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茶经:全彩解读版
定价:68.00元
作者:【唐】陆羽,移然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1841500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忠于原著,经典。忠实于原著,经典文白对照,茶界专家解读。
★畅销茶书《轻松茶艺全书》《零起点茶艺全书》作者团队全新力作,内容,有相当的读者基础
★装帧精美,全彩插图。几百幅经典彩插,实用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的内容,收藏的。
★将《茶经》的实用性进行*程度的开发。本书将强化《茶经》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单辟版块,讲一些实用性强的茶相关知识,这也是同类书所不具备的。
★脉络清晰,3分钟掌握《茶经》精髓,10分钟了解茶经全貌;实用性强,一本书读懂茶经,更教你学会用《茶经》!
★书中放置视频二维码,扫描可以观赏茶礼、冲泡等方面的短视频,这也是同类书所没有的。
★附赠《茶经》原文注音版小册子。《茶经》里有许多生僻字,辅以注音的形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的内涵。
内容提要
本书是对陆羽《茶经》的全新解读,体例和内容忠于原著,并进行了精准的注释、解读,同时围绕章节主题进行了一些关于古今演变、人文趣事及现代茶、茶席茶礼等的趣味延伸。本书的另一大特点是,将《茶经》的实用性进行*程度地开发,加大实用性茶知识的比重。此外,随书附赠的注音版小册子,能让读者通过诵读更好地理解原著内涵;扫描书中二维码,观看实操短视频,可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操作,优化阅读体验。
目录
茶经·卷一
茶 之 源:南方有嘉木
经典解读
趣味延伸
中国茶之别称、美名
茶人:嗜茶成癖,茶史留名
皎然:茶事上人
陆羽:茶仙、茶圣、桑苎翁
卢仝:玉川子、亚圣
白居易:别茶人
蔡襄:茶痴
许次纾:茶癖
实用指南
辨茶:中国十大名茶
1. 西湖龙井
2. 洞庭碧螺春
3. 信阳毛尖
4. 君山银针
5. 黄山毛峰
6. 武夷岩茶
7. 安溪铁观音
8. 都匀毛尖
9. 祁门红茶
10. 六安瓜片
辨茶:慧眼识茶小技巧
辨茶:如何辨别新茶与陈茶
茶经·卷二
茶 之 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经典解读
趣味延伸
茶诗中的茶具与茶道
唐代茶诗中的茶道
唐代茶诗中的饮茶妙处
实用指南
现代茶生活:采茶、制茶和藏茶工具
现代制茶工具
现代藏茶工具
茶经·卷三
茶 之 造:盈锅玉泉沸,满甑云芽熟
经典解读
趣味延伸
中国制茶工艺发展史
一、制茶之始:从食鲜叶到烤茶
二、从蒸青造型到龙团凤饼
三、团饼茶到散叶茶,蒸青到炒青
四、现代制茶:素茶到花香茶
实用指南
茶之藏:老茶的收藏价值
黑茶的收藏要点
白茶的收藏要点
乌龙茶的收藏要点
茶经·卷四
茶 之 器:器为茶之父,壶中日月长
经典解读
趣味延伸
中国茶器文化演变史
茶器萌芽:汉晋时期的缶与青瓷
繁荣发展:精美的唐宋茶器
鼎盛发展:明清瓷器和紫砂的诞生
现代茶器:丰富多彩、精美绝伦
实用指南
茶与茶器的搭配
一、不发酵茶和茶器如何搭配
二、发酵茶和茶器如何搭配
三、再加工茶和茶器如何搭配
茶经·卷五
茶 之 煮:濡墨好问道,汲水巧煮茶
经典解读
趣味延伸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品茶与选水
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
真源无味,好水饮好茶
实用指南
无水可不与论茶:古今择水技巧
古人择水五字诀
今人择水科学
如何控制泡茶水温
如何搭配茶叶与水的比例
茶经·卷六
茶 之 饮: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经典解读
趣味延伸
洗尽古今人不倦:中华茶礼、茶俗
中国传统茶礼、茶俗
文人茶礼“六境”
实用指南
君但倾茶碗:现代饮茶礼仪
现代茶礼
友邦茶礼
茶经·卷七
茶 之 事:且将新火试新茶
经典解读
趣味延伸
墨韵茶香:古典文学名著之中的茶
《红楼梦》中的茶韵馨香
《镜花缘》中的茶事探讨
《水浒传》中的英雄茶情
实用指南
茶为万病之药:养生饮茶
茶为万病之药
避免饮茶养生误区
茶经·卷八
茶 之 出:欲知天下茶,风采照百城
经典解读
趣味延伸
茶乡寻味:碧山深处绝纤埃
白茶之乡:福鼎
黑茶之乡:安化
铁观音之乡:安溪
碧螺春之乡:苏州
实用指南
《茶经》名茶:跟着陆羽选茶
山南道:茶
浙西道:顾渚紫笋
浙东道:余姚仙茗
黔中道:湄潭翠芽
茶经·卷九
213 茶 之略:烹茶无客至,得味有诗来
经典解读
趣味延伸
“夺得千峰翠色来”:茶具之中的时代之美
唐茶文化与越窑青瓷茶具
宋茶文化与建窑黑盏
明茶文化与紫砂茶具
清以来的盖碗茶具和工夫茶具
实用指南
壶中乾坤大:新手如何选茶壶
现代茶壶种类
选择茶壶标准
紫砂壶选购
茶经·卷十
茶 之 图:舌底朝朝茶味,画中处处诗题
经典解读
趣味延伸
一盏清茗,千秋墨色:茶画中的千年茶韵
唐代茶画:《萧翼赚兰亭图》
宋代茶画:《文会图》《撵茶图》
元明茶画:《陆羽烹茶图》《事茗图》
清代及现代茶画:《山窗清供图》《新喜》
实用指南
一片青山入座,半潭秋水烹茶:茶文化空间设计
茶席组成
茶席设计流程
作者介绍
陆羽,唐代茶学家和鉴赏家,被尊为“茶圣”。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等,以著世界部茶学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
移然,青年作家,中国雅文化推崇者。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个地理和历史爱好者,对陆羽笔下描写的“茶山”和“水质”部分一直充满好奇。古代的交通和信息传播远不如现在发达,陆羽如何能够如此细致地考察不同地区的茶,并对其优劣进行评判,这本身就展现了他极高的学识和严谨的态度。我非常期待这本书的“全彩解读”能够提供相关的地图、地理信息,甚至是一些描绘古代茶山的风光画。了解茶的产地、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影响茶品质的水质,对于理解“茶”的地域性差异至关重要。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中国主要的茶叶产区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甚至能够大致了解不同地区茶叶的风味特点。这对于我未来购买茶叶,或者仅仅是作为一种知识储备,都将是极大的裨益。
评分作为一名对古代工艺美术颇有研究的爱好者,我对《茶经》中所描绘的茶具部分尤为感兴趣。陆羽在书中对茶器材质、形制、制作工艺都有着细致的描述,这不仅是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古代手工艺的生动体现。想象一下,在没有现代工业流水线的情况下,古人如何精心选取材料,如何凭借精湛的技艺打造出既实用又美观的茶器,这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我非常期待这本书的“全彩解读”能够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用精美的图片和翔实的文字,还原出那些古老茶具的真实样貌。比如,书中对“煮茶”所需的“器”的论述,从“鍑”到“碾”,再到“罗”、“则”、“水方”、“ the ”,每一个器皿的功用和特点都至关重要。我希望能看到这些器皿的复原图,甚至能够了解它们在不同朝代的演变,这对于理解古代煮茶的整个流程,以及当时的技术水平,都将提供宝贵的视觉和知识支持。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件经典的著作,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必定是因为它蕴含着超越时代的智慧和价值。陆羽的《茶经》之所以被誉为“茶的圣经”,必然有其深刻的道理。这次的“全彩解读版”让我看到了将古老智慧以现代化的方式呈现的可能性。我期待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能够通过生动的解读,让《茶经》的内容“活”起来。也许书中会包含一些关于茶树品种、采摘时节、制作工艺演变的介绍,或者对书中一些比较晦涩的词语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真正领略到陆羽写《茶经》时所付出的心血和他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这是一次向经典致敬,也是一次对自己生活品味的提升,我对此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浓郁的中国传统水墨风格,搭配着温润的茶色背景,仿佛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茶香。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质感,厚实的纸张,翻阅起来有种庄重感,这与《茶经》本身所承载的历史厚度非常契合。我特别期待“全彩解读版”能带来的视觉享受,希望那些关于茶具、茶道、茶山的描绘能够生动形象,让我这个对茶文化初窥门径的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陆羽笔下的世界。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生活充满好奇,而茶,无疑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陆羽的《茶经》更是被誉为“茶的圣经”,想要深入了解中国的茶文化,这本书似乎是绕不开的必读之作。这次的“全彩解读版”让我觉得,即使我对茶道有许多不懂之处,也能够通过精美的插图和可能更易懂的解读,慢慢领略其中的奥妙,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期待的阅读体验。
评分我的生活节奏一直很快,但偶尔也会渴望片刻的宁静,而茶,恰恰是能带来这种宁静的载体。我一直想了解,古人是如何通过一杯茶,来达到身心舒缓、精神宁静的。陆羽的《茶经》必然对此有着深刻的阐述。我期待这本书的解读,能够帮助我理解“茶道”背后蕴含的哲学和精神。不仅仅是简单的冲泡技巧,更在于泡茶、品茶过程中所追求的那种“和、静、怡、真”的意境。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学习到如何在家中,也能营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茶之境”。也许这本书中的“茶事”部分,会详细介绍当时的饮茶礼仪、饮茶场合,甚至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场景,这些都将极大地丰富我对“茶”的认知,让它不再仅仅是一种饮品,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的寄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