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高血压病轻图解
定价:33元
售价:23.4元
作者:富野康日己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35964489
字数: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编辑推荐
同系列好书:
内容提要
本套丛书名为“家庭医生轻图解丛书”,此书名为《高血压病轻图解》,专门介绍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高血压病是近几年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跟人们饮食习惯、运动习惯不良等有关。本书把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让读者自己可以对照此书就可以明白高血压病发病的来龙去脉,对疾病的用药也能大概了解。书中大量的图文还告诉读者如何日常预防和自我锻炼,这才是治疗疾病*的武器。
内容推荐:1. 手绘图轻松可爱,文字简洁直白,一目了然读懂高血压病。
目录
作者介绍
富野康日己,1974年毕业于日本顺天堂大学医学部,就职于市立札幌医院;1979年任东海大学医院部内科助手,讲师;1987年被聘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客座讲师;1988年任顺天堂大学肾病内科教授助理;1994年被聘为教授,2004年被聘为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现任大学医学部主任。富野康日己教授是日本内科学会评议员、日本肾病学会理事、日本糖尿病学会评议员、亚洲太平洋肾病学会理事、医学博士。主要著作:《透彻了解病的问与答110》(医齿药出版)、《完全图解病与慢性透析》《病》《轻松治疗病的秘方》等。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慢性病管理的朋友,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实用性”是它最大的亮点之一,远超出了我预期的“基础科普”范畴。它不仅仅告诉你“什么叫高血压”,更重要的是,它细致地罗列了在不同阶段,患者应该如何与医生有效沟通、如何正确测量血压并记录、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自我管理策略。其中关于“白大褂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的区分与应对,内容详实且具有操作性,这对于精准自我监测至关重要。我特别欣赏它对“个体化治疗”的强调,没有给出任何教条式的“一刀切”建议,而是引导读者去理解自己的身体数据,并据此与专业人士共同制定方案。这本书记载的知识更新速度也看得出是紧跟最新指南的,而不是用过时的信息搪塞读者,这一点在快速发展的医学领域尤为重要。
评分对于富野康日己教授在本书中展现出的对公众健康教育的责任感,我深感敬佩。这本书的选材角度非常巧妙,它没有过度渲染疾病的恐怖,而是聚焦于“可控性”和“预防性”。书中关于生活方式干预的部分,不仅仅是罗列了“少盐少油”,而是深入探讨了钠钾平衡对血压的长期影响,以及膳食纤维在血管弹性维护中的微妙作用。这种基于分子机制层面的解释,使得简单的生活建议获得了坚实的科学后盾,让人从“不得不做”转变为“愿意坚持”。此外,书中对老年人群和特定并发症患者(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特别提醒,体现了作者对不同读者群体的关怀。总的来说,这本书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同时又极具耐心的家庭医生,用最有效的方式将复杂的健康信息传递给了普通大众。
评分这本书的插图风格真是太讨喜了!作者的画功不仅仅是专业,更带着一种亲切感,让人在学习严肃的医学知识时,丝毫不会感到枯燥乏味。那些关于血管变化、药物作用机制的图示,清晰得仿佛可以直接拿去当教学挂图使用。尤其赞赏的是,即便是像高血压这种看似复杂的病理过程,通过这些彩绘图谱,也能迅速建立起直观的认识框架。我以前总觉得看教科书里那些黑白线条图很费劲,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这种沉闷,每翻开一页都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和知识的梳理。特别是关于生活方式干预的那几章,那些关于运动和饮食的版面设计,简直就是一本“健康生活美学指南”,让人看了就想立刻行动起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富野康日己教授的用心在这本书的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绝不是那种应付了事的科普读物,而是真正为大众健康着想的匠心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叙事能力简直达到了教科书级别的严谨与科普级别的易懂之间的完美平衡点。我发现它在解释那些拗口的医学术语时,总能找到一个绝佳的类比或场景来打通读者的理解壁垒。比如,它描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工作原理时,没有直接堆砌复杂的化学名词,而是将其比作一个精密的“水阀调控系统”,瞬间就明白了其核心功能。这种叙事上的高明之处,使得我这个非医学背景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几乎没有产生“卡壳”的感觉。它不回避深度,但在呈现深度时,总是铺设了足够的“缓冲垫”让读者平稳过渡。这比市面上那些为了追求口语化而过度简化,反而失去了关键信息的读物要高明得多。广东科技出版社的排版和用纸质量也为这种高质量的阅读体验加分不少,书本的触感和阅读时的光线反射都非常舒适,让人愿意长时间捧读。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严密,但读起来却毫无枯燥感。作者的编排思路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流行病学数据切入,引出高血压的普遍性和危害性,然后层层递进,深入到病因、病理生理,再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这种由宏观到微观、由理论到实践的脉络布局,使得读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然地构建知识体系的框架。我很少看到一本健康书籍能够将“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结合得如此水乳交融。读完关于诊断标准的那一章节,我不再对那些复杂的百分比和血压数值感到迷茫,因为我已经理解了它们背后的生理学意义。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体验,极大地增强了自我健康管理的信心和主动性,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治疗的患者,而是深度参与自己健康决策的伙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