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汇编
定价:200.00元
作者: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0666585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22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检验检疫规程标准
SN/T 0970—2000进出口软木检验规程
SN/T 1078—2010进出境藤柳草制品检疫规程
SN/T 1104~2002进出境新鲜蔬菜检疫规程
SN/T 1122 2002进出境加工蔬菜检疫规程
SN/T 1126—2002进出境木材检疫规程
SN/T 1130.1 2002 出口番石榴叶检验检疫规程
SN/T 1156—2002进出境瓜果检疫规程
SN/T 1157—2002进出境植物苗木检疫规程
SN/T 1158—2002进出境植物盆景检疫规程
SN/T 1361 2004进出境棉麻类检疫操作规程
SN/T 1373—2004进境欧洲水青冈原木检验规程
SN/T 1380 2004进境非洲原木检验规程
SN/T 1386—2004进出境切花检疫规程
SN/T 1398 2004进出境原糖检疫规程
SN/T 1424 2004 新疆对日本出口哈密瓜检疫规程
SN/T 1458—2004出境蔺草制品检验检疫操作规程
SN/T 1490—2004进出口茶叶检疫规程
SN/T 1508 2005进出境植物性药材检疫规程
SN/T 1577—2005进出境核桃仁检疫操作规程
SN/T 1578~2005进境洋兰鲜切花检疫操作规程
SN/T 1581 2005对外繁种检疫操作规程
SN/T 1582—2005引进外来有害生物及其控制物检疫规程
SN/T 1584—2005出境玉米检疫操作规程
SN/T 1585 2005 进出境苹果属种苗检疫规程
SN/T 1614—2005 出境桐木拼板检疫操作规程
SN/T 1639—2005进出境软木棒检疫规程
SN/T 1724 2006进境针叶树原木、木制品和木质包装材料中松材线虫的检疫操作规程.
SN/T 1803—2006进出境红枣检疫规程
SN/T 1804—2006出境速冻豆类检疫规程
sN/T 1805 2006进出境葡萄检疫规程
SN/T 1806 2006出境柑橘鲜果检疫规程
SN/T 1807—2006进出境香蕉检疫规程
sN/T 1808—2006 进出境油籽检疫规程
SN/T 1809—2006进出境植物种子检疫规程
SN/T 1810—2006进出境检疫规程
SN/T 1811—2006进境境外产地预检规程
检疫处理规程标准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这本《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汇编》,它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一套精密的工业蓝图。你需要带着工具(你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去阅读它,才能真正理解图纸上每一条线的意义。它散发着一种严肃、不容开玩笑的气场。阅读它不应该是为了消遣,而是一种职责的履行。我估计,它的读者群非常精准,而且他们对内容的依赖度极高,一旦发现其中哪怕一个细微的勘误或遗漏,都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引发连锁反应。因此,可以推断,这套书在出版前后的校对工作是极其严苛和细致的。它所代表的,是数十年行业经验的提炼和固化,是所有相关从业者必须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的白纸黑字记录。
评分从这份书名的厚重感来看,它必然涵盖了从宏观的法律框架到底层操作细则的完整光谱。我个人认为,这种“汇编”系列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不容置疑性”。它不是对现有政策的解读,而是政策和标准的“原件存储地”。如果有人想挑战某个检验结果,或者需要为某个流程的合法性提供佐证,那么这本书里收录的标准就是最有力的依据。这种集合了历年修订、最新版本、以及可能附带的实施细则的综合性出版物,是任何电子数据库或在线查询系统都难以完全替代的实体权威。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是一种行业惯例的沉淀和历史的积淀。任何想要在出入境检验检疫领域深耕的人,都绕不开对这些官方标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而这套书显然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直接、最全面的途径。
评分我特地留意了一下装帧和印刷质量,这套汇编的纸张选用了那种偏哑光、不易反光的材质,手感上就带着一种“耐用”的气息,似乎是为经常翻阅和在不同工作场景下使用而设计的。这种级别的汇编,重点不在于流畅的叙事,而在于索引和检索的便捷性。我推测它在章节划分、术语表和附录设计上一定下了大功夫,确保用户能迅速定位到某一特定类别的检验要求,比如动植物产品检疫、食品安全标准或是特定危化品的处理流程。设想一下,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核对一条法规时,如果这套书的结构清晰,能立刻指引到正确的位置,那它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它更像是一个“操作手册”的集合体,而不是一本“阅读材料”。我甚至可以想象,在检验检疫机构的办公室里,这套书会被放在一个触手可及的架子上,边缘可能因为常年使用而微微磨损,这才是它真正价值的体现——被高频次地查阅和应用。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沉甸甸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那种专业人士才能读懂的严谨感扑面而来。我本来对这个领域了解不多,只是因为工作需要才接触这些规章制度。翻开目录,密密麻麻的条目和章节编号一下子让我有点头皮发麻,能感受到这套汇编的厚度和广度绝非一般资料可比。它显然是为长期接触这个行业的专家们准备的工具书,里面肯定收录了大量细致入微的操作指南和最新的政策解读,每一个条款背后都代表着国家对进出境安全与健康的严格把控。我猜测,如果你是负责国际贸易的报关员、检验检疫机构的资深人员,或者供应链管理的高层,这本书就是你的“圣经”。它不像市面上那些畅销书那样追求易读性和趣味性,它追求的是绝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每一个字都可能关系到一批货物的放行与否,甚至影响到公共卫生安全。光是看到“标准”这两个字,我就知道里面的内容一定充满了技术术语和法律条文的引用,对于我这种非专业人士来说,阅读它更像是在攻克一座知识的高山,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业的背景知识去逐一啃下那些看似枯燥却至关重要的规定。
评分老实说,作为一个偶尔接触相关事务的外部人士,我对其中具体技术细节的兴趣远低于对它所构建的“体系”的敬畏。我好奇的是,它如何平衡国际标准(比如WTO/SPS协定)与国内的具体执行要求之间的关系?在汇编的某个章节里,是不是详细列举了那些需要根据具体国家或地区进行差异化处理的特殊规定?优秀的标准汇编,往往会在关键节点标注出“与国际接轨程度”或者“国内特有要求”,从而指导一线人员进行灵活而合规的操作。这本书的编纂难度,在于要将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时间发布的文件进行统一、去重、逻辑重组,确保逻辑链条的完整性,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我更看重它在“标准化”背后所体现出的国家监管能力和对全球贸易链条安全负责的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