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王琼 泡好一壶中国茶
定价:88.00元
售价:70.4元,便宜17.6元,折扣80
作者:王琼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58010668
字数:
页码:1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篇文章完成是在临出版前了,依然还有忐忑,依然觉得还可以很好,这已是第十遍的校对了,总希望能够更恭谨的呈现给每一位读者一份习茶的态度和良多的习茶获得。为此,我把能看到《王琼·泡好一壶中国茶》的您视作是我的师友,诚恳的希望我们可以有很多交流与研学,借由一杯茶,一起共修,让彼此有很大的成长,让中国当下茶文化的表达因为我们共同的努力能够再丰富一些,再进步一些。
 《王琼·泡好一壶中国茶》的完成,是集合了我二十年的习茶积累和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获得,是总结了三年多茶修学堂的践修成果,是对“泡好一壶中国茶”五十期课程全心全意的梳理。这样的一堂基础课,到今天为止我们重复讲了五十次,不多也不少。在课程进行到第三十期的时候,我有过思考,我们用什幺样的热情做着重复的事情,思来想去,觉得这一切都是源于热爱和创造,是对茶的热爱,对生命价值的创造。
 每一次的开课都是学堂团队全心投入工作的开始。
目录
章
得和得静得坦途·和静之园
何为茶修
创立“和静茶修”的初心
茶修·时代当下的精神供养
茶不是宗教·却是我一生的信仰
泡一杯茶,给自己一个停下来的理EEr
第二章
主修认知
一、君子九容
二、茶师十律
三、修习茶礼
恭敬别人·庄严自己
第三章
主修细节
一、和静茶席的表达
二、组成茶席的要素
做一个有准备的人
第四章
主修相信
一、和静茶修行茶的基本规范
二、行茶前的准备
三、行茶的禁忌
四、和静茶修·行茶十式(盖碗行茶仪轨)
日日行茶·时时修持
第五章
主修安顿
一、泡茶三要素
二、泡茶手法三度
三、盖碗的注水手法
四、润茶——让茶喜悦地醒来
能量在心·技艺在手
第六章
主修知止
一、紫砂壶泡茶的特殊手法
二、紫砂壶行茶仪轨
三、盏(碗)的妙用
四、玻璃杯泡茶
五、玻璃壶和瓷壶的使用
六、惬意地煮饮
收具·亦是修行
第七章
一杯茶·茶人修行的梯子
我的早课
与自己和解
让年龄成为优势
后记·美好永远都在
感谢
作者介绍
王琼,习茶20年的积累与沉淀,打磨3年多的原创教学课程,倡导“茶师十律”量化“行茶十式”,践行“日日行茶·时时修持”的茶修理念,实现“借茶修为·以茶养德”的茶修宗旨。
文摘
《王琼·泡好一壶中国茶》:
 刚开始听到的时候,还有点儿沾沾自喜,但几年过去了,我依然听到的还是这种声音,而且越来越多,此时我的内心不免开始有些忐忑。仔细想想,这些年我在习茶的过程中又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成长,可是现在通过光盘和网络能分享的还是我十年前对茶的理解和表达,这会有错位……
 另一方面,前些年,我随着中国茶文化访问团去往日本、中国台湾,当与日本茶道和中国台湾茶艺交流之后,真是感觉惭愧和无力。我们中国当今的茶文化用什么聚焦,怎么来表达,祖宗留下的茶道精神又怎样来承传和体现,跟我们当下的生活和时代又有怎样的关系……
 带着诸多的思考,开始明确地于传统文化、于茶人的专业、学养、日常行为、德行操守中寻找答案,于和静园的日常经营与践行中寻找突破。
 2010年在北京百子湾又开业了和静园茶人会馆,这里是今日美术馆的文化商业步行街,文化艺术气息浓重,是位于三环外难得的一块清凉地。从选址到设计,从施工到环境营造,李冰先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以他独有的美学表达和对细节的追求,对经营趋势的敏锐判断,呈现了升级版的和静园。这更是和静园品牌的升级和延伸,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慢慢的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学茶的需要。在丈夫强有力的支撑下,和静园一直在走着一条不寻常的路,因此决定在“帝都”创办培训机构,于是“茶修”的概念及脉络清晰出台,对茶修的定义也非常明确。
 茶修,就是秉承“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在泡好一壶茶的基础之上,践行“和、敬、简、致”的生活方式。从一杯茶中汲取智慧,并结合时代需求融入当下,归真生活,滋养生命,从而达到内外兼修,同养太和的美好生命境界。
 在此基础之上,确立茶修宗旨——借茶修为,以茶养德;明确茶修理念——日日行茶,时时修持。
 2012年夏天开始筹划准备,经过了半年多的时间,反复打磨,编撰教程,制定服务流程,并实施多次的茶会雅集,磨合探索,积累总结,于2013年4月20日,和静茶修学堂开启了期《泡好一壶中国茶》的共修课程。
 从这一刻起,我们带着明确的愿望,不忘初心,愿意把在茶里所获得的真实与朴素、幸福与美好分享给有缘人,笃定地于一杯茶中完成自我修正、利益他人、传递能量。
 我们知道,中国人重道但不轻言道,虽然“茶道”一词早出现在我国,但是却一直被日本人沿用至今。在世界茶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日本茶道、韩国茶礼、中国台湾茶艺可以说是为人熟知并值得尊重的。中国大陆,作为茶叶起源地,历经几千年的历史,有过繁荣昌盛,也有过衰微低迷,但因为一片叶子的生生不息,茶的精神却从未断层断代,这也就确定了中华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源远流长。
 然而,在这快速纷繁前进的时代,在茶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面对世界的爱茶人,我们该以怎样的表达来迎接“茶为国饮”的当下需求?中国的茶文化究竟该有怎样的时代语境?国人的饮茶习惯在承袭传统之后该如何与时俱进?我们又该怎样承接这样一份祖先留给我们的福报与智慧?
 一杯茶,几片树叶而已,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和能量,我常常这样扪心自问和陷入深深的思考。渐渐地在探究中发现,这终归是我们人类在进步的过程当中的需要与诉求。为此,对于茶,我便愈发从心底升起虔诚与恭敬。所以,我一直在寻求一种方式,试图把茶的能量导入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让所有我们相信且期待的美好,成为可触摸的现实。于是,便有了茶修的由来。
 茶修,是通过对行茶的专业与艺术化的表达,并以“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为导向,于生活中修日常行为。在日日行茶,时时自持的过程里,借茶修为,以茶养德,以达到内外兼修,同养太和的美好生命境界。
 同时,茶修,就是借助茶的美好,通过实修,缩短现实与理想的距离,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种落地于生活的修行方式。修,是重在践行。修行,就是于凡世中时时修正日常行为。
 茶修,之于我们每一个人,是自我觉知、自我修正、自我完成的过程。因为在一杯茶的澄明里,我们感知到了安顿,而这份安顿在浮躁与匆忙的时代背景下变得是那样弥足珍贵。我们需要安顿,而恰恰又很难真正地安顿下来,为此我们一直在寻找和探究,希望可以打开一条通道,能够链接生命里原有的宁静。
 茶修,之于团队,是确立同一目标的导引,是克己利他的教育,是“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的学习和共勉,是用自我的价值支持到伙伴的愿力,并在共修中可以实现彼此的成长和成就。
 ……
序言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将一种“慢下来”的生活态度融入了中国茶的每一个细节中。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生活中的许多美好,而《正版 王琼 泡好一壶中国茶》就像一个温柔的提醒,让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茶的温度,去倾听水沸的声音,去体味叶片在水中舒展的生命力。王琼女士的文字朴实而充满力量,她没有卖弄华丽的辞藻,却用最真挚的情感,勾勒出茶与人之间最纯粹的连接。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茶道”的阐述,它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内心的修行,一种与自我对话的方式。通过泡茶、品茶的过程,我们可以逐渐沉静下来,涤荡心灵的浮躁,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读完这本书,我尝试着在清晨,远离手机和电脑,为自己泡上一杯龙井,看着茶叶在水中缓缓沉浮,闻着那淡淡的清香,整个人都感觉被一种温和的力量所包裹。这种体验是书中文字无法完全传递的,但却是这本书所引导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
评分读完《正版 王琼 泡好一壶中国茶》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便是它如同一盏温润的普洱,初品时或许有些醇厚难解,但细细品味,便能品出那层次丰富、回味悠长的独特韵味。作者王琼女士以她对中国茶近乎虔诚的热爱,引领我们走进了一个博大精深的茶世界。这本书并非仅仅是教授泡茶的技艺,更像是展开了一幅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壮丽画卷。从茶叶的起源、不同茶类的辨识,到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如何孕育出各自独特的茶品,再到茶器选择的讲究、冲泡过程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微妙关系,以及最后品饮时的心境与氛围营造,每一个环节都被描绘得细致入微,仿佛作者正坐在你身边,亲自示范,循循善诱。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不同季节品饮不同茶的建议,春饮绿茶的清新,夏品花茶的芬芳,秋尝乌龙的醇厚,冬享红茶的暖意,这不仅是对身体的调养,更是对生活情趣的升华。它让我重新审视了“一杯茶”的意义,不再是简单的解渴饮品,而是承载着历史、文化、情感的艺术。
评分《正版 王琼 泡好一壶中国茶》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茶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生活美学”的启蒙读物。王琼女士用她丰富的阅历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中国茶所蕴含的东方哲学和独特审美。书中对于不同茶类背后历史故事的挖掘,让我对每一片茶叶都多了一份敬意。例如,关于普洱茶陈化过程中所蕴含的时间的沉淀,关于铁观音独特的“观音韵”,都让我对茶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单一的味道,而是承载着无数故事与情感的载体。同时,书中对茶具的介绍也别具一格,从紫砂壶的温润,到白瓷盏的素雅,再到盖碗的实用,都与茶的品类相得益彰,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器物之美的极致追求。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泡茶,更是引导你去发现,去欣赏,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茶之美学。我开始关注自己身边的茶馆,尝试在不同的器皿中冲泡同一款茶,去体会细微的差别,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探索过程。
评分说实话,在读《正版 王琼 泡好一壶中国茶》之前,我对中国茶的认知仅限于“龙井”、“普洱”这样的基本概念,甚至觉得泡茶不过是件简单的事。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王琼女士以一种近乎“考古”般的严谨,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国茶的方方面面。从茶叶采摘的时节、部位,到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她都娓娓道来,让我仿佛亲临茶园,感受着制茶师傅们的匠心独运。书中关于水质对茶汤影响的论述,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看似普通的“水”,竟能对茶的品质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她还分享了许多她与茶结缘的个人经历,这些故事让这本书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茶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执着。读完之后,我对于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茶,如何才能泡出一杯真正好喝的茶,都有了非常清晰的概念,甚至开始在朋友面前小露一手,分享这份新获得的茶道知识。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它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生活指南”,指导我如何更好地与中国茶相处。王琼女士在书中分享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从不同水温对茶叶香气释放的影响,到如何根据茶叶的特性调整冲泡次数,再到如何避免常见的泡茶误区,都写得非常具体,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茶与健康”的章节,它并没有夸大其词,而是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中国茶对身体的益处,并给出了日常饮茶的建议。这本书让我明白,泡好一壶茶,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对细节的把控,一种对“度”的把握。它教会我,在泡茶时要用心去感受,去调整,去发现最佳的状态。如今,我的家中常常弥漫着茶香,我不再盲目地追求名贵茶叶,而是更关注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泡出最能打动自己的那杯茶。这本书,让我真正爱上了中国茶,并学会了如何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