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群書治要-(全四冊)-圖文珍藏版 | 作者 | 魏徵等 |
| 定價 | 598.00元 | 齣版社 | 綫裝書局 |
| ISBN | 9787512021358 | 齣版日期 | 2016-03-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內容簡介 | |
| 《群書治要》,顧名思義,即從眾多書籍之中(“群書”),選齣關乎治國安邦之精要(“治要”),錄之成冊。這部書是史上的政治傢、軍事傢唐太宗(公元599-649年),於貞觀初年下令編纂的。《群書治要》是古聖先王治國理政之精要,奠定大唐盛世之治國寶典,是世代治國安民的經驗匯編,是中國人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教科書,是中國曆史上套按照經史子分類的類書,可以說是唐朝時期的“四庫全書”。�ヌ�宗十六歲隨父從軍,起義平定的社會,戎馬倥傯十餘年。二十七歲繼帝位後,偃武修文,特彆留心於治平之道,休生養民。他英武善辯,遺憾早年從軍,讀書不多。鑒於前隋滅亡之失,深知創業不易,守成維艱,在位期間,鼓勵群臣進諫,批評其決策過失。令諫官魏徵及虞世南等,整理曆代帝王治國資政史料,擷取六經、四史、諸子百傢中,有關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之精要,匯編成書。上始五帝,下迄晉代,自一萬四韆多部、八萬九韆多捲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種,共五十餘萬言。魏徵在序文中稱之實為一部“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的治世寶典。太宗喜其廣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釋捲。曰:“使我稽古臨事不惑者,卿等力也”。由是而知,貞觀之治的太平盛況,此書貢獻大矣!�ァ度菏櫓我�》於公元八世紀初,隨日本在華留學的“遣唐使”東渡日本。受到當時天皇的高度重視,在宮中講讀此書,並於公元834年至公元876年間,實現政通人和的太平盛世。可見聖賢之道,四海皆準。唐朝末年,北方戰亂頻仍,大明宮等宮殿樓闕,棄為荒野,國之不保,藏書四散。國人於五代、北宋修唐史,即已不知此書,所幸東渡日本之《群書治要》,得以保存,然以國人不知此書故,遂無人提及。�デ�年曆史,轉瞬即逝。到瞭18世紀末19世紀初,《群書治要》終於從幕府將軍傢中走齣,贈於東渡日本的華商以慶賀嘉慶皇帝於1796年登基。遺憾的是嘉慶皇帝承康乾盛世之餘緒,此書並未引起重視。鏇即滿清,民國難有有識之士,於此書略加點校,於商務印書館印行,卻遭勢亂國危,戰亂頻仍,韆年寶書幾經失傳。�ァ度菏櫓我�》雖然誕生於一韆三百多年以前,但是,書中的治國思想實為中國古聖先王治國教民之集大成,其治國平天下之智慧、理念、方法、經驗與成效,均是曆經幾韆年考驗所纍積的寶藏結晶。作為一部中華傳統文化的濃縮捲,唐太宗以《群書治要》為鑒,以“聖賢”為訓,吸取曆史的經驗教訓,於為君、擇人、施政、教化,其脈絡是顯而易見的。故《群書治要》理所當然地成為唐太宗之後,曆代君王乃至輔臣和各級官吏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教科書。當今許多專傢學者和社會賢達也認為,該書可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粹集成,儒傢‘修、齊、治、平’的理論大綱,大唐‘貞觀之治’的施政指南,當今領導乾部的從政參考,構建和諧社會的讀本”。“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雖然科技的變化日新月異,然而,中國古聖先賢之文化教育,卻曆久彌新。我們相信中國先哲的智慧,依然是解決當代許多問題的良方。�サ貝�佛門的一位高僧大德如此說道:就像英國湯恩比博士所說的,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的疑難雜癥,隻有靠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群書治要》這部書,應該送給全世界每個國傢去學習。所以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就是中國人文化的世紀。中國人拯救全世界,不是政治、軍事、科技、經濟貿易,而是中國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神理念之所以能夠得到承傳,重要的是祖先留給我們無比智慧的符號,中國文字文以載道的載體文言文。�ネ醭洹堵酆狻酚醒裕骸爸�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我們不想陷於陸沉,也不想成為盲瞽,就應該認真讀讀《群書治要》,以科學發展的理念去讀《群書治要》,察古鑒今,融古於今;勇於實踐,繼往開來。�ノ幕�是民族之靈魂,教育是文化之生機。*書記高瞻遠矚地指齣,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相信《群書治要》這部中華先哲留給後人的治世寶典,定能有助於國人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為中國重現盛世之治、為世界實現大同理想提供智慧源泉! |
| 作者簡介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目錄 | |
| 《群書治要》原序()刊《群書治要》考例()《尚書》治要()《春鞦左傳》治要()《周禮》治要()《國語》治要()《孝經》治要()《孔子傢語》治要()《吳越春鞦》治要()《後漢書》治要()《晉書》治要()《陰謀》治要()《管子》治要()《司馬法》治要()《》治要()《列子》治要()《文子》治要()《吳子》治要()《屍子》治要()《孟子》治要()《慎子》治要() |
| 編輯推薦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這本書的裝幀實在讓人眼前一亮,那種老式的綫裝,摸上去的觸感和翻動書頁時的沙沙聲,一下子就把人帶迴瞭那個墨香四溢的年代。我特彆喜歡他們這次的“圖文珍藏版”的處理,看得齣齣版社在細節上是下瞭大功夫的。紙張的質地,古樸的字體排版,甚至是那個書簽的設計,都透著一股子對經典的敬畏。每一次捧起它,都覺得像是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那種沉甸甸的曆史感和文化底蘊,是現在很多批量生産的平裝書裏找不到的。尤其是那些配圖,不僅是簡單的插畫,更像是對古人生活場景的還原,極大地豐富瞭閱讀的體驗。說實話,現在市麵上很多古籍影印本,要麼是印刷質量粗糙,要麼就是裝幀過於現代,衝淡瞭原有的韻味。但這一套,真的是做到瞭傳統與現代審美的完美結閤,既方便現代人閱讀和收藏,又不失古籍原有的神韻和莊重感,絕對是書架上值得珍藏的一件“文物”。
評分從閱讀體驗上來說,這套書的設計充分考慮瞭長時間閱讀的舒適度。內頁的留白恰到好處,不會讓人覺得擁擠壓迫,眼睛長時間盯著也不會那麼容易疲勞。排版上,主文與注釋的分隔清晰明瞭,讀到關鍵處想要查閱旁注時,可以迅速定位,不影響整體的閱讀連貫性。而且,我注意到,可能由於是綫裝的緣故,整套書在書桌上的平攤度非常好,不用費力去按住書頁的兩邊,這對於需要大量做筆記和劃重點的讀者來說,是一個非常貼心的細節。總的來說,它在硬件和軟件(內容編排)的結閤上,都體現瞭一種對閱讀者的尊重,讓人願意沉下心來,慢慢品味,而不是囫圇吞棗地翻完。這種舒適的閱讀體驗,是提升學習效率的隱形助力。
評分說實話,最初選擇這套書,是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因為市麵上關於傳統文化解讀的版本實在是太多瞭,質量參差不齊,很容易踩雷。但是當我真正開始研讀後,我發現它的注釋和譯注部分做得相當到位。很多我們現在理解起來比較費解的古文詞匯和典故,作者都進行瞭詳盡的考證和解釋,而且注釋的風格非常嚴謹,既不隨意臆測,又能準確把握原意。這對於我這種非專業人士來說,簡直是福音。它不僅僅是一本讓你“看懂”古文的書,更是一本引導你“理解”古人思維方式的書。我尤其欣賞那些學術性的引文和對比分析,它們構建瞭一個強大的學術背景支撐,讓人在閱讀時心裏踏實,知道自己所接收的信息是經過瞭審慎考量的,而不是一些空泛的泛談。這種對知識嚴謹性的堅守,是它區彆於市麵上那些快餐式讀物的最大優勢。
評分我身邊有不少朋友對傳統文化感興趣,但常常抱怨市麵上流通的版本要麼太舊,字跡模糊,要麼就是解讀過於簡化,缺乏深度。這套書恰恰彌補瞭這些空白。它的選材和整理工作顯然是下瞭大工夫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影印,更像是一次精心的數字化和現代化的整理重構。它為現代讀者提供瞭一個高質量的、易於接觸的窗口,去窺探古代政治智慧的精髓。我嚮好幾位同事推薦瞭,他們反饋都很積極,特彆是那些平時工作繁忙,隻能利用碎片時間閱讀的人,都覺得這套書的結構非常適閤他們進行階段性的學習和迴顧。它成功地做到瞭“古為今用”的轉化,既保留瞭曆史原貌,又賦予瞭現代闡釋的活力,是近些年難得一見的精品齣版物,絕對值得擁有。
評分我這次購買的目的是想深入瞭解一下古代治理思想的脈絡,特彆是那些經過時間沉澱下來的“治世之方”。我發現很多現代的管理學理論,追根溯源,都能在這些經典中找到影子。這本書的編排方式非常注重邏輯性和條理性,它不是簡單地羅列觀點,而是有層次地展開論述,使得即便是對於初學者來說,也不會感到晦澀難懂。更難得的是,它在闡釋理論的同時,還結閤瞭大量的曆史案例進行佐證,這讓抽象的政治哲學變得鮮活起來,能夠清晰地看到這些思想在實際操作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對於我們這些做決策或者研究曆史的同行來說,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論述結構,無疑提供瞭極大的便利。它提供瞭一種宏觀的視角,讓人跳齣眼前的瑣碎,去思考一個社會、一個組織如何纔能長治久安的根本問題,這種深度思考的引導,是我最看重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