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APQP、FMEA、MSA、SPC、PPAP这五大工具的运用,每个文件的制作要求、注意事项、制作流程、一线案例等;并对每个阶段具体包括哪些动作、容易出现的错误、如何判定异常、如何改善等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对各种专业术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
本书提供了关于五大工具的实用性程序文件,列举文件在经过简单修改后即可在实际中使用。
本书将实用作为根本宗旨,本着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原则,致力于更广泛的群体,让读者在看完之后能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谭洪华,江西丰城人,广东中欧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深圳中欧企业管理软件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小企业管理变革专家,国家企业体系认证高级审核员,质量管理专家。“中欧中小企业控制系统与领导系统”创始人。中欧精益生产模式创始人。
谭老师先后带领中欧专家团队驻厂辅导过50多家中小企业的管理变革,辅导过300多家企业的认证咨询工作,给企业带来了不低于30%的有形回报,同时给管理粗放松散的中小企业建立了领导系统和控制系统,落实精细化管理,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执行力。
目录:
第一章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第一节APQP制作前的准备
第二节项目确认阶段
第三节设计制样阶段
第四节试产前准备阶段
第五节试产验证阶段
第六节量产阶段
第七节控制计划
第二章FMEA: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第一节FMEA制作前的准备
第二节DFMEA制作
第三节PFMEA制作
第三章MSA:测量系统分析
第一节MSA制作前的准备
第二节计量MSA分析流程与案例讲解
第三节计数MSA分析流程与案例讲解
第四章SPC:统计过程控制
第一节SPC制作前的准备
第二节常用计量数据SPC分析
第三节常用计数数据SPC分析
第四节控制图异常判定方法
第五节过程能力计算
第六节 SPC从新项目到项目结束的运作流程
第五章PPAP:生产件批准
第一节PPAP基础
第二节PPAP资料要求
第三节PPAP常见典型错误
第四节山东某公司PPAP辅导案例
第六章APQP五大工具程序文件样例
第一节APQP程序文件
第二节PPAP程序文件
第三节FMEA程序文件
第四节MSA程序文件
第五节SPC程序文件
第一章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第一节APQP制作前的准备
1.什么是APQP
APQP=AdvancedProductQualityPlanning,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品质是制造出来的,更是设计出来的,一个新项目的前期设计至关重要,因此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必须做好,否则后续变更、异常、投诉会接连不断。APQP实际就是一个项目管理,虽然从前期的概念设计、立项、设计、验证、试产、到最后量产与交货,都是APQP要管控的,但其侧重点则在于量产前的设计、验证与评审。APQP是一种系统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涉及人机料法环,各部门方方面面,同时也强调各动作同步进行。
2.APQP的作用
2.1充分识别客户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避免后续频繁变更。
2.2让相关方,包括生产检验人员、供应商充分了解新项目的要求、评估风险、避免量产时的人为失误。
2.3通过前期多方论证的方法,对功能、性能、可靠性、可维修性、成本、效率、过程能力进行验证和评审,避免量产时异常频繁、客诉不断、项目无利润。
3.APQP的责任人员
APQP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有设计责任的或配合客户设计的。这种供应商代表和客户代表要参加前期设计评审。另一种是无设计责任的。客户提供的设计图,本公司直接立项打样,这种只要进行原材料承认和得到本公司样品承认即可,客户代表和供方代表不一定要参加。
APQP是一种多方论证的方法,如果没有产品设计责任,公司的品质人员、工程人员、生产人员、采购人员、业务人员、生管人员等都要参加APQP过程,特别是参与特殊特性识别、FMEA、控制计划、设计评审等过程。如果有设计责任,客户代表、研发人员都要参与APQP。
4.制作APQP的前提条件
4.1APQP是团队运行项目,不是研发部门单独搞定,因此各部门都要派出代表参与APQP每个阶段,以便及时完成自己职责内的工作。同时团队之间要定期召开会议并形成会议记录,成员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调,避免结构与结构之间、软件与硬件之间的不匹配。
4.2由于APQP的时间周期长、客户要求交期紧,所以APQP各子项目必须同步进行,缩短立项到量产的周期。比如一立项,就可着手原材料采购、模具设计,而不是等到了要打样的时候才做。再者,例如我们在做样品测试时,因为时间相对较长,那么就可以着手试产前的准备动作,如工艺流程图、PFMEA、试产控制计划、SOP制作等,以避免要试产时因资料准备不充分而影响进度,如图1-1-1所示:
图1-1-1AQPQ进度图
4.3供方和客户代表参与。如果有设计责任,供方和客户代表很有必要参与APQP,因为客户要把功能性能要求和可靠性、可维修性要求确定下来。供方要根据客户要求配合给出材料方案,如选用多大电容、用什么材质胶料等,以便更快更好满足最终客户要求。
5.什么情况下做APQP
5.1新项目:如果有新项目,研发工程部门一定要主导导入APQP、狠抓设计质量,避免量产频繁变更。
5.2生产场地变更:生产场地的变更,一般要求提交PPAP,这个也要以APQP为前提,如果没有APQP,那么相应的PPAP也出不来。
5.3产品重大变更:这种变更可能是功能性的,也可能是结构性的,这个要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来做APQP,有些客户可能只要求打样做承认书即可,APQP不一定要做。
6.APQP与其他质量工具的关系
6.1APQP包括FMEA、SPC、MSA,如果没有这三大工具,就不叫APQP了。
6.2APQP做完的同时,PPAP也基本出来了,另外加上客户特殊要求,如产能评审,再加上PSW、AAR等,PPAP就做完了。
6.3APQP也使用了一些品质工具,如矩阵图、甘特图、检查表、DOE试验设计法等。
第二节项目确认阶段
一、项目确认阶段输入资料
1.顾客的呼声
顾客主要包括使用者、代理商、经销、下游组装工厂等,在立项时一定要了解清楚客户的要求是什么。如果没有设计责任,则可以直接把客户的样品需求单当作客户呼声,因为上面有明确的功能性能要求、法律法规要求、交样要求。如果有设计责任,就必须进行市场调查,搜集相似产品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及兄弟厂商常见的异常等。如空调风扇项目加水困难、噪音大的问题等,就要纳入APQP的输入。
2.业务计划/营销策略
业务计划/营销策略指本公司的经营规划,简单来讲就是公司是否有这样的计划想进入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就拿做线路板的公司来说,有些公司侧重在打印机和音箱线路板制造,对动车、汽车关键部件的线路板没有规划,如果接到汽车零件订单,公司就可能不立项。
3.产品/过程标杆资料
产品标杆资料如:寿命、手机WIFI接受最远距离。过程标杆资料如:日交货量、直通率、PPM、设备、自动化程度等,这些数据可能要通过网络或其他渠道获取。
4.产品/过程设想
产品设想是指产品的外观、结构、功能性能大概的想法,还没有形成正式的设计稿,比如说设计一个西瓜形状的无骨风扇,过程设想是指工艺流程和设备,以及工装的初步想法,例如以前做汽车齿轮都是用车床、滚轮做出来的,现在我们设想可以通过改进工艺,直接用模具一次性完成,这样可节省工时、提高齿轮性能。
5.产品可靠性研究
可靠性指耐磨、寿命、抗极端条件的能力。如五金喷涂件72小时盐雾测试不氧化、LED灯寿命7万小时等。要达到可靠性目标,就要有相应的材料设计来满足要求,同时还不影响其他结构、外观、成本。
二、立项阶段输出
1.设计目标
一般指外观、功能、性能、结构、环境要求。如LED产品设计,就要关注输入电压、光通量、功率等要求,这些都可纳入设计目标。设计目标的输入是产品和过程设想、顾客呼声。参见图1-2-1:
2.可靠性和质量目标
我一直觉得,理论知识再丰富,如果没有实际的案例来支撑,就显得有些空洞。而《五大质量工具详解及运用案例》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它不仅仅是讲解了APQP、FMEA、PPAP、MSA、SPC这五大质量工具的理论框架,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的、贴近实际生产场景的运用案例,将这些工具“活化”了。比如,在APQP部分,作者通过一个汽车零部件开发的案例,详细展示了如何在设计策划、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等各个阶段,运用APQP的理念和方法来推动项目进展,降低风险。在FMEA部分,通过一个电子产品失效的案例,生动地演示了如何进行失效模式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让我对FMEA的理解不再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真正掌握了其精髓。PPAP的案例,则展示了如何通过PPAP来验证供应商的能力,以及如何通过PPAP报告来评估产品和过程的成熟度。MSA和SPC的部分,更是提供了许多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图表分析,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和过程的稳定性。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将这些质量工具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让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技巧。
评分这本《五大质量工具详解及运用案例》真的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名在制造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接触过不少质量管理类的书籍,但很少有像这本书这样,能把APQP、FMEA、PPAP、MSA、SPC这五个核心工具讲得如此透彻,又如此贴近实战。第一眼看到目录,我就知道这是我想找的那种“干货”。作者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这些工具如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解决各种棘手的质量问题。比如APQP,书中不只是解释了它在产品开发阶段的各个阶段,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展现了如何利用APQP来预测潜在风险,提前规避设计缺陷,从而大大缩短了新产品上市周期,提高了首批产品合格率。再比如FMEA,它不再是枯燥的表格和定义,而是通过具体的案例,演示了如何进行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如何有效地识别关键特性,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感觉就像是跟着作者一起在车间里解决问题一样,非常有代入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我打算将书中的方法论应用到我目前负责的项目中,相信一定能带来显著的改进。
评分我真的太惊喜了!之前总是觉得质量工具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具体落地实施的时候,总感觉少了点什么,理论和实践之间好像隔着一层窗户纸。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帮我彻底推开了这扇门。它对APQP的阐述,不仅仅是流程图的罗列,而是深入到了每个阶段的关键输入、输出以及需要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对于跨部门协作的要求,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FMEA的案例,书中通过一个具体的零部件开发过程,展示了如何一步步识别潜在的失效模式,评估其风险等级,并制定出有效的控制计划。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让我这个曾经对FMEA有些畏难情绪的人,现在也敢于大胆地去尝试和应用了。PPAP的讲解也一样,书中不仅仅是列出了需要提交的文档,更是强调了PPAP的核心意义在于证明供应商有能力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零部件,以及如何通过PPAP来评估和控制供应商的质量体系。MSA和SPC的部分,也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解释了测量系统分析和统计过程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来监控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及时发现异常。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合理,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反而越读越觉得豁然开朗。
评分这绝对是一本能让你“学有所用”的书!我是一名新晋的质量经理,负责导入和推行一些新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接触这本书之前,对于APQP、FMEA、PPAP、MSA、SPC这些概念,我虽然有所了解,但总觉得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尤其是在如何将它们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闭环方面,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及时雨。作者将这五大工具的理论知识与大量的实际运用案例相结合,让我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每个工具在不同场景下的作用和价值。比如,APQP的部分,它不仅仅是告诉了你流程,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其作为产品开发全过程的“质量蓝图”的作用,通过案例展示了如何将其与风险管理相结合。FMEA的讲解,更是让“预防为主”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具体的失效分析案例,让我明白了如何才能真正地识别并控制潜在的风险。PPAP的章节,则让我理解了其在确保生产过程稳定性和产品一致性方面的重要意义。MSA和SPC的部分,则提供了非常实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工具,让我能够更科学地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过程的稳定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系统、实用的质量管理框架,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和更有方法地去指导团队,提升整体的质量管理水平。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设计真的是太有针对性了!我是一名资深的质量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尤其是在面对新产品开发、供应商管理以及过程控制等方面。这本书就像一本“实战宝典”,把我一直以来在工作中遇到的模糊不清的概念,都一一梳理清楚了。APQP的部分,作者着重强调了其预防性特征,通过详细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前瞻性的规划中识别潜在的质量风险,并提前制定应对措施,这对于我来说,是最大的启发。以往我更多的是关注事后补救,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未雨绸缪”的巨大价值。FMEA章节中的失效模式分析,结合实际的失效案例,让我深刻理解了如何从源头上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PPAP的讲解,也清晰地指出了其在验证产品和过程能力方面的关键作用,并通过具体的案例,指导我们如何有效地进行PPAP的实施和审核。MSA和SPC的部分,则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用到的工具,这本书对这两个工具的讲解,不仅深入浅出,还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案例,让我能够更准确、更有效地运用它们来提升过程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可靠性。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非常强,是我近年来看到过的质量管理领域最优秀的一本书籍之一。
评分一本很好用的质量工具书,对我帮助很大,但是还是需要慢慢研读
评分给公司买的专业书,质量很好,价格很贵,包装不错,发货很快,现在买什么都在京东了
评分书很实用,对自己帮助很大,推荐购买!
评分很好,给公司买的
评分好mujtmtmtmtmtmtmtmtmtmtmtmumtmtmt
评分下次再回购。
评分印刷不错,内容不错
评分不能u别人怎么想看我一眼说好就说了什么的我真的不想让别人,不会因为他们喜欢!
评分书还可以,就是有点筹字数,表格太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