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需要知道的高血压保健常识有关高血压的基本常识2正确的血压测量法5高血压患者应何时测量血压7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哪些8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的分期13第二章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调治法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中医调治法18气血亏虚型高血压的中医调治法21瘀血内停型高血压的中医调治法24肾精不足型高血压的中医调治法27痰浊内蕴型高血压的中医调治法30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的中医调治法33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的中医调治法36第三章 食同源,辅助的食疗效方鲜芹菜汁——清肝平肝,醒脑降压40拌菠菜——滋阴清热,疏肝养血41绿豆粥——清热除烦,解暑降压42桃仁粥——通络,祛瘀止痛43胡萝卜粥——滋肝明目,降压44海带绿豆粥——清热,凉血降压45雪羹汤——清热泻火,平肝降压46黑木耳绿豆粥——降压,除烦48麦冬海带乌鸡汤——滋阴清热,益精49海参炒西芹——滋补肝肾,50大枣芦笋粥——养血,平肝降压51山芹菜炒肉丝——健脾,平肝降压52醋泡花生——清热,降压53黑芝麻粥——补肝益肾,养血益精54桑葚芝麻粥——补肝益肾,滋阴55蒜泥菠菜——滋阴润肺,养血降压56素烧冬瓜——清热化痰,生津57黄豆瓜带排骨汤——清热利水,祛脂降压58西瓜芹菜汁——清热除烦,平肝降压59玉炒芹菜——清肝利胆,降压60荠菜荸荠汤——健脾益胃,清热,61苦瓜牛奶汁——清肝降压,补钙62香菇烧菜心——补脾养胃,利水降压63蜂蜜绿茶粥——清热除烦,平肝降压64银耳山羹——滋阴益精,凉血降压65茼蒿蛋白饮——降压,养心66淡菜皮蛋粥——滋阴降火,清热除烦67莼菜鲤鱼汤——清热平肝,利水降压68香蕉粥——清热平肝,滑肠69苹果大枣粥——补虚,祛瘀降压70第四章 甘淡平和,平稳的中茶饮菊花茶——缓解高血压、肝火亢盛所致眩晕72决明子茶——改善肝阳上亢所致眩晕、目赤肿痛73玉须茶——适用于肾炎合并高血压者74葛根茶——有效缓解高血压引起的颈项强痛75罗布麻降压茶——有效缓解高血压所致的眩晕勺、脑涨、多梦 76葛根钩藤茶——适宜高血压伴有、烦躁、兴奋、口渴、肩背拘急者 77杜仲茶——适用于高血压合并、腰痛等患者78杜仲寄生茶——适用于高血压兼有肝肾虚弱、耳鸣眩晕、腰膝酸软者 79夏枯草茶——缓解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引起的眩晕耳鸣、头目胀痛80杞菊决明子茶——适用于肝火偏旺、肝阳上亢的高血压患者81山楂决明茶——适用于中老年高血压兼有肥胖、高血脂者82荷叶山楂茶——适用于高血压兼有高血脂患者83莲子心茶——缓解心肝火旺引起的高血压性头晕、心悸、 84槐菊茶——适用于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85龙胆菊花茶——主治肝火上炎引起的高血压86桑荷茶——适宜夏季血压升高的患者87白芍钩藤茶——改善肝阳偏亢所致的高血压、眩晕、目赤等症 88首乌芍茶——适用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属肝肾阴虚者89竹叶桑菊茶——主治风热或肝火引起的耳鸣或耳聋90酸枣仁茶——适用于阴血不足的高血压患者91天麻茶——有效缓解高血压、头晕等症92第五章 简、便、廉、验,居家自疗高血压的中医外治法按摩或艾灸会穴,显著改善高血压带来的头晕、94指压太冲穴,消气平肝96搓擦降压沟,有效稳定血压,预防并发症97按摩太冲、太溪、曲池穴,滋阴平肝98按揉太阳、风池穴,可清脑明目、降压止痛99按揉风池、曲池、合谷穴,有效清热降压0按摩阴陵泉、太白、丰隆穴,健脾化痰1按摩三阴交、悬钟穴,保持血压稳定3灸足三里、膈俞、气海、关元、血海穴,养血5腹部按摩,降压稳压8常梳头,醒脑明目降压效果好9自己做枕,降压又利脑111简单有效的足浴降压法113贴敷疗法:稳定、降低血压116第六章 有效控压、稳定降压的运动步行——简单易行的降压运动120慢跑——适用于高血压轻症患者121骑自行车——改善心肺功能124太极拳——适用于各期高血压患者126游泳——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早期患者128气功——调息、调心、调神130老年保健球——活动手指132腹式呼吸——通过降腹压而134六个升压小动作,不要做136第七章 心平气和,保持血压稳定的情志调畅法保持心境平和是血压稳定之道138积极乐观豁达是降压稳压的法宝140学会制怒,不动气,就能保持血压稳定142欣赏音乐,可调节情绪143练习书法,稳定情绪145养花种草,调神解郁147第八章 顺应气候变化,调阴和阳春季:重疏肝清肝,小心血压升高150夏季:重养心阴清心火,平稳控压过暑天155秋季:重调肺气,不让血压波动关键160冬季:重养肾阳,以防阳气虚衰血压升高165第九章 高血压特殊人群的日常调理方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日常调理方案170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日常调理方案174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的日常调理方案178青春期高血压患者的日常调理方案181儿童高血压患者的日常调理方案183第十章 并发症的中医调养法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中医调养法188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的中医调养法191高血压合并痛风的中医调养法194高血压合并肥胖的中医调养法197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中医调养法201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中医调养法204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中医调养法208
书名:中医师告诉你:这样控压 有效
作者:杨力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4
版次:1
印刷时间:2017-4
印次:1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页数:210
ISBN:9787122283405
定价:49.8
杨力,中医学家,中医心血管病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医易学创始人,中医疾病预测学开创者,教授、中医内科研究员,
杨力教授开创和弘扬中国医易学,是她的主要学术成就。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主讲《易经》、《黄帝内经》三十余年,临床工作四十余年,
主攻心血管病。全国健康巡讲场以上,出版著作近部。
本书告诉大家高血压的中医分型以及辨证调治方法,着重介绍具有降压特效的食疗、茶疗、中医理疗方法,比如按摩、艾灸、贴敷、枕等,同时介绍一些有效控压、稳定降压的运动,以及一些让人心平气和、保持血压稳定的情志调畅法,并主张顺应气候变化,调阴和阳。不仅为高血压患者制订了日常调理方案,也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并发症的中医调养法。本书适合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阅读,也可作为基层医师、医学生等的参考。
最近迷上了一本关于健康管理的书,书里谈到了很多关于日常饮食和运动如何影响身体机能的知识。作者非常注重生活习惯的调整,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比如,他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食物的升糖指数,并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小贴士,教我们如何在不牺牲美味的前提下,选择更健康的食材搭配。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案例分析,讲述了那些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成功改善自身状况的普通人的故事,读起来让人备受鼓舞。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微运动”的理念,作者倡导即使再忙碌,也要找到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轻量级的身体活动,比如利用通勤时间做些拉伸,或者在工作间隙站起来走动一下,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长期积累下来对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整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读起来轻松愉快,让人感觉健康管理并非高不可攀的“大工程”,而是一个可以融入日常的有趣探索。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广度令人惊叹,它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健康维度。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健康理念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宏观视角。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探讨了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内在联系,指出长期的精神压力是如何悄无声息地侵蚀我们的身体防线。作者没有简单地给出“要放松”这种空泛的建议,而是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减压方法论,包括呼吸练习、正念冥想的入门指导,甚至还提到了如何构建一个支持性的社交网络来缓冲生活中的负面情绪。阅读过程中,我仿佛完成了一次深度的自我对话,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面对压力时的惯性反应。那种感觉就像是有人拿着一盏灯,照亮了你一直忽视的内心角落。特别是关于睡眠质量的章节,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睡够八小时”,而是深入剖析了影响深度睡眠的各种环境因素和睡前习惯,提供了非常具体且可操作的改善方案,对我这种长期有入睡困难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评分从文字的编排和信息的密度来看,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和实用性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平衡点。作者显然是下了苦功夫去收集和整理前沿的健康研究成果,但在呈现时,却能将其转化为普通读者能够理解和实践的步骤。书中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图,将复杂的生理过程可视化,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身体的自我修复机制”的阐述,它赋予了读者一种积极的能动性,让人不再是被动的疾病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健康维护者。例如,它会用生动的比喻来解释细胞层面的变化,让你明白为什么某些食物对修复损伤至关重要。再者,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清晰,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模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或当前最需要解决的健康问题进行针对性阅读,查阅效率很高,完全不会有那种被信息洪流淹没的挫败感。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引人入胜,读起来完全没有传统健康指南的刻板和说教感。作者擅长运用讲故事的技巧,将枯燥的生理知识融入到充满人情味的场景描绘中。比如,书中有一段描述了一位常年久坐的白领如何通过小小的办公桌调整,逐步改善了肩颈问题,这个故事极其贴近现代都市人的生活状态,让人立刻就能对号入座,并产生“我也能做到”的强烈代入感。此外,作者对于健康知识的“辨伪”能力值得称赞,他没有回避那些充满争议或夸大其词的健康传闻,而是用科学的逻辑和确凿的证据去拆解它们,这为我们建立了一个更清醒、更理性的健康认知框架。读完之后,感觉自己不仅获取了一套实用的技能包,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一种对信息来源保持警惕、对自身感受保持尊重的健康态度。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它对“个体差异化健康管理”的强调。作者反复告诫读者,网上流传的各种“万能食谱”或“标准运动计划”很可能对某些人无效甚至有害。书中提供了一套基础的自我监测框架,鼓励读者像一个小科学家一样,记录自己的身体反馈——比如在尝试某种新的饮食习惯后,自己的能量水平、消化状况以及情绪变化。这种“以我为主体”的探索精神,是很多健康读物所缺失的。它真正教会我的不是“该做什么”,而是“如何去发现适合自己的做法”。我尝试按照书中建议的“身体反馈日志”记录了一周,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一直以为是“正常的”某些不适感,其实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这种基于自身数据的决策过程,让整个健康管理过程变得极其有说服力和个人色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