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告诉你:这样控压最有效

中医师告诉你:这样控压最有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医
  • 降压
  • 健康
  • 养生
  • 血压
  • 食疗
  • 穴位
  • 按摩
  • 预防
  • 家庭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83405
商品编码:28382220596

具体描述



章 需要知道的高血压保健常识有关高血压的基本常识2正确的血压测量法5高血压患者应何时测量血压7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哪些8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的分期13第二章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调治法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中医调治法18气血亏虚型高血压的中医调治法21瘀血内停型高血压的中医调治法24肾精不足型高血压的中医调治法27痰浊内蕴型高血压的中医调治法30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的中医调治法33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的中医调治法36第三章 食同源,辅助的食疗效方鲜芹菜汁——清肝平肝,醒脑降压40拌菠菜——滋阴清热,疏肝养血41绿豆粥——清热除烦,解暑降压42桃仁粥——通络,祛瘀止痛43胡萝卜粥——滋肝明目,降压44海带绿豆粥——清热,凉血降压45雪羹汤——清热泻火,平肝降压46黑木耳绿豆粥——降压,除烦48麦冬海带乌鸡汤——滋阴清热,益精49海参炒西芹——滋补肝肾,50大枣芦笋粥——养血,平肝降压51山芹菜炒肉丝——健脾,平肝降压52醋泡花生——清热,降压53黑芝麻粥——补肝益肾,养血益精54桑葚芝麻粥——补肝益肾,滋阴55蒜泥菠菜——滋阴润肺,养血降压56素烧冬瓜——清热化痰,生津57黄豆瓜带排骨汤——清热利水,祛脂降压58西瓜芹菜汁——清热除烦,平肝降压59玉炒芹菜——清肝利胆,降压60荠菜荸荠汤——健脾益胃,清热,61苦瓜牛奶汁——清肝降压,补钙62香菇烧菜心——补脾养胃,利水降压63蜂蜜绿茶粥——清热除烦,平肝降压64银耳山羹——滋阴益精,凉血降压65茼蒿蛋白饮——降压,养心66淡菜皮蛋粥——滋阴降火,清热除烦67莼菜鲤鱼汤——清热平肝,利水降压68香蕉粥——清热平肝,滑肠69苹果大枣粥——补虚,祛瘀降压70第四章 甘淡平和,平稳的中茶饮菊花茶——缓解高血压、肝火亢盛所致眩晕72决明子茶——改善肝阳上亢所致眩晕、目赤肿痛73玉须茶——适用于肾炎合并高血压者74葛根茶——有效缓解高血压引起的颈项强痛75罗布麻降压茶——有效缓解高血压所致的眩晕勺、脑涨、多梦 76葛根钩藤茶——适宜高血压伴有、烦躁、兴奋、口渴、肩背拘急者 77杜仲茶——适用于高血压合并、腰痛等患者78杜仲寄生茶——适用于高血压兼有肝肾虚弱、耳鸣眩晕、腰膝酸软者 79夏枯草茶——缓解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引起的眩晕耳鸣、头目胀痛80杞菊决明子茶——适用于肝火偏旺、肝阳上亢的高血压患者81山楂决明茶——适用于中老年高血压兼有肥胖、高血脂者82荷叶山楂茶——适用于高血压兼有高血脂患者83莲子心茶——缓解心肝火旺引起的高血压性头晕、心悸、 84槐菊茶——适用于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85龙胆菊花茶——主治肝火上炎引起的高血压86桑荷茶——适宜夏季血压升高的患者87白芍钩藤茶——改善肝阳偏亢所致的高血压、眩晕、目赤等症 88首乌芍茶——适用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属肝肾阴虚者89竹叶桑菊茶——主治风热或肝火引起的耳鸣或耳聋90酸枣仁茶——适用于阴血不足的高血压患者91天麻茶——有效缓解高血压、头晕等症92第五章 简、便、廉、验,居家自疗高血压的中医外治法按摩或艾灸会穴,显著改善高血压带来的头晕、94指压太冲穴,消气平肝96搓擦降压沟,有效稳定血压,预防并发症97按摩太冲、太溪、曲池穴,滋阴平肝98按揉太阳、风池穴,可清脑明目、降压止痛99按揉风池、曲池、合谷穴,有效清热降压0按摩阴陵泉、太白、丰隆穴,健脾化痰1按摩三阴交、悬钟穴,保持血压稳定3灸足三里、膈俞、气海、关元、血海穴,养血5腹部按摩,降压稳压8常梳头,醒脑明目降压效果好9自己做枕,降压又利脑111简单有效的足浴降压法113贴敷疗法:稳定、降低血压116第六章 有效控压、稳定降压的运动步行——简单易行的降压运动120慢跑——适用于高血压轻症患者121骑自行车——改善心肺功能124太极拳——适用于各期高血压患者126游泳——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早期患者128气功——调息、调心、调神130老年保健球——活动手指132腹式呼吸——通过降腹压而134六个升压小动作,不要做136第七章 心平气和,保持血压稳定的情志调畅法保持心境平和是血压稳定之道138积极乐观豁达是降压稳压的法宝140学会制怒,不动气,就能保持血压稳定142欣赏音乐,可调节情绪143练习书法,稳定情绪145养花种草,调神解郁147第八章 顺应气候变化,调阴和阳春季:重疏肝清肝,小心血压升高150夏季:重养心阴清心火,平稳控压过暑天155秋季:重调肺气,不让血压波动关键160冬季:重养肾阳,以防阳气虚衰血压升高165第九章 高血压特殊人群的日常调理方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日常调理方案170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日常调理方案174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的日常调理方案178青春期高血压患者的日常调理方案181儿童高血压患者的日常调理方案183第十章 并发症的中医调养法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中医调养法188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的中医调养法191高血压合并痛风的中医调养法194高血压合并肥胖的中医调养法197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中医调养法201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中医调养法204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中医调养法208




书名:中医师告诉你:这样控压 有效

作者:杨力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4

版次:1

印刷时间:2017-4

印次:1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页数:210

ISBN:9787122283405

定价:49.8

杨力,中医学家,中医心血管病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医易学创始人,中医疾病预测学开创者,教授、中医内科研究员,

杨力教授开创和弘扬中国医易学,是她的主要学术成就。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主讲《易经》、《黄帝内经》三十余年,临床工作四十余年,

主攻心血管病。全国健康巡讲场以上,出版著作近部。

本书告诉大家高血压的中医分型以及辨证调治方法,着重介绍具有降压特效的食疗、茶疗、中医理疗方法,比如按摩、艾灸、贴敷、枕等,同时介绍一些有效控压、稳定降压的运动,以及一些让人心平气和、保持血压稳定的情志调畅法,并主张顺应气候变化,调阴和阳。不仅为高血压患者制订了日常调理方案,也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并发症的中医调养法。本书适合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阅读,也可作为基层医师、医学生等的参考。



《中医养生智慧:轻松掌握健康密码》 在这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健康如同稀世珍宝,弥足珍贵。我们追逐物质的丰盛,却常常忽略了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直到健康亮起红灯,才追悔莫及。本书并非告诉你如何“治病”,而是邀请你踏上一段回归身心和谐的探索之旅,从中医古老的智慧宝库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养生能量,让你如同拨开迷雾,清晰地看见通往健康之门的钥匙。 一、 认识你的身体:中医的视角与东方哲思 中医并非一套冰冷的医学理论,而是一种深刻理解生命、尊重自然的东方哲学。它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以及身体内部各脏腑器官之间的精妙配合。《中医养生智慧》将带领你跨越西医的局部认知,从全新的视角审视自身。 阴阳五行:万物生长的基本法则:你是否好奇,为何有人容易上火,有人又常感畏寒?这背后隐藏着中医“阴阳”观念的体现。阴阳的平衡是健康的基石,任何一方的过度或不足,都可能引发失衡。本书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你解析阴阳在人体健康中的具体表现,让你学会辨别体内的阴阳状态。 脏腑的“情志”与“五色”: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不仅是生理功能的承载者,更与我们的情绪(情志)和外在的颜色(五色)息息相关。肝怒、心喜、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这些古老谚语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健康启示。本书将带你深入了解每个脏腑的情志特性,以及如何通过观察面色、舌苔等外在信号,洞察内在的健康状况。我们将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调整情志,来滋养我们的五脏六腑。 气血津液:生命的“三驾马车”:气是能量,血是濡养,津液是滋润。这三者共同构成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维系着身体的正常运转。气血充盈,则面色红润,精力充沛;津液充足,则皮肤光泽,关节灵活。本书将深入浅出地讲解气血津液的功能与相互关系,帮助你识别自身气血津液是否充盈,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调养它们。 二、 顺应自然:四时养生与起居有常 中医强调整体观,认为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环境、季节变化息息相关。顺应四时变化,调整起居作息,是中医养生最朴素也最有效的智慧之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的健康密码:春天万物复苏,是肝气生发的季节;夏天暑热,是心阳旺盛的时节;秋天肃杀,是肺气内敛的时期;冬天寒冷,是肾精封藏的阶段。本书将为你详细解读每个季节的生理特点和易发疾病,并针对性地提供饮食、运动、起居等方面的养生建议。比如,春季如何“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以养肝;夏季如何“无厌于日”以护心;秋季如何“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以养肺;冬季如何“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以藏肾。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智慧回归:在现代社会,熬夜已成为一种常态,但这却与中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养生原则背道而驰。规律的作息,是身体修复和能量补充的关键。本书将探讨不规律作息对身体造成的隐形伤害,并引导你如何循序渐进地调整生物钟,找回健康的睡眠节律。我们将分享一些帮助入睡、提高睡眠质量的中医小妙招。 “动则有益,静则养身”的平衡之道:生命在于运动,但过度劳累或久坐不动,都可能损伤身体。中医强调“形劳而不倦”,即适度的运动能够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同时,静功、冥想等宁心安神的方式,也能帮助我们平复心绪,达到“静则养身”的效果。本书将为你提供不同体质、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建议,并介绍一些简单易学的静心方法,帮助你在动与静之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三、 饮食有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病从口入”并非危言耸听,食物是滋养身体的源泉,也是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中医的饮食观,并非单纯的食物禁忌,而是一种强调食物性味、时令、体质相结合的智慧。 辨体施食:找到最适合你的“药膳”:不同体质的人,适合的食物也不同。比如,体质偏寒的人,应多食温热的食物;体质偏热的人,则应选择寒凉的食物。本书将引导你初步了解常见的体质类型(如阳虚、阴虚、气虚、血虚、痰湿、湿热等),并根据不同的体质,推荐适宜的食材和食疗方。你将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反应,调整饮食结构,让食物真正成为你的健康助力。 五味调和,阴阳互济:酸、苦、甘、辛、咸,这五种味道在中医里各有其归经和功效。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本书将深入解析五味的养生之道,教你如何在日常烹饪中,巧妙地运用五味,达到滋养脏腑、调和阴阳的目的。我们也将探讨,为何过度偏食某种味道,可能会带来健康隐患。 时令食材的天然馈赠:不同季节的蔬菜水果,蕴含着大自然对人类最适宜的滋养。春季的嫩芽,夏季的瓜果,秋季的根茎,冬季的温润。本书将为你介绍不同时令食材的营养价值和养生功效,鼓励你回归自然,品尝季节的美味,获取最天然的健康能量。 四、 情志养生:心安则神定,神定则体健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体正常的情绪反应,但若情绪失控,过度波动,则会成为损害健康的“七情致病”之源。中医认为,“情志相合,心神安宁”是健康的重要标志。 管理情绪,而非被情绪控制: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常常感到焦虑、烦躁或沮丧。本书将深入探讨不同情绪对身体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下,学会识别、接纳并转化负面情绪。我们将分享一些简单易行的情绪调节方法,帮助你找回内心的平静。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的破解之道:本书将针对性地分析每种情绪对相应脏腑的损害,并提供相应的调养建议。比如,如何通过太极、瑜伽等舒缓的运动来疏导肝气;如何通过听音乐、与朋友交流来平复心绪;如何通过写日记、正念练习来安抚脾胃。 培养“心静”与“乐观”的智慧:心静是保持健康心态的关键。通过冥想、静坐等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内心的宁静。而乐观的态度,则能提升身体的免疫力,抵御疾病。本书将鼓励你积极地在生活中培养这些宝贵的品质,让它们成为你健康路上的坚实后盾。 五、 经络穴位:身体的“能量通道”与“生命开关” 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穴位则是身体上具有特定治疗作用的“关卡”。打通经络,调理穴位,能够有效疏通气血,缓解不适,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认识你身体的“地图”:本书将为你介绍一些重要的经络走向和常用穴位,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你清晰地了解这些“能量通道”在你身体上的分布。你将不再感到经络穴位晦涩难懂,而是能够轻松地将它们与身体的某个区域联系起来。 简单易行的自我按摩手法:我们并非鼓励你成为一名“按摩师”,而是希望你能学会一些简单易行的自我按摩技巧,来调理身体。比如,通过按摩足三里来健脾胃、增体力;通过按摩合谷穴来缓解头痛、牙痛;通过按摩涌泉穴来滋肾补肝。本书将提供详细的按摩步骤和注意事项,让你在家就能轻松享受经络按摩带来的益处。 温和有效的艾灸与拔罐体验:艾灸和拔罐作为中医传统的辅助疗法,具有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本书将适度介绍艾灸和拔罐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并强调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的安全使用。我们将分享一些适合居家日常保健的艾灸和拔罐方法,让你对这些古老疗法有更直观的认识。 《中医养生智慧:轻松掌握健康密码》,不是一本速成的“健康秘籍”,而是一扇通往自我觉察和生命智慧的大门。它鼓励你放慢脚步,用心倾听身体的声音,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通过书中提供的中医养生理念和实践方法,你将逐渐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健康管理体系,让健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在这趟探索身心和谐的旅程中,愿你收获健康,感受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迷上了一本关于健康管理的书,书里谈到了很多关于日常饮食和运动如何影响身体机能的知识。作者非常注重生活习惯的调整,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比如,他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食物的升糖指数,并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小贴士,教我们如何在不牺牲美味的前提下,选择更健康的食材搭配。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案例分析,讲述了那些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成功改善自身状况的普通人的故事,读起来让人备受鼓舞。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微运动”的理念,作者倡导即使再忙碌,也要找到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轻量级的身体活动,比如利用通勤时间做些拉伸,或者在工作间隙站起来走动一下,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长期积累下来对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整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读起来轻松愉快,让人感觉健康管理并非高不可攀的“大工程”,而是一个可以融入日常的有趣探索。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广度令人惊叹,它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健康维度。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健康理念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宏观视角。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探讨了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内在联系,指出长期的精神压力是如何悄无声息地侵蚀我们的身体防线。作者没有简单地给出“要放松”这种空泛的建议,而是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减压方法论,包括呼吸练习、正念冥想的入门指导,甚至还提到了如何构建一个支持性的社交网络来缓冲生活中的负面情绪。阅读过程中,我仿佛完成了一次深度的自我对话,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面对压力时的惯性反应。那种感觉就像是有人拿着一盏灯,照亮了你一直忽视的内心角落。特别是关于睡眠质量的章节,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睡够八小时”,而是深入剖析了影响深度睡眠的各种环境因素和睡前习惯,提供了非常具体且可操作的改善方案,对我这种长期有入睡困难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评分

从文字的编排和信息的密度来看,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和实用性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平衡点。作者显然是下了苦功夫去收集和整理前沿的健康研究成果,但在呈现时,却能将其转化为普通读者能够理解和实践的步骤。书中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图,将复杂的生理过程可视化,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身体的自我修复机制”的阐述,它赋予了读者一种积极的能动性,让人不再是被动的疾病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健康维护者。例如,它会用生动的比喻来解释细胞层面的变化,让你明白为什么某些食物对修复损伤至关重要。再者,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清晰,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模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或当前最需要解决的健康问题进行针对性阅读,查阅效率很高,完全不会有那种被信息洪流淹没的挫败感。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引人入胜,读起来完全没有传统健康指南的刻板和说教感。作者擅长运用讲故事的技巧,将枯燥的生理知识融入到充满人情味的场景描绘中。比如,书中有一段描述了一位常年久坐的白领如何通过小小的办公桌调整,逐步改善了肩颈问题,这个故事极其贴近现代都市人的生活状态,让人立刻就能对号入座,并产生“我也能做到”的强烈代入感。此外,作者对于健康知识的“辨伪”能力值得称赞,他没有回避那些充满争议或夸大其词的健康传闻,而是用科学的逻辑和确凿的证据去拆解它们,这为我们建立了一个更清醒、更理性的健康认知框架。读完之后,感觉自己不仅获取了一套实用的技能包,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一种对信息来源保持警惕、对自身感受保持尊重的健康态度。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它对“个体差异化健康管理”的强调。作者反复告诫读者,网上流传的各种“万能食谱”或“标准运动计划”很可能对某些人无效甚至有害。书中提供了一套基础的自我监测框架,鼓励读者像一个小科学家一样,记录自己的身体反馈——比如在尝试某种新的饮食习惯后,自己的能量水平、消化状况以及情绪变化。这种“以我为主体”的探索精神,是很多健康读物所缺失的。它真正教会我的不是“该做什么”,而是“如何去发现适合自己的做法”。我尝试按照书中建议的“身体反馈日志”记录了一周,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一直以为是“正常的”某些不适感,其实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这种基于自身数据的决策过程,让整个健康管理过程变得极其有说服力和个人色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