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忏悔净心:慈悲祛病
定价:29.80元
作者:马辉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3-01
ISBN:97875387273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菜根谭》说,“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宇”;弘一大师说,“一个人一生若能做到无一事可瞒人,行住坐卧自然心安理得,可得大自在”。修正自己、改正错误是重铸人格的过程,是和谐人生的基础。 本书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以人性说生活,让我们坦诚客观地面对自己的过去,让我们无所束缚地面对未来。全书将告诉你忏悔不只是身体的礼拜,而是内心的自省;忏悔不只是一时的告白,而是一生的除垢!
内容提要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它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其中,佛教对人体医学、生活保健的认识博大精深,对身心调和与健康生活的具体要求比比皆是,它们,涉及到我们日常的饮食和呼吸,涉及到我们的道德修养,涉及到我们的情绪调节,也涉及到我们精神生活的达观和纯净……
身体的病痛从何而来?心中的不满如何疏导?精神的愤懑如何化解?健康和谐的人生如何养成?现代人生活在追逐与压力之中,忽略着损害身心健康的病源,却盲目地进补、片面地自我安慰,殊不知身心的调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调和,又如何能够创造和谐的人生?
《慈悲祛病》,从生理、心理两方面的健康误区入手,从饮食、呼吸、生活规范、情绪调节、心灵净化等多方面角度,以日常生活行为为主线,以现代养生、日常保健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为内容,全面介绍健康生活的诸多要素,内容浅显,简单易行,人人可学。
忏悔是人格情操的自省,是内心精神的洗涤,是生命境界的升华。现代人都有忏悔的意识,但又经常将它混同于悔过,殊不知它不是认错和后悔,而是勇于承担、去恶行善。我们真正懂得忏悔的真谛吗?我们真正理解忏悔的严肃庄重吗?本书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以人性说生活,让我们坦诚客观地面对自己的过去,让我们无所束缚地面对未来。
目录
章 佛教要求做“正人”
节 健康的生命来自端正的内心
第二节 时刻内省,才能提高生命质量
第三节 若失本心,即当忏悔
第四节 清凉之心,并不易得
第五节 去除三毒,平等慈悲
第二章 忏悔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要求
节 忏悔的观念从何而来?
第二节 中国忏悔方法是怎么形成的?
第三节 忏悔观念的发扬:自我引导善行
第三章 我们应该如何忏悔
节 我们都需要忏悔
第二节 我们该向谁忏悔
第三节 忏悔要先洗刷内心
第四节 忏悔的种类
第五节 忏悔的方法
第六节 忏悔的仪轨
第四章 在佛教忏悔中领悟生活真谛
节 人生的三个陷阱
第二节 贪欲:人格就是心中不能打开的锁
第三节 嗔心:抱怨是心灵的黑夜
第四节 痴愚:我们真的会忏悔吗?
第五节 行动:不要乞求别人的雨伞
第六节 慈悲:宽恕的力量
第五章 反省内心提升生命境界
节 心中一念,测定心灵的深度
第二节 只有从不欺自己的人才会成功
第三节 赢家责备自己,输家诿过于人
第四节 改变世界前,先除掉自己的瑕疵
第五节 给自己清零
第六节 重要的是把学费交给谁
作者介绍
马辉 上世纪60年人,作家、诗人,现居吉林。曾著有《仓央嘉措诗传》,并有散文、诗歌等见于各类书刊。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的震撼,来自于它对“时间”这个维度的处理。作者似乎拥有一种独特的视角,能够将瞬间的体验拉伸成永恒的感悟,又能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将个体的渺小与伟大并置。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停下来,思考自己过去的时间是如何被挥霍或珍视的。它不是一本让你急于翻到下一页的书,相反,它鼓励你慢下来,去品味每一个句子所蕴含的厚度。特别是某些关于记忆和遗忘的论述,精妙得让人拍案叫绝,仿佛一扇新的窗户在脑海中被缓缓推开,让你重新审视自己与过去的联结方式。这本书仿佛是一个耐心的向导,引导我们与流逝的时间和解,并学会如何在当下扎根。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指导,更有许多可以直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心法”。作者并没有提供一套僵硬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而是提供了一套非常灵活、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的工具箱。例如,书中介绍的一些习惯的养成和心念的调整方法,语言描述得非常具象化,充满了可操作性。我尝试着去实践书中的一些小建议,发现它们的确能有效地缓解日常的焦虑感,让我在面对压力时能保持更清醒的头脑。这使得这本书超越了一般心灵鸡汤的范畴,真正成为了一个可以随时翻阅、提供实际支持的“精神伙伴”。它的价值在于,它不仅点亮了方向,还教会了我们如何一步步地走下去。
评分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在内容组织上的逻辑推进。它不像有些书籍那样,上来就抛出大量晦涩的概念,而是采取了一种非常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方式来构建作者的思考框架。开篇部分更像是在搭建一个坚实的地基,用一些日常生活的细微观察和普遍性的困惑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随着章节的深入,内容的密度和深度明显增加,但作者总能巧妙地运用恰当的比喻和翔实的案例来阐释复杂的理论,使得理解的门槛大大降低。每一次阅读,都会有“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之感。这种结构上的精心设计,确保了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个领域的人,也能平稳地跟随作者的思路,逐步攀登知识的高峰,而不是在半山腰就被陡峭的坡度劝退。
评分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读起来有一种被温柔包裹的感觉。行文风格是那种极其富有同理心的叙述,丝毫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意味。与其说是在传授某种教条,不如说是在分享一段真诚的自我探索旅程。他总能捕捉到人在面对困境时内心深处最细微的情绪波动,并用精准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将其捕捉下来。例如,在描述某种挣扎时,他选用的词汇不是强烈的、冲突的,而是带着一种对人性弱点的理解与包容,读到那些片段时,常常让人眼眶一热,感觉自己的心事被精准地理解和接纳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字力量,远胜于那些直白、激烈的喊话,它真正触及了灵魂深处,让人感到被治愈和被赋能。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封面选用的那种微微泛着旧时光质感的纸张,触感温润细腻,让人忍不住想多摩挲几遍。色彩搭配上,深邃的墨蓝与沉静的米白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中央的烫金字体在光线下熠熠生辉,透露出一种庄重而不失雅致的气韵。整体设计语言非常克制,没有过度花哨的元素,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一种内省和安宁的氛围。特别是书脊的处理,字体排版清晰,即便是摆在书架上,也显得格外沉稳大气。翻开内页,纸张的厚度适中,墨迹清晰锐利,阅读起来眼睛非常舒服,长时间沉浸其中也不会感到疲惫。这绝不是那种批量生产、敷衍了事的出版物,从材质的选择到工艺的打磨,都能感受到出版社对图书本身价值的尊重,让人愿意把它作为一件值得珍藏的物品来对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