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对症食疗 吃掉多年老毛病
定价:32.80元
售价:23.9元,便宜8.9元,折扣72
作者:闫俊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18032426
字数:
页码: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有道是“药补不如食补”,食疗一直是中医养生崇尚的强身健体、祛病疗疾的方法。而且现如今“用药十大原则”中也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的原则,因此对于一些病症来说,能用食疗解决的,就尽量不用药疗。本书就是从食疗的角度出发,为崇尚养生的朋友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对症食疗除掉病症的具体方法。 n
《对症食疗 吃掉多年老毛病》共分为七章,其中第--章为总述部分,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别从四季、五脏、阴阳、气血、除湿等角度为大家具体介绍了一些对症食疗的方法,第七章则是从常见病的角度出发,为大家提供了防治的食疗方法。
目录
作者介绍
闫俊,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中国高级营养保健师、中国养生保健师。世界华人东方美文化促进协会创始人、主席,优联控股集团董事长,上海方优集团董事长,山西大学哲学系高材生。 n
闫老师专注研究哲学、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中医学,从事健康产业二十余载,全国义务健康宣讲上千场,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对中国传统医学造诣颇深,特别在药食同源,吃出健康吃出长寿方面深得广大群众认可与喜爱!
文摘
第五章 n
气血虚弱易生病,补气养血的食物防病治病安全 n
身体之所以能够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在于体内的气血能够进行营养供给。气血充沛,身体就康健,气血一旦亏虚,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 n
不适症状,比如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记忆力下降、头晕耳鸣、白发早生等。 n
过食疗补气养血就能改善这些不适症状,山药、泥鳅、驴肉、牛肉、鸽肉、桑葚、木耳、黑芝麻等都是不错的补气养血食材,气血亏虚者日常生活中要多吃一些。 n
常感神疲乏力,山药补脾益肺餐桌要常见 n
生活中不少人哪怕什么都没干也觉得神疲乏力,即便睡上一觉后也难以改善这种症状,而且常伴有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平素易感冒、面色苍白等症状,这是肺脾气虚所致。补脾益肺,让脾气和肺气充盈,就能改善神疲乏力的问题。 n
在此我们要为大家推荐优质的药食两用之物——山药。 n
如果你曾看过《红楼梦》,并且对其中的食材、药材多加关注,那么一定知山药在其中被提到了很多次,比如枣泥山药糕、山药红肉丸子等,都是其中的味佳肴。《红楼梦》这部巨著囊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也包括中医养生,而所以会多次提到山药,就因为山药真真切切地能够发挥显著的养生功效,尤其补益脾肺方面,效果显而易见。 n
中医认为,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有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补肾固精的作用,对五脏气血虚损的补益效果好,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因过度劳累所致的气血亏虚,以及肤色黯沉、有斑点者经常食用山药,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n
山药是一种非常“草根”的药食两用之物,它还有一个非常响亮的称誉——“平价人参”,拿山药与人参相提并论,就可见它补气的功效了。中医典籍中也有着太多关于山药的记载,比如《神农本草经》就将山药列为“补虚、除寒、长肌肉、久食耳目聪明”的上品。《本草纲目》也说它“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诸多的滋补方剂中也都能见到山药的影子,比如益寿食品“八珍糕”,就是用山药、山楂、麦芽等8味中药研末后与米粉一起制成的糕,主要用于元气虚弱,且效果非常显著。 n
山药的吃法也是很多的,煮粥、煲汤、清蒸、清炒等都可以,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一道山药和排骨做成的美味。 n
山药烧排骨 n
原料 :猪排500克,山药500克,食盐、酱油、姜片、蒜片、干辣椒、香油、香菜、油各适量。 n
制作方法: n
1.排骨入沸水焯去血水,洗净沥干;山药去皮洗净切滚刀块;干辣椒切段;香菜洗净切段。 n
2.锅加油烧热,下排骨煸炒片刻,变色后下干辣椒、姜片、蒜片一同翻炒出香味后,放入适量酱油炒匀,加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中小火焖煮半小时后,加入山药,加盐调味后,转中火继续焖煮10分钟,待汤汁快要收干的时候,加香菜段、滴入香油即可。 n
营养功效:健脾益肺,滋阴补血,补中益气,非常适合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者食用。 n
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能够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上沉淀,因此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山药和排骨如果不采用这种焖法的话,还可以加入玉米、胡萝卜等一起煲汤,养生功效也很明显。
序言
“对症食疗 吃掉多年老毛病”,单看书名,9787518032426,我就觉得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有个困扰,就是身体总有一些小毛病反反复复,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确实影响生活质量,而且看医生吃药总是治标不治本,总觉得是不是可以通过饮食来调理。所以,看到“对症食疗”这四个字,我立刻就心动了。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什么是“对症”?针对不同的“老毛病”,我们应该如何辨别,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比如,我经常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失眠,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能够安神助眠的食疗方?或者,我胃不太好,容易胀气,会不会有改善胃动力、缓解胀气的食物推荐?我更希望这本书不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食谱,而是能有系统的讲解,比如,不同的体质适合什么样的食疗方法,一年四季如何根据节气来调整饮食,等等。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食材的科学解析,比如某种蔬菜为什么对降血压有帮助,某种水果的抗氧化作用体现在哪里,那我就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就更高了。总之,我希望它能成为我学习如何通过饮食来管理自身健康的“启蒙老师”。
评分哇,这本书的标题《对症食疗 吃掉多年老毛病》(9787518032426)听起来太实在太接地气了!我一直觉得,身体出现一些小毛病,很多时候都是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积累的结果。所以,想要根治,就得从源头抓起,而饮食绝对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这本书的“对症食疗”这四个字,直接点出了核心,让人觉得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健康书,而是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我特别好奇,书中会如何分类“老毛病”呢?是按照中医的辨证施治,还是西医的病理分类?比如,对于经常感到疲乏、精神不振的人,会有什么样的食疗建议?对于容易上火、长痘的人,又会推荐哪些清热解毒的食物?我设想,书中可能会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清晰地展示出不同食材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然后结合具体的病症,给出详细的饮食调整指导。比如,如果我长期有便秘问题,这本书会不会告诉我,哪些食物能够润肠通便,哪些食物又能帮助改善肠道菌群?又或者,对于容易感冒的人,书中是否会有增强免疫力的食谱推荐?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的内容,希望它能成为我日常饮食的“百科全书”,帮助我更有智慧地吃,更健康地生活。
评分当我在书店看到《对症食疗 吃掉多年老毛病》(9787518032426)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我一直相信,食物是最好的药物,但问题在于,我们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对症”。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凭感觉或者道听途说来选择食物,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这本书的名称直接击中了我的痛点,它暗示了一种有科学依据、有针对性的食疗方法。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从基础的食物营养学出发,结合中医的理论,为读者提供一份详尽的“健康饮食地图”。我特别想知道,它会不会将各种常见疾病,比如心脏病、关节炎、甚至是更年期综合征等,一一列举出来,然后针对每一种疾病,提供相应的食疗建议。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列举食物,更应该包括食材的选择、烹饪方式的建议,甚至是对某些食物的食用禁忌的提示。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在家自制健康食疗产品的指南,那就更棒了!比如,如何制作具有特定功效的汤品、粥品,甚至是健康零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一种全新的健康饮食观念,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并通过合理的饮食来预防和改善各种“老毛病”。
评分这本《对症食疗 吃掉多年老毛病》,ISBN 9787518032426,光听名字就觉得充满了智慧和希望。我一直对中医食疗很感兴趣,总觉得中国人几千年的智慧,一定蕴含在日常的饮食之中。但问题是,现在的我们,很多时候都忽略了这些宝贵的传统,只知道盲目追求营养补充,反而适得其反。这本书的“对症食疗”四个字,就给了我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引,它告诉我们,不是随便吃什么都能治病,而是要根据身体的具体状况来选择食物。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比如,对于那些经常腰酸背痛的朋友,这本书会不会推荐一些补肾益气的食物?对于容易水肿的人,又会有哪些利尿消肿的食疗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有一个清晰的结构,能够让我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而且,我更希望它不仅仅是提供“吃什么”,还能解释“为什么吃”,让我能够从根本上理解食疗的原理。如果书中能穿插一些真实案例的分享,讲述别人如何通过食疗改善了健康状况,那肯定会更有说服力,也更能激发我的信心。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家中必备的健康指南,让我在面对身体不适时,不再束手无策。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确实很有吸引力,《对症食疗 吃掉多年老毛病》,9787518032426。读到这个名字,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许多关于如何通过饮食来改善身体状况的画面。想想看,那些困扰了自己很久,试了各种方法却总是效果不彰的“老毛病”,如果真的能通过日常的饮食就能得到缓解甚至治愈,那该是多么令人惊喜的事情啊!这不仅仅是关于解决单一的病症,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一种更加自然、更加贴近身体需求的健康哲学。我尤其期待书中会不会针对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失眠,甚至是肠胃不适等,给出具体且易于操作的食疗方案。是不是会有详细的食材介绍,比如哪些食物对某个脏器特别有益,哪些食物又是“隐形杀手”,需要我们尽量规避?当然,我也希望书中不仅仅是罗列食物和功效,而是能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些食疗原理,让我们了解“为什么”这么吃,而不是盲目地遵循。毕竟,理解了背后的科学道理,才能更好地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到自己的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饮食选择。而且,如果能附带一些具体的食谱,那就更完美了,毕竟光知道理论,很多人还是不知道如何实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