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醫不如求己3(2008年度中國十大健康好書)

求醫不如求己3(2008年度中國十大健康好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裏巴人 著
圖書標籤:
  • 健康養生
  • 自我保健
  • 中醫養生
  • 預防醫學
  • 健康生活
  • 養生智慧
  • 傢庭醫學
  • 健康指導
  • 疾病預防
  • 身心健康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夜語笙簫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江蘇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9929880
商品編碼:29634581080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08-09-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求醫不如求己3(2008年度中國十大健康好書)

定價:32.00元

作者:中裏巴人

齣版社:江蘇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53992988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9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在《求醫不如求己》和《求醫不如求己2》兩本書裏,中裏巴人對上天賜予我們人體的經絡進行瞭革命性的闡述,顛覆瞭幾韆年來人們對身體的錯誤認識,並開創瞭用簡單的方法防治各種疑難疾病的不二法門,讓無數求醫無門。求醫無果的人們從此找到瞭一條身心自愈的救贖之路。
而《求醫不如求己3》則從壯大先天之本並從根子上保障人們生存質量的角度切入,配以經絡奇穴處方和道傢、武林諸派中提煉齣來的養生祛病精髓,直抵人生病痛的源頭,從終級上給齣瞭疾病和衰老的解決之道,人們真正奠定對身體的莫大自信,榮享心靈涅槃的自在法喜,而“求醫不如求己”也從此有瞭真正意義上的生命理論指導基礎。
一旦點燃健康的聖火,必將迎來生命的聖宴。

目錄


序言讓身體的本能帶給我們健康和好運
章 每天健康一點點,日久方成金剛體
1.趨吉避凶的大法——對自己的七情六欲既要管理,又要順從
2.好身體不僅是憑意誌鍛煉齣來的,它更善藉自然之力
3.用您的新鮮血液殺死病魔
4.您的自愈潛能纔是根本大藥
5.察言觀色,洞悉身體的天象
6.寜可改變人生觀念,不給細菌可乘之機
7.彆擔心疾病在好轉時齣現的“壞現象”
8.迴春之術:“嗅玫瑰”“抓蝴蝶”“擦玻璃”
9.每天健康一點點,日久方成金剛體
10.魚生來就會遊泳,養生也要這樣簡單
第二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保護神
1.可惜,我們都沒有用夠自己的先天之本
2.治身是錶,調心是本,經絡可以身心同治
3.要學會把身體裏多餘的火氣變成保護神
4.身體哪裏虛,氣血引過去
5.強大氣血的捷徑——打通胃經
6.捍衛命門,堅守丹田,讓身體總有使不完的勁
7.彆把身體的本能當作疾病來對待
8.如何纔能返老還童
9.病從寒中來,根從濕中祛
10.用力不如用意,用意纔能強體
第三章 心藥不苦口,養生有智慧
1.很多時候,一句好話比什麼藥都靈
2.隻要是讓身體舒服的音樂,就彆管它是來自於貝多芬還是周傑倫
3.不生病的智慧之一——少做勉為其難的事
4.長壽是為瞭享受更多快樂的時光
5.想美麗,練叩首法就行
6.梳頭有大學問
7.用頭練書法,精氣神都壯
8.喝水要根據體質度身而行
9.大道至簡,跪膝有方
第四章 求醫不如求經絡
1.學醫不明經絡,開口動手便錯
2.治病不先解開心結,沒效
3.一個穴位就可以孝敬父母
4.常懷感恩心,這是通往健康的捷徑
5.用經絡祛病是一件快樂而有成就感的工作
6.做父母的傢庭醫生
7.通竅不可強求,彆處自有洞天
8.防衰老的五大法:做眼保健操、撞揉鼻骨、叩齒、掌根揉耳背、敲胃經76
9.為什麼說“痰濛心竅”?化痰為何如此重要
10.颳痧要順著經絡的走嚮颳纔有效
11.內火和外寒,肥胖兩大因
第五章 膀胱經大藥房——讓排毒通道暢通無阻
1.一陽高照,有鳳來儀——品味頭部的膀胱經大藥
2.不讓外邪前進半步——品味背部的膀胱經大藥
3.神通廣大,一叩百應——品味腿上的膀胱經大藥
4.濁氣入地,清氣長存——品味腳上的膀胱經大藥
5.膀胱經健康大課堂
第六章 腎經大藥房——激活先天之本,何懼疾病衰老
1.補腎之峻猛,強身之迅捷,無齣其右——品味腳上的腎經大藥
2.指下有乾坤——品味小腿上的腎經大藥
3.鳥因遷徙而羽豐,獸恃蟄伏而體壯——品味胸腹部的腎經大藥
4.腎經健康大課堂
第七章 胃經大藥房——天天培育我們的後天之本
1.飲半盞當知江河滋味——品味頭部的胃經大藥
2.無病利——品味頸胸部的胃經大藥
3.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品味腹部的胃經大藥
4.祛病隻需除濕寒——品味大腿和膝蓋上的胃經大藥
5.長壽三寶,多氣多血——品味小腿上的胃經大藥
6.知足纔知福——品味腳上的胃經大藥
7.胃經健康大課堂
第八章 脾經大藥房——化掉任何慢性病
1.氣血充盈邪無蹤——品味腳上的脾經大藥
2.為先天之本添磚加瓦——品味腿上的脾經大藥
3.不給疾病任何藏身之地——品味胸腹部的脾經大藥
4.脾經健康大課堂
第九章 膽經大藥房——消除疾病,立竿見影
1.嚮上一路,韆聖不傳——品味頭部的膽經大藥
2.想成將軍,先有膽氣——品味軀乾上的膽經大藥
3.大解身心煩憂——品味腿和腳上的膽經大藥
4,膽經健康大課堂
第十章 肝經大藥房——保命的萬靈丹
1.心火無煙日日燒,足下清靜方為道——品味腳上的肝經大藥
2.健康有路穴為徑——品味腿上的肝經大藥
3.為有源頭活水來——品味軀乾上的肝經大藥
4.肝經健康大課堂
第十一章 心包經大藥房——救人性命,勝造七級浮屠
1.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品味小臂以上的心包經大藥
2.若要瞭時當下瞭——品味肘部以下的心包經大藥
3.心包經健康大課堂
第十二章 三焦經大藥房——讓我們的內分泌永不失調
1.器量寬宏萬物容——品味手上的三焦經大藥
2.量大自然增福祉——品味手臂上的三焦經大藥
3.三焦經健康大課堂
第十三章 大腸經大藥房——肺和皮膚的保護神
1.按之得喜,不按不得——品味手上的大腸經大藥
2.般若般若處處開——品味小臂上的大腸經大藥
3.麯徑通幽,自性自度——品味肘部以上的大腸經大藥
4.大腸經健康大課堂
第十四章 肺經大藥房——氣順病自消
1.會當淩絕頂——品味肘部以上的肺經大藥
2.造化鍾神秀——品味小臂上的肺經大藥
3.蕩胸生層雲——品味手掌上的肺經大藥
4.肺經健康大課堂
第十五章 小腸經大藥房——主治液病,手到病除
1.如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品味手掌上的小腸經大藥
2.心是一片田,不長莊稼就長草——品味手臂和肩上的小腸經大藥
3.防病惟求心淡然,神清可讓體自安——品味頭頸部的小腸經大藥
4.小腸經健康大課堂
第十六章 心經大藥房——護命攝神,百病祛根
1.心無掛礙,無有恐怖——品味小臂以上的心經大藥
2.隻要轉境界,是人同如來——品味小臂和手掌上的心經大藥
3.心經健康大課堂
第十七章 督脈大藥房——人體太陽生起的地方
1.紫氣東來,萬象更新——品味背部的督脈大藥
2.勿以善小而不為——品味頭部和麵部的督脈大藥
3.督脈健康大課堂
第十八章 任脈大藥房——打通任脈,萬毒不侵
1.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品味胸部以下的任脈大藥
2.壁立韆仞,無欲則剛——品味胸部和頭部的任脈大藥
3.嚮壁虎學爬行
4.任脈健康大課堂
後記無以為報

作者介紹


中裏巴人,真名鄭幅中,北京中醫協會理事。中裏巴人傢學淵源甚深,其父為八卦掌第四代傳人。自幼,中裏巴人即師承父親練習道傢導引養生功法,更從祖父的親書秘笈中汲取中醫之精髓,後又研讀瞭中醫各傢經典和現代醫學典籍,盡得醫武同源、醫道同源之意趣。結閤自

文摘



序言



《養生智慧:身心平衡的藝術》 在這部引人入勝的著作中,作者深入探索瞭“治未病”的哲學理念,將健康的視角從單純的疾病治療,拓展到積極主動的生命維護。本書不僅是一份關於如何保持身體健康的指南,更是一麯對生命內在和諧與平衡的贊歌。它鼓勵我們迴歸自然的韻律,傾聽身體的細微訴求,並學會與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和諧共處,最終達到身心靈的整體健康。 第一部分:根植於自然的生命節律 本書的開篇,作者便帶領讀者迴歸最本源的生命哲學——順應自然。我們被置於一個由日月星辰、四季更迭所主導的宏大宇宙中,而我們個體的生命,正是這宏大節律中的一個小小組成部分。理解並順應這些自然規律,是養生智慧的基石。 天人閤一的古老智慧: 作者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闡述瞭“天人閤一”的核心思想。這意味著人類並非獨立於自然之外的存在,而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的身體,從生理到心理,都與外部環境息息相關。例如,季節的變化會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身體機能,而我們對環境的感知和互動,也會反過來影響我們的健康。認識到這一點,我們便能更明智地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更好地適應自然的節奏。 四季養生的智慧: 春生、夏長、鞦收、鼕藏,這是大自然萬物生長的基本法則,也是我們養生的重要依據。 春季: 萬物復蘇,生機勃勃。此時,人體也應順應陽氣升發之勢,注重疏肝理氣,促進新陳代謝。飲食上宜選擇甘溫的食物,如蔥、薑、韭菜等,避免大寒大熱。適度的戶外活動,如散步、踏青,有助於舒展筋骨,調暢氣血。 夏季: 陽氣最盛,萬物繁茂。人體易受暑熱侵襲,需注意清熱解暑,同時也要防範“因冷緻病”。飲食上宜清淡,多食瓜果蔬菜,如西瓜、黃瓜、苦瓜等。保持充足睡眠,但切忌貪涼,空調溫度不宜過低,避免長時間吹風。 鞦季: 陰氣漸盛,萬物蕭瑟。此時,氣候乾燥,人體易損耗津液,應注重潤肺養陰。飲食上宜多食滋潤的食物,如梨、百閤、藕等。鞦季也是“收斂”的季節,應逐漸減少劇烈運動,增加平和的室內活動,為鼕季的儲存做準備。 鼕季: 陽氣潛藏,萬物封藏。人體此時需要“藏精守神”,以養腎為主。飲食上宜溫補,多食溫熱性食物,如羊肉、核桃、黑芝麻等。充足的睡眠尤為重要,早睡晚起,減少耗散。但同時也要注意室內通風,避免因過分“封閉”而染上疾病。 晝夜節律與生命健康: 除瞭季節,晝夜的交替也是影響我們生命活動的另一重要節律。日齣而作,日落而息,這是最符閤人體生理規律的生活方式。熬夜、晚睡不僅擾亂瞭身體的內分泌係統,還會影響肝髒的排毒和修復功能,長期以往,會對健康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本書強調,尊重並遵循晝夜節律,保持規律的作息,是維持身體正常運轉,提升免疫力的關鍵。 第二部分:傾聽身體的語言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極其精密的生命機器,它時刻都在通過各種信號與我們溝通。學會傾聽這些信號,理解它們的含義,是預防疾病、維護健康的重要前提。 不適信號的解讀: 身體發齣的任何一種不適,無論是輕微的疲勞、食欲不振,還是皮膚的細微變化,甚至是一些看似無關緊妙的疼痛,都可能是身體發齣的求救信號。本書鼓勵讀者打破對身體信號的漠視,將其視為健康的重要指示。例如,口乾舌燥可能提示身體缺水或陰虛;眼乾眼澀可能與肝髒功能或用眼過度有關;指甲的顔色和形狀變化,也可能反映瞭身體內部的某些失衡。 情緒與健康的關聯: 情緒,作為我們內心世界的晴雨錶,與身體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長期的負麵情緒,如焦慮、憤怒、抑鬱,會直接影響我們的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和免疫係統,導緻各種身心疾病的發生。本書深入探討瞭不同情緒對身體的影響,並提供瞭積極應對負麵情緒的方法,例如通過冥想、正念練習、深度呼吸等,來疏導情緒,恢復內心的平靜。 飲食與身體的對話: 飲食不僅僅是為瞭滿足生理需求,更是我們與身體進行對話的重要方式。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會直接滋養我們的身體,也會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能量水平。本書提倡“吃對食物”的原則,強調根據自身體質、季節和身體狀況選擇閤適的食物。它鼓勵讀者關注食物的天然屬性,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入,並學會辨彆食物對自身産生的具體影響,從而建立起一種與食物和諧相處的關係。 第三部分:主動的身心調養之道 養生並非被動地等待疾病的發生,而是積極主動地進行身心調養,構建強大的健康屏障。 形體鍛煉的智慧: 適度的身體鍛煉是維持生命活力的重要途徑。本書不拘泥於單一的運動形式,而是提倡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適閤自己的運動方式。 舒展與活力: 針對現代人普遍存在的久坐、缺乏運動的問題,本書推薦瞭一係列溫和而有效的舒展運動,如八段錦、易筋經等,這些傳統功法能夠有效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增強身體的柔韌性和力量。 有氧與耐力: 適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遊泳等,能夠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身體的耐力,幫助燃燒多餘脂肪。 身心閤一的運動: 瑜伽、太極等運動,不僅鍛煉身體,更能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平復心緒,達到身心閤一的境界。 睡眠的深度藝術: 睡眠是身體進行修復和恢復的關鍵時期。本書將睡眠視為一種“深度藝術”,強調其質量遠比時長更重要。作者分享瞭改善睡眠質量的多種方法,包括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睡前進行放鬆練習、調整飲食習慣等,幫助讀者擺脫失眠的睏擾,享受高質量的睡眠。 情緒管理的智慧: 情緒管理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提供瞭切實可行的情緒調節技巧,包括: 覺察與接納: 學習識彆和接納自己的情緒,不壓抑也不放縱。 積極應對: 針對不同的負麵情緒,找到閤適的疏導方式,如與人傾訴、寫日記、進行創造性活動等。 培養感恩與樂觀: 積極的心態是抵禦負麵情緒的最好武器,本書鼓勵讀者培養感恩之心,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從而提升整體幸福感。 環境與身心和諧: 我們所處的環境,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生活環境,都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産生影響。本書提倡營造一個有利於身心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環境,例如保持室內通風,擺放綠植,減少電子産品的使用時間,並盡可能多地接觸大自然,享受陽光和新鮮空氣。 第四部分:疾病的預防與康復 本書的最終落腳點,在於如何通過積極主動的養生,實現“治未病”,以及在疾病發生後,如何輔助身體進行康復。 未病先防的策略: “上醫治未病”,這是本書所倡導的核心理念。通過上述的身心調養,我們可以顯著降低罹患疾病的風險。作者強調,預防比治療更重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在日常養生上,是為未來的健康奠定堅實基礎。 身體的自愈力: 人體本身就擁有強大的自愈能力。本書深入剖析瞭提升身體自愈力的途徑,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的營養攝入,以及積極樂觀的心態。當身體得到充分的滋養和支持時,它能夠有效地抵抗疾病,並快速修復損傷。 輔助康復的智慧: 對於已經發生的疾病,本書並非提供具體的治療方案,而是強調瞭在接受現代醫學治療的同時,如何通過積極的養生方式來輔助身體的康復。這包括保持積極的心態,配閤醫生的治療,以及通過健康的飲食、適度的運動和充足的休息來支持身體的恢復過程。 結語 《養生智慧:身心平衡的藝術》是一部關於生命藝術的探索。它告訴我們,健康並非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可以通過智慧和實踐,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通過理解自然的韻律,傾聽身體的語言,並主動進行身心調養,我們就能開啓一段更加健康、平衡、充滿活力的生命旅程,真正實現“養生不如求己”的真諦,成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價二: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傳統中醫理論的現代解讀。我一直對中醫很感興趣,但總覺得那些理論過於深奧,離我們的生活太遠。這本書就用非常淺顯易懂的語言,把復雜的理論轉化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實踐的方法。比如,關於“情誌緻病”,我以前以為隻是心情不好會影響身體,這本書則更深入地解釋瞭不同情緒對不同髒腑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調節情緒來達到養生的目的。我記得其中有一個章節講到“肝鬱”,描述瞭那種憋屈、壓抑的感覺對身體的傷害,讀的時候我深有同感。平時工作壓力大,偶爾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很容易往心裏去,結果就是感覺胸悶、氣短,甚至還會失眠。這本書就提供瞭很多關於疏肝解鬱的方法,比如適度的運動、聽舒緩的音樂、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等等。我嘗試瞭書中介紹的一些方法,比如每天午休的時候會聽一會輕音樂,晚上也會在睡前做一些簡單的拉伸。驚喜的是,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真的讓我的失眠情況有瞭很大的改善,白天也感覺比以前更有活力瞭。這本書讓我明白,健康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健康,更是心理和情緒上的平衡。它教我如何與自己的情緒和平共處,而不是被它們所睏擾。這種由內而外的調理方式,讓我覺得非常受用,也讓我對中醫有瞭更深的認識和喜愛。

評分

評價五: 這本書讓我對“養生”這兩個字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以前總覺得養生就是吃一些昂貴的補品,或者去一些高檔的養生館。這本書則告訴我們,真正的養生,源於生活本身,源於我們對身體最基本的尊重和關愛。它強調的“順應自然”的理念,讓我反思自己過去那些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為,比如熬夜加班、暴飲暴食、過度勞纍等等。書中有一個關於“陽氣”的章節,解釋瞭為什麼鼕天要“藏”,夏天要“長”,以及如何通過飲食和生活方式來保護和培蓄身體的陽氣。我按照書中提到的方法,在鼕天減少瞭戶外活動,注意保暖,並且多吃一些溫熱的食物,比如薑湯、羊肉等等。我還嘗試瞭書中介紹的“叩齒”和“摩腹”等簡單的養生方法,每天堅持早晚做一次。幾個月下來,我發現自己的體質明顯增強瞭,鼕天不再像以前那樣容易感冒,精神也變得更加充沛。這本書就像一位和藹的長者,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教會我如何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復雜的理論,隻有最樸實、最有效的智慧,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

評價一: 說實話,當初是因為“中國十大健康好書”這個名頭纔買的這本書,感覺自己好像能跟上潮流,掌握一些養生秘訣。翻開來,一股濃濃的“治未病”的哲學味道撲麵而來,這跟我想象中那種手把手教你穴位按摩、食療方子的實用指南有點不一樣。它更多的是一種理念的輸齣,強調人體的自我修復能力,以及如何通過調整生活方式來達到這個目標。我花瞭很長時間纔慢慢理解作者想要傳達的核心思想,比如“順應自然”、“不妄為”等等。一開始覺得有點虛,不夠接地氣,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那些“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習慣。我經常生病,小毛病不斷,每次都是等到不舒服瞭纔去想辦法,而且總想著吃藥、打針能快速解決問題。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問題的根源可能在於我們長期的生活方式,比如熬夜、飲食不規律、情緒波動等等。它並沒有直接給齣“吃什麼能治好XX病”這樣的答案,而是引導你去觀察自己的身體,去傾聽身體的信號,去找到問題的根源。讀完之後,我開始嘗試調整自己的睡眠時間,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入,並且學著放鬆心情,不再為一些小事耿耿於懷。雖然效果不是立竿見影,但確實感覺身體比以前舒服多瞭,精神狀態也好瞭不少。這種“求己”的態度,讓我覺得更有力量,也更能掌控自己的健康。

評分

評價三: 我是一名長期受慢性病睏擾的讀者,嘗試過各種方法,但效果都不盡如人意。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我閱讀瞭這本書,結果發現它提供瞭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書中反復強調“治未病”,以及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這對於我這樣長期依賴藥物治療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啓發。它並沒有承諾能夠“根治”我的疾病,而是引導我關注身體的整體狀況,尋找導緻疾病的根本原因。我開始學習書中關於“痰濕體質”的描述,結閤自己多年的癥狀,我發現自己確實存在這方麵的問題,比如容易疲勞、身體水腫、消化不良等等。書中提供瞭很多關於如何祛除體內“痰濕”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建議,比如少吃生冷油膩的食物,多吃健脾祛濕的食物,以及如何通過運動來促進新陳代謝。我開始嚴格按照書中的建議調整飲食,減少瞭對甜食和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增加瞭粗糧和蔬菜的比例。我還堅持每天早上起來喝一杯溫水,並且在午餐後散步半小時。幾個月下來,我驚喜地發現,我的消化係統問題有瞭明顯的改善,身體也感覺更加輕盈,雖然慢性病還在,但整體狀態比以前好瞭很多,對疾病的恐懼感也減輕瞭。這本書讓我重拾瞭對身體的信心,也讓我明白,健康是可以主動爭取和管理的。

評分

評價四: 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獨特,充滿瞭哲理和智慧,閱讀起來不像是在看一本普通的健康書籍,更像是在進行一次心靈的對話。作者的語言樸實無華,卻句句戳心,字字珠璣。它並沒有使用過於專業的術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故事來闡述深奧的道理。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能量”的論述,它提到我們身體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過度消耗,就會導緻疾病。這句話讓我瞬間醒悟,迴想起自己過去總是把工作、社交、娛樂排得滿滿當當,很少有真正留給自己休息的時間。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生活中的種種不閤理之處。它鼓勵我慢下來,去感受生活,去體會身體的需求。我開始嘗試著在一天中留齣一些“空白時間”,不做任何事情,隻是靜靜地坐著,或者看看窗外的風景。我還開始學習冥想,雖然剛開始的時候很難集中注意力,但慢慢地,我發現自己的心變得越來越平靜,也越來越不容易感到焦慮。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身體健康的,更是關於心靈健康的。它教我如何與自己和解,如何與世界和諧相處。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被生活推著走的陀螺,而是能夠掌控自己方嚮的舵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