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捷启发式:有限理性让我们更聪明 机械工业出版社

简捷启发式:有限理性让我们更聪明 机械工业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行为经济学
  • 启发式
  • 有限理性
  • 决策学
  • 心理学
  • 认知偏差
  • 商业决策
  • 思维方式
  • 实用心理学
  • 经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群洲文化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82458
商品编码:2948874669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简捷启发式:有限理性让我们更聪明

定价:99.00元

作者:[德]格尔德·吉仁 、黄琳妍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11158245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1.《简捷启发式:有限理性让我们更聪明》是由德国*计算机科学家、认知科学家、神经科学家、经济学家、数学家、统计学家等组成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历时3年的科研成果:在视野限制、时间紧迫,而又缺乏现成经验可供利用的情况下,一个人怎样才能确保自己制定决策的合理性呢?在这本书里,我们将提出,人们可以运用一些快速节俭启发式做到这一点,这种推断机制是简捷却精明的。这些简捷的规则,为人们适应周围环境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且完备的工具箱,在这里,传统的逻辑和概率规则都毫无施展之地。这些简捷启发式之所以奏效,是因为从生态学视角来看它们是合理的,即适合于它们所使用环境的信息结构。
2.这本书将大家进入一个崭新的人类理性世界的旅行,它不同于传统认知科学和经济学向我们展示的熟悉的理性世界——生活在理想世界里的人们拥有无限的时间和无穷的知识,耀眼的理性之光让我们关注逻辑和概率。与之不同的是,我们即将带领大家前去探索的这个人类理性大陆布满了荆棘和杂草,笼罩着暗淡的不确定性迷雾。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在只有极其有限的时间、知识和运算能力的情况下,不得不抓紧这些有限的资源,对发生在周遭世界某个角落里的神秘事件进行推论和判断。
3.本书还意在激励和鼓舞那些热爱和敢于探索的研究探险家,而不是那些追求四平八稳、固守在原有学术领域的庸碌之士。这并不是说我们仅仅提供了一些大胆的、不理智的结果,我们整理了来自实验的、现实情景模拟的大量研究数据,形成了可靠的证据链。不过我们也的确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如将我们的启发式规则之一运用于股市,看是否能够很好地盈利。
我们探索了生态理性这个全新领域中的几个不同方面,从模糊无序的股票市场到错综复杂的伴侣选择。但*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指导方针,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大方向。也许我们仅仅看到了这个广袤领域的冰山一角,也许我们把一些启发式规则错误地标在了我们的航行图上,但是我们坚信快速节俭启发式世界是我们前行的正确方向。

目录


目录
前 言
部分 研究历程
章 快速节俭启发式:适应性工具箱 / 2
格尔德·吉仁泽(Gerd Gigerenzer)┆彼得M.托德(Peter M. Todd)
理性的视野:从全能神灵到有限理性 / 5
快速节俭启发式ABC:一项新的研究项目 / 16
ABC研究项目如何与先前的启发式思想联系起来 / 27
适应性工具箱 / 32
神明与梦魇 / 37
第二部分 基于无知的决策
第2章 再认启发式:无知如何使人变得聪明 / 40
丹尼尔G.歌德斯坦(Daniel G. Goldstein)┆格尔德·吉仁泽(Gerd Gigerenzer)
如何从无知中获益 / 44
再认启发式 / 45
再认启发式的准确性 / 48
少即多效应 / 50
实验证据 / 55
如果存在矛盾信息,人们还会使用再认启发式吗 / 56
再认启发式起源于何处 / 59
充分利用再认启发式 / 61
仅能再认与了解程度 / 62
作为快速节俭启发式原型的再认启发式 / 63
第3章 “无知”能在股市盈利吗 / 65
本哈德·伯格斯(Bernhard Borges)┆丹尼尔G·歌德斯坦(Daniel G. Goldstein)┆安德烈亚斯·奥特曼(Andreas Ortmann)┆格尔德·吉仁泽(Gerd Gigerenzer)
投资理论与实践 / 66
基于“无知”的投资决策 / 68
再认启发式能够赚钱吗 / 71
从再认到富有 / 76
“无知”中蕴含智慧 / 78
第三部分 单一理由决策
第4章 为一个好理由下赌注:采纳佳启发式 / 80
格尔德·吉仁泽(Gerd Gigerenzer)┆丹尼尔G.歌德斯坦(Daniel G. Goldstein)
简单终止规则 / 83
启发式规则 / 85
从心理学上看似合理,但却笨拙吗 / 88
快速节俭启发式可能是准确的吗 / 90
这些启发式节俭程度如何 / 94
这些启发式有多准确 / 95
准确性与节俭性的权衡 / 97
节俭性和准确性可以兼得吗 / 97
匹配终止规则与环境 / 99
可推论性 / 100
适应性工具箱 / 103
第5章 简捷启发式的魅力 / 105
让·切尔林斯基(Jean Czerlinski)┆格尔德·吉仁泽(Gerd Gigerenzer)┆丹尼尔G.歌德斯坦(Daniel G. Goldstein)
认识竞争对手 / 108
轮比赛:拟合已知环境 / 110
第二轮比赛:推论到新环境 / 118
第二轮比赛的后获胜者 / 120
比赛规则的修改 / 121
采纳佳启发式为何做得如此好 / 124
我们学到了什么 / 128
第6章 为何单一理由决策制定能够如此奏效:生态理性的个案研究 / 130
劳拉·马尔蒂尼翁(Laura Martignon)┆乌尔里希·霍夫拉格(Ulrich Hoffrage)
环境结构 / 131
采纳佳启发式的耐用性 / 140
关于采纳佳启发式的三种观点 / 149
简短评论 / 152
第7章 我们何时会使用简捷启发式:又是如何分辨的 / 154
约尔格·雷斯卡姆普(Jrg Rieskamp)┆乌尔里希·霍夫拉格(Ulrich Hoffrage)
做出决策的简捷启发式 / 156
分析决策过程 / 163
分析决策结果 / 169
人们何时使用简捷启发式 / 177
我们学到了什么 / 180
第8章 快速节俭启发式的贝叶斯基准 / 182
劳拉·马尔蒂尼翁(Laura Martignon)┆凯瑟琳·布莱克蒙德·拉斯基(Kathryn Blackmond Laskey)
概率规则和推理规则 / 183
贝叶斯神灵 / 186
竞赛 / 196
复杂性:神灵模型和启发式 / 198
结论 / 202
附录 / 203
第四部分 选择之外的决策:记忆、估计、归类
第9章 事后诸葛偏向:快速节俭式记忆所付出的代价 / 206
乌尔里希·霍夫拉格(Ulrich Hoffrage)┆拉尔夫·赫特维格(Ralph Hertwig)
公民民意测验、选举和事后诸葛偏向 / 207
关于事后诸葛偏向的一些观点 / 210
快速节俭地推论过去的判断 / 213
实验证据 / 220
回顾 / 224
结论 / 225
0章 快速估计:环境可以胜任这项任务 / 226
拉尔夫·赫特维格(Ralph Hertwig)┆乌尔里希·霍夫拉格(Ulrich Hoffrage)┆劳拉·马尔蒂尼翁(Laura Martignon)
借助于直接提取的估计 / 229
借助于推断的估计 / 230
矛盾的假设和对立的发现 / 232
需要计算什么 / 233
了解语言统计结构的适应价值是什么 / 235
“生态结构”的重要性 / 236
估计:在J形分布的现实世界里使用生态线索 / 237
快速节俭估计:快者启发式 / 241
成绩的检验:环境和竞争者 / 246
快者启发式的节俭性如何 / 248
快者启发式的准确性如何 / 249
结论 / 253
1章 排除归类法:如何借助少量线索做选择 / 255
帕特丽夏M.贝雷蒂(Patricia M. Berretty)┆彼得M.托德(Peter M. Todd)┆劳拉·马尔蒂尼翁(Laura Martignon)
现有归类模型 / 258
排除模型 / 263
排除归类法 / 266
排除归类法的成效如何 / 272
未来的工作 / 275
第五部分 社会智慧
2章 社会互动归类:动作是怎样诠释意图的 / 280
菲利普W.布莱思(Philip W. Blythe)┆彼得M.托德(Peter M. Todd)┆杰弗里F.米勒(Geoffery F. Miller)
关于从动作线索推断意图的前期研究 / 284
机体性动作的基本目标 / 286
诱发六种典型行为的动作轨迹 / 289
描述记得的动作轨迹 / 292
人们如何对动作轨迹进行归类 / 295
识别可从动作轨迹中抽取出来的有用线索 / 299
行为归类的决策启发式 / 303
动作的图灵测试及其扩展 / 307
结论 / 309
3章 解读觅偶之旅中的“满意性”:从骄傲、偏见到规劝 / 310
彼得M.托德(Peter M. Todd)┆杰弗里F.米勒(Geoffrey F. Miller)
单向配偶搜索的算法规则:嫁妆问题 / 316
搜索较少对象的结果 / 319
转向互动系列配偶搜索 / 325
展望未来 / 332
4章 基于简单决策规则的亲代投资 / 334
珍尼弗·尼莉莎·戴维斯(Jennifer Nerissa Davis)┆彼得M.托德(Peter M. Todd)
亲代投资 / 335
亲代投资的机制 / 336
确定决策规则 / 338
模拟实验 / 341
模拟结果 / 342
优化投资 / 344
鸟类的供养规则 / 348
人类的供养规则 / 350
第六部分 总结、回顾与展望
5章 全能神灵与启发式:在人工智能、行为生态学及经济学
 领域中的较量 / 354
亚当S.古迪(Adam S. Goodie)┆安德烈亚斯·奥特曼(Andreas Ortmann)┆珍尼弗·尼莉莎·戴维斯(Jennifer Nerissa Davis)┆塞斯·布洛克(Seth Bullock)┆格雷戈里·沃纳(Gregory M.Werner)
人工智能领域的有限理性 / 356
动物行为的生态理性 / 364
经济学中的社会理性 / 375
有限理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384
6章 目前为止我们所知晓的 / 387
彼得M.托德(Peter M. Todd)┆格尔德·吉仁泽(Gerd Gigerenzer)
启发式类别 / 388
理性观 / 391
展望 / 393
理性与心理学的融合 / 396
参考文献 / 398

作者介绍


格尔德·吉仁泽(Gerd Gigerenzer),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ABC研究组织)主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获得过无数学术嘉奖,其中包括1992年国际行为科学研究的“AAAS奖”。
彼得 M. 托德(Peter M. Todd),ABC研究组织的合作建立者,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研究科学家,曾经发表和出版了关于行为模式、音乐和进化心理学等领域的多部著作和诸多论文。
译者简介:
黄琳妍,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师从李虹教授,现为北京教育学院心理学系讲师。研究领域为决策心理学(侧重研究直觉决策与分析决策;情绪与决策;突发事件决策;决策策略与决策情境等)、社会心理学(侧重研究学校积极心理学;社会心态与社会稳定风险等)。

文摘


序言



《行为经济学:理解我们非理性选择的秘密》 内容简介: 你是否曾经在购物时冲动消费,事后又后悔不已?你是否发现自己明明知道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却总是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你是否对投资市场的波动感到困惑,难以做出明智的决策?人类的行为,常常显得那么“非理性”,与我们普遍认为的“理性人”模型大相径庭。然而,正是这些看似不合逻辑的选择,却揭示了人类思维深处的运作机制。 《行为经济学:理解我们非理性选择的秘密》将带领你踏上一段引人入胜的探索之旅,深入剖析人类决策的心理根源。本书并非仅仅罗列一些有趣的经济学实验,而是致力于为你构建一个完整的行为经济学知识体系,让你能够从根本上理解为什么我们会做出某些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第一部分:认清“非理性”的真实面貌——行为经济学的基石 本书的开篇,我们将从根本上挑战传统的经济学模型。传统经济学假设“理性人”是自利的、拥有完全信息且能够进行逻辑运算的完美决策者。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远非如此。我们将详细介绍行为经济学是如何引入心理学视角,来修正和丰富经济学理论的。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深度解读: 我们将详细探讨“有限理性”的概念,这并非指人们智力不足,而是指我们在信息获取、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时间精力方面都存在客观限制。我们将深入分析信息不对称、认知负荷以及启发式思维在实际决策中的作用。理解这一点,是理解后续所有非理性现象的基础。 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的革命性洞见: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提出的前景理论,颠覆了人们对风险和不确定性下决策的理解。我们将详细阐述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参考点依赖(Reference Dependence)以及确定效应(Certainty Effect)等核心概念。通过丰富的案例,你会发现,我们对“失去”的恐惧,远比对“得到”的渴望来得强烈,而这种偏见,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投资、消费乃至人际交往。 启发式思维(Heuristics)与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es)的图谱: 人类为了应对复杂的决策环境,演化出了一系列“快思考”的捷径——启发式思维。然而,这些捷径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系统性的错误,即认知偏差。本书将系统梳理并深入剖析各种常见的启发式思维和认知偏差,例如: 代表性启发式(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我们如何仅凭表面上的相似性就对事物做出判断,而忽略了基础概率。 可得性启发式(Availability Heuristic): 为什么我们更容易被生动、易于回忆的信息所影响,从而高估其发生的可能性。 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 第一个接触到的信息,如何不自觉地成为我们后续判断的“锚点”,即使它与最终决策无关。 确认偏差(Confirmation Bias): 我们如何倾向于寻找、解释和回忆那些支持我们已有信念的信息,而忽略反驳证据。 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 我们为何普遍高估自己的能力、知识和对未来的预测。 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 同一个信息,通过不同的表述方式,如何导致截然不同的决策结果。 沉没成本谬误(Sunk Cost Fallacy): 我们为何会因为已经投入的成本而继续坚持一个不明智的决定。 第二部分:行为经济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洞察你我 理解了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后,本书将带领你走进真实的生活场景,让你亲身体验这些理论如何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并为你提供更明智的决策工具。 消费心理的奥秘: 价格的魔力: 为什么“99元”比“100元”更能刺激购买?各种定价策略(如虚高原价、捆绑销售)如何利用消费者的认知偏差。 从众心理与社会证明: 为什么“畅销”、“好评如潮”会让你更愿意购买?社会规范和他人行为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 稀缺性效应: “限量发售”、“限时抢购”为何如此诱人?稀缺感如何提升物品的价值感知。 默认选项的力量: 为什么改变默认设置如此困难?“选择的惰性”如何被企业利用。 金融投资的心理博弈: 投资者情绪的起伏: 为什么股市会出现非理性的繁荣与恐慌?羊群效应、过度反应如何导致市场泡沫与崩溃。 风险偏好的变化: 为什么投资者在盈利时倾向于规避风险,而在亏损时却敢于冒险?损失厌恶在投资中的体现。 “我比别人更聪明”的陷阱: 交易者如何因为过度自信而承担过度的风险。 情绪对交易的影响: 贪婪与恐惧如何成为投资者的两大敌人。 健康与幸福的决策: 拖延症的心理根源: 为什么我们明知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的好处,却总是拖延?即时满足与延迟满足的冲突。 激励机制的设计: 如何通过改变激励方式,帮助人们养成健康习惯?例如,利用“预先承诺”(Pre-commitment)策略。 生活满意度的心理学: 为什么金钱并非带来幸福的唯一因素?社会比较、适应性以及感恩对幸福感的影响。 人际交往与组织行为: 说服的艺术: 如何利用心理学原理,提高沟通的有效性?互惠原则、承诺与一致性、社会认同等。 领导力与团队动力: 激励员工、建立高效团队需要理解哪些人性弱点与优点? 谈判的策略: 了解对方的非理性思维,如何在谈判中占据优势。 第三部分:成为更明智的决策者——行为经济学在实践中的指导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赋予你强大的工具,让你能够识别和克服自身的认知偏差,做出更优的决策。 “慢思考”的训练: 如何有意识地放慢决策过程,运用理性分析,而不是依赖直觉。 反思与复盘: 学习如何定期审视自己的决策过程,找出其中的偏差,并从中学习。 利用“助推”(Nudge)的力量: 了解如何通过巧妙地改变选择架构,在不剥夺自由选择权的前提下,引导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例如,如何设计默认选项来鼓励储蓄或健康饮食。 管理你的情绪: 学习识别和控制影响决策的情绪,例如恐惧、贪婪和过度自信。 构建“决策过滤器”: 发展一套自己的决策框架,帮助你系统地评估选项,避免常见的陷阱。 理解他人的非理性: 掌握行为经济学知识,让你更能理解他人的行为,从而在人际交往和商业合作中游刃有余。 《行为经济学:理解我们非理性选择的秘密》是一本引人入胜、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读物。它将为你打开一扇全新的认知大门,让你不仅更深入地理解自己,也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无论你是普通读者、学生、专业人士,还是希望提升个人决策能力的人,本书都将是你不可或缺的伴侣。准备好迎接一场关于“理性”的颠覆,开启一场关于“人性”的深度探索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简捷启发式:有限理性让我们更聪明》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学术前沿的认知科学研究,转化为普通读者能够理解和应用的知识。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行为经济学的书,虽然内容很精彩,但常常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太遥远。这本书则不同,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观察自己和他人行为模式的新视角。书中的“可用性启发式”让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媒体上反复报道的极端事件,会比更普遍但相对平淡的风险,更容易让人产生恐惧和过度反应。作者通过详细的分析,阐释了我们大脑在信息不全或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是如何依赖“启发式”进行快速判断的,这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进化产物,并非愚蠢。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揭示问题”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这些简捷的思维工具来改善我们的决策质量。它不是鼓励我们放弃思考,而是提供了一种更高效、更省力的方式去思考,让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至于被淹没,反而能抓住重点,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都有了微妙的变化,不再轻易被表象迷惑,而是开始追溯信息背后的逻辑,这对我个人的学习和工作都带来了不少启发。

评分

刚拿到这本《简捷启发式:有限理性让我们更聪明》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讲决策和认知的书实在太多了。然而,这本书的切入点却让我耳目一新。它没有上来就大谈特谈复杂的模型或者晦涩的心理学理论,而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巧妙地揭示了“简捷启发式”这一概念的巨大力量。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读起来毫无压力,仿佛是和一位学识渊博的朋友在聊天,他循循善诱地引导你思考,而不是强行灌输。我特别喜欢书里对“锚定效应”的解释,它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很多时候我们做出的价格判断,并非基于理性分析,而是被第一个接收到的信息牢牢“锚定”住了。这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在购物、谈判甚至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固有的思维模式,不禁感叹,原来看似不经意的“直觉”背后,往往隐藏着一套如此强大且普遍的运行机制。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对“聪明”的认知,让我意识到,有时候“少即是多”,利用简化的规则反而能做出更有效率、甚至更优的决策。它不是让你变得更“理性”到不近人情,而是让你更“聪明”地应对复杂世界,这是一种更具智慧的“不理性”。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我被《简捷启发式:有限理性让我们更聪明》的书名吸引,是因为它似乎预示着一种“偷懒”就能变聪明的方法。然而,读进去之后,我才发现事情远比这复杂和深刻。这本书并非在宣扬不思考,而是在探讨一种更符合人类认知现实的“聪明”之道。作者巧妙地将“有限理性”这一概念,与“简捷启发式”这一认知工具结合起来,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大脑如何在这种局限性下,依然能够做出有效且成功的决策。书中的“情感启发式”部分尤其令我着迷,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的决定,是基于强烈的情感反应,而非纯粹的逻辑分析。作者并没有将这种情感驱动视为缺点,而是强调了它在快速决策中的适应性。例如,在面对危险时,恐惧感能够促使我们迅速逃离,而不是去分析逃跑的概率。这种视角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一些情绪化反应,不再简单地否定它们,而是尝试去理解它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合理性。总的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知框架,帮助我们理解自身的思维过程,并学会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不那么理性”的工具,在复杂的世界中游刃有余。

评分

我向来对那些能够挑战传统认知的书籍抱有极大的兴趣,而《简捷启发式:有限理性让我们更聪明》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以一种令人信服的论证方式,颠覆了我一直以来对于“理性”的理解。我们常常认为,做出最优决策需要 exhaustive analysis,需要收集所有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权衡。然而,这本书却告诉我,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做法不仅不可行,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作者引用的“ satisficing”(满意就停止)原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有限的时间和认知资源下,追求“满意”的解决方案,比苦苦寻找“最优”反而更能帮助我们达成目标。书中的案例极其丰富,涵盖了从个人生活到商业决策的方方面面,让我看到了简捷启发式在真实世界中的强大应用。我尤其对关于“代表性启发式”的讨论印象深刻,它解释了我们为何会根据事物的表面特征,而非统计概率来做出判断,例如,将一个穿着讲究、说话流利的人,误认为是某个特定职业的专家。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我们的大脑并非一台完美的计算器,而是一个巧妙的“节约者”,它发展出了一系列“捷径”来应对复杂性,而这些“捷径”并非总是错误,很多时候反而是通往成功的关键。

评分

《简捷启发式:有限理性让我们更聪明》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世界。我一直以为,想要做出好的决策,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分析和计算,尽力摆脱情感和直觉的干扰。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理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通过大量令人信服的案例和严谨的论证,揭示了“简捷启发式”在人类决策中的核心作用。它不是一种简单的“捷径”,而是一种高度适应环境的认知策略。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后见之明偏差”的分析,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事情发生后,总是觉得自己“早知道”,从而低估了当时决策过程的不确定性。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的大脑并非追求完美的逻辑,而是追求在有限信息和时间内做出“足够好”的决策。这种“足够好”的哲学,反而让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更加从容。它不是让我们变得更“傻”,而是更“聪明”地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并利用这些局限来优化决策。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人和事的理解都更加透彻了,也更加能够接受自己和他人“不那么完美”的决策过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