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不古编(外五种)-围棋文献集成-(四)
定价:98.00元
售价:76.4元
作者:王国平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54008973
字数: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围棋文献集成(四) 不古编外五种/围棋全书》是《围棋文献集成》第四册。《围棋文献集成(四) 不古编外五种/围棋全书》囊括《不古编》、《李汝珍受子谱》、《桃花泉弈谱》、《过伯龄先生四子谱》、《周懒予先生围棋谱》、《弈程》等6本围棋古谱。其中,《不古编》为清康熙二十一年福州府衙刻本、《李汝珍受子谱》为清嘉庆二十二年自刻本、《桃花泉弈谱》为清乾隆三十年进道堂刻本、《过伯龄先生四子谱》为清乾隆五十一年金阊书业堂刻本、《周懒予先生围棋谱》为清同治十二年上海江左书林刻本、《弈程》为清嘉庆四年退一步山房刻本。
目录
不古编
李汝珍受子谱
桃花泉弈谱
过伯龄先生四子谱
周懒予先生围棋谱
弈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套《围棋文献集成》对于像我这样,主要精力放在钻研现代对弈,但又渴望追溯本源的棋手来说,提供了绝佳的“考古”机会。现代围棋的许多定式看似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创新”,但通过翻阅这批古籍,我赫然发现,其雏形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经在先贤的棋盘上留下了痕迹,只是表达方式和理论支撑略有不同。这让人对围棋这门艺术的“永恒性”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它证明了优秀的思想是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彻底湮灭的,只是等待着有心人去重新发掘和激活。我甚至尝试着将其中记录的几局“怪局”重新在电子棋盘上复盘,结果发现,其中蕴含的弃子取势、厚薄转换的理念,在特定局势下依然能焕发出惊人的力量,完全不是想象中那种僵化、死板的古代棋风。
评分读完这套书,最大的感受是,它彻底颠覆了我对传统围棋史的认知框架。我原以为对古代围棋的理解已经相当深入了,但“不古编”里的内容,尤其是那些被认为是“异端”或者“非主流”的下法记录,展现了古代棋手们惊人的创造力和多元化的思想光谱。比如,其中几篇关于“大局观”的论述,其宏大叙事和对棋盘整体势力的判断,即便是放在今天的人工智能时代来审视,也依然具备极强的穿透力。更让我震撼的是,它揭示了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之间在棋道理解上的细微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是造成棋风分野的根本原因。王国平先生的考证工作无疑是极其艰巨的,他没有满足于简单地整理前人成果,而是进行了大量的跨文本比对和源头追溯,使得文献的可靠性大大增强。对于那些致力于围棋研究的学者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圣经”,它提供的基础资料的扎实程度,足以支撑起未来数十年相关的学术探索。
评分说实话,最初我对“外五种”的期待值是存疑的,通常这种附加内容容易显得凑数或质量参差不齐。然而,这部作品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恰恰在于这“外五种”的价值挖掘与呈现。它们的内容似乎更偏向于棋手个人的心得体会、或者是一些地域性的口传心授的秘诀,记载的细节更为生活化,也更富有人情味。比如其中一篇关于如何调整对局心态的文字,朴素得近乎直白,却比任何一本现代的心理学专著更能触动人心。它让我意识到,围棋的最高境界,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计算或技巧的堆砌,而是修炼心性、与自我对话的过程。王国平先生能将这些散落的、难以归类的珍贵记录汇编一处,并赋予它们与核心文献同等的尊重,这种对“完整性”的追求,使得这套书的学术价值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真正做到了集大成。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的体现。我拿到的是平装版本,但即便如此,纸张的质感也透露出一种沉稳的历史厚重感,拿在手里,触感极佳,完全不像某些现代出版物那样轻飘飘的,缺乏分量。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那些复杂的图注和文字注释被巧妙地安排在页边,既不干扰正文的流畅阅读,又能在需要时提供及时的背景知识支撑。这体现了编者对读者体验的深切关怀。我特别赞赏的是,对于那些涉及古文或晦涩术语的部分,编者提供了详尽的白话解释,使得非专业的历史爱好者也能轻松领略其中的精髓,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的堆砌上。这套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收录了什么,更在于它如何呈现这些内容——它做到了严肃学术与大众可读性之间的完美平衡,这是非常难得的成就。
评分这套围棋文献集成,尤其是这个“不古编”的卷目,听起来就让人肃然起敬。我一直对古代棋谱和围棋理论的演变非常感兴趣,但市面上流传的资料大多是零散的、经过后人解读的版本,总觉得少了点原汁原味。我特别期待能看到王国平先生这部作品中收录的那些可能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珍稀文献。想象一下,翻开泛黄的书页,那些历经数百年风霜的笔触和布局,仿佛能带领我穿越回古代棋手的对弈现场,去感受他们思考的深度和对“道”的探求。我对其中收录的“外五种”尤其好奇,它们究竟是哪些失传已久的奇篇妙论?浙江古籍出版社的装帧和校对向来是业界标杆,这让我对排版和注释的严谨性充满信心。如果能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古代棋家对“手筋”、“定式”的最初理解和推演过程,那对于我个人棋艺的提升,哪怕只是理论层面的洗礼,都将是无价的收获。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座通往古代智慧的宝库的钥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