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米兰王朝
定价:69.00元
作者:胡江波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1115768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本书带你领略百年红黑军团的辉煌历史,这里有你的、我的和数百万球迷的共同记忆!一本书带你走进诺达尔、里维拉、巴雷西、马尔蒂尼、巴斯滕、舍甫琴科、卡卡……几代球星共同缔造的不灭米兰王朝!本书由《体坛周报》副总编、金球奖中国媒体评委骆明、《体坛周报》驻意大利首席记者王勤伯、《体坛周报》意甲专家彭雷、新浪体育主编詹笙、舍瓦女孩陆微共同推荐!
内容提要
2017 年夏天,AC 米兰作为全球成功的俱乐部之一,结束了绵延 31 年、历尽辉煌的贝卢斯科尼时代,进入了李勇鸿率领的中资时代。在迄今 118 年的历史长河里,AC 米兰历经沉浮、荣誉无数,特别是在贝卢斯科尼时代塑造了前所未有的红黑盛世,也在中国培养起了大批的红黑球迷。本书所挖掘的 AC 米兰 118 年历史点滴,必定能锤击到 AC 米兰球迷心灵深处那永不会消失的红黑激情。
目录
作者介绍
胡江波,男,自由作者,曾就职于《体坛周报》,30年AC米兰铁杆球迷,著有《马尔蒂尼传》(笔名阿笛)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深邃的墨绿色调,搭配着烫金的标题文字,散发着一种低调而又不失厚重的历史感。初次上手,就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非常细腻,不是那种廉价的轻飘飘的感觉,而是带有一定分量的,仿佛握住了一段凝固的时光。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字体大小和行间距的调整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丝毫没有视觉疲劳。即便是这么厚实的一本书,长时间沉浸其中也令人心悦诚服。封面上的那枚古老的徽章图案,虽然我还不清楚它具体代表着什么,但仅凭视觉冲击力,就成功地勾起了我对那个遥远时代的好奇心,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翻开扉页,一探究竟。整体来看,这本书在物理呈现上,已经为接下来的精神之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绝非一本可以轻易束之高阁的“速食读物”。
评分我花了好几天时间,才勉强读完了前三分之一的内容,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叙事节奏控制得极其老辣。他似乎深谙历史的张力所在,从不急于抛出宏大的战争场面或宫廷阴谋,而是将笔墨大量倾注在对社会微观肌理的刻画上。比如,他对某个时期普通农户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描绘,细致到连他们使用的农具样式和祭祀的细节都一一考究,这种“微观切入”的手法,让那些冰冷的史料瞬间拥有了鲜活的温度和人情味。读到某个情节时,我甚至能想象出那个时代特有的泥土气息和烟火味,仿佛自己就置身于那个纷繁的年代,而非仅仅是旁观者。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无疑大大提升了阅读的沉浸感,但也对读者的耐心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毕竟,慢工出细活,精彩的爆发点往往需要漫长的铺垫。
评分阅读体验的流畅度上,我必须提到语言风格的独特性。作者的文字功底显然是极其深厚的,他似乎拥有从文言的凝练和白话的生动之间自由切换的能力。在描述正式的诏书或外交辞令时,语言是典雅且富有韵味的,读起来有一种庄重感;而在描绘市井生活或私密对话时,笔触又变得轻快活泼,甚至带有几分幽默感。这种风格上的灵活多变,极大地丰富了阅读层次,避免了通篇一律的“官方腔调”。有时候,一个精心选择的古典词汇,或者一个恰如其分的现代比喻,都能瞬间点亮整个场景,让读者会心一笑。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将学术的严谨性、叙事的精彩性、以及文字的艺术性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佳作,它不仅仅是记录历史,更像是在用文字重塑历史的灵魂。
评分谈到学术深度,这本书的注释部分简直可以单独成册。我不是专业研究历史的学者,但即便是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也明显感觉到作者在进行资料搜集和交叉验证时所花费的巨大精力。每一个重要的观点或引用的史料,几乎都有详尽的脚注予以支撑,而且很多注释内容本身就充满了有趣的“花边知识”或者对不同史学观点的辩论摘要。这使得整本书的论证过程显得非常扎实可信,避免了历史写作中常见的“一家之言”的陷阱。更难得的是,作者在保持严谨性的同时,并没有将这些学术干货写得枯燥乏味,他巧妙地将复杂的史学争论融入到叙事的主线之中,让读者在享受故事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领略到历史研究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级别的参考读物。
评分这本书在人物塑造上,展现出了极高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我特别喜欢作者对那些处于权力漩涡中心人物的刻画,他们绝非传统历史叙事中脸谱化的“好人”或“坏蛋”。相反,每一个决策的背后,都交织着个人的野心、家族的责任、时代的局限性,以及偶尔闪现的人性弱点。举个例子,书中对那位关键的摄政王的处理就非常精妙,他既有铁腕统治的冷酷无情,却又在私下流露出对艺术和哲学的偏爱,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人物形象立刻立体起来,充满了张力。我时常会思考,在那种极端的历史情境下,换作是我,是否能做出比他更“正确”的选择。这种引发读者进行道德和历史情境代入的写作手法,是真正优秀的历史作品所应具备的特质,它让历史不再是过去式,而是不断与我们当下进行对话的动态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