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定价(原书第2版)

麦肯锡定价(原书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沃尔特L.贝克,迈克尔 V. 马恩,克雷格 C. 扎瓦达 著,赵银德 译
图书标签:
  • 定价策略
  • 麦肯锡
  • 商业
  • 管理
  • 营销
  • 价值
  • 利润
  • 竞争
  • 商业模式
  • 经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59368
版次:2
商品编码:12137856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麦肯锡学院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8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麦肯锡定价,揭秘成功企业的优势定价策略

  小到小商铺,大到跨国公司,从一份快餐,到波音客机,我们都离不开定价。

  但定价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思考产品的生命周期、产量、成本、市场需求,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

  所以定价从来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

  经济学家讨论定价,会思考各种数据与模型,可对实际操作鲜有指导意义。

  会计师们讨论定价,则是成本优先锱铢必较,可往往脱离市场。

  销售员们讨论定价,只关心与客户博弈的利害得失,其余则不顾

  而麦肯锡人考虑定价,则从企业内部的整个链条开始,科学、实际、务实、全面。当然还有现实的各种案例,特别是对那些成本难以估量的劳务与服务定价来说,本书独出心裁,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实际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想了解定价理论,10本经济学的教材也解决不了你的问题,但是如果你想搞懂定价,通过定价使你的组织利益zui大化,使销量与成本达成完美的平衡,那么,这一本书就足够了。


内容简介

  《麦肯锡定价(原书第2版)》出自麦肯锡三位专家之手,是迄今为止在定价方面zui具研究深度、zui具实用价值的一部著作。

  凭借对数百家企业的深入调查与亲身体验外加全力的研究投入,本书为那些正陷于定价迷茫的管理者指出了内容综合的应对方略。

  本书的作者们不仅探究了分析并提升定价绩效的全新方法,而且运用真实的案例来佐证这些方法的可靠性,同时还为企业寻求定价优势描绘了一幅美好蓝图。不论处于怎样的经济环境,有利的或是不利的,达成优势定价对于企业业绩和盈利能力的提升总是十分关键的。


作者简介

  沃尔特 L. 贝克,是麦肯锡亚特兰大分公司的合伙人之一。自1998年加入麦肯锡以来,沃尔特的合作客户来自多个行业,所涉领域包括定价、销售、营销、战略等。不过,沃尔特zui关注的是技术与工业部门的定价问题。沃尔特撰写的定价类论文主要发表在《首席营销官》《麦肯锡季刊》《哈佛商业评论》等杂志上。


  迈克尔 V. 马恩,是麦肯锡克利夫兰分公司的合伙人之一。自1977年加入麦肯锡以来,迈克尔开发出了许多应用广泛的、可用于发现和捕获定价机遇的分析工具。他在定价方面的论文主要刊登在《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上。


  克雷格 C. 扎瓦达,是麦肯锡卡尔加里分公司的合伙人之一。自1997年加入麦肯锡以来,克雷格帮助了来自多个行业的企业客户确定并捕获定价机遇。克雷格在定价战略领域发表了大量论文,主要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合并与收购》以及《麦青锡季刊》上。

精彩书评

  这是一本宝书,不仅实用,而且充满了智慧,是大大小小企业开展定价的有用指南。坦白而言,在我从事经济写作以及担负公司决策的多年生涯中,从未见到过有任何其他书籍在解释定价战略和战术方面能像本书这般清晰明了。

  —— 迈克尔·曼德尔(Michael Mandel)

  《商业周刊》前首席经济学家

  可见经济媒体集团主编

  本书既充满洞察力,又富有实用性。许多企业的确忽视了优势定价所蕴含的巨大盈利机遇。本书作者们不仅告诉我们从何处寻找机遇,而且指出了该如何捕获并保持这些机遇。

  —— 詹姆斯 M. 基尔茨(James M.Kilts)

  吉列公司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本书内容明确,主题鲜明,覆盖面广,可以非常方便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定价事务。

  —— 大卫 J. 雷伯斯泰恩(David J. Reibstein)

  沃顿商学院营销学教授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一篇 定价基础
第1章 引言 / 2
1.1 威力无比的百分之一 / 3
1.2 价格与销量的权衡 / 4
1.3 市场因素带来更多压力 / 5
1.4 完美定价的贵族感 / 7
1.5 优势定价极度稀缺的原因 / 8
第2章 优势定价的构成 / 10
2.1 一种整体分析框架 / 12
2.2 相互依赖的层次关系 / 15
2.3 找到定价机遇 / 16
第二篇 关于定价管理三个层面与定价基础的探究
第3章 交易层面 / 20
3.1 价格瀑布 / 21
3.2 落袋价格带 / 24
3.3 案例:声酷无线电公司 / 26
3.4 落袋毛利率瀑布与落袋毛利率带 / 33
3.5 案例:艾伦玻璃公司 / 34
第4章 客户价值层面 / 39
4.1 价值概述 / 40
4.2 价值图的绘制 / 41
4.3 价值图的变动 / 49
4.4 对价值图上客户定位的说明 / 58
4.5 价值剖面图 / 60
第5章 市场战略层面 / 64
5.1 通过完善价格预测而获利 / 66
5.2 就预期的价格变动做好计划 / 67
5.3 维持最优的生产行为 / 68
5.4 改进定价行为 / 69
5.5 影响定价行为的构成要素 / 70
5.6 关于跟随问题 / 77
第6章 定价基础 / 80
6.1 定价流程:最为关键的定价决策类型是哪些 / 82
6.2 定价组织:谁负责定价利润中心的运行 / 85
6.3 绩效管理:该如何确定并奖励定价绩效 / 89
6.4 系统与工具:没有灵丹妙药 / 92
第三篇 特殊事项
第7章 合并后定价 / 100
7.1 短暂的机遇之窗 / 101
7.2 每一个定价层面上的重大机遇 / 104
7.3 避开常见的合并后陷阱 / 111
7.4 反垄断法 / 114
第8章 价格战 / 116
8.1 价格战必须避免的原因 / 117
8.2 价格战的真正起因 / 119
8.3 远离价格战 / 123
8.4 从价格战中抽身 / 127
8.5 价格战何时可能具有必要性 / 128
第四篇 边界问题
第9章 法律的自由度 / 132
9.1 定价决策中的危险区 / 134
9.2 达成定价目标的同时最小化法律风险 / 137
9.3 请律师帮忙 / 143
第10章 生命周期定价 / 146
10.1 生命周期定价难以进行的原因 / 147
10.2 产品生命周期定价的三个阶段 / 149
10.3 维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回报 / 159
第11章 定价结构 / 162
11.1 对定价感知的管理 / 163
11.2 对客户行为的影响 / 164
11.3 基于供应商角色的定价结构 / 169
第五篇 前沿主题
第12章 复杂性管理 / 176
12.1 定制产品 / 176
12.2 高位计数产品线 / 183
12.3 分散型销售模式 / 188
第13章 定制价值 / 196
13.1 价格分割产品 / 196
13.2 分层定价产品与服务 / 201
13.3 新产品 / 205
13.4 分离定价产品 / 209
13.5 解决方案 / 213
第14章 软件与信息产品 / 219
14.1 影响软件与信息产品定价的独特因素 / 219
14.2 分析定价的构成要素 / 221
第六篇 实现变革
第15章 定价变革 / 236
15.1 制订明晰的定价变革计划 / 237
15.2 加快并落实定价变革计划 / 245
第16章 案例:莫纳克电池公司 / 255
16.1 莫纳克电池公司 / 255
16.2 交易层面 / 257
16.3 客户价值层面 / 260
16.4 市场战略层面 / 263
16.5 捕获莫纳克电池公司的定价机遇 / 265
16.6 努力达成定价变革 / 269
附录A 落袋价格瀑布和落袋毛利率瀑布 / 271
附录B 反垄断问题 / 284
附录C 缩写词表 / 304
附录D 基于网络的定价工具:潜望镜 / 306
后记 / 307
作者简介 / 309

前言/序言

  前 言

  在动手写作《麦肯锡定价》(原书第2版)之前,我们就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而它们或许也是读者想要了解的,如:撰写一部定价类图书的原因何在?为什么是由麦肯锡公司来出版这本书?最后,为什么选择在当下出版《麦肯锡定价》(原书第2版)?下面就这些重要问题一一作答。

  撰写一部定价类图书的原因何在

  作为管理最关键的职能之一,定价在许多企业中一直处于误解最大、管理最不到位的职能之列。当然,这里不包括那些管理最好的企业。毋庸置疑,定价是管理者所能选择的对企业盈利施加影响的最为敏感的杠杆工具。平均价格的小幅调整就会引起经营利润的大幅变化。

  近年来,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定价而获益匪浅,但就改进定价所带来的潜力而言,能全面获利的企业可谓凤毛麟角。即便是那些思维缜密的总经理,对于如何有效利用好定价手段,也常常感到一筹莫展。虽然改进定价可带来业绩方面的利益,但许多管理者并不清楚该从何处入手来确定这些利益。当然,一些管理者能确定这些利益,但他们也在为真正取得并保持这些利益而绞尽脑汁。

  多年来,有关定价理论的书籍相当庞杂。对此,本书并不打算做详尽的评述。相反,本书旨在为那些思维缜密的总经理提供实用的定价方面的指导,毕竟他们一直试图去实现定价所能带来的潜在利益,而且他们可能正在为如何利用定价理论来为企业赚取利润一筹莫展。当然,本书介绍的方法不仅逻辑性强,而且具有结构化特点,可以帮助企业确定那些尚未被发现的宝贵的定价机会。此外,对于如何捕获并保持这些机会,本书采用了实用的案例式分析法。

  为什么由麦肯锡公司来出版这本书

  过去20年里,定价已成为麦肯锡公司帮助各大洲(除了南极洲)企业提高其业绩最多的领域之一。这些企业遍布各个行业,包括工业用品、消费性包装品、耐用消费品、银行、电信、化学品、零售、高科技产品、基础材料、保险、制药、运输等行业。为服务好公司客户,麦肯锡仅在过去5年中就投入了不下2500万美元,用于定价方面实用知识产品的开发。在当代最为有用的大量定价工具中,由麦肯锡公司开发并提出的占绝大多数,实收价格瀑布分解法和价值映射图就是其中之二。

  为什么选择在当下出版《麦肯锡定价》(原书第2版)

  自5年前《麦肯锡定价》(原书第1版)问世以来,许多方面都已发生了变化。首先,在许多领域,知识进步明显,而《麦肯锡定价》(原书第1版)出版之时未有货币增长等问题。为此,《麦肯锡定价》(原书第2版)围绕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定价管理这一主题新增了一章。随着产品品类的日益增多,诸如高科技产品、耐用消费品、医疗器械等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这一主题变得日益重要,而且应用前景广泛。

  《麦肯锡定价》(原书第2版)新增一篇“前沿主题”,原书第1版对此未做深度分析,其中的第12章“复杂性管理”对致使定价复杂化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包括定制配置类产品定价的复杂性、单一产品销量极大情况下定价的复杂性以及基于众多分散的销售人员定价的复杂性。第13章“定制价值”探究了面向特定客户或市场的定制价值的问题,包括分层定价、生产线层级定价、“剃刀/刀片”型产品的定价以及新产品与综合解决方法的定价。虽然第12章和第13章中的一些内容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企业,但对于适用的企业而言,不难发现这些内容对于它们实现优势定价往往极为重要。第14章“软件与信息产品”也是全新的一章,讨论了如何应对软件和信息产品定价时面临的挑战。

  其次,自原书第1版问世以来,法律环境也在持续演变。美国的定价法规不仅有了变化,而且执行的要求总体上更为严格了。欧盟的定价法及其执行的要求与美国相仿,在某些方面甚至比美国的更为严格。同样地,在亚太地区,定价以及反垄断法的规定不断趋于严格了,执行得更为严厉。为此,第9章“法律的自由度”进行了更新,以便反映企业当下所处法律环境的变化。此外,我们也对原书第2版全书的语言进行了更新,以避免在现有法律环境下因措辞不当而可能引起的法律风险。

  最后,自原书第1版问世以来,我们收到大量来自全球各地公司的来信,希望我们提供更多细节以帮助它们把握如何打造定价方面的可持续能力,换言之,弄清当下最高效的定价框架该是怎样以及如何促使企业朝此方向发展。为此,在本版中,我们对原书第1版中力推的定价框架“定价管理三个层面”进行了拓展,将横切定价作为基础层次引入该定价框架中。作为全新的一章,第6章“定价基础”专注于定价结构方面的问题,总结了麦肯锡在帮助企业打造高效的组织、流程和工具方面的经验。因此,正如之前所提到的,自2004年原书第1版问世以来,很多方面都已发生了变化。基于此,我们认为不仅有必要及时撰写《麦肯锡定价》(原书第2版),而且要能确保其质量。

  《麦肯锡定价》(原书第2版)的框架

  全书共分六篇。第一篇对优势定价做了描述,并解释了企业寻求优势定价这一宝贵的稀缺资源的价值所在,随后给出了可帮助企业确定并最终捕获定价机遇的重要框架流程。这一框架流程包括定价管理的三个层面和定价的基础层次,不仅贯穿全书的核心,而且适用于大多数经营环境。

  第二篇对前述的定价管理的三个层面以及定价的基础层次逐一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第三篇探讨的是几乎所有企业都要面对的突发情况下的特殊定价问题。第四篇研究了优势定价的一些边界,即那些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定价自由度的边界,以及前面两篇未涉及的企业通过扩张而寻求定价机会的边界。如前所述,第五篇讨论的是一系列的前沿主题。第六篇就那些能够带来持续并有益的价格变化的实际推动因素和约束因素进行了专门讨论。这里不仅做了一个详细的案例研究,而且给出了一些最终见解。此外,书后配有附录,包括书中所讨论核心模型实际应用的案例、定价法中主要观点的评述缩写词表以及基于网络的定价工具“潜望镜”的访问说明。本书采用了大量隐藏了真实企业身份的案例,用来说明定价方面的概念、框架和观点。其实,这些案例来自麦肯锡公司为客户所做的众多有关定价的项目。为了确保客户信息及其战略不被泄露,本书隐藏了这些客户的真实身份。不过,书中所确定的定价机会的性质以及所处的环境与相关案例仍然保持一致,而且通过这些案例所反映的业绩进步大小也与真实情况相一致。

  除非另有说明,书中所谈及的某一企业的“产品”泛指该企业的各种产品、服务和客户支持,其目的是为了节省全书的篇幅。


定价的艺术:在动态市场中实现价值最大化 价格,这个看似简单的数字,却蕴藏着企业成败的关键。它不仅仅是成本加上利润的简单叠加,更是一种战略工具,一种与客户沟通价值的语言,是驱动企业持续增长的强大引擎。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理解并掌握定价的艺术,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核心能力。 本书并非一本冰冷的理论手册,而是一份洞察深刻的实践指南,它将带领读者走进定价的复杂世界,揭示隐藏在价格背后的逻辑,并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企业在每一个市场决策中,都能做出最优的价格选择,从而实现利润与增长的双重目标。 定价的挑战:在复杂性中寻找清晰 为何定价如此之难?原因在于其固有的复杂性。 市场动态的不可预测性: 客户偏好瞬息万变,竞争对手的策略层出不穷,宏观经济环境如潮汐般起伏。在这样的动态环境中,固守一套僵化的价格体系无异于在风浪中行驶的小船,极易被颠覆。 客户行为的多样性: 并非所有客户都对价格敏感。有些人追求性价比,有些人看重品牌价值,有些人则被独特性所吸引。理解不同客户群体的价格感知,并据此制定差异化定价策略,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前提。 产品生命周期的演变: 新产品上市需要破冰定价,成熟期需要稳健定价,而衰退期则可能需要清仓定价。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定价思路,以适应产品的生命周期,最大化其全生命周期的价值。 内部能力的限制: 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销售团队的培训、数据分析的能力,都会影响定价策略的执行。有效的定价需要强大的内部支持和持续的优化能力。 竞争的白热化: 在许多行业,价格战已成为常态。然而,盲目的价格战只会蚕食利润,损害品牌形象。如何避免陷入价格泥潭,而是通过价值定价赢得竞争,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严峻考验。 定价的基石:从价值出发,而非成本 长期以来,许多企业习惯于采用“成本加成法”来定价,即在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预设的利润率。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却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要素:价值。 价值,是客户愿意为产品或服务支付的最高价格。它不是由企业自身决定的,而是由客户感知到的效益、情感满足、问题解决能力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本书将强调,定价的起点不应是内部的成本核算,而应是外部的价值评估。 客户价值分析: 深入理解客户为什么会购买,他们期望从产品中获得什么,以及这些收益对他们而言价值几何。这需要企业跳出自身的产品思维,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洞察他们的需求和痛点。 差异化价值的识别: 并非所有产品特性都能转化为客户价值。企业需要识别出那些真正能为客户带来独特价值的卖点,并将其作为定价策略的核心依据。 价值沟通: 即使产品提供了巨大的价值,如果客户感知不到,也无法转化为溢价。有效的价值沟通,是将产品特性转化为客户感知价值的关键。这包括营销宣传、销售演示、客户服务等方方面面。 定价的工具箱:系统性的方法论 要实现最优定价,企业需要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而不是零散的技巧。本书将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定价工具箱,涵盖从战略规划到战术执行的各个环节。 1. 市场细分与客户洞察: 细分策略: 运用人口统计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多种维度,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细分群体。 客户画像: 深入描绘每个细分群体的典型客户,理解他们的需求、购买习惯、价格敏感度和价值感知。 数据驱动的洞察: 利用市场调研、销售数据、CRM系统等,挖掘客户行为背后的深层逻辑。 2. 价值评估与定价模式选择: 感知价值评估: 通过问卷调研、焦点小组、产品测试等方式,量化客户对产品不同价值点的感知程度。 参考价格分析: 了解竞争对手的价格,以及客户可能参考的其他替代方案的价格。 定价模式: 价值定价 (Value-Based Pricing): 基于客户感知价值来设定价格。 竞争性定价 (Competitive Pricing): 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来调整自身价格。 动态定价 (Dynamic Pricing): 根据实时市场供需、客户行为等因素,灵活调整价格。 捆绑定价 (Bundling Pricing): 将多个产品或服务打包销售,通常以低于单独购买的总价。 分级定价 (Tiered Pricing): 提供不同版本的产品或服务,带有不同的功能和价格。 利润最大化定价 (Profit Maximization Pricing): 寻找能够使利润达到最大化的价格点。 3. 定价策略的设计与优化: 价格区分策略 (Price Skimming): 在产品上市初期,以高价吸引早期采用者,然后逐步降低价格。 渗透定价策略 (Penetration Pricing): 在产品上市初期,以低价吸引大量客户,快速占领市场份额。 心理定价策略 (Psychological Pricing): 利用消费者的心理,例如以 .99 结尾的价格,或者利用“锚定效应”。 组合定价策略 (Product Line Pricing): 针对一系列产品,设计一套互补或差异化的价格体系。 促销定价策略 (Promotional Pricing): 短期内降低价格以刺激销售,如打折、优惠券等。 地理定价策略 (Geographical Pricing): 根据不同地区市场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价格。 4. 价格执行与监控: 销售团队培训: 确保销售人员理解并能有效执行定价策略,并能向客户清晰地传达价值。 价格监控体系: 建立有效的价格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动态。 数据分析与反馈: 持续收集和分析销售数据、利润数据,评估定价策略的有效性,并进行迭代优化。 价格弹性分析: 理解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为未来价格调整提供依据。 定价的未来:数字化与智能化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定价也正迎来新的变革。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精确地预测客户需求,识别定价机会,甚至实现自动化定价。 实时定价: 在某些行业,企业可以根据实时供需、库存水平、客户行为等因素,动态调整价格,最大化每笔交易的利润。 个性化定价: 通过分析 individual 客户的数据,为每个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价格,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超越价格: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本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读者如何设定一个“正确”的价格,更是要帮助企业建立一种以价值为导向的定价思维,并将其融入到企业的整体战略中。 定价作为核心竞争力: 将定价能力视为企业的一项核心竞争力,不断投资于人才、技术和流程的提升。 跨部门协同: 定价并非市场或销售部门的单方面责任,它需要研发、生产、营销、销售等各部门的紧密协同。 持续学习与迭代: 市场在变化,客户在变化,竞争在变化,因此定价策略也必须持续学习和迭代,保持其生命力。 掌握定价的艺术,就是在动态的市场中为您的产品和服务找到最合适的价值定位。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严谨的数据分析,也需要敏锐的市场洞察。通过本书,您将获得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和方法,让您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以更智慧、更精准的定价策略,实现利润与增长的双丰收,最终在市场中建立起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我看来,《麦肯锡定价》(原书第2版)这本书是一部定价领域的“百科全书”。它的内容之丰富,涵盖之全面,几乎囊括了定价可能遇到的所有方面。我是一名专注于市场研究的分析师,平时的工作就需要深入分析市场趋势和消费者行为,而这本书无疑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书中对定价模型的构建、数据分析的应用、以及风险评估等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它不仅提供了“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我发现,很多之前让我感到困惑的定价问题,在这本书中都得到了清晰的解答。例如,书中关于“定价的心理学效应”的分析,就为我理解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本书还强调了跨部门协作在定价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总而言之,《麦肯锡定价》(原书第2版)是一本真正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定价能力的权威著作,无论你是从事市场、销售、产品还是战略工作,这本书都将是你宝贵的参考资料。

评分

作为一名在企业战略部门工作的资深人士,《麦肯锡定价》(原书第2版)这本书的内容无疑触及了我日常工作的核心。多年来,我参与了无数次的产品定价决策,也见证了许多企业因为错误的定价策略而错失良机,甚至走向衰落。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其专业的视角,去审视定价在整个企业战略中的地位。 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定价”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通过定价实现战略目标”的书。书中对不同行业、不同商业模式下的定价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价格战”的讨论,它揭示了价格战往往是战略失误的体现,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书中强调了通过价值创造和差异化来构建竞争壁垒,从而避免陷入低利润的价格泥潭。这种高屋建瓴的战略指导,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尤其是那些需要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的决策者来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是值得反复研读的战略定价宝典。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一剂强心针,给我原本有些沉闷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是一名初创公司的产品经理,在产品推向市场初期,如何定价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难题。传统的定价方法似乎总是不太奏效,要么价格定得太低,错失了盈利空间;要么价格定得太高,吓退了潜在客户。阅读《麦肯锡定价》(原书第2版)后,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书中的方法论非常系统化,不是零散的技巧堆砌。它从市场细分、目标客户定位入手,逐步引导读者思考产品的差异化价值,以及这些价值如何转化为客户愿意支付的价格。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定价区间”的讨论,书中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界定最佳的定价范围,并给出了如何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进行动态调整的策略。这让我明白了,定价并非一成不变的静态决策,而是一个需要持续优化和迭代的动态过程。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初创公司来说,能够以科学、严谨的方式进行定价,无疑是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的关键。这本书的实用性毋庸置疑,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和我一样在创业初期面临定价挑战的产品经理和创业者。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拿到《麦肯锡定价》(原书第2版)这本书时,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以为它和市面上其他关于定价的书籍差不多,无非是讲些老生常谈的道理。然而,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给我带来的冲击是颠覆性的。 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精彩,涵盖了各种规模和行业的企业,从跨国巨头到新兴企业,都有详实的案例支撑。这些案例并不是简单地罗列,而是深入剖析了企业在定价过程中遇到的困境、采取的策略以及最终的成效。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我不仅理解了书中的理论,更学会了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价格敏感性分析”和“收益管理”的部分,这些内容让我意识到,定价并非一门艺术,更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需要数据驱动,需要洞察人性,更需要战略思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吸引人,既有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专业严谨,又不失通俗易懂的阐述。它让我看到了定价的无限可能性,也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新的思考和期待。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作为一名在营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一直觉得自己在定价策略上已经算是小有心得,但《麦肯锡定价》(原书第2版)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之前可能只是在“玩票”。它不是那种简单地告诉你“降价促销能提升销量”或者“高价代表品质”的“鸡汤”式读物。这本书的牛逼之处在于,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定价背后的逻辑,让你从宏观的战略层面去理解定价的艺术。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价值定价”的论述,这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一些固有观念。过去,我可能更倾向于成本加成法,或者参考竞争对手的价格来制定自己的策略。但《麦肯锡定价》教会我,真正有效的定价,应该是建立在对客户所能感知到的价值的深刻理解之上的。书中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企业如何通过洞察客户需求、挖掘产品或服务带来的独特价值,从而制定出既能最大化利润,又能赢得客户忠诚度的价格。这种将客户价值摆在首位的思维模式,对于任何希望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读完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的理念运用到我目前负责的产品中,相信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评分

很薄的一本书,价格偏贵。关注已久,终于到手。闲来翻看,希望有用。

评分

麦卡锡经典 买了慢慢学习

评分

不错最近太忙了,确认晚了,东西是很好的,呵呵,谢了。

评分

一起买了两本麦肯锡相关的书,慢慢看吧,学习下顶级咨询公司的思维和方法。

评分

非常好的书,通俗易懂,非常有条理,值得推荐大家使用

评分

好书,看不完了?京东没有隔天到

评分

好书 值得购买 醍醐灌顶 受益匪浅

评分

大于20字才有京东赠送,为了京豆,不得不晒单一下,拍一下照片!

评分

东西收到啦啦,还可以,京东快递员不错,已经看上了,现在看着还可以,效果不错,值得拥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