阿三的漫画中都有她的理解和回答。这部漫画在细节上颇见功夫,表现了学生考古实习的苦乐,再现了考古中的日常感受,生动而自然。其中有群体的故事,也有个人经历,有生活,有感悟。我甚至觉得这本漫画就是田野考古实习手册,等同于图解考古操作规程,可以作为考古学的入门参考。
读阿三这部考古漫画集,感觉还有一种特别的气场,健康,开朗,积极,执着,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这个气场。这就是一种精神,正如鲁迅《漫谈漫画》所说:“漫画的第一件紧要事是诚实,要确切的显示了事件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
好的漫画,如锤如锣,震撼人心。不过一般人的理解,漫画是个现代词,是个现代画种。殊不知漫画古已有人,虽然那些画并无“漫”之名,却有漫画之实。我做考古研究,也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漫画考古。
我们知道漫画在日本非常流行,有人觉得中国漫画源于日本。日本曾将漫画称为“戏画”、“狂画”、“大津绘”、“鸟羽绘”,后来又称为“诙谐画”、“滑稽画”、“讽刺画”等。1902年日本现代漫画家北泽乐天在《时事新报》上主编“时事漫画”专栏,统一了漫画称谓。日本漫画家称漫画一名,来自宋人洪迈《容斋随笔》记述的一种漫画鸟,其实这种鸟更早见于北宋人晁说之的《嵩山文集》,其中有一首诗题为《漫画》,有“漫画复漫画”一语。
漫画复漫画,鸟儿的嘴在水里画来画去,鱼就画到了嘴里。这应当是一种涉禽,漫画鸟可能是俗名,学名有待考论。这漫画鸟居然成就了一个画种的名称,贡献不小。在古代,漫画一词出现不晚,漫画出现更早,只是没有漫画之名而已。一些青铜、漆器、陶瓷纹饰中,有的动物与人物都体现有漫画风格。时代更早的彩陶甚至岩画上的动物与人物,都流露出十足的漫画风,有的变形夸张,有的明确寓意,那就是漫画。
考古对古代漫画的解读,独有与生俱来的便利。考古人对发扬古代漫画的技巧与精神,也算是近水楼台了。阿三树立了标杆,希望有更多的年轻考古学者加入这个行列,用考古漫画搭建与公众沟通的桥梁,让这桥梁畅通无阻。
王仁湘
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委员会主任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是独树一帜,没有那种传统学术书籍的架子,反而充满了热情和一点点“玩家”的语气。读起来非常流畅,就像一位资深玩家在向新手传授他的“独门秘籍”。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垃圾堆”或“地层断面”时的那种细致入微。他会告诉你,一块不起眼的陶片碎片,在考古学家眼里意味着什么,它可能揭示了当时的贸易路线、手工业水平甚至饮食用具的变迁。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被丢弃的“废弃物”,它们在千年之后或许就是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宝贵“遗物”。书中对不同文化区域的考古学侧重点也有所比较,比如对比了中美洲与地中海沿岸的考古发现差异,拓宽了我的视野。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都变得更“立体”和“纵深”了,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介绍考古学的知识,更是在构建一种思考模式。它让我明白,历史不是已经被定格的画面,而是一个不断被重新解读和修正的过程。作者在书中不断强调“证据链”的重要性,没有扎实的证据,再精彩的想象也只是空谈。这对我日常工作中的决策制定也有启发——凡事都要有理有据。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关于“考古现场的伦理困境”,比如在面对一些敏感的墓葬或宗教遗址时,如何平衡科学探索的欲望和对逝者尊重的界限。这些讨论非常现实和深刻,让我意识到考古工作远比想象中复杂和充满责任感。总而言之,这本书成功地将一个看似遥远的学科,拉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体会到,每一次对过去的挖掘,都是对我们自己身份的重新确认。它是一本极具启发性和操作性的“入门”读物,强烈推荐给所有渴望深度了解人类文明历程的人。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买这本书是有点冲动的,因为封面设计得很有吸引力,那种复古又带点神秘感的风格正是我喜欢的。翻开后发现,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特别巧妙。它不是按照时间线来讲述,而是从“发现”的角度切入,然后层层递进地解释背后的科学原理。比如,书中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比如遥感、三维建模等手段来辅助考古勘探,这简直是太酷了!我一个非专业人士,竟然也能大致理解这些高科技是怎么应用的。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近乎“侦探”的视角,总是在引导读者去思考“这个东西能告诉我们什么?”而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它教会了我如何“看”一个遗迹,而不是“路过”一个遗迹。这种引导式阅读体验,让我感觉自己好像在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实地考察,收获满满,完全没有浪费时间。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以为考古就是找金银财宝,结果看完才发现,原来考古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通过那些被时间掩埋的遗迹和器物,去还原古人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乃至他们的精神世界。书里对考古学的伦理和方法论的探讨非常深刻,尤其是在对待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作者的观点非常令人信服。我以前可能会觉得,挖出来一个东西就赶紧研究呗,有什么好纠结的?但书中让我明白,每一个遗址都是一个不可再生的信息库,一旦破坏,就永远失去了很多信息。这种对“时间”和“证据”的敬畏感,真的让我对考古工作者肃然起敬。里面的案例分析也很精彩,不同的考古发现如何改变了我们对某个历史时期的认知,这种“推翻旧有观点”的学术过程,比看悬疑小说还刺激。这本书成功地把我从一个纯粹的“看客”,变成了一个对历史真相有更多求知欲的“参与者”。
评分哎呀,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新手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古老的文明和那些尘封的秘密充满好奇,但一提到“考古”,脑子里就只剩下博物馆里那些摆在玻璃柜里的碎片和枯燥的历史书。朋友推荐我看看《考古入坑指南》,我原本还挺忐忑,心想这玩意儿会不会又是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结果一翻开,完全不一样!作者的笔触非常生动,就像带着你亲自走了一趟野外发掘现场。书里把考古这个听起来高冷的学科,掰开揉碎了讲,从最基础的工具认识,到如何科学地记录和保护文物,每一步都写得清清楚楚。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到了不少考古现场的趣闻轶事,那些考古学家们在发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惊喜,读起来特别接地气。感觉作者很懂我们这些门外汉的心态,知道我们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读完之后,我对考古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挖宝”的浪漫想象,而是多了一层对科学、严谨和尊重的理解。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历史和未知世界充满探索欲的朋友们!
评分笑翻了……我也是一名被家长耽误的考古理想者,羡慕作者有这样的经历
评分很好的书,买书都上京东,性价比高!
评分非常喜欢书,每次京东有活动都会买买买,希望喜欢过的书都能在京东集齐,要是活动的力度更大就更令人开心了??
评分好玩有趣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评分好喜欢
评分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
评分还不错,习惯在京东买东西了~~~
评分笑翻了……我也是一名被家长耽误的考古理想者,羡慕作者有这样的经历
评分很风趣的一本考古入门知识本,适合价有年龄段的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