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车尔尼钢琴快速练习曲(作品299) |
| 丛书名: | |
| 作者/主编: | 音乐学院出版社编辑部 |
| 出版社: | 音乐学院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810968133 |
| 出版年份: | 2017年6月 |
| 版次: | 第 1 版 |
| 总页数: | 123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65元 |
| 实际重量: | 0.399k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卡尔·车尔尼(Carl Czerny,1791-1857)是我们所熟悉的奥地利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作为教育家,他15岁就开始了教学生涯,当时欧洲有许多的钢琴家出自于他的门下,其中耀眼的当属一代巨匠弗兰茨·李斯特。而作为作曲家,车尔尼为钢琴教学创作了大量的手指技巧练习曲,如《钢琴初步教材》Op.599、《钢琴流畅练习曲》Op.849、《钢琴快速练习曲》Op.299、《钢琴手指灵巧技术练习曲》Op.740等,以上列举的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车尔尼为钢琴艺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其教学在19世纪拥有广泛的影响,时至,他的这些作品仍然流传在一代又一代的钢琴学习者中。
卡尔·车尔尼(Carl Czerny,1791-1857)是我们所熟悉的奥地利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作为教育家,他15岁就开始了教学生涯,当时欧洲有许多的钢琴家出自于他的门下,其中*耀眼的当属一代巨匠弗兰茨·李斯特。而作为作曲家,车尔尼为钢琴教学创作了大量的手指技巧练习曲,如《钢琴初步教材》Op.599、《钢琴流畅练习曲》Op.849、《钢琴快速练习曲》Op.299、《钢琴手指灵巧技术练习曲》Op.740等,以上列举的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车尔尼为钢琴艺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其教学在19世纪拥有广泛的影响,时至,他的这些作品仍然流传在一代又一代的钢琴学习者中。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钢琴快速练习曲》Op.299和《钢琴手指灵巧技术练习曲》Op.740可以说是一道坎儿,是通向钢琴演奏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作为教师,如果能帮助学生顺利而正确地学习这两本教材,让学生基本没有负担地演奏这些作品,那么将来他就可以继续学习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等程度更深的作品;而假使学生的技术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仿佛卡在了这个阶段,那就有可能影响到以后更深更难的弹奏。我们知道有一个学习中的自然规律,那就是学习者的年纪越大,手指能力反而会下降,而想要解决问题也就越发困难。所以,在这个不算太难的技术水平阶段,我们要及时解决手指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将来的演奏更加顺畅。
一般来说,能够演奏这一程度的学生应该已经练习钢琴5年或6年左右,如果他的学习方法是比较正确的,那他应该已经基本解决了手指跑动、弹跳等技术问题,能够比较自如地演奏常规的技巧性作品。但是,我们在比赛或考级等活动中发现一个现象:有相当一部分的学习者,虽然演奏程度很深了,但仍有很重的技术负担,比如手指跑不动、声音含糊不清、胳膊容易累、速度上不去等等。这些问题其实是从很浅的程度就开始出现,而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日积月累,等弹到车尔尼Op.299或Op.740时就感觉困难重重,无法前进了。
针对以上所述的问题,音乐学院出版社特意编订了《车尔尼钢琴快速练习曲作品299》,在编订中我们想了一些办法。首先,我们为每一首练习曲加注了一个醒目的标题,如:第1首“右手顺畅的音阶跑动训练”、第2首“左手快速跑动训练”等等,使学习者在选择使用时能一目了然。另外,我们还专门为每一首练习曲介绍了技术要点、练习方法、训练目的等等。虽然篇幅有限,仅仅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但希望将简单明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提示给大家,使练习更加有目的性、更加简便。
这套教材的排版逻辑清晰得让人惊叹,它不像有些版本那样将所有练习曲堆砌在一起,而是非常巧妙地根据技巧的递进设置了不同的篇章结构。初学者拿到它,首先感受到的不是压迫感,而是一种被温柔引导的体验。每一条练习曲之间的衔接都过渡得非常自然,仿佛作者在一步步搭建一个坚实的阶梯,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难度更高的技巧。我个人非常欣赏它在每一组练习曲前面加入的简短的技术提示——那些话不多,但直击要害的文字,简直是“高浓缩精华”。它们没有冗长的大道理,而是直接指明了该练习的核心难点和解决思路,这对于自学或者缺乏老师指导的琴童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这种结构设计,体现了编者对钢琴学习者心理的深刻洞察,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而不是简单地堆砌音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一股清流,那种沉静而又不失力量感的排版,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蕴含的深厚底蕴。拿到手里的时候,那种纸张的触感,微微带着一点点粗糙的纹理,就让人觉得这不是一本随随便便的教材。我特别喜欢封面上字体选择的风格,既古典又现代,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这部作品跨越时间的魅力。内页的印刷质量也是没得挑剔,字迹清晰锐利,即便是最复杂的谱子,看起来也毫不费神。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真的能体现出出版社在编辑和制作上的匠心。我记得我翻开第一页时,那种油墨混合着纸张特有的味道,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那个专注练习的午后,感觉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光是看着它,就充满了想要钻进去钻研一番的动力。我甚至会花额外的时间去欣赏它的装帧设计,那种恰到好处的留白,使得整个版面呼吸感十足,对于长时间阅读乐谱的人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大大减轻了视觉疲劳,这比很多华而不实的版本强太多了。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教会我如何“有效率地练习”。以前我总是埋头苦练,时间花了很多,但进步却很慢,很多问题总是反复出现。但自从开始系统使用这套练习曲后,我明显感觉到我的练习思路被打开了。它不仅仅是“快”,更重要的是“精”。每一个练习曲都被设计成一个特定的技术难关的攻克点,它不会在一个地方纠缠太久,而是让你在短时间内集中火力解决一个核心问题,然后迅速进入下一个挑战。这种“模块化”的学习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我的专注力和练习的产出比。我发现,当我对某个技巧有了透彻的理解后,再回头看那些以前觉得“不可能完成”的段落,它们似乎也自动地被分解成了可以克服的小部分。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练习曲集,不如说是一套精密的、针对钢琴技巧瓶颈的“修复工具箱”,它帮你快速找到并修复那些隐藏在指尖下的技术漏洞。
评分作为一名对音乐教育有情怀的人,我必须赞扬这套书在版本校对上的严谨程度。在和市面上其他几个版本进行对比后,我发现这个版本在一些极易混淆的重音记号和连奏标记上,处理得最为准确和权威。要知道,在如此密集的快速练习中,一个错误的连线或者重音缺失,都可能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肌肉记忆,后期再想纠正就难了。这里的编排,完全杜绝了这种低级错误的出现。我甚至特意去对照了几个国际上公认的权威版本,发现其对速度标记和力度记号的呈现,都保持了一种高度的忠实性,没有为了追求“炫技感”而随意夸张化处理。这种对原作精神的尊重,使得这本书成为一个可靠的“基准点”,我可以放心地让我的学生依赖它来建立扎实的音乐基础,无需担心版本差异带来的困扰。
评分翻阅这些乐谱时,我被那种对音符处理的细致要求所深深吸引。你知道,很多时候我们练习技巧,只是机械地跑动手指,但这本书的注释和指法建议,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你思考“如何弹奏”而不是“弹了什么”。例如,在某些需要快速琶音的段落,编辑部提供的指法标注非常具有针对性,它考虑到手指跨度、手腕的放松等实际操作问题,给出的是最符合人体工学且最能发出清晰音色的方案。这绝不是简单地照搬原谱,而是经过了大量实践检验的优化方案。这种对音乐表现力的追求,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练习曲范畴,它更像是一本高级演奏技法的应用手册。我感觉,每一个音符背后都藏着一个解决问题的“小窍门”,需要我们去细心挖掘,这极大地提升了练习的深度和趣味性,不再是枯燥的重复劳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