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农村体育场地供需矛盾与有效供给研究
定价:35.00元
售价:25.6元,便宜9.4元,折扣73
作者:张玲燕,孔庆波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64424411
字数:
页码:19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农村体育场地供需矛盾与有效供给研究》针对农村体育场地现状、经济学视角下农民体育健身与消费行为分析、体育认知视角下农民体育健身行为分析、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传统体育文化价值挖掘、现代体育与农村体育的现代化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其研究结果具有的参考价值。
目录
章 农村体育场地的供需现状
节 农村体育场地的供需矛盾与低效使用
第二节 农民对体育场地的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章 经济学视角下农民体育健身与消费行为分析
节 农民收入水平现状
第二节 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民体育健身的影响
第三节 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第四节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主要措施
第五节 促进农民体育健身和消费行为的主要措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体育认知视角下农民体育健身行为分析
节 农民体育思想观念
第二节 农民体育思想与健身行为之间的矛盾
第三节 农民体育思想和认知行为滞后的主要原因
第四节 农民体育健身态度内化的路径挖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挖掘
节 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和特征
第二节 发展传统体育项目的必要性
第三节 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体育与农村体育的现代化发展
节 现代体育
第二节 农村体育的现代化发展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孔庆波,教育学博士,重庆文理学院体育科学发展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学、体育教育学。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重庆市体育局科研项目1项、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项目1项,人才引进项目1项,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重点项目1项。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和省部级项目4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学刊》《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等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省级期刊论文多篇。
文摘
序言
初翻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文字表达方式相当直接和务实,没有太多华丽辞藻的修饰,直奔主题。这种风格对于我这种偏爱干货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作者在论述问题时,倾向于采用层层递进的分析路径,仿佛带着读者一步步走过田间地头,亲身体验那些看似微小却影响深远的现实困境。尤其是在描述那些具体的场地使用冲突场景时,那种代入感很强,让人不禁思考,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平衡不同群体的需求,这不仅仅是一个体育管理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治理的难题。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让人感觉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基层工作者在娓娓道来,语调沉稳而富有洞察力,少了学究气,多了烟火气。这种接地气的叙事,让原本可能显得枯燥的理论分析瞬间变得生动起来,也更容易被非专业背景的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挺有意思的,封面用的是一种比较朴实的色调,让人一下子就能联想到那种深入基层的调研感。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算可以,阅读起来不会太刺眼,毕竟研究性质的书,长时间阅读对眼睛还是有要求的。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关注的就是目录结构,清晰的章节划分预示着作者在梳理脉络上下了不少功夫。从宏观的背景介绍到具体的案例分析,逻辑衔接得比较顺畅,看得出作者团队在资料搜集和整理上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很多数据图表的引用都显得非常专业和详实。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每一个章节的全部内容,但仅从排版和结构来看,这本书无疑是一部有分量的学术著作,对于想要了解特定领域现状和挑战的读者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敲门砖。我特别留意了参考文献部分,那份详尽的列表本身就说明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空洞之作,而是建立在坚实文献基础之上的探讨。
评分阅读这本书带来的一个深刻体验是,它成功地将那些宏大的“乡村振兴”战略,拆解成了具体的、可触摸的民生福祉问题。体育场地的问题,看似是“有没有”的问题,但这本书揭示了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好不好用”、“谁来管”、“怎么用”的问题。作者对基层体育管理人员的困境也有着细致的刻画,这使得整本书的情感基调虽然是学术性的,却又饱含人文关怀。它提醒我们,任何基础设施的建设,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服务,如果设计不周或管理不善,再好的硬件设施也会沦为摆设。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从实践需求出发,反推理论模型的优秀范例,是对现有研究方法的一次有力补充和深化。
评分从整体的学术价值角度审视,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精准,瞄准了当前社会发展中一个容易被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环节。通常我们关注体育产业的商业化和竞技层面,却鲜少有人深入挖掘基层体育设施的“消化不良”问题。这本书显然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它不仅仅停留在现象描述的层面,更深入地探讨了背后的体制机制障碍和资源配置效率问题。我个人非常欣赏作者对于“有效供给”这个概念的界定和量化尝试,这显示出研究者试图用更科学、更可操作的框架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从宏观政策到微观执行层面的立体化研究,使得这本书的结论不仅仅是学术讨论,更具有很强的政策参考意义。可以预见,这本书里的许多观点和数据,都会成为未来相关政策制定者需要参考的重要依据。
评分这本书在章节过渡和论点展开上,展现出一种非常严谨的逻辑美感。例如,在前面对现有资源进行盘点后,紧接着就对“需求侧的结构性变化”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这种先定性、后定量,再聚焦于结构性矛盾的分析顺序,极大地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我注意到,作者在提出潜在解决方案时,往往会引用一些跨领域的管理学理论作为支撑,这表明研究团队在拓宽视野、借鉴经验方面也下了功夫,没有将自己局限在单纯的体育学范畴内。这种跨学科的视野,让这本书的内容显得更加丰满和耐人寻味。它不是一份简单的报告,更像是一部系统解决问题的操作手册的理论基础部分,逻辑链条清晰到几乎可以让人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套完整的资源优化模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