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婚姻家庭法(第三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定价:23.00元
作者:杨大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5-01
ISBN:9787300073132
字数:372000
页码:308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之一。婚姻家庭法学作为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于一体的法学课程,既是民商法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特色和部门法学地位。
本教材的编写宗旨和特点:一是遵循教材编写规范,力求反映教学运行规律,比较完整准确地展示婚姻家庭法学的基本知识要眯。二是围绕现行法律渊源层面的规范体系,着重对具体制度进行理论和应用的阐述。三是切入正在进行的婚姻法修改与完善的热点,贴进立法的共识性取向,通过引介学者的立法建议,赋予教材的新意。四是总结编写者和学界同仁的教学与研究经验,在亲属关系的法律事实、无效婚姻、配偶身份权、抚养、离婚等问题上补入了一些新的内容和知识,并希望藉此能引出更深入的研究成查。
目录
章 导论:婚姻家庭与社会制度
节 婚姻家庭的概念和本质
第二节 婚姻家庭制度及其历史类型
第二章 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
节 古代型的婚姻家庭法
第二节 近现代型的婚姻家庭法
第三节 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回顾与展望
第三章 婚姻家庭法概述
节 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的渊源
第三节 婚姻家庭法的地位
第四节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亲属关系原理
节 亲属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亲系和亲等
第三节 亲属关系的法律事实
第四节 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
第五节 我国亲属关系立法之不足及其修改完善
第五章 婚姻的成立
节 结婚制度概说
第二节 婚约
第三节 结婚的条件
第四节 结婚的程序
第五节 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
第六章 婚姻的效力
节 婚姻效力概说
第二节 配偶身份权
第三节 夫妻财产制
第七章 婚姻的终止
节 离婚制度概说
第二节 协议离婚
第三节 诉讼离婚程序
第四节 判决离婚的法定标准
第五节 几种常见离婚纠纷的处理
第六节 离婚的法律后果
第八章 亲权与亲手关系
节 亲权与亲子关系概说
第二节 婚生子女
第三节 非婚生子女
第四节 继父母继子女
第五节 亲权的法律效力
第九章 收养
节 收养制度概说
第二节 我国的收养立法及其基本原则
第三节 收养关系成立的法定条件
第四节 收养关系成立的法定程序
第五节 收养关系的法律效力
第六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十章 扶养
节 扶养制度概说
第二节 我国现行扶养制度
第三节 扶养制度的完善
第十一章 监护
节 监护制度概说
第二节 监护的设立
第三节 监护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第四节 监护的终止与撤销
第十二章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
节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概说
第二节 妨害婚姻家庭的民事责任及相关民事裁判的执行
第三节 妨害婚姻家庭的行政责任
第四节 妨害婚姻家庭的刑事责任
第十三章 民族、涉外、涉侨及中国区际婚姻家庭法律问题
节 民族婚姻家庭法律问题
第二节 涉外婚姻家庭法律问题
第三节 涉侨、涉港澳台的婚姻家庭法律问题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简直是一股清流,它没有那种传统法学教材常见的枯燥和晦涩感。作者在阐释那些繁复的法律条文和判例时,似乎总能找到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点,既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兼顾了初学者的理解需求。我特别欣赏它在引入新概念时,会辅以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模拟,让人感觉法律不再是高悬于空的条文,而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规则。比如,在讲到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问题时,作者没有直接堆砌法条,而是设计了一系列小故事,清晰地勾勒出不同情况下财产界限的模糊地带及其法律后果,这种代入感极强。行文流畅自然,逻辑链条衔接得天衣无缝,从一个知识点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很少出现“跳跃式”的讲解,让人很容易跟上思路。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理解立法精神而非仅仅死记硬背条文的学习者来说,这种讲解模式无疑是最友好的学习伙伴。它真正做到了将“法”与“人”的关联性展现出来。
评分我个人最欣赏这本书的一点是,它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介入程度非常高。它没有将自己局限在纯粹的法律条文解读上,而是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当代社会结构变化对传统婚姻家庭制度带来的冲击。比如,关于“同居关系”的法律地位、事实婚姻的认定标准,以及现代社会中新型家庭模式(如重组家庭)所面临的法律挑战,书中都有非常与时俱进的讨论和分析。这些内容的处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社会洞察力,使得教材内容不仅具有法律上的权威性,更具备了现实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法律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为了应对和规范人类社会关系的工具。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案例和讨论,这本书成功地激发了我对法律如何服务于社会公平正义的思考,使学习过程充满了意义感,而不仅仅是一项任务。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和印刷质量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很有分量。封面设计走的是比较经典的学术风格,字体选择和排版都显得十分专业,这对于一本法学教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能让人在翻阅之前就建立起一种严谨的阅读预期。装帧结实耐用,边角处理得干净利落,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太容易出现书页松动或者封面磨损的问题。纸张的选用也挺考究,不是那种太亮反光的类型,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会减轻不少,这对于需要大量阅读案例和条文的学生群体来说是个实实在在的加分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内文的排版逻辑性非常强,章节标题、小标题和正文的层级划分清晰明了,即便是复杂的法律术语和概念,也能通过合理的间距和字体变化得到很好的区分,这极大地提升了查找和学习的效率。能看出出版社在编辑和设计环节投入了不少心思,整体呈现出一种高质量的学术用书的质感,让人对内部内容的专业性也凭添了几分信心。这种对细节的把控,体现了一流教材应有的水准。
评分作为一本教材,它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个非常令人满意的水平。我发现它不仅仅停留在对现行法律框架的介绍上,还花了相当的篇幅去探讨这些法律背后的立法理念、历史沿革以及学界前沿的争议焦点。这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因为法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自我修正的动态体系。书中对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司法解释和典型判例的分析,做得尤为透彻,不仅罗列了判决结果,更深入剖析了法官的裁判思路和适用的法律原则,很多地方的解读甚至是超越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对于准备参加专业考试或者希望未来从事相关法律实务工作的人来说,这种对“为什么”的深入挖掘,比单纯的“是什么”更有价值。它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视角,让读者能够站在更高的理论高度去审视和评价现有的法律制度,极大地拓宽了对婚姻家庭法领域的认知边界。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每一个单元的划分都体现了系统性和递进性。它似乎是按照法律知识的认知规律来搭建学习路径的,比如,总是先从基础的婚姻效力、缔结要件讲起,然后平稳地过渡到日常的权利义务,最后才深入探讨如离婚、继承等复杂环节。这种层层递进的设计,确保了读者在接触到更复杂的法律问题之前,已经牢固掌握了必要的理论基石。更巧妙的是,章节之间的相互引用和回顾机制设计得非常巧妙,读到后面章节时,会不时地提醒你前面学过的某个原则如何在此处得到具体应用,有效地加强了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这避免了法学知识点相互割裂、学完就忘的弊端。可以说,它提供了一个清晰且稳固的学习地图,让学习者能够有条不紊地构建起完整的婚姻家庭法知识体系,走得踏实而自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