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艾灸疗法治百病(第5版)
定价:33.00元
作者:程爵棠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349860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名医世纪传媒 中国民间传统疗法丛书:艾灸疗法治百病(第5版)》在前4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艾灸疗法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包括艾灸疗法的作用原理与功用、适用范围,施灸材料与制作,灸法的种类与操作方法,常用施灸位及注意事项等;下篇重点介绍内科、妇科、儿科、男科、骨伤科、外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190余种常见病的艾灸治疗经验和灸疗保健术。
《名医世纪传媒 中国民间传统疗法丛书:艾灸疗法治百病(第5版)》是作者长期临床实践和四代家传师授经验的总结,并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于基层医务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亦可供城乡家庭自疗保健之用。
目录
上篇 概论
一、艾灸疗法的源流与展望
二、艾灸疗法的作用原理与功用
(一)作用原理
(二)功用
三、艾灸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适应证
(二)禁忌证和禁灸位
四、施灸材料与制作
(一)施灸之材料
(二)艾炷、艾条、药条的制作
五、灸法的种类和操作方法
(一)灸法的种类
(二)灸法的选择
(三)灸法的应用
(四)灸刺激强度与补泻手法
(五)施灸的体位和顺序
(六)常用灸法的操作方法
六、施灸常用位的定位与主治
(一)十四经
(二)经外奇
七、灸疮的处理及灸后调养
(一)灸疮的处理
(二)灸后调养
八、艾灸疗法的优点与注意事项
(一)优点
(二)注意事项
下篇 疾病的艾灸疗法
一、内科疾病
感冒
中暑
头痛
偏头痛
三叉神经痛
疟疾
发热
中寒
霍乱
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
肺结核
急性胃炎(呕吐)
反胃
慢性胃炎(胃脘痛)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黏膜脱垂
胃下垂
胃扩张
胃神经官能症
膈肌(呃逆)
冠心病
肺源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心悸)
高血压
低血压
高脂血症
眩晕
失眠
嗜睡
中风(脑血管意外)
面神经麻痹
关节炎
腰腿痛
坐骨神经痛
胁痛
黄疸
慢性肝炎
肝硬化
脂肪肝
胆囊炎、胆石症
胆道蛔虫症
急、慢性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
痢疾
腹痛
腹胀
肠梗阻
泌尿系统感染
癃闭
尿失禁
糖尿病
肥胖症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实用性强到让我几乎想把它带进我的工作包里。我之前也尝试过一些类似的指南,但常常因为图示不清或者操作步骤过于简化而感到困惑。然而,这本第五版在这方面做得无可挑剔。那些手绘的经络走向图,配合着真人模型的穴位定位照片,几乎是零失误的教学。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艾灸的火候掌握”那一章,作者用生动的比喻解释了“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之间的微妙区别,让我终于明白了为何同样的艾条,不同人施灸感受迥异。此外,书中对艾灸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也写得非常详尽,让人在尝试新疗法时能做到心中有数,敢于迈出第一步。它不是那种放在书架上积灰的理论著作,而是真正可以被翻烂、被标记、被用作日常参考的“工具书”。这份踏实感,是很多华而不实的健康读物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我一直对传统疗法抱有浓厚兴趣,但苦于找不到一本既有深度又易于上手的入门读物。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巧妙,从最基础的经络穴位理论讲起,逐步深入到具体的病症应对。作者的文笔流畅,不带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即便是像我这样初次接触艾灸的人,也能很快领会其精髓。尤其让我赞赏的是,它不仅罗列了各种治病方法,还花了大量篇幅讲解如何辨别体质,如何根据个体差异调整艾灸的强度和时间。这体现了作者对传统医学“因人施治”思想的深刻理解。书中配有大量清晰的图解,标注了准确的取穴位置,这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避免了因穴位不准而导致效果不佳的问题。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处理了一些小毛病,比如受寒引起的头痛和一些轻微的肠胃不适,效果确实显著。我感觉这本书更像一位循循善诱的私塾先生,而非冷冰冰的教科书,它激发了我深入学习艾灸的强烈愿望。对于所有希望通过自然疗法改善自身健康状况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宝典,内容详实而又兼具实用性。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养生保健的书籍多如牛毛,真正能让人读完后有“醍醐灌顶”之感,并立刻想动手实践的,凤毛麟角。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真诚”与“系统性”。它没有夸大艾灸的功效,而是用非常严谨的态度去阐述其作用机理和禁忌范围。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一种常见病症时,所采用的“病理分析—选穴依据—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的标准化叙述模式。这使得我可以清晰地追踪每一个治疗方案背后的逻辑,而不是盲目地照猫画虎。前几章对于艾绒的选择、艾条的制作,甚至不同艾段的特点都有详尽的描述,这些细节往往是其他书籍一笔带过的地方。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讲解,让这本书的专业度瞬间拔高了一个档次。我感叹作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何等丰富的经验,才能将如此复杂的知识体系梳理得如此井井有条,让普通读者也能触及到专业知识的门槛。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知识的普及,但又绝不牺牲学术的严谨性。
评分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局限于教你“如何做”,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为何要这么做”。作者在很多章节中穿插了对传统中医哲学思想的解读,比如阴阳平衡、气血流通的理念,这些看似形而上的内容,恰恰是理解艾灸疗效的关键。正是因为理解了艾灸的本质是调动人体自身修复机制,我才不会对暂时的效果不佳而气馁。书中对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下艾灸适应症的调整建议,也显示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整合。这种将宏观理论与微观操作紧密结合的写作手法,使得全书的层次感非常丰富。对于那些寻求生活方式整体优化而非仅仅追求“病痛解除”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知识框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艾灸技术的书,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顺应天时地利,通过简易方法维护生命活力的百科全书,让人读完后心生宁静与力量。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冲着它“第五版”的名头去的,说明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和时间的沉淀,想必内容更新和修正都非常到位。拿到书后,首先被其排版吸引,字体适中,留白得当,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内容上,它最吸引我的是对“疑难杂症”的处理方式。很多书籍只敢谈论一些皮毛的小病,但这本书勇敢地探讨了如何运用艾灸辅助治疗一些慢性病和相对顽固的病症。虽然治疗过程强调需要循序渐进和耐心,但作者提供的思路和穴位组合非常具有启发性。例如,书中提到针对某些长期失眠的案例,艾灸的施治点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安神穴位,而是扩展到了与脏腑功能调节相关的关键点,这种思维的拓展让我受益匪浅。它没有给人一种“一灸全愈”的错觉,反而让我更敬畏于这门古老技艺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对于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拓宽视野、精进手法的绝佳参考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