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杨式太极拳述真
定价:16.00元
作者:魏树人,齐一,汪永泉(讲授)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12-01
ISBN:9787500912422
字数:
页码:261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太极拳是我国武术中重要的一支,它在养生、治病、强身、延年等方面的作用、已被人民群众所得视。据北京市休委粗略统计,仅在北京市每日练习太极拳和气功者不下五六十万人,大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在太极推手、散手技击方面也涌现了不少新人。但对太极拳应用在推手、散手中应该具备哪一种风格和技术特点,人们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目录
章 杨式太极拳的要领
节 练习杨式太极拳的基本要求
一、总则
二、身形
三、内功
四、架势
第二节 杨式太极拳的主要功用
第三节 练习杨式太极拳的进展阶段
第二章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套路的外形成内功
节 拳架姿势与内功劲法
一、拳架姿势说明
二、内功劲法说明
第二节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套路动作详解
一、拳式名称
二、杨式太极拳(老六路)形体动作、意气走向说明
第三章 杨式太极拳揉手
节 揉手综述
一、练习揉手的目的
二、练习揉手的要求
三、揉手的种类
第二节 揉手内功
一、内功的运用要领
二、内功的运用方式与方法
第三节 揉手精义
一、关于劲
二、关于点
三、三不打
四、关于九曲珠、乱环诀
杨式太极碰撞套路运行路线示意图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长期在练习中遇到瓶颈的爱好者,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已有的练习状态。它不仅仅是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武术哲学的精要。比如,在讨论到“引进落空”这一要诀时,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如何感知对方力量的来去,以及如何在不使用蛮力的前提下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种对“知彼”的强调,远超出了简单的招式应对,而是上升到了对环境、对对手乃至对自我状态的全面感知。书中所描述的那些细微的体感,很多是我在实际对练中模糊体会到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框架去理解和固化这些体验。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种自我校准和认知升级的过程。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气沉丹田”的理解,并意识到之前很多练习都停留在表象,没有触及核心。
评分这本书在细节的处理上,展现了作者对杨式太极拳的深厚感情和严谨态度。它没有为了追求篇幅而灌水,每一句话似乎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对传统杨家老架和新架的一些关键差异进行了客观的比较和分析,这对于那些在不同流派之间徘徊或者想探究流派演变脉络的人来说,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作者的论述非常客观,没有偏袒任何一方,只是纯粹地从技术和哲学的角度去剖析它们的异同和各自的侧重点。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使得这本书不仅仅适合于习练者,对于研究武术史或者传统文化的人士,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能够经得起反复推敲、值得收藏和时常翻阅的经典之作,它为太极拳的学习者提供了一座坚实的灯塔。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逻辑性强到让人佩服。它不是那种线性叙事的书籍,而是像一个精密的知识体系,层层递进,相互印证。比如,它在介绍完基础功法后,并没有急着进入套路讲解,而是用了一大篇幅来讨论“劲力”的生成与转换,这恰恰是很多初学者最困惑的地方。作者似乎深知这一点,所以把如何从僵劲过渡到掦劲、再到听劲的过程描述得极其清晰,甚至引入了一些力学上的概念来辅助理解,这对于有理工科背景的习练者来说,会非常有帮助。我尤其欣赏作者引用了一些古代拳论的原文,并用现代的语言进行细致的注解,使得那些晦涩的古文变得通俗易懂,却又不失原有的韵味和深度。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刚拿到手的时候,我就被它厚实的质感和典雅的装帧吸引住了。封面设计得很有韵味,虽然没有花哨的图案,但那种沉静的气质让人感觉里面肯定藏着真东西。我以前也看过不少武术方面的书籍,很多都是图文并茂,但内容往往停留在招式分解上,缺乏对太极拳内在精神和哲学思想的深入探讨。而这本书的排版非常讲究,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很舒服,这一点对于长时间学习来说非常重要。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精读,但光是翻阅目录和前言,就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杨式太极拳理论上的用心。他似乎很注重历史渊源和流派传承的清晰脉络,这对一个想系统学习的人来说太关键了。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不仅仅教我怎么动,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为什么”要这么动,以及这些动作背后蕴含的阴阳变化和周身协调的原理。从目前的初步印象来看,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深度绝对是值得信赖的。
评分读完第一章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意”的阐述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他没有把太极拳仅仅当作一套体操来描述,而是深入到了如何通过意念去引导气血运行,如何将呼吸与动作完美结合的层面。特别是关于“松柔”的解读,简直是拨云见日。很多书都说要“松”,但往往只停留在身体表层的放松,这本书则细致地剖析了如何从关节到筋骨,再到精神层面的层层渗透,达到真正的“里外合一”。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描述进行几次尝试,虽然效果立竿见影谈不上,但确实感觉身体内部的阻滞感减轻了不少。文字的笔触非常细腻,仿佛作者是一位经验老到的老拳师,耐心地在你耳边点拨,而不是生硬地给出指令。这种教学方式,对于那些追求太极拳精髓而非仅是套路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它强调的不是速度和力量,而是那种绵长、连贯、无断处的内在控制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