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尊重自己 |
| 作者 | (美)维吉尼亚·萨提亚,朱丽文 |
| 定价 | 28.0元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 ISBN | 9787510080913 |
| 出版日期 | 2015-01-01 |
| 字数 | 100000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是萨提亚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萨提亚生命能量之书”系列之一,更是家庭关系调适与建立完满人格的典范指南。《尊重自己》中“我就是我”这首诗美妙地表达了对每个生命的独特性的赞美和欣赏,它意指所有关于你的一切,包括你的身体、你的思想、你的感受,你的成功与失败。即使你不了解自己的,也要爱自己。接受那些适合自己的,抛弃那些不再适合自己的。我希望你们能经常读读这首诗,逐渐内化它所蕴含的意义。对“我是谁”的认识越深入,我们就越能与自己和他人和谐相处。本书系共包括:《沉思冥想》《心的面貌》《尊重自己》《与人联结》
|
| 作者简介 | |
| 维吉尼亚·萨提亚(1916—1988),家庭治疗创始人,国际心理治疗师。美国的《人类行为杂志》(Human Behavior)称她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她被誉为“二十世纪有影响力的五位治疗师之一”,是西方世界十位评价高的治疗师中的女性。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维吉尼亚·萨提亚是享誉世界的家庭治疗大师,也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开创者。本书系为“萨提亚生命能量之书”,是萨提亚*为经典的作品之一。与萨提亚经典的家庭治疗理论作品《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萨提亚治疗实录》不同的是,本书系更偏于心灵修养,是直指内心的自我成长之书。 其不朽的理论著作,完整而清晰地阐释了她的理论体系和深刻洞见。而本书系的四本书,则是其灵性部分的升华,是对大众身心成长的一种温柔的提点,宛如一种灵性的陪伴。 当今家庭治疗约翰·贝曼、蔡敏莉、郭晓洁 联合作序推荐。
|
| 文摘 | |
| 我就是我。 天下之大, 却无一人 与我完全相同。 有一些人 某些部分像我, 但没有任何一人 和我一模一样。 所以, 一切出自我的, 都真真实实属于我, 因为 那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拥有 属于我的 一切。 我的身体, 以及一切 它的举动; 我的思想, 以及所有的 想法和意念。 我的眼睛, 以及一切 所看到的影像; 我的感觉, 不论它是什么, 愤怒、喜悦、受挫、爱、失望、兴奋; 我的口, 和一切 从中所说出的话语, 温文有礼的, 甜美的或粗鲁的, 对的或不对的; 我的声音, 大声的 或轻柔的; 以及我所有的行为, 不论是 对别人的 还是对自己的。
|
| 序言 | |
| 序一 :人都是有价值的,并且能够照顾好自己 维吉尼亚萨提亚(1916—1988)是真正“家庭治疗”的先驱。当她还是一名年轻教师时,就致力于帮助整个家庭而非单个学生解决问题。她拿到芝加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学位后,更专注于整个家庭的工作。不同于当时心理治疗领域所流行的对“个体”的关注,萨提亚开创了“家庭治疗”的先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项重要的研究评价她为“本世纪具影响力的治疗师”之第五位,与荣格和罗杰斯比肩。她也是西方世界享有高荣誉的十位治疗师中的女性。 如今, 萨提亚的学识(即“萨提亚模式”)在中国广为流传。她的理论思想虽然看起来简单,却十分有效且内涵丰富。例如,萨提亚教导我们,我们都是同一宇宙生命空间中的存在,我们在同一时刻既是独特的又是无差别的;从本质上讲我们都是积极向上的能量体,并拥有管理自身生命发展的内在资源;我们都具有高自尊,能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同时能够与自我以及我们生活的外部世界和谐共处。 和中国人一样,萨提亚认同“三代家庭”模式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可以通过父辈言传身教的爱、接纳与关照去学习和经历自身的内在成长,父母也因被激励成为孩子的榜样而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自尊。 像中医一样,萨提亚将其系统思维带入治疗方法之中,以帮助人们变得更健康、更快乐和更成功。家庭是我们成长和治愈伤痛的主要系统,亦是我们情绪问题的主要来源。 萨提亚是世界性的导师,实践着她的所言所行,且知识渊博。除了她的理论著作,她出版了这四本书以帮助那些想要更好地认识与管理自我、与他人建立联结的人。萨提亚坚信,人都是有价值的,并且能够照顾好自己。她有一套与人联结并鼓励他们照顾好自己的独特关怀方式。这四本书各自有着特殊的价值,能够帮到那些相信自己值得过得幸福的人们。所以,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这四本书所传达的信息对读者大有裨益。 我很开心为大家推荐这四本书,这十年间,我在中国的多次教学经验让我相信,这四本书对于那些寻求更深入的自我了解、内在平静与和谐的人,以及寻求人际和谐的人,甚至我们所有人而言,都是十分及时的。 文 / 约翰贝曼 序二:自我重塑与生命关系转化的神奇力量 自1983年跟随维吉尼亚萨提亚大师学习至今,萨提亚模式已陪伴我三十余载。学习萨提亚之前,我的状态并不好。初入香港萨提亚课堂时,我还不是很清楚她到底在做什么,但我仍一步步地跟随她及其三个徒弟(John Banmen,Maria Gomori,Jane Gerber)学习,为了救自己,帮助自己成长。慢慢地,我得以释放自我,接纳自我,并重获了多彩的生活。 我致力于将萨提亚模式引入中国大陆发展,是因为萨提亚模式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自助助人的好伙伴,它不仅能够很温柔却很敏锐地直指问题的核心,更具备自我重塑与生命关系转化的神奇力量,进入萨提亚课堂的人,都能在这一力量中重新认识自我,迈向新的人生阶段。 萨提亚是个很聪明的人,她学习了很多心理治疗的方法,观察了几千个家庭的沟通方式,并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她认为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家庭,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庭,有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叫原生家庭,另一个是我们长大以后结婚成立的新家庭。一个人与其原生家庭及其成长经历之间会有难以割断的联结,将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对父母和世界有强烈的渴望——渴望被爱,渴望沟通。但当我们的渴望未被满足,当我们被失望、悲伤、愤怒的情感困扰时,我们是否能对自己的内在有所觉察?当我们抱怨或者发泄时,我们是否能够意识到那源于内在的不满足?我们是否有对自己所有的情绪、行为、语言负起责任,从而获得和谐一致的生命品质?内在和谐,人际才会和睦,世界才会和平。改变永远是可能的。 萨提亚给人的改变不是谆谆教导,而是自生命深处流淌出来的关怀与肯定的能量。她希望每个人都能看到生命中的期待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正如她在《尊重自己》中说的那句话:我就是我,天下之大,却没有一个人完全如我,我拥有我的幻想、我的梦想、我的希望和我的恐惧。 这套“萨提亚生命能量之书”,正是萨提亚体系的能量核心,区别于其理性分析的治疗手段,这套书更像一台让生命能量重新流动与传递的启动机,它让我们回归原始自我,找回初的生命力量。希望它能帮助所有读者重新接纳自我,体味幸福。 文 / 蔡敏莉 序三:将内在成长推向更加柔软、开放、回归自然本源的方向 和诸多热爱萨提亚治疗模式的人一样,一经接触,我就深深地被她的体系所蕴含的温暖和灵动力量吸引。虽学习萨提亚体系近十年,但此次受邀写序,我仍如初学时那般兴奋不已。 想要说清有萨提亚理念相伴的蜕变历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初学习时的那份羞涩和“超理智”的经验。记得在次的萨提亚课堂上,治疗师用道具和角色扮演摆出来访者的创伤雕塑时,在场的每个人都被震撼了。治疗师那尖锐中充满悲悯的语言,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我的喉咙发紧,眼睛开始潮湿,但我拼命地提醒自己,不能让眼泪掉下来。 尽管当时完全看不懂治疗师在做什么,我还是用尽脑力搜索记忆中储存的相关专业名词,试图用我顽强的理性堤坝去阻隔那即将喷发而出的感情洪流。之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混乱期,经过了数不清的眼泪冲刷,当笑容轻轻地在脸上绽放时,我不再纠结悲伤和喜悦哪个在智能上更深刻,哪个更高尚。 尽管我深知有许多业界前辈对一代宗师萨提亚的理论体系有着深刻的领悟和浓烈的爱,我还是乐于分享我在实践萨提亚模式中所获得的直接感悟。在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工作情境中,萨提亚强调咨询目标应以导向成长为优先考量,症状只是人们在应对成长压力时的惯性解决之道,从而打破了应该和不应该的局限,更是了好与坏、对与错的表面意义。她对天然力量的感应与敬仰,体现在她对“人类来自宇宙生命能量”信念的确认上。萨提亚治疗体系的任何一个理论和工具,无不沁润在这种精神之中,即将来访者的内在成长推向更加柔软、更加开放、回归自然本源的方向上。 读萨提亚的书,我能感受到她的精神中洋溢出来的温暖和肯定的力量。她独特的语言如春风化雨般,句句打开心扉,拓宽感知的触觉,精细而流畅。她宽广而又慈悲的心灵,是那样轻而易举地沁入我们心底的渴望,像是与一位等待多年的老友相逢般亲切、畅快。 此次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这四本萨提亚女士的图书,将带你领略萨提亚作为天才的沟通大师的超凡直觉力,并会一步步指引你找到内心深藏的丰富资源,用来自你本质的声音唤醒你忆起“我是谁”,并将生动、完整的生命形象印刻在你的意识之中,进而创造出更加积极、坦诚、美好的生命体验。 文 / 郭晓洁 |
我通常对这类“心灵鸡汤”式的书籍持保留态度,但《尊重自己》却给了我截然不同的体验。它没有空泛的口号,也没有过于理想化的承诺,而是以一种非常现实和落地的方式,引导我们去认识和改变自己的内心。作者的文字中充满了智慧和同情,她仿佛能够洞察到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挣扎和痛苦,并用一种温暖而有力的方式给予支持。我喜欢这本书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强调了“过程”的重要性。自我尊重和个人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相信即使在困难时期,我也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让自己变得更好。它让我明白,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因为害怕犯错误而不敢去尝试。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并激励我去拥抱更多的可能性,去追求我真正想要的生活。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并提升沟通技巧的书,而《尊重自己》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自我接纳,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们如何将这种自我尊重延伸到与他人的互动中。作者深入剖析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我们如何才能用更健康、更有效的方式来解决它们。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积极倾听”和“非暴力沟通”的技巧印象深刻。我一直以为沟通就是说出自己的想法,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沟通是双向的,需要我们用心去倾听对方,理解对方的需求,并以一种尊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技巧,发现我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误会和冲突也明显减少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尊重自己不仅仅是关起门来做自己的事,更是要在与世界的连接中,保持自己的独立和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每一章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并且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练习,让读者能够将书中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我最喜欢的是作者在分析亲子关系和家庭模式的部分,那些描述让我看到了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子,也理解了为什么我会在成年后的一些行为模式上遇到困难。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批判,而是提供了一种理解和疗愈的视角,帮助我们认识到过去的经历是如何塑造了现在的我们,并鼓励我们去打破那些不健康的循环。我尝试了书中的一些练习,比如写下自己的核心信念,以及练习自我关怀的对话,这些小小的改变,却在我的内心引发了巨大的积极反应。我开始意识到,过去我常常将外界的评价看得比自己的感受更重要,而这本书让我明白,内在的力量才是真正持久的。它教我如何从“应该”和“必须”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去拥抱那个真实而完整的自己。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就像是在经历一场心灵的洗礼。作者用非常真诚、朴实的语言,将深刻的心理学原理娓娓道来,一点点地解开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的困惑。书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豁然开朗,仿佛一直以来我都在黑暗中摸索,而这本书则递给我一支火把,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尤其是关于如何识别和改变那些限制我们成长的负面信念,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的自我界限,这些章节对我触动尤其大。我以前常常会为了取悦他人而牺牲自己的感受,导致内心充满了委屈和不满,但现在我明白了,真正的尊重是从尊重自己的内心开始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智者,一位温和的引导者,它教会我如何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如何勇敢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如何在人际关系中保持独立和尊严。我发现,当我开始真正尊重自己时,整个世界似乎也变得不一样了,周围的人也开始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我。
评分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已经放了一段时间了,最近才终于有时间翻开它。我一直对心理学和个人成长类的书籍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提供实际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建立健康关系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尊重自己》——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它似乎预示着一场关于内在力量的探索之旅。封面设计简洁而有力,没有过多的装饰,反而透着一种沉静的力量,这让我对书中即将呈现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带来新的视角,帮助我认识到自身价值,并学习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实践自我尊重。我期待着它能成为我成长路上的一个重要伙伴,指引我走向更自信、更平和的内心世界。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定义“尊重自己”这个概念的,是仅仅局限于自我肯定,还是包含更深层次的接纳、边界的设定以及对自己需求和感受的重视?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