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全真图解 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

穴位按摩全真图解 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志刚 著
图书标签:
  • 穴位按摩
  • 中医养生
  • 图解
  • 健康
  • 按摩
  • 新疆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保健
  • 经络
  • 穴位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群洲文化专营店
出版社: 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537261289
商品编码:2963531494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穴位按摩全真图解

定价:19.80元

作者:李志刚

出版社: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3726128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详解按摩基础知识及常见病的按摩疗法,包括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病、男性病及儿科疾病等,而且还详细介绍了日常保健按摩,如健脾养胃、补肾强腰等,让您在治病的同时也能健康养生。本书图文并茂、清晰了然,每个jib 还配有二维码,让您轻轻松松跟着学按摩,让您在家也能轻松为自己及家人改善身体不适症状。全书内容充实,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目录


穴位按摩全真图解

祖先留给我们的养生祛病秘方——按摩

按摩穴位能够有效祛病保健康002

简便取穴法,教您轻松找到穴位-- - - - 004

常用的基础按摩手法- - - - 006

按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 - 014

按摩穴位时应遵循5个原则 - 016

按摩时出现不良反应如何处理017

第2章

按摩祛病保健康

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 020

发热 - 022

咳嗽 - 024

肺炎 - 026

支气管炎 028

哮喘 - 030

胸膜炎 032

空调病 034

心脑血管疾病

头痛 - 036

偏头痛 038

高血压 040

低血压 042

冠心病 044

心律失常 046

贫血 - 048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050

中风后遗症 052

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

失眠 - 054

眩晕 - 056

抑郁症 058

三叉神经痛 060

面肌 062

肋间神经痛 064

神经衰弱 066

癫痫 - 068

疲劳综合征 070

消化系统疾病

呕吐 - 072

胃痛 - 074

消化不良 076

痢疾 - 078

腹胀 - 080

腹泻 - 082

便秘 - 084

脂肪肝 086

肝硬化 088

消化性溃疡 090

胆结石 092

脱肛 - 094

痔疮 - 096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尿道炎 098

慢性 100

前列腺炎 102

膀胱炎 104

早泄 - 106

阳痿 - 108

遗精 - 110

潮湿 112

性冷淡 114

症 116

内分泌及循环系统疾病

糖尿病 118

高脂血症 120

甲亢 - 122

痛风 - 124

中暑 - 126

水肿 - 128

肥胖症 130

疝气 - 132

妇产科疾病

痛经 - 134

月经不调 136

闭经 138

崩漏 - 140

带下病 142

脱垂 144

慢性盆腔炎 146

产后腹痛 148

产后缺乳 150

症 152

更年期综合征 154

骨伤科疾病

颈椎病 156

肩周炎 158

落枕 - 160

膝关节炎 162

脚踝疼痛 164

小腿抽筋 166

腰酸背痛 168

急性腰扭伤 170

腰椎间盘突出症 172

强直性脊柱炎 174

坐骨神经痛 176

五官科疾病

黑眼圈、眼袋 178

麦粒肿 180

急性结膜炎 182

白内障 184

鼻炎 - 186

鼻出血 188

耳鸣耳聋 190

牙痛 - 192

中耳炎 194

口腔溃疡 196

咽喉肿痛 198

急性扁桃体炎 200

皮肤科疾病

带状疱疹 202

黄褐斑 204

荨麻疹 206

痤疮 - 208

第3章

按摩养生,未病先防

健脾养胃 212

养心安神 214

疏肝解郁 216

宣肺理气 218

补肾强腰 220

益气养血 222

降压降糖 224

排毒通便 226

消除疲劳 228

延年益寿 230

强身健体 232

作者介绍


李志刚,教授、主任医师、针灸学博士、针灸推拿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兼任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刺法灸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针灸学会现代针灸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针灸学会现代针灸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医刮痧师专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教育部评审专家。

文摘





序言



《身心安泰:中医养生智慧与实用按摩指南》 概述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身心健康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按摩操作手册,而是一次深入中医养生精髓的探索,一次对古老智慧与现代科学融会贯通的实践。它将引领读者穿越时空的界限,触摸那份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医学的脉络,学习如何通过一套系统、科学、易于掌握的按摩方法,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本书旨在为广大追求健康生活的读者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案,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主宰。 核心理念: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施治 本书的核心理念根植于中医“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整体观。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身体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自然环境也息息相关。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衡,都可能引发全身的反应。因此,单纯的症状治疗往往治标不治本。本书将深入浅出地阐释这一理念,帮助读者理解身体的运作机制,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并非仅在于疾病的预防,更在于日常的积极维护。 在具体操作层面,本书强调“辨证施治”的原则。我们并非提供一套千篇一律的按摩手法,而是引导读者学会观察自身,了解自己身体的“证候”——即身体在特定时期、特定状态下的表现。通过对症状的细致辨别,如体温、食欲、睡眠、情绪、排泄等,以及经络的感受,读者将能初步判断身体可能存在的失衡方向。在此基础上,本书将提供针对不同“证候”的个性化按摩方案,确保按摩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避免盲目操作带来的误区。 内容体系: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进阶 本书的内容体系设计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深入的学习路径,确保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中医按摩的精髓。 第一部分:中医养生基础与经络认知 第一章:中医养生智慧的传承与现代意义 追溯中医养生的历史渊源,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 阐释中医养生“治未病”的核心思想,以及其与现代健康管理理念的契合点。 解读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在养生中的应用,理解“平衡”在身心健康中的重要性。 介绍中医体质学说,帮助读者初步认识自己的体质类型,为后续的养生方案提供参考。 第二章:奇妙的经络系统——生命能量的通道 深入浅出地介绍人体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经络系统。 解释经络在气血运行、脏腑传导、抵御外邪等方面的作用。 识别并理解主要经络的循行路线,以及它们与身体特定区域和脏腑的联系。 初步认识经络的异常表现,例如酸、麻、胀、痛等感受,及其可能提示的身体状况。 引导读者通过简单的触摸、按压感受经络的通畅程度,为按摩操作打下基础。 第三章:穴位探秘——经络上的智慧节点 详细介绍穴位的概念、分类及其在针灸、推拿等疗法中的应用。 重点讲解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功效卓著的常用穴位,例如足三里、内关、合谷、风池等。 提供精确的穴位定位图,结合骨骼标志、肌肉纹理等,指导读者准确找到穴位。 阐述每个穴位的主要功效,例如缓解疼痛、调理消化、改善睡眠、提振精神等。 强调穴位按摩的安全性与注意事项。 第二部分:实用按摩手法与技巧 第四章:掌握按摩的基本功——手法与要领 系统介绍中医按摩的常用手法,包括按、摩、揉、捏、推、拿、击、颤等,并详细讲解每种手法的操作要领、力度控制和适用范围。 强调按摩前的准备工作,例如环境选择、个人清洁、心态调整等。 讲解按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例如顺着经络循行的方向,避免在不适宜的时间和部位进行按摩。 指导读者如何感知身体的反馈,调整按摩的力度和频率,以达到最佳效果。 教授如何运用身体的重量而非单纯的腕力进行按摩,以保护按摩者自身。 第五章:常见不适的自我按摩解决方案(上) 头部与面部按摩: 缓解头痛、失眠、视力疲劳,改善面部气色,延缓衰老。重点介绍太阳穴、印堂穴、风池穴、百会穴等。 颈肩部按摩: 缓解颈椎病、肩周炎引起的不适,改善肩颈僵硬、酸痛。重点介绍风池穴、肩井穴、天突穴、大椎穴等。 腰背部按摩: 缓解腰酸背痛,改善腰肌劳损,调理肾脏功能。重点介绍肾俞穴、命门穴、八髎穴、志室穴等。 上肢按摩: 缓解手臂麻木、疼痛,改善网球肘、鼠标手。重点介绍曲池穴、手三里穴、外关穴、合谷穴等。 第六章:常见不适的自我按摩解决方案(下) 下肢按摩: 缓解腿部疲劳、水肿,改善膝关节不适,预防静脉曲张。重点介绍足三里穴、阳陵泉穴、血海穴、承山穴、三阴交穴等。 腹部按摩: 调理脾胃功能,缓解消化不良、腹胀、便秘,改善月经不调。重点介绍天枢穴、中脘穴、神阙穴、气海穴等。 特定部位按摩: 如手部按摩(缓解疲劳、提升免疫力)、足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等。 第三部分:进阶养生与日常应用 第七章:四季养生与按摩调理 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讲解不同季节的养生重点。 提供针对春季肝气升发、夏季心火亢盛、秋季肺金肃降、冬季肾水封藏的特色按摩方案。 引导读者如何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按摩的侧重点和手法。 第八章:不同人群的养生按摩指导 女性养生: 调经止痛、改善气色、延缓更年期。重点介绍血海、三阴交、子宫穴等。 中老年人养生: 强身健体、延缓衰老、预防骨质疏松。重点介绍足三里、关元、气海等。 办公室人群养生: 缓解久坐疲劳、颈肩腰背不适、改善视力。 亚健康人群调理: 针对失眠、焦虑、易疲劳等状态,提供综合按摩方案。 第九章:情志养生与按摩的结合 阐述情志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中医“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致病的理论。 讲解如何通过特定的按摩手法和穴位刺激,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达到“情志相胜”的养生效果。 引导读者在按摩过程中,结合冥想、呼吸练习,提升身心合一的体验。 第十章:按摩保健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强调按摩并非万能,需要注意的禁忌人群和情况,例如急性炎症、皮肤破损、高血压、心脏病等。 指导读者如何在按摩过程中识别身体的警告信号,及时停止。 讲解按摩的频率与强度,避免过度按摩。 强调按摩与饮食、起居、运动等其他养生方式的配合。 本书特色: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全书配以大量精美的穴位定位图、经络循行图以及按摩手法演示图,力求将抽象的中医理论和复杂的按摩技巧具象化,让读者一看即懂,易于操作。 理论联系实际: 既有深入浅出的中医理论讲解,又不乏贴近日常生活的实用按摩方法,让读者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能够立刻应用到实践中。 强调个性化: 鼓励读者观察自身,理解身体的信号,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按摩方案,而非机械套用。 安全实用: 注重按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详细讲解注意事项和禁忌,确保读者能够安全地进行自我保健。 holistic approach to wellness: This book advocates for a holistic approach to wellness, emphasizing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the mind, body, and spirit. It provides readers with practical tools and knowledge to cultivate long-term health and vitality. 致读者 健康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而养生是通往健康的必由之路。本书希望成为您探索中医养生智慧、掌握自我保健技能的贴心向导。通过学习和实践本书所介绍的知识和方法,您将能够更好地倾听身体的声音,更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最终实现身心安泰、健康自在的人生目标。愿本书能为您开启一段意义非凡的养生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实说,我之前对穴位按摩的了解非常有限,感觉像是一门神秘的学问,离我这个普通人有点远。直到我朋友推荐了这本《穴位按摩全真图解》,我才开始真正接触和了解它。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把那些原本看起来高深的穴位知识,用一种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书中的插图简直是点睛之笔,每一个穴位都画得清清楚楚,并且标注了准确的定位点,旁边还会有肌肉的示意图,这对于我这种“方向感”不太好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文字部分的讲解也很到位,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它会解释这个穴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功效,以及具体的按摩方法,甚至会告诉你不同的力度和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我按照书里的方法,给自己按摩了经常酸痛的肩颈,原本以为需要专业人士才能解决的问题,没想到自己在家也能找到缓解的方法。书里提到的一些“简单易学”的按摩技巧,我尝试后发现效果真的不错,每天晚上睡前按揉几分钟,感觉睡眠质量都提高了不少。这本书让我觉得,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它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让我从一个“门外汉”逐渐变成了一个“体验者”,并且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健康益处。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惊喜连连!我一直对中医养生很感兴趣,但很多时候只是听听,真正实践起来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偶然间看到了这本《穴位按摩全真图解》,当时就被那“全真图解”四个字吸引住了。拿到手后,果然没让我失望。书中的插图非常清晰,穴位的位置标注得明明白白,甚至还配上了肌肉骨骼的解剖图,让我一眼就能明白这个穴位到底在哪里,它跟身体的哪个部分关联最紧密。不仅仅是图,文字的讲解也深入浅出,不会用太多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我一个普通读者也能看得懂。比如,针对常见的头痛问题,书中就详细讲解了几个关键的头部穴位,以及具体的按摩手法和力度。我试着按照书上的方法给自己按摩,虽然一开始感觉有点奇怪,但坚持了几次后,那种长期困扰我的偏头痛真的缓解了不少!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疗效,让我对中医按摩的信心倍增。而且,书中不仅仅局限于头部的按摩,从颈肩到腰背,再到四肢,几乎涵盖了全身主要的穴位和相应的保健方法。它就像一个随身的私人按摩师,随时可以翻阅,解决身体上的小毛病。我还在学习如何给家人按摩,看着他们舒服的样子,我真的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价格。我还会继续深入研究,把它当作一个长期的健康指南来使用。

评分

作为一个常年伏案工作的人,颈椎和腰椎的问题一直是我非常头疼的健康隐患。我尝试过各种方法,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直到我偶然看到了这本《穴位按摩全真图解》。这本书让我眼前一亮,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全真图解”,每一个穴位都有非常清晰、精美的插图,而且标注得特别准确。我以前看一些书,图画得模糊不清,或者只是一些简单的示意图,根本不知道到底该按哪里。但这本书不同,它用非常写实的方式,将穴位的位置、深度,甚至相关的经络走向都展现了出来,让我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告诉你穴位在哪里,还会详细讲解这个穴位的功效,以及针对哪些具体的症状,比如我一直困扰的颈椎疼痛,书中就专门列出了几个有效的穴位,并配有详细的按摩手法指导。我按照书上的方法,坚持了几天,真的感觉颈部的僵硬和酸痛感有了明显的缓解。这种通过自我按摩就能解决身体问题的方式,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和满足。这本书让我觉得,中医按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它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习和实践的健康养生方法,是维护身体健康的一件利器。

评分

我一直对一些古老的东方养生智慧充满了好奇,尤其对中医里“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深感认同。这次入手了这本《穴位按摩全真图解》,完全是抱着一种探索的心态。拿到书后,我首先被它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印刷所吸引,这绝对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翻开扉页,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它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封面设计,而是以一种朴实而庄重的姿态,呈现出中医按摩的精髓。书中对于每一个穴位的介绍都非常详尽,不仅仅是定位,还有穴位的功效、主治的病症、以及操作时的注意事项。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于“取穴”的讲解,不仅仅是文字描述,还配合了非常形象的图示,甚至会用到“同身寸”这样古老而实用的定位方法,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古代的医馆,跟着名师学习。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给我的老花眼做眼部穴位按摩,每天睡前按揉几分钟,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眼睛干涩的情况有所改善,看东西似乎也没那么吃力了。这种温和而有效的方式,让我深深着迷。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养生哲学”的启蒙书,它教会我如何去感受身体,如何去倾听身体发出的信号。它不仅仅是一本按摩手册,更是一扇通往中国传统健康智慧的窗户,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我一直对中医的博大精深充满了敬畏,尤其是穴位按摩,总觉得那是一种非常古老而神奇的疗愈方式。这次有幸接触到《穴位按摩全真图解》,简直是打开了我对中医按摩的新认知。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全真图解”,每一页都充满了高质量的插图,将人体的穴位以一种非常立体、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之前看过的很多关于穴位的书籍,要么图太简单,要么文字解释过于专业,让我望而却步。但这本书不同,它的插图详细到连肌肉的纹理都清晰可见,穴位的定位也非常精确,让你一眼就能明白该如何找到那个“点”。而且,文字部分的讲解也很到位,它会详细介绍每一个穴位的功效,比如针对失眠、消化不良、头痛等等,并且会给出非常具体、易于操作的按摩手法。我按照书中的方法,给自己按摩了足三里,每天晚上睡前坚持几分钟,我感觉自己的消化系统好像运转得更好了,身体也觉得更有活力。这本书让我觉得,中医按摩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教会我如何与自己的身体对话,如何通过最自然、最温和的方式来维护健康。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探索书中的更多内容,把它变成我日常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