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解剖学

运动损伤解剖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布拉德·沃克 著
图书标签:
  • 运动损伤
  • 解剖学
  • 康复
  • 运动医学
  • 肌肉骨骼
  • 损伤机制
  • 预防
  • 治疗
  • 运动
  • 理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泰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428228
商品编码:2963287441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运动损伤解剖学

定价:65.00元

作者:布拉德·沃克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64428228

字数:

页码:2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一般读者

本书从不同角度阐述与运动相关的损伤,并用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保护措施、治疗方法以及处理技巧等策略描述出来。全书运用彩图解剖图说明的方法,引导读者走进人体内部,为读者深入理解人体在运动损伤处理过程中的工作状态提供视觉帮助。

内容提要


本书从不同角度阐述与运动相关的损伤,并用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保护措施、治疗方法以及处理技巧等策略描述出来。全书运用彩图解剖图说明的方法,引导读者走进人体内部,为读者深入理解人体在运动损伤处理过程中的工作状态提供视觉帮助。

目录


目 录

n

序…………………………………… 5

n

章 运动损伤概论…………… 1

n

什么是运动损伤?… …………………… 2

n

运动损伤有哪些影响因素?… ………… 2

n

运动损伤是急性还是慢性的?… ……… 5

n

运动损伤是如何分类的?… …………… 5

n

如何区分扭伤和拉伤?… ……………… 6

n

第二章 运动损伤的预防………… 7

n

有关运动损伤预防的介绍… …………… 8

n

热身运动… ……………………………… 8

n

整理活动… …………………………… 11

n

FITT 原则… …………………………… 13

n

过度训练… …………………………… 14

n

体质和技能提高… …………………… 16

n

体质健康… …………………………… 17

n

部分:力量训练… …………… 17

n

第二部分:循环训练… …………… 20

n

第三部分:交叉训练… …………… 22

n

第四部分:快速伸缩复合训练… … 24

n

拉伸练习和柔韧性… ………………… 27

n

部分 拉伸练习如何预防运动

n

损伤… ………………… 27

n

第二部分:安全拉伸活动的规则… 28

n

第三部分:如何合理拉伸… ……… 33

n

设施、规则和运动防护装备… ……… 35

n

第三章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37

n

运动损伤的处理简介… ……………… 38

n

身体素质的恢复… …………………… 42

n

第四章 皮肤的运动损伤………… 47

n

001 切割伤、擦伤、皮肤红肿……… 48

n

002 晒伤……………………………… 50

n

003 冻伤……………………………… 51

n

004 脚气(足癣)…………………… 52

n

005 水泡……………………………… 54

n

006 鸡眼、胼胝、跖疣(瘊子)…… 55

n

第五章 头和颈部的运动损伤…… 57

n

007 头部震荡、组织挫伤、出血、

n

骨折……………………………… 58

n

008 颈部拉伤、骨折、挫伤………… 60

n

009 颈神经拉伸综合征……………… 62

n

010 挥鞭样损伤(颈部扭伤)……… 63

n

011 斜颈(急性斜颈)……………… 64

n

012 椎间盘突出(急性颈椎椎间盘疾

n

病)……………………………… 66

n

013 神经压迫(颈神经根炎)……… 68

n

014 骨刺(颈椎关节强直)………… 69

n

015 牙………………………………… 70

n

016 眼………………………………… 72

n

017 耳………………………………… 73

n

018 鼻………………………………… 74

n

第六章 手部和手指的运动损伤… 75

n

019 掌骨骨折………………………… 76

n

020 拇指扭伤(尺侧副韧带)……… 78

n

021 锤状指(指长伸肌腱)………… 79

n

022 手指扭伤………………………… 80

n

023 手指脱位………………………… 82

n

024 手/ 手指肌腱炎… ……………… 83

n

第七章 腕部和前臂的运动损伤… 85

n

025 腕部和前臂的骨折……………… 86

n

026 腕部扭伤………………………… 88

n

027 腕骨脱位………………………… 89

n

028 腕管综合征……………………… 90

n

029 尺管综合征……………………… 92

n

030 腕部腱鞘囊肿…………………… 94

n

031 腕部肌腱炎……………………… 95

n

第八章 肘关节运动损伤………… 97

n

032 肘部骨折………………………… 98

n

033 肘部扭伤………………………… 100

n

034 肘关节脱位……………………… 101

n

035 肱三头肌肌腱断裂……………… 102

n

036 网球肘…………………………… 104

n

037 高尔夫球手肘…………………… 105

n

038 投掷者肘………………………… 106

n

039 肘部滑囊炎……………………… 108

n

第九章 肩部和上臂的运动损伤… 109

n

040 骨折(锁骨、肱骨)…………… 110

n

041 肩关节脱位……………………… 112

n

042 肩关节半脱位…………………… 114

n

043 肩锁关节分离…………………… 116

n

044 胸锁关节分离…………………… 117

n

045 肱二头肌肌腱断裂……………… 118

n

046 肱二头肌挫伤…………………… 120

n

047 肌肉拉伤(肱二头肌、胸部

n

目 录

n

肌肉)…………………………… 121

n

048 撞击综合征……………………… 122

n

049 肩袖肌腱炎……………………… 124

n

050 肩部滑囊炎……………………… 125

n

051 肱二头肌肌腱炎………………… 126

n

052 胸肌附着处炎症………………… 128

n

053 冻结肩(粘连性囊炎)………… 129

n

第十章 背部和脊柱的运动损伤… 131

n

054 背部肌肉拉伤…………………… 132

n

055 背部韧带扭伤…………………… 133

n

056 背部挫伤………………………… 134

n

057 椎间盘突出(或椎间盘破裂)… 136

n

058 椎间盘膨出……………………… 138

n

059 椎骨应力性骨折………………… 139

n

第十一章 胸部和腹部的运动损伤…141

n

060 肋骨骨折………………………… 142

n

061 连枷胸…………………………… 144

n

062 腹部肌肉拉伤…………………… 146

n

第十二章 髋部、骨盆和腹的

n

     运动损伤…………… 149

n

063 屈髋肌群拉伤…………………… 150

n

064 髋撞击伤………………………… 152

n

065 撕脱性骨折……………………… 153

n

066 腹拉伤……………………… 154

n

067 耻骨炎…………………………… 155

n

068 应力性骨折……………………… 157

n

069 梨状肌综合征…………………… 158

n

070 髂腰肌肌腱炎…………………… 160

n

071 内收肌肌腱炎…………………… 161

n

072 弹响髋综合征…………………… 162

n

073 大转子滑囊炎…………………… 164

n

第十三章 腘绳肌和股四头肌的

n

     运动损伤…………… 167

n

074 股骨骨折………………………… 168

n

075 股四头肌拉伤…………………… 170

n

076 腘绳肌拉伤……………………… 171

n

077 大腿挫伤………………………… 173

n

078 髂胫束综合征…………………… 174

n

079 股四头肌肌腱炎………………… 176

n

第十四章 膝关节的运动损伤… 179

n

080 内侧副韧带扭伤………………… 180

n

081 前交叉韧带扭伤………………… 182

n

082 半月板撕裂……………………… 183

n

083 滑囊炎…………………………… 184

n

084 滑膜皱襞综合征………………… 186

n

085 胫骨粗隆骨骺炎………………… 187

n

086 剥脱性骨软骨炎………………… 188

n

087 髌股疼痛综合征………………… 190

n

088 髌腱炎(跳高膝)……………… 191

n

089 髌骨软骨软化症(跑步膝)…… 192

n

090 髌骨半脱位……………………… 193

n

第十五章 小腿的运动损伤…… 195

n

091 骨折(胫骨、腓骨)…………… 196

n

092 小腿后群肌肉拉伤……………… 198

n

093 跟腱拉伤………………………… 199

n

094 跟腱炎…………………………… 200

n

095 胫骨内侧疼痛综合征

n

(外胫夹)… …………………… 202

n

096 应力性骨折……………………… 203

n

097 胫前间隔综合征………………… 205

n

第十六章 踝关节的运动损伤… 207

n

098 踝关节扭伤……………………… 208

n

099 踝关节骨折……………………… 209

n

100 胫后肌腱炎……………………… 211

n

101 腓骨肌腱半脱位………………… 212

n

102 腓骨肌腱炎……………………… 214

n

103 剥脱性骨软骨炎………………… 215

n

104 足部外翻………………………… 217

n

105 足部内翻………………………… 218

n

第十七章 足的运动损伤……… 219

n

106 足部骨折………………………… 220

n

107 跟骨后滑囊炎…………………… 222

n

108 应力性骨折……………………… 223

n

109 伸肌和屈肌肌腱炎……………… 224

n

110 莫顿神经瘤……………………… 226

n

111 籽骨炎…………………………… 228

n

112 外翻…………………………… 229

n

113 锤状趾…………………………… 231

n

114 人工草地趾……………………… 232

n

115 爪形足(高弓足)……………… 233

n

116 足底筋膜炎……………………… 235

n

117 跟骨骨刺………………………… 236

n

118 黑趾甲(甲下血肿)…………… 237

n

119 嵌甲……………………………… 238

n


作者介绍


本书译者是罗冬梅,北京体育大学解剖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运动解剖学学组组长,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解剖学》教材小组成员。主要从事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和运动能力遗传特点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儿童少年生长发育12年追踪研究;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与运动员科学选材;儿童少年身体形态染色体形态相关研究;运动员血型和指纹的遗传特征研究;运动对骨发育作用机理的研究;骨密度与骨生物力学特性相关研究等。

文摘


序言



探索人体活动的奥秘:一部关于生命运动与修复的百科全书 这本书,是一次深入人体精妙构造的旅行,一次对生命活力驱动机制的全面解读,更是一份守护生命健康、重拾行动自由的宝贵指南。它不是关于疾病的清单,也不是关于痛苦的诉说,而是关于我们身体如何以不可思议的复杂性和韧性,承载着我们每一次跳跃、每一次奔跑、每一次微小的肌肉收缩。 想象一下,当你提起重物时,是哪些肌肉群协同发力?当你弯曲膝盖时,是哪些韧带在提供支撑?当你踢出一记完美的弧线时,是哪一块块骨骼在精确地协调运动?这本书将以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方式,为你揭示这些隐藏在每一次生命律动之下的惊人细节。 第一章:生命运动的基石——骨骼系统 我们的身体,是一座由坚固骨骼支撑的精密建筑。从头颅的防护到脊柱的支撑,再到四肢的灵活延伸,每一块骨骼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和功能,共同构建了我们稳固的站立和行走的基础。本书将带你认识从微小的指骨到庞大的股骨,了解它们的构造、连接方式以及在日常活动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我们将探索骨骼的生长与修复机制,理解骨质疏松等问题的根源,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式维护骨骼的健康。你将了解到,骨骼不仅仅是支撑,更是重要的能量储存库和造血器官,它在生命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而关键的角色。 第二章:活力的引擎——肌肉与肌腱 如果说骨骼是建筑的钢筋水泥,那么肌肉和肌腱就是驱动这座建筑运动的精妙机械。它们以令人惊叹的力量和灵活性,让我们能够完成从细微的表情变化到爆发性的力量输出。本书将带你逐一剖识全身主要的肌肉群,从粗壮的股四头肌到精巧的掌部肌肉,了解它们的起止点、功能和相互配合的机制。我们将深入探讨肌肉纤维的工作原理,理解肌肉收缩和放松的生化过程,以及肌腱如何在肌肉的力量传递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此外,我们还将探讨肌肉训练的科学原理,如何通过合理的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肌肉耐力,从而提升身体的整体运动表现。 第三章:联结的智慧——关节与韧带 关节,是骨骼之间的枢纽,是实现人体活动灵活度的关键。它们允许我们在多个维度上进行运动,从简单的屈伸到复杂的旋转。而韧带,则是那些坚韧而富有弹性的纤维束,它们将骨骼牢牢地连接在一起,确保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的安全性。本书将详细介绍身体各大关节的构造,包括滑膜关节的组成、关节腔的功能以及关节液的作用。你将了解到不同类型关节的特点,例如球窝关节的高度活动性,以及铰链关节的单向屈伸。同时,我们也将聚焦于韧带在维持关节稳定中的重要性,理解它们如何承受巨大的拉力,以及韧带损伤对关节功能的影响。 第四章:神经的指挥——神经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 我们身体的每一次运动,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精确指挥。大脑发出的指令,通过脊髓和周围神经传递到肌肉,触发一系列复杂的电化学反应,最终实现动作的完成。本书将为你揭示神经系统与运动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将探索运动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理解感觉神经元如何将身体的感受反馈给大脑,从而实现对运动的精细调控。你还将了解到,协调性、平衡感和反应速度等重要的运动能力,都与神经系统的效率息息相关。通过了解神经系统的运作,你将更深刻地体会到,身体的每一次运动都是一次精密的生物计算机程序的执行。 第五章:能量的供应与转换——循环与呼吸系统 生命运动需要源源不断的能量供应,而这一切都依赖于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协同工作。血液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的肌肉细胞,同时带走代谢废物。呼吸系统则负责将外界的氧气吸入体内,并排出二氧化碳。本书将深入解析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在支持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你将了解到心脏的工作机制,红细胞携带氧气的功能,以及血管网络的分布如何确保能量的有效供给。同时,我们也将探讨肺部气体交换的原理,以及身体如何在高强度运动中调节呼吸和心率以满足能量需求。 第六章:生命的润滑剂——体液与电解质的平衡 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如同润滑剂和调节剂,在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和运动表现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参与了体内几乎所有的生化反应,而电解质则影响着肌肉的收缩、神经的传导以及体液的平衡。本书将阐述体液和电解质在运动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例如钠、钾、钙等离子如何参与肌肉信号的传递,以及水分流失对体温调节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你将了解到,保持适当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是预防疲劳、 cramps(抽筋)以及维持最佳运动状态的基础。 第七章:身体的保护网——皮肤与感觉系统 皮肤,是我们身体最大的器官,它不仅是抵御外界侵袭的第一道防线,更是我们感知世界、监测身体状况的重要界面。通过皮肤中的各种感觉感受器,我们可以感受到温度、压力、疼痛,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本书将带你认识皮肤的层次结构和功能,以及它在运动中的保护作用。你将了解到,皮肤的汗腺调节体温,皮脂腺滋润皮肤,而毛发则提供额外的保护。同时,我们也将聚焦于皮肤中的感觉接收器,理解它们如何将触觉、本体感觉(对身体位置和运动的感知)等信息传递给大脑,帮助我们感知环境、调整动作,并避免潜在的伤害。 第八章:生命的适应与重塑——身体的反应与恢复 我们的身体,并非僵化的结构,而是一个不断适应和重塑的动态系统。每一次的运动,都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刺激,而身体则会通过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来应对这些刺激,从而变得更强大、更有效率。本书将探讨身体在运动后的反应和恢复机制。你将了解到,肌肉在运动后会出现微小的损伤,而身体的修复过程正是增强肌肉力量的关键。我们将讨论训练后的疲劳产生原因,以及充分休息、营养补充和积极恢复方法对于身体重塑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关于运动,更是关于身体如何通过挑战与恢复,实现持续的进步与发展。 第九章:生命的多样性——不同年龄与性别下的运动差异 人体的运动能力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性别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儿童的生长发育、青少年的体能巅峰、成年人的成熟稳定,以及老年人的功能衰退,都与身体的生理变化息息相关。同时,性别激素、体型结构等因素也会影响男女在力量、耐力、柔韧性等方面的运动表现。本书将探讨这些差异性,让你更全面地理解人体运动的个体化特征,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生理特点,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运动计划。 第十章:超越极限的探索——身体的潜能与训练哲学 这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激发你对自身身体潜能的探索。我们将超越单纯的解剖知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训练,充分发挥身体的各项机能。从基础的力量训练到高级的爆发力训练,从耐力训练到柔韧性训练,本书将为你提供全面的训练理念和方法。你将了解到,训练并非盲目的重复,而是基于对身体机能的深刻理解,并根据个人的目标和身体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本书将鼓励你,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自己的身体,并相信通过科学的探索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你能够解锁身体的无限潜能,实现更健康、更精彩的人生。 这是一部关于生命力的赞歌,是对人体精妙构造的赞美,也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它将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更科学地对待自己的身体,并最终,让你以更自信、更充满活力的姿态,去拥抱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和每一次精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非常沉稳,作者似乎并不急于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而是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夯实基础知识,那种对经典解剖学理论的尊重和深入挖掘,让人感到非常可靠。我记得其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肩胛骨与胸廓之间的动态协同关系,其详尽程度远超我之前读过的任何相关书籍。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肩袖肌群很重要”,而是深入剖析了它们在旋转肌群中的次级作用和相互制约机制。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肩部稳定性”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

评分

这本书的作者似乎对人类骨骼和肌肉系统有着非凡的洞察力,尤其是在描述关节的运动范围和限制方面,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精准。我拿着这本书对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清晰地看到了肱二头肌在不同屈肘角度下的纤维走向,那种立体感和空间感,不是随便翻翻图册就能获得的。书中对韧带和肌腱的微观结构描述得极为细致,甚至连它们在承受不同张力时的弹性变化都有所涉及,这对于理解力量训练中的“锁定”和“张力维持”至关关重要。

评分

从专业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具有前瞻性,它不仅仅关注于肌肉和骨骼的静态结构,更强调了筋膜网络在整个运动链中的枢纽作用。作者巧妙地将解剖学知识与运动控制理论结合起来,探讨了神经系统如何通过本体感受器来调整肌肉的募集顺序和发力模式。这种将结构与功能无缝连接的处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尤其是在设计个性化康复方案时,这种整体观是不可或缺的。它提供了一个从“零件”到“整体系统运作”的完整思维框架。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学术化,但却保持了一种令人惊讶的清晰度和条理性。每一个章节的逻辑递进都像是精心设计的迷宫,引导读者逐步深入核心。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关键概念后留下的“思考题”或“临床启示”,它们迫使读者停下来,将书本上的知识与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行碰撞和验证。例如,关于足弓生物力学那部分,作者用非常严谨的语言论证了足部内旋对外侧链条的影响,这种推导过程严密且逻辑无可指摘,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评分

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风格相当独特,采用了一种偏向于工程蓝图的美学设计,大量的剖面图和箭头指示,让人感觉像是在拆解一台精密的生物机器。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生物力学原理时,很少使用晦涩难懂的纯理论术语,而是巧妙地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比如提重物、跨越障碍物——来阐释复杂的力矩和杠杆原理。这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运动科学的读者,也能迅速抓住核心概念,而不是被一堆公式吓退。它更像是一本工具书,而不是单纯的学术著作,随时可以抽出一页来解决一个实际操作中的疑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