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地道食材图录大全
原价:45.00元
作者:李清著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543062542
字数:300000
页码:23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799kg
编辑推荐
中国饮食文化极富独创性,饮食对人类的生存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食物的来源可以是植物、动物或者其他物质。本书用百科全书式的铺排方法,汇集了我们日常生活涉及的所有食材,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中国地道食材图录大全》中都有清晰的梳理和细致的阐述。从各种谷物、蔬菜到肉类、调味品,所有出现在我们餐桌上的食品都被囊括其中,是中国人食物的全谱系介绍,堪称关于中国地道食材的不可多得的全面、权威之作。
内容提要
民以食为天,膳食和营养与人的生长发育、健康、疾病、衰老、死亡都有密切的关系,而食物是生物为生存和生活必须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本书将我们日常所见的各种食物进行分类介绍,分为五谷杂粮、蛋奶、蔬菜、水果、坚果、肉类、水产、调料等八大类,每种食物的介绍均包括食物解密、营养介绍、健康功效、饮食秘诀及其营养价值。书中所添加的中国菜肴的美食趣闻,集趣味性、实用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另外,书中还添加了厨房小窍门、饮食宜忌等板块,指导读者充分利用食物中的营养,对食材有更快捷、更全面的了解。
目录
阅读导航
溯源、典故、趣闻、传说——中国饮食文化
文化食旅——神州名食名点
遍尝各方佳味——八大菜系
撷粹漫品——民族饮食
中国地方食材风物志
中国人的膳食指南——膳食宝塔
第一章 谷物和米面制品
大米
糯米
糙米
小麦
黑米
高粱
黄米
赤小豆
玉米
小米
红腰豆
饭豇豆
豌豆
绿豆
芸豆
蚕豆
黑豆
黄豆
荞麦
炸烙面
汤煮面
蒸制面
烘烤面
包馅面
百式百味——中式面点小吃图录
第二章 乳制品和蛋
牛奶
马奶
羊奶
酸奶
奶酪
奶油
鹌鹑蛋
鸽蛋
鸡蛋
鸭蛋
鹅蛋
皮蛋
花样乳饮——鲜奶可以有汁有味
三 蔬菜
茄子
南瓜
番茄
青椒
冬瓜
苦瓜
丝瓜
黄瓜
荸荠
芋头
芦笋
竹笋
藕
茭白
百合
马铃薯
萝卜
红薯
洋葱
油菜
油麦菜
甘蓝
生菜
苋菜
芹菜
空心菜
菠菜
白菜
韭菜
茼蒿
芥菜
黄花菜
荠菜
蒜薹
菜花
香菜
金针菇
竹荪
海带
紫菜
裙带菜
口蘑
木耳
银耳
平菇
茶树菇
鸡腿菇
滑子菇
猴头菇
香菇
爽口小菜自己做,营养健康滋味足
四 水果
葡萄
苹果
橙子
桃
哈密瓜
大枣
冬枣
青枣
杏
李子
草莓
樱桃
木瓜
柠檬
芒果
杨桃
梨
菠萝
柿子
山竹
柚子
橘子
荔枝
橄榄
火龙果
杨梅
桑葚
猕猴桃
西瓜
山楂
香蕉
五大地方风味蜜饯全览
五 坚果
核桃
杏仁
板栗
开心果
龙眼
莲子
松子
花生
榛子
腰果
葵花子
南瓜子
西瓜子
芝麻
坚果选购有窍门
六 肉
猪肉
猪杂碎
牛肉
鸡肉
鸭肉
羊肉
鹅肉
兔肉
鸽肉
驴肉
狗肉
马肉
田鸡肉
花色肉食——香肠、腊肠、火腿和熏肉及其他
烹饪武艺十八般
七 鱼虾蟹贝
鲫鱼
草鱼
带鱼
黄鱼
虾
螃蟹
鲤鱼
鲢鱼
鳙鱼
鳝鱼
鲈鱼
鲳鱼
螺
扇贝
蛤蜊
鱿鱼
甲鱼
去繁从简——常见鱼类刀工技法
八 调味品
葱
姜
蒜
盐
糖
醋
酱油
味精
胡椒
花椒
桂皮
辣椒
八角
芥末
豆豉
丁香
孜然
茴香
有滋有味——私房酱料一览
作者介绍
李清,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中国食品工业营养指导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多年从事营养学相关工作,拥有深厚、系统的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致力于公共营养与大众膳食健康的研究,并积极从事营养知识普及和大众膳食指导工作。主要进行营养知识培训、个人营养咨询、营养膳食指导等工作。多年来笔耕不辍,多次参与编著营养专业读物。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实用性在于它将“理论”和“实践”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当我面对琳琅满目的食材市场感到迷茫时,这本书就是我的“导航仪”。它不仅告诉我这个食材叫什么,更重要的是,它会告诉你,什么季节该买这个,配什么调料最好吃,以及如何通过最少的烹饪步骤,最大化地激发它的本味。比如,书中对“时令”的强调非常到位,有些食材只有在特定的“月相”或“节气”下才具有最佳风味,这本书都会精确地标注出来。我曾经按照书中的指引,在初秋时节特地去寻找了某款当季的淡水鱼,按照书中介绍的“清蒸极简法”烹饪后,那种纯粹的鲜美感,是我以往任何大厨的复杂菜式都无法比拟的。这让我深刻理解到,真正的美味往往源于对食材本性的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像一个真正的“食材鉴赏家”一样去生活和烹饪,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日常饮食的品质追求。
评分从收藏价值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选择都非常上乘,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绝对称得上是案头必备的“镇宅之宝”。我特别关注了那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食材的记录部分,很多传统食材的制作工艺正在面临失传的危机,而这本书却像一个细心的记录者,将这些即将消逝的美味定格在了纸上。这不仅仅是对当代美食爱好者的帮助,更是对未来研究者和保护者的巨大贡献。它的学术严谨性体现在引用的资料来源和地域划分上,每一处描述都似乎经过了多方考证,极少出现模棱两可的表述。例如,在介绍几种不同的“腊味”时,它能清晰地划分出川味、湘味和广式腊味的制作工艺差异,以及风味基调的不同。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一本简单的“食材指南”,它承载了沉甸甸的文化责任感。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适合快速查阅和深度学习两种需求。如果你只是想知道某种食材的外观和基本信息,翻到对应章节,高清的实物大图能让你一眼识别;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后面的文字部分则提供了详细的功效、营养价值以及最佳搭配建议。我最欣赏它在“处理与保存”这一部分所下的功夫。很多食材因为处理不当而风味尽失,这本书却非常贴心地给出了专业级的处理流程,比如某些需要“活杀”的河鲜如何保持其鲜甜,某些需要在特定时节采摘的野菜如何进行脱涩处理。我过去常常因为处理不当而浪费了好食材,但自从有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食材的掌控力大大增强了。它有效弥补了我作为城市居民在食材知识上的盲区,让我不再对那些“闻所未闻”的食材感到畏惧,反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它真正做到了将复杂的专业知识,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传递给大众。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市面上关于食材的书籍汗牛充栋,大部分都流于表面,要么是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要么就是华而不实只有漂亮照片。但这本《大全》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地道”二字的体现。编者显然是深入了产地,真正考察了当地人是如何挑选和处理这些食材的。比如,关于长江刀鱼的描述,它没有简单地罗列产地,而是细致区分了“江刀”和“湖刀”在肉质、油脂和风味上的微妙差异,甚至提到了最佳捕捞季节的口感变化。这种深入骨髓的“地道”感,是那些从网络资料拼凑出来的书籍无法比拟的。我最近尝试根据书中的指导,去寻找并烹饪了书中介绍的某种偏门的菌菇,结果完全打开了我的味蕾新世界。这本书,与其说是工具书,不如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饕向你耳提面命的私房宝典。它教会我的,是如何用最真诚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份来自大地的馈赠。
评分这本《中国地道食材图录大全》简直是烹饪爱好者的福音!我一直致力于探索中国不同地域的特色食材,但苦于没有一本系统、详尽的参考书。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考究,图文并茂,每一页的色彩搭配和食材的展示都极具美感,让人爱不释手。光是翻阅目录,就能感受到编辑团队的用心良苦,从北方的粗犷到南方的精细,从山珍到海味,覆盖面之广令人惊叹。特别是那些在日常市场难得一见的稀有食材,都有非常清晰的图片和详细的背景介绍,包括它们的生长环境、历史渊源以及最传统的食用方法。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食材手册,更像是一部活着的中国饮食文化史。对于我这样热爱钻研菜谱的人来说,光是了解这些食材的“前世今生”,就已经足够满足我的好奇心了。我尤其喜欢它对食材特性的描述,比如某种山药的口感是“粉糯带甜”,而另一种则是“清脆回甘”,这种细致的区分让我在选择食材时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