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针对O~3岁这一特定年龄孩子的生长发育特征,从心理、情绪、交际、说话、学习、绘画、音乐、智能、体能等各方面,深入探讨了3岁之前孩子的内心和个性世界,对孩子的早期教 育了进行细致的梳理和总结,为父母提供了有效的育儿参考方案和指南。
把握0~3岁关键期,引导孩子走好漫长人生的关键一步。3岁对了,孩子的一生就对了!
Part 1 3岁看大,3岁关键期决定孩子一生
3岁是孩子生命的第一个里程碑 / 003
3岁孩子的生长发育标准 / 004
3岁孩子的智力发育特征 / 005
“3岁看大”的科学依据 / 007
3岁是孩子智能开发的关键期 / 008
3岁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期 / 009
3岁是孩子语言训练的关键期 / 010
3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 012
3岁孩子的本事比过去大得多 / 014
3岁关键期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 / 015
Part 2 3岁,孩子脸“一日十八变”
——如何引导孩子调节情绪
3岁的孩子脸多变 / 021
孩子又哭又闹怎么办 / 022
为什么孩子会越哄越哭 / 023
孩子咬人正常吗 / 024
教孩子认识外显的情绪 / 026
教孩子认识内隐的情绪 / 027
教孩子识别各种表情脸谱 / 028
孩子生气了,父母怎么办 / 029
3招平息孩子的怒气 / 031
对症“治疗”孩子小脾气 / 032
孩子有情绪也需要宣泄 / 034
孩子自控力,父母教最好 / 035
Part 3 3岁,孩子喜欢对着干
——如何引导孩子判断是非
3岁是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 039
孩子“反抗”为哪般 / 040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 / 041
引导孩子学会评价自己 / 042
孩子有玩具,为何还要抢别人的 / 044
孩子爱听好话怎么办 / 046
孩子爱顶嘴怎么办 / 047
孩子爱捣乱怎么办 / 049
让“不听话”的孩子“听话” / 050
不要纵容孩子的任性 / 051
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孩子 / 052
先赞扬优点,再批评缺点 / 054
给孩子说“不”的权利 / 055
特别“狠心”特别爱 / 056
Part 4 3岁,孩子想自己来
——如何启发养成孩子独立意识
3岁孩子的“独立”特质 / 061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 / 062
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 / 064
做好孩子的成长记录 / 065
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 / 066
孩子要独立,父母先独立 / 068
“小鬼”当家:让孩子来做主 / 069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和决定 / 070
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 072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 073
陪孩子劳动,但不要为孩子代劳 / 075
鼓励孩子为父母做点家务 / 076
放手让孩子学习生活技能 / 077
Part 5 3岁,孩子渴望与人对话
——如何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3岁孩子能认字吗 / 081
孩子识字从何时开始 / 082
聪明的孩子会有语言问题吗 / 083
幼儿语音教育宜早不宜迟 / 085
带孩子走走看看、听听说说 / 087
再忙也要陪孩子聊聊天 / 088
怎样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交谈 / 089
给孩子讲讲故事 / 090
故事范例:慢慢长大的小蘑菇 / 091
跟孩子一起读儿歌和古诗 / 092
与孩子一起做语言游戏 / 094
亲子共读,手把手教孩子学语言 / 096
让孩子在交往中练习说话 / 098
Part 6 3岁,孩子期望有个好玩伴
——如何鼓励孩子交往发展朋友
玩具能代替同伴吗 / 101
孩子害怕陌生人怎么办 / 102
培养孩子主动交往的态度 / 103
鼓励孩子认识新朋友 / 104
引导孩子学会介绍自己 / 106
为孩子创造与人接触的机会 / 107
让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 / 108
孩子只顾自己玩怎么办 / 109
鼓励孩子邀请小朋友到家做客 / 110
孩子选择玩伴,父母不能包办 / 111
教孩子学会与人交往的礼貌 / 112
启发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 113
教孩子学习人际协商技能 / 115
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 / 116
培养孩子解决人际冲突 / 117
Part 7 3岁,孩子爱用脑“看”世界
——如何开发孩子的大脑智能
3岁孩子大脑装满好奇心 / 121
教会孩子认识“多”和“少” / 122
让孩子体会“大”和“小” / 123
让孩子比较“长”和“短” / 125
让孩子理解“上”“下”“中” / 126
让孩子认识“里”和“外” / 127
让孩子理解“前后”“左右” / 128
让孩子认识“球” / 129
让孩子背记数字 / 130
让孩子学习简单的计算 / 132
让孩子学着推理 / 133
让孩子学习排序 / 134
锻炼孩子的视觉能力 / 135
培养孩子的视觉判断能力 / 136
堆积木,激发孩子的空间想象力 / 137
和孩子一起做泥塑游戏 / 138
走迷宫,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能力 / 139
看电视,开发孩子的智力 / 140
生活即教育,让孩子感受大自然 / 142
Part 8 3岁,孩子爱涂鸦爱听歌
——如何发掘孩子的艺术细胞
教孩子欣赏绘画作品 / 147
让孩子随意写写画画 / 148
孩子画得不好不要泼冷水 / 149
陪孩子欣赏音乐名作 / 150
培养孩子的节奏感 / 152
陪孩子做音乐游戏 / 153
陪孩子哼唱儿歌、吟诵诗歌 / 154
教孩子学习基本的音符 / 156
锻炼孩子的音乐听力 / 158
带孩子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 159
陪伴孩子练习演奏乐器 / 160
把孩子培养成小歌唱家 / 162
教孩子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 / 164
让孩子在音乐中翩翩起舞 / 165
Part 9 3岁,小顽童活泼好动爱捣蛋
——如何训练孩子体能和行动力
玩具是孩子动作发展的好伙伴 / 169
陪孩子练习走路 / 170
陪孩子练习跑步 / 171
锻炼孩子的弹跳能力 / 172
锻炼孩子的攀爬能力 / 173
培养孩子钻的能力 / 174
锻炼孩子手腕的力量 / 175
培养一个心灵手巧的孩子 / 176
锻炼孩子上臂的力量和灵活性 / 178
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 / 179
和孩子一起做扔沙包游戏 / 180
孩子走花坛边好处多 / 181
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 / 182
Part 10 3岁,“小大人”初长成
——如何奠定孩子个性的纯正根基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 187
培养孩子的爱心 / 188
引导孩子学会尊重别人 / 190
在游戏中让孩子学会分享 / 191
训练孩子的竞争意识 / 192
鼓励孩子勇于自我批评 / 193
告诉孩子:你真棒! / 194
教孩子养成专心做事的品质 / 195
教孩子养成有始有终的习惯 / 197
在孩子心灵种下诚实的种子 / 198
教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 200
教孩子爱护自然的一草一木 / 202
言传身教,做孩子的引路人 / 204
为孩子营造温暖的成长环境 / 205
后记 3岁,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未来 / 207
3岁孩子的智力发育特征
3岁的孩子是长身体长智力的关键时期,不仅在身体发育上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而且在智力发育上也表现出了明显的特征。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1.身体运动与控制:能双腿蹦,蹦时可以离开地面。
2.探索与操作:孩子能够用积木搭出门的形状。
3.语言:孩子喜欢问问题,例如: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4.社会适应:孩子会自己刷牙了。
此时的孩子能绕开行进中的障碍物跑到你的跟前;当你站在孩子对面不少于1.8米远的地方时,他能把皮球比较准确地扔给你了。
孩子能正确地区分大小不同的东西;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区分性别;会用积木独立完成搭多层高塔,能用绳子将各式各样、大小各异的珠子串起来;还能独立地用勺子搅动杯中的液体。
这时的孩子能使用“我”“我的”代替自己的名字,能够将自己的姓和名分开说;还能对一些日常动作进行命名;带孩子去一趟公园或超市,回来后孩子就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次简单的经历。
孩子能模仿大人随着音乐拍手、踏步、前进,也可以伴着音乐自由跳舞或做出有节律的动作;能和妈妈一起有韵律地说出他会的儿歌或歌谣;参加需要与其他孩子一起等待轮流进行的游戏时,能遵守轮流排队的规则;会主动向熟悉的人问声好。
3岁的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但事实和虚构尚不能分清,孩子的好奇心这个阶段也会爆发,父母耐心解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他们的认知能力就会飞速发展。
“3岁看大”的科学依据
科学研究表明,3岁前是一个人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一个人出生时大脑重量只有370克,到第一年年末时,婴儿脑重就已经接近成人脑重的60%;到第二年年末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而到了3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就开始变慢了。
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一项试验观察,以考察3岁幼儿期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
他们以当地1000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经过一番调查分析后,将他们分为5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当到2003年这些3岁孩子都长成了26岁的成人时,卡斯比教授再次对他们进行了调查。他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走访。
调查结果显示,这些3岁幼童的言行竟然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卡斯比教授对自己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总结,于2005年对外界发表了报告演说,报告在国际育儿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和轰动,为“3岁看大”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证据。
孩子性格形成和智能开发、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就在3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和其朝夕相处的成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灵深处。
由此可见,父母抓住3岁这一关键期对孩子进行细致耐心的培养和教育,才能赢得孩子未来的成功和胜利。
我发现这本书在叙事节奏的把控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不像有些故事书那样,情节推进得过于仓促或者冗长拖沓,而是非常有层次感地引导读者的情绪。故事的开篇总是能迅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用简短但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勾勒出场景,随后,随着情节的逐步深入,作者巧妙地利用重复的句式和韵律感强的词汇,为孩子建立起一种安全和可预测的阅读框架,这对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幼儿来说,是建立安全感和培养早期语言节奏感的重要途径。到了故事的高潮部分,紧张感的营造又恰到好处,不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恐惧,而是通过解决冲突带来的喜悦来升华主题。而结尾的处理则更是高明之处,它往往不是戛然而止,而是留下一个开放式的、充满温情的余味,让孩子在故事结束后还能沉浸其中,自己去想象后续的发展。这种张弛有度的叙事手法,体现了作者对儿童心理的深刻理解,确保了阅读过程的愉悦性和教育意义的同步达成。
评分这本书所传递的价值观,那种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基本敬畏,是我在市面上很少见到的。它不仅仅关注孩子眼前的行为规范,更着眼于构建他们对世界的基本认知和伦理基础。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失败”或“挫折”场景时的态度。它没有将失败描绘成一件可耻的事情,而是将其视为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强调的是“重新尝试”的勇气和从中汲取经验的重要性。这种积极的挫折教育,对于一个尚在学习探索阶段的孩子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心理建设。整本书的底色是一种温暖而包容的,它告诉孩子,无论世界如何变化,爱、接纳和真诚永远是处理一切问题的基石。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仅是给孩子读了一个故事,更像是与孩子共同完成了一次温柔的、充满智慧的生命启蒙,它教会了孩子如何更好地与自己相处,以及如何更有爱地与他人相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种触感仿佛能直接与孩子的世界对话。封面色彩的搭配运用得极为巧妙,既有能吸引幼童眼球的明亮色调,又不失一种沉稳的教育气息,绝不是那种市面上泛滥的、一味追求花哨的低幼读物。内页的纸张质量相当考究,摸起来厚实而平滑,即便是小手反复翻阅也不会轻易撕裂或磨损,这对于经常和书本“亲密接触”的幼儿来说,简直是太贴心了。更值得称赞的是,排版布局的处理上,字体的选择既清晰易读,又带有一种童趣,行距和字号的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让人感觉阅读体验非常舒适,即便是家长在晚上伴读时,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整体来看,这本书从外到内散发着一种对“阅读这件事”的尊重,它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更像是给孩子准备的一份精心打磨的礼物,让人一上手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和对儿童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视。这种对物质载体的精良制作,无疑提升了阅读的仪式感,让孩子更愿意主动去亲近它。
评分这本书在角色塑造上的细腻程度,远超出了我对同类型书籍的预期。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拥有着令人难忘的鲜明个性。比如,那个总是充满好奇心的小动物,它的每一个“为什么”都代表着孩子在探索世界时的真实心声,让人感同身受;而那个看似有些笨拙却心地善良的朋友,他的每一次小小的失误和最终的成功,都无形中教会了孩子如何接纳不完美。更绝妙的是,即便是作为背景的自然环境,也被赋予了生命力,河流仿佛在低语,大树好像在微笑,这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学会用拟人化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世界。作者没有简单地贴上“好”或“坏”的标签,而是通过角色的行为细节,展现了复杂的人际互动和情感变化,引导孩子去思考“为什么他会这样做”,从而培养了早期共情能力和情商的萌芽。
评分从内容结构上看,这本书的处理非常注重主题的递进和知识点的自然融入,绝无生硬的灌输感。每一个章节或片段,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的生活技能或者情感主题展开,比如分享、勇敢、守信等等,但这些主题都不是通过说教的方式来呈现的。相反,它们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冲突、小挑战来自然而然地被解决的。举个例子,在关于“耐心”的主题中,它不会直接告诉孩子要耐心,而是描述了一个角色如何等待一颗种子发芽的漫长过程,让孩子亲身体验到等待的价值。这种“做中学,体验中领悟”的教育哲学,才是真正能扎根于孩子心底的知识。此外,书中还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关于自然现象或者基础科学的概念,这些知识点并非是重点,却像彩蛋一样散落在故事里,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让人感觉知识的获取是那么轻松愉快,完全没有学习的压力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