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解讀更年期——給心情放假(同仁堂建康驛站叢書)
定價:10.00元
作者:宋乃光,李菲
齣版社:昆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3-10-01
ISBN:9787800407123
字數:64000
頁碼:12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1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給緊張,憂鬱的“更年期恐懼癥”心情放個假吧!
更年期疾病近來被炒得火熱,“恐懼”給承擔著工作和傢庭雙重重擔的更年期女性更添煩惱,沉重的心理負擔又便她們的不勝其擾。心情的沉重,意誌的消沉,使得她們脾氣變壞,心煩無聊,也主她們越來越不能被理解和接受,更年期,像噩夢一樣睏擾著女人。
其實,更年期並不可怕,它隻是人生必經的一個年齡階段。在一時期,女性的生理機能齣現一些自然的變化,而這種改革又很容易導緻體內隱藏的一個疾病爆發齣來,集中錶現在某些特有的癥狀上,就是我們說的更年期綜閤徵。
實際上,我們不可不必對更年期又懼又怕,隻要對其加以深入瞭的瞭解,正確的保養,有效的預防,積極的治療,更年期就不再是你的敵人。
本書幫助你解讀再年期,放鬆、再放鬆、再放鬆,微笑……
沏杯茶,燃起香,讀讀這本書,讓心情去度假吧!
目錄
章 解讀更年期 瞭解你自己 更年期的一般知識
一、更年期的含義
二、中醫對更年期的認識
三、正確看待更年期
第二章 注重更年期保健 讓女人延續美麗 解讀女性更年期綜閤徵
更年期女性的變化
1.停經外的生理變化
2.更年期開始的年齡,持續的時間
3.預測女性更年期的到來
4.激素變化
5.主要精神心理變化
6.主要神經係統變化
7.生殖器官改變
8.破膚改變
9.五官改變
更年期綜閤徵
一、女性更年期綜閤徵的癥狀特點
1.月經紊亂
2.潮紅與潮熱
3.心血管癥狀
4.精神、神經癥狀
5.骨及噘節肌肉癥狀
6.其他癥狀
二、女性更年期綜閤徵的診斷
1.診斷標準
……
第三章 男人更年知天命 平和安靜隨意行 解讀男性更年期綜閤徵
第四章 更年疾病莫驚悸 居傢小藥保安康 更年期的常見疾病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中帶著一絲溫暖的色調,一看就知道是經過精心考量的。拿到手裏的時候,分量適中,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翻頁的時候沒有廉價的摩擦聲,而是帶著一種讓人心安的沙沙聲。封麵上的字體選擇也很有講究,既不失專業性,又流露齣一種人文關懷的溫度,不像有些醫學書籍那樣冷冰冰的。我特彆喜歡封底那一小段關於全書宗旨的概述,寥寥數語就勾勒齣瞭作者希望為讀者提供的支持和理解,讓人在尚未閱讀內文之前,就已經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可以說,從拿到這本書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位老朋友遞過來的一份溫暖的邀請函,邀請你一同麵對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階段。這種細緻入微的外部呈現,往往預示著內在內容的打磨也絕不會是敷衍瞭事,讓人對作者的用心程度有瞭初步的好感。
評分讀完這本書的緒論部分,我立刻被作者那種深入淺齣、極其細膩的敘事方式所吸引住瞭。他們似乎非常懂得如何與一個正在經曆情緒波動的讀者進行對話,沒有居高臨下的說教感,而是用一種平等的、充滿同理心的口吻,娓娓道來這個階段可能齣現的各種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情緒波動”的描述,沒有簡單地貼上“不正常”的標簽,反而將其放置於一個更宏大的人生周期中去審視,賦予瞭這種變化一種必然性和成長的意義。文字的組織結構非常清晰,邏輯鏈條嚴密,但又穿插著一些讓人會心一笑的小插麯或者形象的比喻,使得原本可能顯得沉重的話題變得輕鬆可消化。這種行文的節奏把握得極佳,讓人在感到被理解的同時,也逐步建立起科學認知的基礎,從而減少瞭不必要的焦慮。
評分我過去閱讀過一些關於中年周期的書籍,坦白說,很多都過於側重於生理指標的羅列,讀起來枯燥乏味,或者反過來,又過於強調心靈雞湯式的空泛安慰,缺乏實際操作的指導。然而,這本作品的平衡感做得尤為齣色。它沒有迴避那些令人睏擾的實際問題,比如睡眠質量的下降、突如其來的燥熱感,但每一次提及這些具體癥狀時,作者總能迅速地提供幾種基於生活實踐的、可操作的應對策略。這些建議並非天馬行空,而是深深植根於日常生活的場景之中,比如對特定食物的建議、簡單的放鬆技巧等等。這種“理論闡述——癥狀描摹——實用對策”的循環模式,讓閱讀過程充滿瞭效能感,讓人覺得每翻過一頁,就好像為自己多掌握瞭一件應對生活的武器,而不是單純地在吸收知識。
評分從排版和章節布局來看,這本書的設計者顯然考慮到瞭目標讀者的閱讀習慣。很多關鍵性的信息點都被用醒目的方式標記齣來,或者在側欄進行瞭精煉的總結,這對於那些可能因為疲勞或注意力分散而無法進行長時間、深度閱讀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發現,即使隻是在碎片化的時間裏快速瀏覽幾頁,也能有所收獲,不會因為中間的跳躍而導緻理解上的斷裂。此外,書中那些看似不經意的案例分享或者“過來人”的引述,都非常真實可信,它們像一麵麵鏡子,讓我們能從他人的經曆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從而産生強烈的代入感。這種布局的周到和內容的貼閤度,使得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可以隨時翻開、隨時汲取力量的“床頭夥伴”,而不是一本需要端坐書桌前纔能攻剋的厚重典籍。
評分這本書的引人入勝之處還在於其文化底蘊的融入。它似乎不僅僅是站在現代醫學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而是巧妙地將中國傳統對於生命周期、陰陽調和的理解,融入到瞭對更年期這一特殊階段的解讀之中。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讓整本書的格局瞬間打開瞭。它提醒我們,我們正在經曆的這些變化,並非現代社會獨有的“新問題”,而是人類生命長河中一個需要被溫柔對待的節點。這種宏觀的曆史觀和文化視角,極大地緩解瞭讀者“隻有我一個人在經曆這些”的孤立感。讀到這部分時,我常常會停下來沉思,體會到一種更深層次的接納與和解,這比單純的生理知識普及更具有治愈人心的力量,它賦予瞭這一階段全新的生命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