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象棋吃子训练——从初学到四级棋士①(象棋目标训练丛书) |
| 作者 | 张弘 |
| 定价 | 49.00元 |
| 出版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 ISBN | 9787509644683 |
| 出版日期 | 2016-09-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由张弘编*的《象棋吃子训练--从初学到四级棋士(1)/象棋目标训练丛书》共分为单子一步吃、单子两步吃方法类、单子两步吃兵种类、双子两步吃方法类、双子两步吃兵种类六个章节,共计790道测试题。这种分门别类的形式,针对性较强,方便读者归纳总结,揣摩规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测试题的难度由初学到四级棋士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所有题型均模拟实战局面,侧重实用性,力求夯实读者吃子能力训练的基本功。书后附测试题答案,及中国象棋协会颁布的《象棋业余棋手技术等级标准》,可作为对比参考。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章 单子一步吃(一100题) 节 帅吃子(—8题) 第二节 仕吃子(第9—14题) 第三节 相吃子(5—20题) 第四节 兵吃子(第21—28题) 第五节 车吃子(第29—52题) 第六节 炮吃子(第53—76题) 第七节 马吃子(第77—100题)第二章 单子两步吃——方法(0l~250题) 节 双捉吃子(0l一125题) 第二节 串打吃子(26—150题) 第三节 链拴吃子(51一175题) 第四节 借将吃子(76—200题) 第五节 借杀吃子(第201—225题) 第六节 围困吃子(第226—250题)第三章 单子两步吃——兵种(第25l~400题) 节 帅吃子(第25l一260题) 第二节 仕吃子(第261一270题) 第三节 相吃子(第271一280题) 第四节 兵吃子(第281—290题) 第五节 炮吃子(第291—320题) 第六节 车吃子(第321—360题) 第七节 马吃子(第361—400题)第四章 双子两步吃——方法(第401—610题) 节 双捉吃子(第401—430题) 第二节 链拴吃子(第431—460题) 第三节 围困吃子(第461—490题) 第四节 借将吃子(第491—520题) 第五节 借杀吃子(第52l一550题) 第六节 兑子吃子(第551一580题) 第七节 先弃后取(第581—610题)第五章 双子两步吃——兵种(第611—790题) 节 双兵配合吃子(第611—620题) 第二节 炮兵配合吃子(第621—630题) 第三节 马兵配合吃子(第631—640题) 第四节 车兵配合吃子(第641—650题) 第五节 双炮配合吃子(第651—660题) 第六节 双马配合吃子(第661一670题) 第七节 马炮配合吃子(第671—690题) 第八节 车炮配合吃子(第691—710题) 第九节 车马配合吃子(第711—730题) 第十节 双车配合吃子(第73l一750题) 第十一节 多子配合吃子(第751—790题)附录一 参考答案附录二 中国象棋协会关于印发《中国象棋协会棋手技术等级条例(试行)》的通知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从小就喜欢象棋,但总觉得自己的实战能力和棋局理解深度不够。市面上很多教材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简单的套路讲解,让人读完后依然感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新颖,它没有一开始就堆砌复杂的概念,而是从最基础的“吃子”这个核心技巧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去理解棋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价值转换。每一次练习都设计得恰到好处,既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实实在在地提升对局面的掌控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为什么这么吃”的深入剖析,它不仅仅告诉你答案,更重要的是教会你思考的路径。对于我这种希望从业余爱好者向更高水平迈进的人来说,这种注重底层逻辑的训练方式无疑是最宝贵的。读完前几章,我已经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在残局和中局的判断上更加果断和准确了,这在实战中带来的自信提升是无可估量的。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图例清晰,注释到位,完全符合我们这类需要反复研读的工具书的特点。
评分对于我这种工作繁忙,只能利用碎片时间下棋的人来说,一本高效的教材至关重要。这本书的特点就是“小块知识,高密度吸收”。它避免了冗长的大段文字叙述,而是用简短精炼的语言点出核心,然后立刻转向实战演练。这种“即学即用,即用即反馈”的模式,非常适合现代人的学习节奏。我发现自己不用花大块时间去啃理论,只要利用午休时间做几道题,就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对“交换原则”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层。书中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吃子情景进行了专门的辨析,比如“看似便宜的得利,实则是中计”的情况,作者给出的分析角度非常刁钻且透彻。它教会了我不仅要看眼前的利益,更要计算“长期成本”。这本书的编排逻辑让我看到,象棋的“吃子”艺术,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深刻,它关乎资源调度、时机把握乃至心理博弈,而不是简单的“捉死”。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有点担心它会不会又是一本“雷声大雨点小”的训练手册。毕竟,要将“吃子”这种看似简单的动作提升到“训练”的层面,需要极高的教学设计功力。然而,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是简单的题库堆砌,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认知升级体系。作者非常巧妙地将不同阶段的吃子技巧与具体的实战场景结合起来,比如如何通过弃子制造陷阱,如何利用子力差进行高效交换,甚至是对手犯错时如何最大化惩罚。我发现自己过去很多失误,都源于对局面价值判断的偏差,而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反例”和“正解”的对比,让我对“得失”有了全新的认识。它的深度在于对“时机”的把握,什么时候可以激进地吃,什么时候必须稳健地防守。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我感觉就像是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棋手在旁边手把手地指导,不断点拨关键的思考节点。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但希望突破瓶颈的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难得的良药。
评分这本书在象棋训练领域的定位,我认为是“基石的夯实与精装修”。很多人学棋,基础的开局和残局知识尚可,但一到中局的复杂局面,就因为对子力价值的错误评估而一败涂地。这本书正是针对这个痛点,用系统化的方法来校准我们对“价值”的认知。它不是教你“如何开局”或者“如何终结”,而是告诉你“在任何一个瞬间,你的每一个子值多少钱,以及如何通过吃子来优化这个价值组合”。我过去总是在棋局复杂时感到思维混乱,不知道该优先处理哪个威胁。读了这本书后,我学会了使用作者提供的一种内部评估框架,先锁定那些能带来明确子力优势的吃子机会,然后再处理次要矛盾。这种清晰的优先级排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应变速度和决策质量。它不仅是一本训练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效率最大化”的棋局哲学指南。强烈推荐给所有想让自己的象棋水平实现质变的朋友。
评分我尝试过市面上好几本被誉为“经典”的象棋教材,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真正拿到棋盘上应用时,总觉得“水土不服”。这本书的突出优点在于它的“实战导向性”。它清楚地认识到,象棋的精髓在于变幻莫测的对抗,单纯的技巧堆砌是无用的。因此,每一组训练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嵌入到特定的棋局结构中。比如,在讲解马炮配合吃子时,它会模拟出非常逼真的残局或中局态势,迫使你必须同时考虑车、马、炮的协同作用。我个人感觉,这本书的难度曲线设置得非常人性化,从最初的明确目标吃子,到后期的复杂多变、需要预判对手反应的“隐形吃子”,每一步都让你感到“我正在进步”。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对细节的关注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连吃子后的下一步预判都考虑进去了,这极大地培养了我的大局观和预见性。它真正做到了“训练”,而不是“说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